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石

微晶石

目录导航

历史

在建筑材料领域,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前苏联发明了压延法制备微晶玻璃以及后来日本发明用烧结法制备微晶玻璃建筑装饰材料以来,这种材料就以其高档装饰艺术性、优良的机械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耐气候风化性)、原料来源的广泛性以及较低经济成本逐步进入了高档的建材市场。如今,这种微晶玻璃建筑材料已被誉为“21世纪的高档装饰材料”

早期陶瓷复合板微晶石早期陶瓷复合板微晶石微晶石在行内称为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它是建筑陶瓷领域中的高新技术产品,它以晶莹剔透、雍容华贵、自然生长而又变化各异的仿石纹理、色彩鲜明的层次、鬼斧神工的外观装饰效果,以及不受污染、易于清洗、内在优良的物化性能,另外还具有比石材更强的耐风化性、耐气候性而受到国内外高端建材市场的青睐。

生产微晶石的抛光线生产微晶石的抛光线微晶玻璃,也称为玻璃陶瓷(Glass-ceramic),是新型的微晶相与玻璃相的复相材料。它不同于纯的晶相材料和相当部分的固体材料。在这些材料中,玻璃相通常含量很少(个别较多),而微晶玻璃,特别是装饰建材的微晶玻璃都含有较多的玻璃相(有时可达50%)。但是,它也大大不同于纯粹的玻璃,玻璃在正常条件下不含任何结晶相,而微晶玻璃则含有结晶相(大多为微米级的微晶相)。微晶相与玻璃相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内部结构中质点是有序排列的,而在后者的内部结构中质点是远程无序排列的;前者经X射线照射会产生衍射线条,后者则不能产生衍射线条。

鉴于微晶玻璃是微晶体与玻璃相的复相材料,所以它既有玻璃的某些性能,还具有晶体的某些性能。因此微晶玻璃集中了玻璃与晶体材料(包括陶瓷材料)二者的特点。这种新型复相材料——微晶玻璃的性能指标取决于其内部的微晶相的种类、晶体的大小和分布,以及其余玻璃相的数量、成份以及两者之间的结构等。因此,微晶玻璃不仅具有热膨胀系数很小的性能(这可以成为优良的耐热冲击材料),而且也具有硬度高、耐磨的机械性能(这可以成为高强度材料),还可以具有特殊的电学、热学、光学、磁学、生物学性能(这成为功能性材料)。因此,微晶玻璃可以在很多领域中获得应用。

发展

随着微晶玻璃建筑材料的问世和拓展,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应运而生。它是微晶玻璃与陶瓷板材的平面复合材料,显示了多方面的综合优势。

欧洲之星微晶石:宝石欧洲之星微晶石:宝石首先,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吸收了陶瓷板材机械强度大、韧性强、耐冲击性能好、耐化学腐蚀性能高的优点。从而使这种复合板材的机械性能优于纯微晶玻璃的板材,综合的耐酸耐碱、耐化学洗涤液的性能也强于纯微晶玻璃板材,这无疑提高了微晶玻璃的使用性能。同时,也为减少板材的重量和拓宽高层建筑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其次,微晶玻璃纯板材的生产,特别是用烧结法进行的生产,多采用梭式窑烧成以及人工操作的抛光机进行抛光。因此这些生产多是间歇性的,如果采用辊道窑烧成,其断面将会加高,其辊棒必须是高荷重软化点的高级耐火材料制作的,还离不开高级耐火材料作为它的垫板;而陶瓷板材的生产是采用成熟的、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连续的生产线进行生产。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是将微晶玻璃粒料布撒在烧结好的陶瓷板材表面(板材还起耐火材料垫板作用)上,于普通的陶瓷辊道窑中完成烧成。然后它又在连续的抛光线上完成抛光工序。无疑,这种复合板使微晶玻璃的生产实现了连续化、机械化、自动化,致使微晶玻璃的产量大幅度提升;同时,能源消耗也会大幅度降低。这符合对建材行业节能降耗的要求。

