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棠任新疆巡抚时,在新疆大办学务,增设义塾。1887年,刘锦棠仿照京师同文馆章程,在“省城老南门内西头道巷”,试办中俄学堂,即新疆俄文学馆,为新疆培养俄汉翻译人才,这可算得上是新疆最早培养俄语人才的学堂。
20世纪20年代初,新疆督军杨增新为巩固其统治,仿照北京俄文法政专门学校的章程,于1924年7月正式成立了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杨增新认为“新疆与俄接壤,亘数千里,自俄乱发生,政潮迭起,狂澜横溢,新疆首当其冲。审时度势,非造就深通俄文人员,并娴习法政、国际诸学,不足以资驱策而应世变”。当时教育厅长刘文龙也认为:“新疆素与俄邻,俄国文语尤关紧要”。俄文法政专门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为新疆培养外交人才和法政人才。
在80多年的发展中,俄语专业已发展成为中国西部,乃至全国重要的俄语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并成为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最早的常务理事单位。除本科教育外,俄语系还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为本专业毕业生进一步发展和深造提供有利条件。
外国语学院现有教师1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2人,博士6人,硕士29人,外籍教师5人,教师队伍合理、师资水平过硬。外国语学院有英语系、俄语系、大学英语一系、大学英语二系和大学英语三系五个教学实体,以及国外考试中心、外语培训中心和语言考试所等考试、科研机构组成。有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一个,下设英语语言学、俄语语言文学本科和日语专科三个专业。其中,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为外国语学院重点学科。在读本专科生400余人,研究生38人,成人教育学生800余人。本院拥有现代化语音室五个、多媒体教室三个,能够满足语言听说的各种需要。外国语学院教师德才兼备,以提高新疆大学乃至自治区的外语教学水平为己任,严谨治学,团结奋进,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涌现出了不少自治区级的外语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俄语系共有专任教师14人,平均年龄为35.6岁。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常聘外籍教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人,在读博士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9人,绝大多数教师都曾留学国外。
俄语系致力于培养俄语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俄语专业坚持“立足新疆、面向全国、主动适应本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了自己“学术地位较高,师资力量强,教研成果多,办学理念新,教学质量好”的整体办学优势。本专业还拥有一支“层次高、素质强、业务精、重能力、善合作、讲奉献”的育人队伍。
根据社会需求与学科的特点,俄语专业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的力度。在发展和完善学生语言基本功的基础上,增设社会所需的、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和多种选修课,扩大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与文化素质,使学生成为“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新型俄语人才。
“十一·五”期间,俄语系将继续保持并发展俄语专业,突出地域、民族特色,积极参与学校对中亚问题的研究,创出自己的教育特色品牌,使之在全国高校俄语教学界中成为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一流的专业。
英语专业的发展历史远短于俄语专业的发展。一九六五年,周恩来总理来新疆视察工作时,指示在新疆大学开设英语、阿拉伯语、乌尔都语等外语专业。随后从北京等地的兄弟院校调来了一批上述语种的教师,但由于"文革"的干扰,周总理的指示未能及时得到贯彻落实。数年之后,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先在新疆大学外语系开设英语专业,并陆续从全疆各地调来一批高水平的英语教师。
一九七二年, 该系招收了第一批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创了新疆教育史上英语专业高等教育的先河。三十多年的道路虽然艰辛,但也硕果累累。我们英语专业毕的业生在自治区外事、外贸、旅游,教育,电视媒体等部门大显身手。2000年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授权点。
英语系专任教师队伍拥有教授2名,副教授7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9名,在读博士2名,硕士生导师7名
英语专业根据新疆经济发展的需要,即西部大开发,新疆边境贸易的发展以及新疆旅游经济的开发需要,在参考历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的基础上,对本科生培养模式作了较大的调整。2005版的人才培养方案在高年级增设了语言文学、英语教育、翻译及外贸旅游4个专业选修方向,积极推进一系列结合新疆特色、突出新疆文化的教材改革与建设。通过较大幅度地调整专业及选修课的学分,将学生培养成集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创新型高级人才,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英语系在一九八五年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OBU)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根据协议,两校每年互派教师前往对方学校上课和深造,另外,美方学校每年暑假还派一个十多人的暑假讲学团到英语系共同举办为期一个月的英语昕说强化培训班。二十年的互信、互惠合作,深受新疆大中学生及广大英语爱好者的欢迎,已经成为我校对外合作的典范。
大学英语系专任教师中副教授1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0名,在读硕士22名。大学英语系于2000年由原新疆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及原新疆工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合并成立,承担着全校三个校区9000多名民、汉本科生、研究生的基础英语、大学英语以及研究生英语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逐步从传统的“粉笔+黑板”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多媒体教学。新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教师、学生的普遍认同。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模式有了很大的更新。
为解决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李桂兰副教授组织十余名教师,历经数载完成了《大学英语基础教程》(1-4册)及配套教材的编写。该套书经过几年的使用,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并获得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由郭建荣副教授主持的教育部支持课题---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改革,通过采用经教育部验收的大学英语教学软件,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并逐步积累经验,为全校全面推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做准备。
为不断加强和提高大学外语的教学、科研水平,大学外语将实施“因材施教”的分级教学模式,依托现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积极参与英语教育研究方向建设,完善、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同时在逐步实行分课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设并丰富技能型、应用型和知识型课程,逐步向专业外语过渡。
日语专业198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因种种原因,只招收了本科生两届就停办了。2000年重新开始招收三年制大专生。今后,我们将力求开拓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力争建立起日语+专业的培养模式,侧重对新疆及其中亚地区文化、宗教、旅游等的教学研究。
外国语学院还承担着许多社会性工作。一九八五年,原外语系成立了外语培训中心,负责全疆出国人员的外语培训工作。截止目前,我院是新疆唯一的TOEFL,GRE,WSK(PETS-5),BFT,教育部和人事部组织的翻译资格证书等常设考点,还是新疆英/俄语自学考试的主考单位。
外国语学院为我区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大中专院校、中学从事教学工作以及在政府部门、各大公司、海关、边检、公安、武警、部队、边防、旅游、新闻传播等行业从事口语、文字翻译以及国外最新科研信息传递、经贸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