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药 如何延长人的寿命,一直是许多科学家研究的目标。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正在测试部分新药,如果成功,或许能让人的预期寿命延长至150岁。而这些药物有望在5年内就可能上市。
效用比红酒好百倍
葛兰素史克正对这些药物进行临床试验,用于患有癌症、糖尿病、心脏病等的患者身上。试验结果证明,药物可对人体内部一种单体抗衰老酶起作用,进而发挥预防各种年龄相关疾病、延长预期寿命的潜在作用。
西药据报道,这些新药的成分是人工合成的白藜芦醇。白藜芦醇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在红酒中可以找到,具有通过促进被称为 “长寿基因”的SIRT1组蛋白脱乙酰酶的活力,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据悉,长寿基因SIRT1的活力可以通过限制热量摄取和运动等方式予以促进,同时也可以借助“活化剂”的作用。而天然物质中最常见的“活化剂”就是白藜芦醇,该物质在红酒中可以发现,但含量不多。不过,人工合成的“活化剂”具有更强的催化作用,并且早已研发成功。
葛兰素史克2008年购得人工合成“活化剂”技术。截至目前,已经有约4000种人工合成的“活化剂”研制成功,其中效果最好的三种已经用于人体试验阶段。等量情况下,这些人工“活化剂”在效用方面,比一杯红酒要高出100倍。
《每日邮报》称,根据目前情况看,117种接受测试的药物都能通过同一种机制对单体酶产生作用,这意味着将有一个全新种类的抗衰老药物有望在今后问世,甚至从根本上预防癌症、阿尔茨海默氏症 (老年痴呆症)、2型糖尿病等。
或能让人活到150岁
尽管针对白藜芦醇的研究已经开展了有10年之久,但相关领域的科学基础方面一直存在争议。
不过,人工合成白藜芦醇在一些病症的临床测试中已经显现出令人满意的效果,并且这些病症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2型糖尿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症、脂肪肝、白内障、骨质酥松、关节炎等各种与年龄衰老有关的病症。
参与这一研发项目的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戴维·辛克莱尔说:“从根本上来说,这些药物能够治疗某种病症,但与当前药物不同的在于,它们还可以预防20种其他病症。实际上,它们可以延缓衰老。 ”
据悉,这些人工合成 “活化剂”已经在有限范围内使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和牛皮癣患者的临床治疗方面。科研人员发现,这些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新陈代谢带来了好处,并且让牛皮癣患者的皮肤减少变红的症状。
而在动物测试中,体重超标的实验白鼠在使用人工合成白藜芦醇后,其运动能力甚至达到了普通白鼠的两倍,并且寿命也长了15%。
辛克莱尔介绍说,目前研究小组正在试图了解这种效果能否在健康人群中发挥。 “目前情况看令人感到乐观,我们发现,衰老其实并不是完全不可抗拒的折磨。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将能够活到150岁。 ”
第一批“长寿药”有望5~10年内问世
科研人员正在一群罹患Ⅱ型糖尿病等老年病患者中进行的一种合成分子药物的临床试验。这一试验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据了解,这种药物的性能比已知的“长寿药”白藜芦醇(红酒中发现的植物化合物,可以激活一种叫做去乙酰化酶的蛋白质,已实验能延长酵母、蠕虫、果蝇和非洲肥鼠的寿命)的效力要强1000倍。澳大利亚的老龄化研究专家们认为,尽管这种用来进行身体自我修复的新药尚处于研发初期,但是“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终有一天,人类将能活到150岁以上”。有研究人员更进一步宣称,基于已有的研究,第一批能够延缓人类衰老的药物将有望在5年至10年内问世。
质疑之声
有研究人员说,基于已有的研究,第一批能够延缓人类衰老的药物将有望在5至10年内问世,它们将使人类更加逼近活到150岁的目标。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学者对此持怀疑态度。英国科学家们上个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对蛋白质“去乙酰化酶”延长蠕虫及果蝇寿命的说法提出质疑,他们称自己的研究显示,“去乙酰化酶”与延长寿命并没有任何关系。
长寿的目标:长度与健康并重
活到150岁听起来可能有些吓人,但是如果直至临终前,身体机能都能保持良好,那情况又会不一样。彼得·史密斯说:“延长寿命的目标并不是仅仅延长生命存在的形式,而是使人能够不但活得长而且活得健康。”毕竟,“人们并不希望65岁退休之后便一直赋闲在家,一呆就是几十年。”
牛津大学的神经学家苏珊·格林菲尔德(Susan Greenfield)甚至预测,如果寿命足够长,那么人在65岁的时候可以开始自己一生当中的第二个职业,当然这份工作将以个人以往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而非以“体力”做后盾。不过,这一预期的前提是要先解决好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症在内的老年痴呆症等问题,否则长寿很可能对社会和经济造成灾难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