御家瓷砖微晶石空间应用效果图御家瓷砖微晶石空间应用效果图

最后,微晶玻璃采用的原料相当部分都是化工原料,而且还要经过高温熔化、水淬、烘干、过筛、破碎等工序,才能生产出合乎要求的微晶玻璃粒料,这些步骤都使得微晶玻璃成本升高。而陶瓷板材采用的原料绝大部分都是天然原料,经球磨机细磨、喷雾干燥、成形、干燥、素烧工序制成陶瓷板材素坯,其成本相对较少。而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则采用1/3厚度(甚至更少)较高成本的微晶玻璃与2/3厚度的较低成本的陶瓷素坯复合。显而易见,与纯微晶玻璃板材相比,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第一代

微晶玻璃

即结晶相为硅灰石的纯微晶玻璃板材比较成熟并批量生产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这种新型材料多次在国内、国际的建材展览会上闪亮登场,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早期陶瓷微晶复合板早期陶瓷微晶复合板不久之后,出现了有关将微晶玻璃粒料复合在陶瓷砖表面的发明专利,其中就有2000年1月5日以戴长禄等作为发明人和专利权人的发明专利(发明名称:一种新型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的生产方法)。其实,他们早在1997 年就已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于当年在原北京北辰陶瓷有限公司试制出了几种产品。1998~1999 年期间,他们曾到内蒙东胜东乔陶瓷有限公司、北京陶瓷厂、佛山东鹏、大宇制釉、欧神诺等进行推广应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代(即硅灰石晶相)的微晶玻璃存在气孔较多的缺陷而不易解决,阻碍了第一代微晶玻璃陶瓷板材的正常生产。

2002年前后,佛山市几个大的厂家(包括博德、新中源、嘉俊、欧神诺等)相继实现工业化生产。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克服了(或基本克服)第一代微晶玻璃存在的主要气孔的缺陷,并顺利地将产品推向市场。标志性的事件是:2002年8月,世界第一片自主研发的“精工玉石”在博德诞生,并申报国家发明专利,这标志着主流微晶石的诞生;第一代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以其洁白如玉的外观、亮丽柔美的光泽、良好的硬度与耐磨性、较好的耐酸、耐碱性而崭露头角。 不过,由于它的析晶是在保留的颗粒边缘向内部生长,所以晶花显得单调。

第二代

微晶玻璃

最初是为解决第一代微晶玻璃容易出现气孔的技术难题而研发的。根据玻璃粉末的烧结公式

[1]:ΔL/L0 (收缩率)=Ktγ/ηR(式中:K 为系数、t 为烧结时间、γ为玻璃的表面张力、η为玻璃的粘度、R 为玻璃粉末的粒径),由此可看出,玻璃粉末的烧结程度(即收缩率大小)与玻璃的表面张力成正比,与玻璃的粘度成反比,与玻璃粉末的粒径也成反比。

御家瓷砖微晶石空间应用效果图御家瓷砖微晶石空间应用效果图

另外,根据玻璃液内气泡的内压力公式

[2]:P=Px +P H +2γ/r(式中:P x 为大气压、P H为玻璃液静压力、2γ/r 为玻璃液表面张力引起的内压力、γ为表面张力、r 为气泡半径),气泡的内压力主要与玻璃液的表面张力成正比,与气泡的半径成反比。 这说明,当气泡较小,并且玻璃液的表面张大时,气泡的内压力很大,可以将气泡内的气体吸收(溶解)掉。 综合上述两个公式可以看出,微晶玻璃的表面张力将是影响微晶玻璃的烧结程度(即收缩率—— —它将影响气孔率的大小)和内部气泡被吸收(溶解)能力的主要因素。 当然,粘度也是影响微晶玻璃烧结程度的重要因素。

