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10空空导弹SD-10中距空空导弹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的,已完成所有研制工作。由于制导方式为先进的主动雷达加捷联惯导系统,SD-10具有了“发射后不用管”的能力,其高达38G的使用过载,也可保证导弹能跟踪拦截实施9G过载机动的空中目标,此外,SD-10的抗干扰能力很强,能有效对抗数种电子干扰形式,基本上涵盖了目前常见的电子干扰方式。
由于制导方式为先进的主动雷达加捷联惯导系统,SD-10具有了“发射后不用管”的能力,其高达38G的使用过载,也可保证导弹能跟踪拦截实施9G过载机动的空中目标,对F-16这类目标的不可逃逸攻击区大约为载机前方35千米~45千米范围内,与AIM-120差不多。SD-10的战斗部为高效能杆式杀伤战斗部,对战斗机和轰炸机等大小目标均有良好的毁伤效果。此外,SD-10的抗干扰能力很强,能有效对抗数种电子干扰形式,基本上涵盖了目前常见的电子干扰方式。专家认为,国产SD-10的性能已超越美国AIM-120A/B、俄罗斯R-77和法国“米卡”等,略逊于AIM-120C。 SD-10的通用性很强,可以挂载于各种先进战斗机上,不久前再次试飞成功的“枭龙”战斗机就有发射SD-10的能力。 为了提高SD-10的作战效能和用途,我国还在积极对其进行改进,首先是增大射程,预计将超过100千米;其次是使用更好的电子元器件,提高制导精度。今后还有可能把SD-10发展成地空和舰空型,装备在高机动越野车和军舰上,变成近程防空利器。
SD-10气动外形与世界空空导弹技术最新潮流相符,采用了大长细比、小翼展、尾舵控制的正常式气动外形布局。这种布局体积小、重量轻、阻力小,飞行速度更快、机动过载更大。全弹长3850mm,弹径203mm,射程达70km。该弹外观上与霹雳-4的主要区别为,全弹较为细长,弹翼较小,主翼比尾舵要小,尾部方向舵带有锯齿状缺口,弹体前部附有四条深色的带状天线。
技术数据 | |
弹长 | 3.934米 |
弹径 | 0.203米 |
翼展 | 0.674米 |
弹重 | 199千克 |
射程 | 70千米 |
最大速度 | 4,000千米/小时 |
技术数据 | |
弹长 | 3.934米 |
弹径 | 0.203米 |
翼展 | 0.674米 |
弹重 | 199千克 |
射程 | 70千米 |
最大速度 | 4,000千米/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