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农历甲午年),爆发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4月17日(清光绪二十一年、农历乙
末年三月二十三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正式订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等地给日本,并赔款二万万两白银。 消息传到台湾海峡两岸,群情激愤。4月28日(农历四月初四),即《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11天,在京台湾省籍人士叶题雁、李清琦、汪春源、罗秀惠、黄宗鼎等五人联合上书都察院,由都察院左都御史裕德代转奏呈文(见《清光绪朝中日外交史料》卷三十九),激烈表达“夫以全台之地使之战而陷、全台之民使之战而亡,为皇上赤子,虽肝脑涂地而无所悔。”等坚决反对割台的决心和勇气。史称“台湾五举子公车上书”
或曰“台湾五人上书”。 上书的台湾五人开言直抒“闻诸道路有割弃全台予倭之说,不胜悲愤!”,愤而泣言 “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他们坚决反对割台的义举,康有为以诗为记:“抗章优阙公车多,连名三千毂相摩,联轸五里塞巷过。台人号泣拳检歌,九城谣谍遍网罗。”并在《康南海先生自编年谱》中如是说:“台湾举子垂涕而请命,莫不哀之。”他道出了在京台湾举子的爱国热情。也看到了“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竹庵会议,以一昼二夜草为万言书,请拒和、变法、迁都三者”,史称“公车上书”。“台湾五人上书”是最早代表400万台湾同胞发出心声。屈指算来,“台湾五人上书”距今整整115年。
叶题雁( ? -1905)
时任户部主事(官名,正六品,有如今副厅职)、台湾台北籍进士。字映都,号梅珊,出身于晚清泉州乡绅望族。出生年代不详,一般记载为泉州土门外下围村人。1880年(清光绪六年,农历庚辰年),以“台湾台北县籍三甲第六十名庚辰科进士,官郎中、御史”。因其一生主要活动除在京城任职外多在泉州,近有学者疑其“冒籍”,情况不明。抵制割台后,继续留做京官,曾寓居晋江邑馆。学者汪毅夫在《台湾历史文化名人与北京的会馆》一文中提及叶题雁与晋江邑馆的联系。据其所述,1900年(农历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当时,叶题雁以“户部郎中”之身寓于晋江邑馆。他亲见八国联军之暴行,愤而作《外侮痛史》,其中写道:“庚子七月廿一日,洋兵破都城,焚毁劫掠,惨无天日。至廿五日,各国会议分段管辖,出示安民。御史某被洋兵捉去,勒令扫地;内阁某被洋兵捉去,勒令由彰仪门外拉炮车赴琉璃厂。西兵每日巳刻到处捉人,勒令做苦工,或挑水,或洗衣,或擦炮,或拉车,至申刻释放。……”并悲呼:“以上各节,当时各国视之,直为纤微小事耳,有何国际公法之在目!”汪毅夫介绍,这段原文引自1980年代后期编印的《泉州鲤城文史资料》第2辑,而使此文而留存于世,则很偶然地因叶题雁“遗稿在家”。1904年,因母丧回祖籍地福建泉州居住。1905年,病逝。
李清琦(1856-?) 时为翰林院庶吉士(职名,有如今研究生)、台湾彰化籍进士。明代进步思想家李贽的族裔,字壁生,号石鹤,1856年生,福建晋江人。1882年,以台湾彰化籍中举。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农历甲午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有学者疑其“冒籍”,其后人坦陈确属在彰化亲友处借籍。抵制割台后,被授刑部主事,旋改任知县,因故未按期到任所报到。1898年,离京返回泉州至终老。曾任泉州清源书院山长。 汪春源(1869-1923) 时为台湾安平籍举人,在京居漳州会馆。号杏泉,又字少羲。1869年生人,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中进士,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台湾省籍进士。乙末割台后,“耻为异族奴,尽去田园,举家内渡”(见《台湾省通志》卷七《人物志。列传篇》)。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中进士,且在报名填写籍贯时不顾清政府的规定,坚持己未“中国台湾省安平县人”,而成为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名台湾省籍进士。曾任江西宜春知县,后落籍祖地福建龙溪,1923年终。 因其先后参与台湾五举子和康有为的“公车上书”,在历史关头发挥了特殊作用,有学者称其为“公车上书第一人”。笔者窃思多日而不以为然,直观理由似三:一是从政治伦理上看,叶题雁身为进士,时任户部主事(官名,正六品,有如今副厅职),而汪春源身为举人,正在京城备考,8年后方中进士;二是从呈文署名排序上看,原文首句即为“具呈户部主事叶题雁、翰林院庶吉士李清琦、台湾安平县举人汪春源、嘉义县举人罗秀惠、淡水县举人黄宗鼎等,为弃地畀仇、人心瓦解,泣吁效死,以固大局;沥请据情代奏事。”;三是至今未见可证史料。
罗秀惠(1865-1942) 时为台湾嘉义籍举人。字蔚村,号蕉麓,世居台湾台南。清光绪年间中举人。乙末割台后,一度避居北京。1897年,回台,长期定居安平。时日据当局的总督以怀柔手段来拉拢文人,特意将其招至台北,询以“治台十策”。儿玉源太郎任总督,曾聘为《台澎日报》汉文主笔,并协助纂修《台南县志》。1897年。担任台南国语传习所教务嘱托;1899年,台南师范学校成立后应聘为教务嘱托,教授汉文、习字;1902年,因病辞职。后内渡在闽创《厦门日报》,该报停刊后再回台南。1908年,赴台北,在《台湾日日新报》汉文部任职。1925年1月,得工矿企业家颜国年等捐助,创《台北黎华新报》社并任发行人。1942年5月终。1976年,台南市当局誉其为“清代台南府城十大书家之一”。 黄宗鼎(1862-1956) 时为台湾淡水籍举人。字樾溆,后更名黄彦威。1862年生,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中举。台湾日据初期,与其弟黄彦鸿离台内渡,归籍于福建闽侯。曾任山西朔州知州及夏县、大宁、蒲县、永济知县,福建建宁、河南兰封县知事,山西北路高等审判厅厅长,北京财政部科员。1953年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56年逝。生前撰有《浣月斋吟稿》。有意思的是,其子黄畲、黄正襄都是幼年随父到京,也先后任“文史馆员”。黄畲(1913—2007)是古典诗词家,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之一,1988年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黄正襄(1926- ),画家,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发起人之一, 1994年至今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