如果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在烧成过程中经历了微晶玻璃

欧洲之星微晶石:玉石欧洲之星微晶石:玉石

的熔融状态,那么微晶玻璃粒料粒度的影响就显得较为次要了。

这些结论为解决第一代微晶玻璃存在气孔的技术难题指明了路线。为此,我们引入了较多含量的表面张力较大,同时粘度又比较小的氧化锌组份,研制成功了第二代以硅锌矿为微晶相的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并于2004~2005 年投入了试产。同时,也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微晶石熔制窑炉微晶石熔制窑炉由于第二代微晶玻璃的表面张力较大,粘度较小,在复合板烧成的微晶玻璃熔化阶段,原来玻璃粒料之间堆积的空隙聚集成较大的气泡并冲破表面。熔液在气泡爆裂之后回复流动,不断撕开界面,提供了晶体生长有利的最低能量势垒的位置,形成了花朵状、菊花状、放射状、流动状、火山熔岩状等变化万千的结晶花纹。 这就体现了第二代微晶玻璃的晶化特点,即突破了第一代微晶玻璃结晶局限的颗粒边界,重新生长出美丽、自然流畅、千姿百态的结晶花纹,从而大大提高了其装饰艺术的美学性。 除此之外,受第二代微晶玻璃的表面张力与粘度的影响,可以使微晶玻璃层的整个横断面都可以形成基本无气孔的状态,表面只有残留气体逸出后留下的痕迹(这道痕迹一般在抛光之后会消除掉)。 这与横断面残留很多气孔的第一代微晶玻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两个特点正是第二代微晶玻璃的优势所在,不过,第二代微晶玻璃的硬度较第一代微晶玻璃低,耐化学腐蚀性也较第一代弱,这些都是第二代微晶玻璃的不足之处。

2005年下半年起,99.5% 的氧化锌开始大幅度涨价,从每吨6000 元左右一直涨到2006 年上半年的每吨28000 元。在这样的经济形势逼迫下,科研工作者转向研发新型的、不用氧化锌价格且更便宜的微晶玻璃。

2006年年底就研制成功了以辉石相为微晶相的第三代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不仅不再添加氧化锌,而且在此基础上大幅度降低第二代微晶玻璃陶瓷的成本水平,同时保留了第二代微晶玻璃结晶突破颗粒边界,生长出形状各异的花纹和断面且基本无气孔的特点。

第三代

微晶玻璃的微晶相—— —辉石类主要属于单斜辉石。

不难看出,单斜辉石是复杂的类质同象混合体。从辉石的矿物学性质来看,它的莫氏硬度为5.5~6.0 (硅灰石的莫氏硬度为4.5~5.0,硅锌矿为5~5.5),且不溶于酸(硅灰石与硅锌矿溶于盐酸)。

因此,相对来说,第三代微晶玻璃较第二代微晶玻璃的机械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要更好一些。经过一年多的试产,新中源集团、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先后实现第三代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的正常生产。

通体无孔微晶石通体无孔微晶石2008年,博德公司经过不断的深入研究,通过特殊的配方体系,控制晶体生长的纹路,获得了第三代微晶玻璃的升级版。 该版的装饰花纹奇特、立体层次感强,石材质感逼真、色调柔光似水,是当时艺术性最高的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堪称第四代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

还值得指出的是,新中源集团、博德公司先后利用模板布料、筛网布料、幻彩布料等现代布料手段以及不同种类、不同粒度微晶玻璃的相互反应、扩散、渗透作用,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第五代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 这种复合板的版面具有千变万化的幻彩效果、云雾缭绕般的条纹,相互辉映的色彩、层峦叠嶂般的层次构成了各种抽象派艺术的画卷以及天然逼真的仿石效果,实现了建筑装饰材料向艺术品的逐步跨越。

除了进行各种类型的平面复合外,博德公司还实现了不同微晶玻璃组合的大颗粒(可达数厘米)、微晶玻璃与陶瓷粉料的组合颗粒、不同陶瓷粉料(包括半透明的低温料)的颗粒的立体复合,形成了“金钻玉岗”专利产品。当然,在这期间,其它厂家也进行了开发和研制。比如新中源利用玻璃粒料与陶瓷色料的混合技术,开发了色彩缤纷的复合板品种;欧神诺利用压延玻璃板与陶瓷板材复合技术开发了别具特色的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嘉俊公司用筛网技术与透明玻璃开发了“釉下彩”的复合板。这些进展对于促进微晶玻璃陶瓷板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009年后,微晶石在国内高速发展,尤其在2010年,2011年、2012年有相继规模较大的陶瓷企业加入研发生产微晶石系列产品。2011年以来,博德、嘉俊、东鹏、欧神诺等一批企业在微晶技术方面的不断探索,技术日趋成熟,产品更加精美。 以2011年为例,据不完全统计,除较早以微晶石产品生产为主的博德、嘉俊为主的企业外,一些以抛光砖、仿古砖生产为主的企业都纷纷进入微晶石领域,如东鹏、鹰牌、马可波罗、冠珠、兴辉、欧神诺、博华、新中源、玛缇、能强、莱德利等,掀起了陶瓷行业一个新的产品潮流,在佛山产区以外,山东等产区也有较少企业开始生产微晶石,而多家一线品牌均在加大微晶石方面的投入,2013年,一匹来自美国香诚瓷砖的黑马也迅速崛起,成功行业的一颗新星,备受瞩目。所以,微晶石视为抛光砖、仿古砖等品类之后的又一市场爆发点。

