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屏蔽

目录导航

简介

对于射线检测人员,主要考虑的是外照射的 辐射防护,通过防护控制外照射的剂量,使其保持在合理的最低水平,不超过国家辐射防护标准规定的 剂量当量限值。射线防护的三要素是距离、时间和屏蔽,或者说射线防护的主要方法是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俗称为 射线防护的三大方法。

详细介绍

X射线穿透人体将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若接触的 X射线量过多,超过容许曝射量,就可能产生放射反应,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放射损害。但是,如X射线曝射量在容许范围内,一般影响极小。人们不必因为辐射而拒绝必要的X光和 CT检查,更不必为此连医院的 放射科的区域都不敢进。   技术方面,可以采取屏蔽防护和距离防护原则。屏蔽防护是指使用原子序数较高的物质,常用 铅或含铅的物质,作为屏障以吸收不必要的X射线。距离防护是指利用X射线曝射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这一原理,通过增加X射线源与人体间距离以减少曝射量。

屏蔽材料

对于X射线常用的屏蔽材料是铅板和混凝土墙,或者是 钡水泥(添加有硫酸钡-也称重晶石粉末的水泥)墙。屏蔽材料的厚度估算通常利用了半值层( 半价层)的概念。在X射线检测中利用的是宽束X射线,下表给出了宽束X射线在铅和 混凝土中的近似半价层厚度T1/2和1/10价层厚度T1/10。注意:由于铅板的纯度及纯净度、混凝土的配方以及组织结构上必然存在的差异,因此表中给出的半价层厚度只能作为参考值,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考虑增加保险量。

在屏蔽防护计算中,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即由射线源直接穿过屏蔽物的初级辐射屏蔽,还有射线在屏蔽物上引起的散射辐射也是需要考虑屏蔽的。概括而言,屏蔽防护的要点是在 射线源与人体之间放置一种能有效吸收射线的足够厚度的屏蔽材料。

防护原理

射线包括穿透物质时强度会减弱,一定厚度的屏蔽物质能减弱射线的强度,在 辐射源与人体之间设置足够厚的屏蔽物(屏蔽材料),便可降低辐射水平,使人们在工作所受到的剂量降低最高允许 剂量以下,确保人身安全,达到防护目的。屏蔽防护的要点是在射线源与人体之间放置一种能有效吸收射线的屏蔽材料。

钡水泥

原子序

射线源

放射科

CT检查

射线防护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