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乡愁蓝调

地下乡愁蓝调

中文名 地下乡愁蓝调
外文名 SubterraneanHomesickBlues
页数 249页
出版时间 2007年10月
装帧 平装
类别 散文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作者:  马世芳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出版年: 2007-10

页数: 249

定价: 34.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阅读亚文化

ISBN: 9787563366972[1]

简介

这是台湾最知名的乐评人马世芳的第一本散文集。
  虽然书名提到蓝调,文章却并非局限于音乐,而是对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摇滚文化的反思、对七八十年代台湾音乐及父母 青春年代的怀想,以及对自己年少时光的追忆。
  所以,本书更像是一本关于青春的 回忆录。这些散文体的回忆录,倒更可以看成是一种别样体裁的乐评,字里行间没有指点江山的气势,也没有 故弄玄虚 文字游戏,用心灵和生命去体验音乐的感受,乃是最好的乐评。
  作者简介 ······
  马世芳,一九七一年夏生于台北。写作者、广播人、music543.com站长。
  马世芳的文字,往往揉合私我的青春记忆与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笔端饱蘸情感,念旧伤逝之余,也能引领读者侧身历史后台,怀想 曾经沧海的激情与幻灭,于同代人中独树一帜。
  父亲是作家亮轩、母亲是广播人陶晓清,马世芳 耳濡目染,自小喜作文,九岁开始做广播,十五岁因为一卷披头士精选辑迷上老摇滚,并梦想以文字和音乐为生。
  大学时代一面主编《台大人文报》、一面在中广青春网引介经典摇滚乐。毕业前夕和社团同学合编《1975-1993台湾 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虽是学生作品,选题制作却出手不凡,至今仍被视为乐史重要文献。
  一九九五年退伍,编纂《永远的 未央歌:校园民歌20年纪念册》,亦成为研究台湾流行音乐的必读参考书。廿七岁和朋友合著 《在台北生存的一百个理由》,轰动华人 文化圈,开类型出版风气之先。
  二○○○年,马世芳创办音乐社群网站“五四三音乐站music543.com”,跨足社群经营与 独立音乐发行事业,屡获台湾金曲奖与 华语音乐传媒大奖肯定。
  二〇〇六年,第一本散文集 《地下乡愁蓝调》在台湾出版,获得各方赞誉,入选《诚品好读》选书单、读书人年度最佳书奖,入围金鼎奖“最佳文学语文类图书奖”。
  马世芳目前在News98主持“音乐五四三”节目,并持续撰写杂文、专栏与音乐文字。
   个人博客地址: blog.sina.com.cn/mashifang/

目录

乡愁是给不回家的人——序 马世芳《地下乡愁蓝调》/ 张晓舟
  你和我和一只狗叫布 ——兼序马世芳的《地下乡愁蓝调》/ 詹宏志
  致简体中文版读者
  门,消失的酒吧与青春期
  二十岁的佩珀 军士与十六岁的我
  白碟遗事
  寂静的声音,一九六六
  遥望 嬉皮世代的背影——《乌兹塔克口述历史》序
  一个唱垮了政权的 摇滚乐团
   青春舞曲 —— 我的记忆,关于那些歌
  那时,我们的耳朵犹然纯洁
  “ 美丽岛”的前世今生
  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
  我凉凉的歌是一帖药——“民歌”小史
  坐进 时光机,挡下那瓶 毒酒
  一本 音乐杂志如何撼动社会?—— 从 《滚石》杂志说起
  西雅图故事—— 一则 广播稿
  拥舞的 诗神与 厉鬼
  那柄火焚的红吉他
  这一夜,摇滚失去了 童贞
  光环毁弃,美梦骤醒—— 关于 《列侬回忆》
  我所知道的科恩
  深邃南方升起的吟哦
  那些寂寞美丽的噪音
  有 一阵风——《地下乡愁蓝调》后记