分类

微晶石作为新型建筑材料,逐渐走入人们的家庭,根据微晶石的原材料及制作工艺,可以把微晶石为三类:无孔微晶石、通体微晶石、复合微晶石。

无孔石

无孔微晶石生产车间无孔微晶石生产车间无孔微晶石也称人造汉白玉,是一种多项理化指标均优于普通微晶石、天然石的新型高级环保石材,其最大的特点是通体无气孔、无杂斑点、光泽度高、吸水率为零、可打磨翻新,适用于外墙、内墙、地面、圆柱、洗手盆、台面等高级装修场所[1]

健康通体

通体微晶石亦称微晶玻璃,是一种新型的高档装饰材料。它是以天然无机材料、采用特定的工艺、经高温烧结而成。具有无放射、不吸水、不腐蚀、不氧化、不褪色、无色差、不变形、强度高、光泽度高等优良特性。

微晶石之所以性能优于天然花岗石、大理石、合成石及人造大理石,与他所含的物质成分及成型有关。

微晶石是选取花岗石中的几种主要成分经高温,从特殊成分的玻璃液中析出特殊的晶相。因此,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强度,在成型过程中又经过二次的高温熔融定型,因此,没有天然石材形成的纹理,所以既不易断裂、不吸水,又不怕侵蚀和污染,光泽度也高.装饰后不会出现色差、泛碱、吐汁等现象。不需保养维护。

另外,天然石材由于自然形成过程的原因,均程度不同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元素(如氡、镭),长时间置身其中会产生头晕、浑身无力、易疲劳、不育等无名病症。严重时具有使人致癌的潜在危险。而微晶石是经两次高温的提炼、解析成型,所以不含任何放射性元素。

微晶石的着色是以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经高温烧结而成的,因此,不会褪色,且色泽鲜艳。

复合石

复合微晶石也称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复合微晶石是将微晶玻璃复合在陶瓷玻化砖表面一层3-5mm的新型复合板材, 经二次烧结而成的高科技新产品,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厚度在13—18mm,光泽度〉95。

御家瓷砖微晶石空间应用效果御家瓷砖微晶石空间应用效果1、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产品结合了玻化砖和微晶玻璃板材的优点,完全不吸污,方便清洁维护。

2、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同时避免了天然石材的放射性危害,属无放射性产品,是装饰用的理想绿色建材。

3、完全具备微晶玻璃所特有的高柔润感的华丽装饰效果。其坚硬耐磨性,表面硬度、抗折强度等方面均优于花岗石和大理石。

4、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作为化学性能稳定的无机质晶化材料,又包含玻璃基质结构,其耐酸碱度、抗腐蚀性能都甚于天然石材,尤其是耐侯性更为突出,经受长期风吹日晒也不会褪色和风化。

新中源集团:第七代微晶石新中源集团:第七代微晶石5、微晶玻璃复合在玻化砖上面的新型板材玉晶石具有陶瓷砖易铺贴,铺贴牢固等优点。6、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可用加热方法,制成顾客所需的各种弧形、曲面板,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避免了弧形石材加工大量切削、研磨、耗时、耗料、浪费资源等弊端。

