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苍苍 河水泱泱
中原文化悠且长
济济多士 风雨一堂
继往开来扬辉光
四郊多垒 国仇难忘
民主是式 科学允张
猗欤吾校 永无疆
猗欤吾校 永无疆
时任文学院院长的嵇文甫先生激情奔放地创作了《献给祖国》、《走出象牙之塔》等抗战歌曲。教育系教授陈梓北长于作曲,曾为《纪念鲁迅歌》、《远征进行曲》、《七七中学校歌》等谱曲,编有《抗战歌曲选》。
简谱(部分)
在抗战最艰苦的时刻,河南大学决定创作《河南大学校歌》,利用歌曲的形式,通过广大师生传唱,在阴霾的天空和血腥的环境中树起河南大学的猎猎战旗,以凝聚师生,鼓舞抗战斗志,弘扬学术传统,坚持办学不辍。嵇文甫、陈梓北受领重任,很快两人合作的《河南大学校歌》便响彻在伏牛山麓,伊水河畔。
“四郊多垒,国仇难忘。”日寇的暴行,并没有吓倒河大人。“济济多士”在苍苍嵩岳下,泱泱黄河边,“风雨一堂”,坚守“悠且长”的“中原文化”。
CCTV《同一首歌》走进河南大学1992年庆祝河南大学建校80周年时,由中文系张予林作词、音乐系张彬谱曲,创作了新的《河南大学校歌》。
2002年9月20日,河南大学迎来建校90周年校庆,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走进河南大学,歌唱家杨洪基领唱《河南大学校歌》,展现了全体河大人爱校强校的光荣传统与梦想;同时,河南大学决定恢复使用1940年的《河南大学校歌》。《河南大学校歌》重新在师生中广为传唱,成为新时期河大人“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战斗号角。
2004年3月,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来到河南大学视察工作,当听了河大党政领导齐声高歌的《河南大学校歌》后,为校歌雄浑激昂的旋律所表达出的奋发向上的河大精神而深深感动。
百年校庆2012年9月,河南大学举行盛大的百年校庆晚会[3],在回顾国立河南大学学子可歌可泣的保卫文化征程之后,合唱团高声合唱河大校歌,在场者无不动容。
1992年庆祝建校80周年时,新作的《河南大学校歌》,张予林作词、张彬谱曲。未能普及。
百年校庆2河南大学的前身是1912年创立的留学欧美预备学校。
建校之初,预校时期英文版的《母校之歌》(ALMA-MATER),当时只是朗诵,没有谱曲。2012年,在百年校庆上,这首歌被谱曲演唱。[4]
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