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云南龙
恐龙名称: 黄氏云南龙
拉丁文名: Yunnanosaurus huangi young
恐龙食物: 植物
生存年代: 侏罗纪早期
生存地点: 中国
辨认要决: 下颔略呈圆筒状,具小型的齿列,牙齿怪异
恐龙种类: 云南龙科
云南龙是一种较轻型,具有相当硕长头骨的恐龙。下颔略呈圆筒状,具小型的齿列,牙齿极为怪异。牙齿呈筒状,边缘扁平,好像是凿子一般模样。牙齿尖端沿一定角度磨蚀形成尖锐的咀嚼面,很类似于蜥脚类恐龙的齿型。黄式云南龙的标准化石材料是一具不完整骨架,但具有近乎完全的脑袋。这件标本在1939年所发掘,是从禄丰盆地中下部禄丰组的紫红色砂岩中清理出来的。
黄氏云南龙(Yunnanosaurus huangi)是蜥脚形亚目(Sauropodomorpha)、原蜥脚次亚目(Prosauropoda)、云南龙科(Yunnanosauridae)、云南龙属(Yunnanosaurus)的一个种。植食性,生活在侏罗纪早期,体长约7米。黄氏云南龙的化石材料是一具不完整骨架,但具有近乎完全的脑袋。这件标本在1939年所发掘,从云南省禄丰盆地中下部禄丰组的紫红色砂岩中清理出来的。
云南龙的牙齿呈现出自行磨尖的现象,这在原蜥脚下目中相当独特。云南龙的颚部有超过60颗匙状的尖锐牙齿。科学家们认为这些的牙齿比其他原蜥脚类的牙齿先进。云南龙具有蜥脚下目的特征。然而,科学家们认为云南龙在种系发生学上并没有与蜥脚下目较为亲近,因为它们的身体构造明显地属于原蜥脚下目。云南龙与蜥脚下目的齿列相似处,可能是个趋同演化的例子。.
云南龙是一种较轻型,具有相当硕长头骨的恐龙。下颔略呈圆筒状,具小型的齿列,牙齿极为怪异。牙齿呈筒状,边缘扁平,好像是凿子一般模样。牙齿尖端沿一定角度磨蚀形成尖锐的咀嚼面,很类似於蜥脚类恐龙的齿型。黄式云南龙的标准化石材料是一具不完整骨架,但具有近乎完全的脑袋。这件标本在1939年所发掘,是从禄丰盆地中下部禄丰组的紫红色砂岩中清理出来的。
模式种是黄氏云南龙(Y. huangi)是由杨钟健在1942年所命名,他建立了云南龙科来包含云南龙,但这科目前只有云南龙一属。在1951年,杨钟健命名了第2个种巨硕云南龙(Y. robustus),但这个种已被包含于模式种之内。这个分类上的混淆导因于最早的标本是未成年个体,而巨硕云南龙的标本是完全成长的个体。在2007年,Lu与他的同事叙述了另外一个种杨氏云南龙(Y. youngi),种名是纪念杨钟健为名。除了骨骸上的差异,杨氏云南龙身长13米,大于身长仅7米的黄氏云南龙;在化石记录中,杨氏云南龙晚于黄氏云南龙,约生存于中侏罗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