7、运用高科技使二者完美结合的微晶玻璃陶瓷玻化砖复合板材,克服了玻化砖和微晶玻璃板材它们各自存在的不足,大大提高了该产品的适用场合和范围。

8、色泽自然、晶莹通透、永不褪色。

9、结构致密、晶体均匀、纹理清晰、具有玉质般的感觉。

特点

质感

微晶石是在与花岗岩形成条件类似的高温下,经烧结晶化而成的材料。在外观质感方面,其抛光板的表面光洁度远高于石材(光度可达90-120光泽度单位),更重要的特点是,其特殊的微晶结构,使得光线无论从任何角度射入,经过精细微晶微粒的漫反射,都能将光线均匀分布到任何角度(而不再是像镜面那样仅仅是集中在反射角度),使板材形成柔和的玉质感,比天然石材更为晶莹柔润,使建筑更加流光溢彩。

性能

比天然石更具理化优势:微晶石是在与花岗岩形成条件相似的高温状态下,通过特殊的工艺烧结而成,质地均匀,密度大、硬度高,抗压、抗弯、耐冲击等性能优于天然石材,经久耐磨,不易受损,更没有天然石材常见的细碎裂纹。

质地

板面光泽晶莹柔和:微晶石既有特殊的微晶结构,又有特殊的玻璃基质结构,质地细腻,板面晶莹亮丽,对于射入光线能产生扩散漫反射效果,使人感觉柔美和谐。

色彩

微晶石的制作工艺,可以根据使用需要生产出丰富多彩的色调系列(尤以水晶白、米黄、浅灰 白麻四个色系最为时尚、流行),同时,又能弥补天然石材色差大的缺陷,产品广泛用于宾馆、写字楼、车站机场等内外装饰,更适宜家庭的高级装修,如墙面、地面、饰板、家具、台盆面板等。

耐酸碱度

微晶石作为化学性能稳定的无机质晶化材料,又包含玻璃基质结构,其耐酸碱度、抗腐蚀性能都甚于天然石材,尤其是耐候性更为突出,经受长期风吹日晒也不会褪光,更不会降低强度。

卓越的抗污染性,方便清洁维护

微晶石的吸水率极低,几乎为零,多种污秽浆泥、染色溶液不易侵入渗透,依附于表面的污物也很容易清除擦净,特别方便于建筑物的清洁维护。

异性

微晶石可用加热方法,制成顾客所需的各种弧形、曲面板,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避免了弧形石材加工大量切削、研磨、耗时、耗料、浪费资源等弊端。

不含放射

微晶石的制作已经人为的剔除了任何含辐射性的元素,不含像天然石材那样可能出现对人体的放射伤害,是现代最为安全的绿色环保型材料。

缺点

1、微晶石表面晶玉层莫氏硬度为5-6级,强度低于抛光砖的莫氏硬度6-7级。

2、微晶石表面光泽度高,可以达到90%,如果遇划痕会很容易显现出来。

3、微晶石表面有一定数量的针孔,遇到脏东西很容易显现。

4、除了少部分高档微晶石地砖,大部分微晶石地砖因为花纹每块不一样,很难做到花纹无缝对接。

鉴别

透明度

透明玻璃的光学性能就是具有透明的性质。企业正是利用它的这一性质,才将透明玻璃陶瓷印花砖复合板产品印制的精美艺术花纹得到充分的展现,并增加了这种花纹的立体感和光亮度。

微晶玻璃,除极个别的主微晶相极小品种外,其光学性质都是半透明到不透明的。这是微晶玻璃与玻璃之间最大的外观差异。

纹样

欧洲之星微晶石:宝石欧洲之星微晶石:宝石透明玻璃陶瓷印花砖复合板所呈现的艺术纹样是靠丝网印刷、胶辊印刷、喷墨打印等现代印刷工艺在陶瓷砖上实现的。表层覆盖的透明玻璃只是加强了这些花纹的立体和光亮的视觉效果,起到了画龙点睛或锦上添花的作用。这种产品的艺术装饰性主要靠印花的艺术纹样与色彩来提升,即需要在制版、色彩的选择、印刷设备等方面下功夫。从建筑陶瓷业界的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来说,研制和生产这种产品的技术门槛相对还是比较低的,技术含量也相对不高的。印花陶瓷砖几乎所有陶瓷厂都可以实现生产。

