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亚联合邦

马来亚联合邦

官方语言 英语、马来语
所属洲 亚洲
中文名称 马来亚联合邦
继承国 马来西亚
国庆日 1957年8月31日
外文名称 FederationofMalaya
首都 吉隆坡(北纬3度8分,东经101度42分)
政治体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简称 马来亚
目录导航

历史简介

马来亚联合邦在现今马来西亚的位置马来亚联合邦在现今马来西亚的位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在马来西亚半岛恢复殖民统治。

1946年至1948年期间,英国殖民政府尝试把9个马来州属与2个海峡殖民地(华人较多的槟城与马六甲)合并为马来亚联邦(Malayan Union)——一个在英国国王统领下的英国皇家殖民地,并且把新加坡划分出来成为单独的直辖殖民地。此举遭到了马来民族主义者的强烈反对,马来亚联邦最终于1948年解散。

1948年,英国将之重新组成为马来亚联合邦,并恢复了马来统治者的原有的象征地位。在联邦里,马来州属依然是英国的保护国,而槟城与马六甲依旧是英国的殖民地。与此前的马来亚联邦一样,联邦并不包括新加坡在内。此前,新加坡曾被考虑成为马来亚的一部份。

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获得独立,并成为英联邦的一员。

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11个州属和新加坡、砂拉越与英属北婆罗洲(今沙巴)组成了新的国家即马来西亚。后来,在1965年8月9日,马来西亚国会以126:0票将新加坡驱逐出联邦,新加坡州成为独立国家即新加坡共和国。

国家象征

国徽 马来亚联合邦国徽马来亚联合邦国徽
国旗1950年至1963年的马来亚联合邦国旗——十一芒星与十一条纹,而今天的马来西亚国旗有十四芒星与十四条纹。 马来亚联合邦国旗马来亚联合邦国旗
格言团结就是力量(马来文:Bersekutu Bertambah Mutu)

国家政要

国徽 马来亚联合邦国徽马来亚联合邦国徽
国旗1950年至1963年的马来亚联合邦国旗——十一芒星与十一条纹,而今天的马来西亚国旗有十四芒星与十四条纹。 马来亚联合邦国旗马来亚联合邦国旗
格言团结就是力量(马来文:Bersekutu Bertambah Mutu)

成员组成

英国国王、马来亚联合邦最高元首

- 1948年—1952年乔治六世

- 1952年—1957年伊丽莎白二世

- 1957年—1960年 端姑阿都拉曼

- 1960年苏丹希沙姆汀阿南沙

- 1960年—1965年 拉惹端姑赛布特拉

英国驻马来亚联合邦最高专员

- 1948年 Gerard Edward James Gent

- 1948年—1951年 Henry Lowell Goldsworthy Gurney

- 1951年—1954年 Gerald Walter Robert Templer

- 1954年—1957年 Donald Charles MacGillivray

马来亚联合邦首相

- 1957年—1970年东姑阿都拉曼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