编辑推荐

《地下乡愁蓝调》编辑推荐:这不仅仅是一本乐评集。这是一本披着音乐外衣的青春事件簿,一部关于已逝年代的往事纪念册。一九七一年,史上最伟大的摇滚乐团披头士已经解散:乐史“三J”——吉米•亨德里克斯.珍妮丝乔普林、吉姆•莫里森都已不在人间:一九六。年代“伍德斯托克国”那个充满鲜花和大麻味的嬉皮梦被滚石乐队的阿尔塔蒙特惨案彻底粉碎。这时的马世芳.并不知道大洋彼岸的痛苦与迷茫。〈br〉一九八一年,胡德夫.杨祖瑁已因“美丽岛事件”远离歌坛、各奔东西.“民歌运动”即将走到尽头;随着罗大佑,苏芮、李宗盛、张艾嘉等人的崭露头角.台湾乐坛的巅峰期已在不远处招手。〈br〉这时的马世芳,并不知道他家的客厅.正是这场变革的集会场所。〈br〉然而.整整“晚出生”一个世代的他.把本属于上一辈人的青春记忆.用一篇篇感同身受的文字记录了下来.转换成为或激动、或落寞、或感伤的种种情怀.如今的我们再随其追忆这些情怀.也许只是为了想要知道自己是从何处而来。〈br〉“摇滚乐看似热闹.实则无处不浸透着寂寞.我们的青春,又何尝不是如此。”〈br〉“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忆的青春”张晓舟詹宏志诚心作序林怀民王小峰郝舫颜峻李皖合力推荐《城市画报》首届“荒岛图书馆•十大音乐书第一位”。

文摘

那年你刚考上第一志愿,这都要归功于那位体罚与恶补不遗余力的国中(相当于内地初中)班导师(时至今日,她依旧定期出现在你的噩梦里)。国中三年,记忆完全一团混沌,只剩若干鲜明的片段,每个片段都浸满了恐惧。
比如作业没有写,天蒙蒙亮的时候,就跑到班上借同学的来抄。奋力抄到一半,说笑的同学们倏然沉默下来,你回头,赫然是老师。她反常地早早来到学校,并且故意从后门静静地潜进教室,就为了来这么一个突击检查。你抖抖索索把纸笔收起来,老师却什么也没说,只沉默地坐到了她的桌前。足足一小时之后,等全班到齐,她才慢慢开口:“没写作业的自己起立。”之后,自然是一顿好打。
老师总是叫你们趴着,用藤条狠狠抽打你们这些小男生的大腿——那支藤条长而且韧,像钓竿一样弯曲着,尾端炸开了花,于是用胶带一圈圈缠起来,“嗖”地甩下去,一条血痕立刻鼓起来,辣麻麻、凉飕飕的,回座之后,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老师并不随身带着藤条,它总是搁在教室前面的桌子抽屉里,你当值日生的时候还用它打过板擦。有一次藤条不知道被谁偷走扔掉了。
遍寻不得,便跑去隔壁班借了一条三指宽的厚木板来用。嗬,木板比藤条厉害多了,力道深深吃进肉里去,挨完打的手心整个肿起来,亮得发紫,不像藤条只是痛在皮上。你想,那个偷藤条的家伙一定后悔莫及。还好,第二天老师手上就有了一根簇新的藤条。老师永远不缺藤条,或许“教育部”有编列教具的预算吧,断了就去总务处领一支。
还有一次,班上集体作弊被逮到,孩子们排着队挨揍,老师使出全身气力,拼了命地打,藤条一断再断、愈打愈短,忽然教务处招呼你们去“中正纪念堂”表演——你们是乐队班,随时都得出任务。于是全班速速换穿乐队制服,到仓库取乐器,上游览车。一路上,老师并没有随行,大伙却全惨白着脸,车里鸦雀无声。那简直就是一辆囚车,想到回去即将继续的酷刑,你们都恨不得它半路撞上安全岛,延迟一下回校受刑的时间。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三年,以致一离开那所丑恶的学校,你就迫不及待地摧毁了那段时间的记忆。未料弄巧成拙,你的国中时代在脑海中变成一团糨糊,最怕人的部分反而都鲜明地保留了下来。
放榜那天,你终于自由了——然则你该怎样证明你的自由呢?被奴役太久,一朝撤除镣铐,竟然连路都不会走了。高一那年,你的生活全是矛盾与混乱,功课一团糟,又没有什么谈得来的朋友。