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的艺术装饰纹样全靠微晶玻璃本身析出的结晶纹样实现的。相对而言,研制并生产能够控制并扩大结晶性能的微晶玻璃的技术难度较大,技术门槛较高,技术含量较高。因此建材公司频道获悉,迄今为止,除博德外,还未有出现能够制备类似的能控制和扩展结晶性能的微晶玻璃的其它厂家的信息。

内部结构

透明玻璃具有单一结构,它内部的组成质点的排列在宏观上是无序的、不规则的、随机分布的。它们对X射线不产生衍射,它的衍射曲线不会有衍射峰出现。

微晶玻璃除了有玻璃相之外,尚有一定量的结晶相。这些结晶相内部的组成质点的排列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是有序的,这些结晶相对X射线会产生衍射。

主要性能

博德公司:宝石博德公司:宝石透明玻璃的性能主要受玻璃成分和结构的影响。而微晶玻璃的性能不仅受大部分玻璃相的影响,同时还受一定量的微晶玻璃相的影响。受微晶相的影响,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相对于透明玻璃印花砖复合板的机械强度较高一些。

从研究检测表明,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的断裂模数与破坏强度大于透明玻璃陶瓷印花砖复合板,前者平均破坏强度为6070.5牛顿,平均断裂模数为45.4兆帕。后者的平均破坏强度为4240牛顿,平均断裂模数为41.3兆帕。同时,前者的摩擦系数也要高于后者。这说明前者的防滑性能也要好于后者。

由此可得出,铸就优秀的微晶石品牌,企业除了自身所具备的综合实力之外,还需要在微晶石领域锻造竞争力:一是技术上、生产工艺上的创新竞争;二是产品开发设计上的竞争;三是配套、空间设计上的竞争;四是微晶石市场推广与终端服务、口碑方面的竞争。谁能够在这四方面建立起领跑的竞争优势,谁就将成为微晶石领域最终的王者。毫无疑问,在当今微晶石市场,除博德公司等企业品牌,能以高品质微晶石发展壮大,赢得市场外,一些自身企业没有实力生产微晶石想投机取巧显然是误导消费者,结果得不偿失。

生产工艺

微晶石板材抛磨边制造工艺

微晶石板材制造工艺流程微晶石板材制造工艺流程微晶石板材是由特定组份的玻璃颗粒在高温下烧结而成,其内部组织结构为玻璃相和结晶相共存,两者的比例决定了材料的理化性能和表面特性。微晶石内部结晶相是从玻璃颗粒界面开始向中心生长,由于晶体生长方向各异及两种岩相组织共存,从而形成绚丽的表面花纹。由于微晶石是在高温下烧制而成,玻璃颗粒在高温下呈熔融状态,颗粒之间搭接空间所存在的空气以及颗粒内部原有的气泡被封闭在内无法排出从而在内部形成大量的气孔。这些气孔如出现在微晶石表面,即成为其表面缺陷,造成废品。与此同时,在熔融状态下,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其表面形成一个“火抛光”表层,其厚度仅有几十微米,光泽度在70度以上。这层极薄的表层组织将内部气孔完全覆盖,从而确保了微晶石表面的装饰效果。故这层极薄的表层组织对微晶石表面质量极为重要。微晶石这种独特的组织结构,使之在磨抛和切割加工时具有独特的工艺性,不能简单套用天然石材的加工工艺相应的加工设备也应适应这种工艺变化。

天然石材的研磨抛光,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获得表面的平整度,二是为了获得表面光泽度。而微晶石板材,由于其特有的内部和表层组织结构,它的表面平整度必须在板材烧成过程中形成,不能通过后续的研磨来纠正,否则会破坏表层组织,使内部气孔暴露出来,严重影响板材表面的装饰效果。所以在其磨抛过程中,必须完整保留这一层组织,故要求磨削量非常小。所以微晶石板材的磨抛实际上只是为了获得所要求的表面光泽度。另外,在板材烧成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其表面不会是一个理想的平面,故在其磨抛过程中,为保证表面各处的磨削量均匀,磨具必须具有随动功能,也即所谓的“仿型”功能。故微晶石的磨抛工艺特点可总结为“仿型浅磨削”工艺。这是有别于天然石材的独特之处。

