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旁还有一个兵营遗址,这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兵营之一。西汉始建的烽火台,在明代以前长城烽火台中规模最大,据《明实录》记载,明嘉靖帝还曾批示在这里设立“互市”,方便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开展边关贸易[1]。
紧邻腾格里沙漠,经年累月的风沙掩埋了大部分城墙,加之周围水位的变化,这段长城亟待保护。经自治区及中卫市文物管理部门同意,对“四方墩”及连接城墙的浮沙进行保护性清理,同时加大考古力度,对这段长城承载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经过对方案的反复论证,从有利于长城保护的角度出发,将周围6000亩沙漠湖泊、3000亩天然胡杨林、以及曾拍摄过《刺陵》等影片的影视外景地统一规划,进行保护性开发。
中卫四方墩图册(3)
中卫四方墩周边的自然风景(7)随着中卫市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把中卫以沙特色为主导的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尽快打造成为中国西部沙漠特色旅游目的地,加快中卫市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步伐,2010年,中卫市市委、政府组织各级领导和各方面专家,反复论证,决定由中卫沙坡头旅游有限公司对腾格里沙漠湿地金沙岛度假区进行全面开发建设。整合区内沙漠、湿地、湖泊、长城等旅游资源,打造一个集自然景观、休闲度假、生态养殖于一体,融边塞文化、大漠文化、军屯文化的新型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湿地。现如今,具备异国风味的风情牧场已建成,在原生态的草丛中养殖着牦牛、骆驼、马、野驴以及草原鸡、泉水鸭,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现已形成。记者们看到该区域在方圆20平方公里的沙漠和平原的衔接地带,有马场湖、高墩湖、荒草湖等大小不等的湖泊和鱼塘,水域面积1万多亩,天然形成的沙漠、湿地、湖泊、渔塘等多种景观并存,黄沙、绿草、蓝天、碧水组成了一副塞上江南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