后记

“你们你们,你们不能在椰子树上钉东西!”从行政大楼跑出来的女人说。她跑得很喘,讲话上气不接下气。“我们没有钉,我们用胶带贴,应该没关系吧。”我说。“不行不行,每个人都像你们这样乱贴还得了!你们再乱贴我要叫警卫来了。”“好啦好啦。”我和SY只好把那叠传单放回脚踏车篮子里,不情不愿地离开。骑到路口,我们回头看了椰林大道一眼,每隔一株椰子树,便贴着一帧约翰·列侬长发披肩满面髭须的黑白肖像。我和SY贴了大半条椰林大道,总有几十张吧。两大排的列侬像,看起来还满壮观的。“这样也可以了啦,意思到了。”我说。“是啊。剩下的我拿回宿舍发,没关系。”SY微笑道。他是我最好的朋友,笑起来总是带着一种无辜而认分的表情,仿佛在说:既然这样那只好笑一笑了。

媒体推荐

摇滚乐看似热闹,实则无处不浸透着寂寞。它的核心往往就是“和这个世界过不去”的寂寞。而那撼动了整个世代的、真正了不起的摇滚乐,便是找到了那条纽带,把千千万万人的寂寞和萧条,串织在一块儿。每个摇滚迷多少都是寂寞的,即使和几万人一起在轰轰然的乐声中欢呼落泪,也只是把这份寂寞复制成几万份。
——马世芳
就像詹宏志先生写的一样,“马世芳仿佛是一个老灵魂装错了青春的身体”,马世芳的文字是我周围的朋友当中唯,那么重视中文字词精准,标点正确,文法通达的作者……甚至让人觉得,这个人搞不好连赋格之类的问题都考虑进去。他就像父亲甚至祖父级的作家,用正确、字字斟酌的中文,描写着我们这一代周遭仅存的一些上一代的美好。
——King Kiang
七○一代人,总觉得自己错过了披头士,错过了鲍勃•迪伦,不能亲历他们的年代,很是遗憾。于是,在被音乐迷醉的时光中,一味地恶补一切和披头士或鲍勃•迪伦等有关的东西。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年轻人对那个不属于自己的年代的遥想和仰望。
——绿茶
虽然拥有常人望尘莫及的“传奇”经历,马世芳对青春的回望并不让人感到丝毫的距离,而是以他“推敲到快有洁癖”的诗质文字,拥抱一切“可能的读者”。于大多数对摇滚乐知之甚少的读者来说,《地下乡愁蓝调》不是在说什么摇滚乐,而是以之为引,讲述一个骚动喧嚣的大时代,一段激情与幻灭的青春,以形而上的“乡愁”轻叩人之存在的窄门。
——drun kdoggy

作者简介

马世芳,一九七一年夏生于台北。写作者、广播人、马世芳的文字.往往糅合私我的青春记忆与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笔端饱蘸情感.念旧伤逝之余.也能引领读者厕身历史后台.怀想曾经沧海的激情与幻灭.于同代人中独树一帜。

序言

一个漂亮的名字——地下乡愁蓝调。然而这不是一杯小资调调、供你在秋日午后发呆的鸡尾酒。当然,一个正在向自己青春告别的人,总难免要频频回头,一再去舔自己青春的血,并骄傲地说:这也是时代的血,大地的血,诸神的血。
蓝调——这并不是一本关于蓝调布鲁斯的书,但书中所写的人与乐,都少不了蓝调血脉和布鲁斯根基。而有关台湾民歌运动之风起云涌,以胡德夫后来的命名,也不妨笼统称作“海洋蓝调”,它也难免受启于鲍勃·迪伦们,但更离不开本土的山川海洋,以及环球同此凉热的、汹涌的大时代。
地下——这个词一直被当作一个简单粗暴而又方便有效的标签,用来与“主流”、“流行”对立,划分身份和阶层。比如有一次我跟一位朋友说起我认识某位红歌星,却遭其质问:你什么时候认识的?我说上个世纪。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