用微晶石装饰的建筑,不但白天辉煌豪华气派,而且特别到夜晚,其外墙用微晶石装饰的建筑,集晶莹、明亮、柔和特色于一体,将五彩繁华的夜景一览无余地统统映照到耸立的街墙上;在这种明珠世界一般的环境中,明显展现出一般石材、陶瓷砖实在无法与之抗衡的艺术魅力,犹如骄傲公主一般。

当然,同时也应该考虑,以分析角度来对各项主要性能作定量比较。

微晶石(建材微晶玻璃)与陶瓷砖、石材的性能比较

项目 花岗石 大理石 铸石 日本微晶玻璃 黄岗微晶玻璃 中辰微晶玻璃
密度g\cm3 2.6-2.8 2.-2.7 3.0 2.7 2.7 2.65-2.7
弯曲强度Mpa 15.0 17.0 51.0 51.07 40-60
抗冲击强度KJ\m2 0.84 0.88 0.84-1.25 1.045 1.01 2.45
抗击强度Mpa 60-300 90-230 200-300 120-560 585.9 549
莫氏硬度 5.5 3-5 6.5 6.0 6.5
吸水率% 0.35 0.3 0.05-0.22 0.00 0.057 0.02
耐酸性能1%H2SO4 1.0 10.3 1-3 0.08 0.054 0.08
耐碱性1%NaOH 0.1 0.3 9-10 0.05 0.031 0.05
热胀数*10-7\C 50-150 80-260 124-175 65 80
抗冻性 0.25 0.23 0.23 0.04 0.028
扩散反射率% 64 42 82 81.5 80

说明:

>单位换算:1MPa=10.20 kg/cm2。

>抗冻的测试方法不同,判别项目也不同;故(A)、(B)两纵栏之间不能直接比较。

>耐酸、耐碱的测试方法不同,判别项目也不同;故(A)、(B)两纵栏之间不能直接比较。

>莫氏硬度是粗糙分级参数,即使测得同一等级,彼此间的耐磨性能仍会有较明显差距。

>镜面能将入射光束与入射角相等的反射角度定向反射形成光斑。与此不同,文献数据表明,白色建材微晶玻璃表面的反射光强,只有20%沿着反射角,而其余的80%都弥散分布到半球面的其它所有角度方向去了;这种漫反射特性除去形成玉质感的优雅效果之外,对于地铁站等力求获得均匀空间照明效果的建筑场所,都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装饰表面的光泽度与吸污性能不是独立参数,除去与材料的基本特性之外,磨抛加工的质量高低也会对此性能有些影响:表面偏于粗糙,当然也就表现出光泽度偏低、表面纳污严重。

还有,复合板微晶石与市场上的通体薄板微晶石有何不同?许多客户已很多次提问,答案详见下表。

生产方式 色差 平面度允许偏差(mm) 价格③
“新南悦”产复合板 单层辊道窑 小① 800mm边长砖 偏低
边-0.5+0.6 对角线-0.7+0.8
通体薄板 6→9→12层隧道压或梭式窑 偏大② 800mm边长砖③ 偏高
边-0.8+0.8 对角线-1.0+1.0

说明:

①层间色差随着烧成层数增加而增加并且变得复杂,故复合板的色差小。

②板材平面度与冷却降温过程中的散热条件关系极大:复合板本身直接在辊道上运动,上下散热比较对称;但是,通体薄板(~14mm)必须另外有很厚(~38mm)耐火材料质棚板(外形类似空心楼板)承载,散热明显不对称;故复合板的平面度偏差更小。

③从建筑装饰角度评判:在光泽度和尺寸规整度都同等的前提下,远距离(例如一、二十米之外)的宏观视觉效果首先在于色差;近距离(例如一~三米之内)的视觉效果主要在于砖片间拼接台阶(所谓“踢脚”)。因此,正是这两项指标构成了如前所述“建筑装饰环境美学”评判的核心,而正是复合板在这里占了上风,并且价格也具有比较优势,故复合板的价格性能比绝对是超一流的。这样,经销商自然就能理直气壮地向买主坦陈:正是复合板使得他心目中的装饰对象(从大型公共工程一直到他的店铺、家居…)真正实现了“物超所值”。

