毓文书院

目录导航

书院规模

毓文书院的院址,坐落在旌西洋川村旁的洋山上。它随着山势的高低曲折筑有亭、馆、廊、庑,从乾隆59年(1794年)开始,于嘉庆元年(1796年)落成。除房舍楼上楼下37间外,左右两侧前后共3层。每侧各有廊舍30间。正屋右首花园内,还有“生云阁”、“文渊所”、“适也别境”楼上楼下39间。全院共计136间,分别编成108字号。另外还建有“文星楼”、“适意亭”、宝塔、凉亭等。房舍之间有甬道、游廊。云衢外有栏杆、旗杆、石鼓、方池、井塘、苑墙、照壁等。各厅堂均置有桌、椅、凳,房舍内还置有床铺及各色家具。师生生活所需,无不具备。

历史名人

旌德与徽州山连水接,朱熹又曾在旌德讲过学,流风遗韵,影响深远。直至乾隆之世仍相沿不替。故旌德毓文书院在创立之初,即于院中建阁,以崇奉紫阳文公。当然,书院办学之初,亦以宋明理学为宗旨。后来,由于书院意在培养人才,摈弃门户之见,所聘山长(即主管教学的领导人)重在学识渊博,不局限于某一学派,凡能善于育人成才者皆可聘用。所以毓文书院的教学方针,也就因所聘山长教学思想的不同而不同。如聘请史学家洪亮吉来院主讲后,他就倡导经史训诂之学。此后聘请的赵良(澍)、夏炘、包世臣等名流任山长,又以朴学为主而为世所称。正因为书院的创办人不拘学派,不干预教学思想,所以江南各学派名流纷纷慕名而来,各尽所长,各竭所虑,致力于传道授业,培育人才。

这所书院不惜重金聘用名师。自嘉庆元年(1796年)至道光24年(1844年)的48年间,所聘的山长有先后22人,其中有进士14人,举人8人。进士中有翰林8人,状元、榜眼、探花各1人。他们当中除著名史学家洪亮吉外,还有状元顾皋、探花赵良澍、翰林编修王家相、孙原湘、董桂敷、翰林院检讨帅承瀚、举人夏炘、包世臣等,都是饱学资深的一代名流。其中被《清史稿》立传的有5人,被列入《中国名人大辞典》的有7人。山长的待遇,凭科甲出身分三个等级:举人年薪银200两,进士年薪银300两,翰林年薪银400两。外给善银160两,又有聘金程仪(路费)20两。按当时一名县教谕年薪银只有数十两。其山长待遇之厚,由此可见一斑。

奖惩制度

书院还规定,凡被本院录取的生童,成绩优秀的可享受生活补贴费和奖学金。由学宪(府、县教谕、训导)考取或由院长亲自录取,文理优而常住者,定为内课生,每月可取薪银1两;文理优而在外坐馆,惟一月两课到院受课者,定为外课生,每月可取纸笔银5钱。其余生童课期到院受课者,只发奖金而无月费。有本院肄业的生徒,凡开科发甲(会试考中)者,院方还备送花红银50两。院方规定一月两课,于每月初二和十六举行。月课课卷由山长审阅评定,分甲乙两等,送县印榜揭示,择优授奖。由于院方能够如此投资奖优,凡赴该院求学者,无不勤奋攻读,努力向上。

书院除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例假外,另给假期4日。如若再逾期不来受课者,就要扣除补贴费。凡发现“偕游旷工、不守院规者,即行黜出(开除),以敦士品”。每逢花朝(农历二月初二)、上巳(农历三月初三)、中秋,师生团聚,饮酒赋诗、其乐融融,谓之雅集。

由于书院办学严谨,教育有方。所以遐迩生徒闻而纷至沓来。其所培养的人才也是显著的。仅嘉庆9年(1804年)以前8年间的记载,考取功名的就有70人,其中有进士、举人、廪贡、附贡等,而且都各有著述。

创办人

毓文书院既非官办,也非地方集资筹办,而是由当地谭氏家族经商出身的谭子文个人捐资独办的。谭子文(1733--1813),名廷柱,本名奎序,旌德洋川人。其父谭绍辉,从小家境清寒,弃学就商于六安双河集。父故后,子文继承父业,继续经商,50岁以后,家业渐丰,遂于乾隆末至嘉庆初(1794--1796)年间,分家产之半,在本村洋川创建了这所书院,耗费白银10500余两。

谭子文慷慨输财兴学,本属义举。可在受到赞誉的同时,也遭到各种各样的讥讽和诽谤。有的讥讽他不为后代着想,徒费巨金办学,实属太愚;有的诽谤他沽名钓誉,想借此谋取官职。对此,他不仅一笑置之,反而办学之志益坚。他说:“厚贻子孙者,适以损其志而益之以毒”,认为给子孙广留财产,就会损害上进心而助长其依赖性,这不但不是爱护,反而增加其毒害。谭子文的这种有识豪举,也赢得了清政府的赞扬,按例授予他四品知府职衔。

这所在安徽教育史上曾经闪现过灿烂光辉的书院,由于历经战乱兵燹,如今已鲜为人知了。[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