复合

项目 花岗石 大理石 铸石 日本微晶玻璃 黄岗微晶玻璃 中辰微晶玻璃
密度g\cm3 2.6-2.8 2.-2.7 3.0 2.7 2.7 2.65-2.7
弯曲强度Mpa 15.0 17.0 51.0 51.07 40-60
抗冲击强度KJ\m2 0.84 0.88 0.84-1.25 1.045 1.01 2.45
抗击强度Mpa 60-300 90-230 200-300 120-560 585.9 549
莫氏硬度 5.5 3-5 6.5 6.0 6.5
吸水率% 0.35 0.3 0.05-0.22 0.00 0.057 0.02
耐酸性能1%H2SO4 1.0 10.3 1-3 0.08 0.054 0.08
耐碱性1%NaOH 0.1 0.3 9-10 0.05 0.031 0.05
热胀数*10-7\C 50-150 80-260 124-175 65 80
抗冻性 0.25 0.23 0.23 0.04 0.028
扩散反射率% 64 42 82 81.5 80

底坯

生产方式 色差 平面度允许偏差(mm) 价格③
“新南悦”产复合板 单层辊道窑 小① 800mm边长砖 偏低
边-0.5+0.6 对角线-0.7+0.8
通体薄板 6→9→12层隧道压或梭式窑 偏大② 800mm边长砖③ 偏高
边-0.8+0.8 对角线-1.0+1.0

面层

微晶玻璃面层(3~4mm厚)与陶瓷玻化砖底坯经高温复合烧成的产物。市场上通常将此产品惯称为复合板微晶石。

应用

所述的陶瓷砖底坯实际上就是常规玻化砖的一种,如果不复合微晶玻璃面层而直接进行抛光,就可作为抛光玻化砖产品销售。

从原料构成来讲,本玻化砖底坯属于“石英-长石-粘土”体系的陶瓷品种。成分细节见下表。

陶瓷坯底成分(Wt%)

原料成分表 高铝砂 钾长石 钠长石 黑泥
20~35 10~20 15~30 15~25
氧化物成分表 SiO2 Al2O3 RO R2O Fe2O3
55~65 20~25 1~3 2.5~4.5 0.2~0.5

选购

原料成分表 高铝砂 钾长石 钠长石 黑泥
20~35 10~20 15~30 15~25
氧化物成分表 SiO2 Al2O3 RO R2O Fe2O3
55~65 20~25 1~3 2.5~4.5 0.2~0.5

词条图册

面层微晶玻璃的成分,在品种上用量大(~90%)的各个成分与普通窗玻璃或瓶罐玻璃一样,而用来改性的几个小含量成分(合计~10%)品种也都普遍用于医用玻璃、光学玻璃、电气电子玻璃领域中。

面层微晶玻璃成分(Wt%)

主体成分 改性成分 Fe2O3杂质
Na2O、K2O、CaO、Al2O3、、SiO2 B 2O3、ZnO、BaO等
~90% ~10% ~0.05

滑动阻力

关于微晶石抛光表面对于人员行走的影响问题,比较妥当的一种考评方法就是测定其“滑动阻力”。日本的微晶玻璃生产公司“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在其微晶玻璃面板的产品样本“结晶化玻璃建材新型壁面板综合手册”中,介绍了这项目的测试结果。现将有关内容转述如下。

测试所依据的标准:JIS A 1407(日本工业标准)。

相对于人员行走产生滑动的难易程度,将滑动阻力分为以下的级别:

滑动阻力数值 评判分级
≤0.09 极为光滑
0.10~0.19 光滑
0.20~0.29 一般
≥0.30 不光滑

测试结果见下表。可见,微晶玻璃板与抛光的花岗岩板具有几乎相同的滑动阻力数值。

滑动阻力的比较(日本建筑综合试验所)

(待测板材) 滑动片 干燥状态 润湿状态
微晶玻璃 不锈钢 0.36 0.32
花岗岩 0.39 0.49
微晶玻璃 皮革 0.72 0.31
花岗岩 0.80 0.25
微晶玻璃 橡胶 1.09 0.27
花岗岩 1.11 0.26

声音吸收率的比较

频率(HZ)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微晶玻璃 2 1 1 1 0 0
大理石 1 1 1 1 1 0
板玻璃(薄板) 4 4 3 3 2 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