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武汉河运学院创建水运经济系。
1957年,武汉河运学院水运经济系更名为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水运经济系。
1962年,上海海运学院创建水运经济与组织、交通财务会计专业,并招收5年制首届本科生。
1963年,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的水运经济系整体调入上海海运学院,组建成立水经系。
1964年,上海海运学院水经系首届5年制本科生毕业。
1966年,受“文革”影响,停止招生。
1978年,水运经济管理、水运财务会计两个专业恢复,并招收4年制本科生,隶属远洋运输系。
1979年,水运经济管理专业名称改为水运经济专业。
1980年,水运管理系建立。水运经济、水运财务会计两个专业隶属该系。
1983年,学校与联合国亚太经社会联合举办研究生班(亚太班),招收首届研究生。
1986年,运输经济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3年,水运经济系更名为国际经济贸易系。
1994年,财务与会计学系建立。
1996年,运输经济学学科获得交通部重点学科。
1996年,会计学、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学校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联合举办MBA学位教育,获得中外合作办学MBA学位授予权。
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学校获得工商管理MBA学位授予权。
2001年,学校管理学院一分为二,成立上海海运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002年,学院设置国际经济贸易系、财务与会计学系,交通运输学院企业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并入组建成立工商管理系。获得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EMBA)授予权。
2004年,上海海运学院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学院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06年,学院获得交通运输工程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
2007年,学院再次进行学科与专业资源整合,设置物流经济系、国际经济贸易系、财务与会计学系、工商管理系、管理科学系。
2011年,学院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2012年,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运输系统管理与工程经济等两个学科获得上海一流学科(B类)资格。
2014年,学院成为AACSB(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会员。
2015年,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
截至2016年9月,学院有物流经济系、国际经济贸易系、财务与会计学系、工商与旅游管理系、管理科学系等5个系,开设11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
院系 | 专业及专业方向 | 学制 | 专业大类 |
---|---|---|---|
物流经济系国际经济贸易系 | 经济学(海运与物流经济) | 4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 | 经济学类 | |
金融学(海运金融) | 4 | 经济学类 | |
财务与会计学系 | 会计学 | 4 | 工商管理类 |
会计学(国际会计) | 4 | 工商管理类 | |
会计学(ACCA课程班) | 4 | 工商管理类 | |
财务管理 | 4 | 工商管理类 | |
工商与公共管理系 | 工商管理 | 4 | 工商管理类 |
旅游管理 | 4 | 工商管理类 | |
管理科学系 | 电子商务 | 4 | 工商管理类 |
管理科学 | 4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
资料来源: |
院系 | 专业及专业方向 | 学制 | 专业大类 |
---|---|---|---|
物流经济系国际经济贸易系 | 经济学(海运与物流经济) | 4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 | 经济学类 | |
金融学(海运金融) | 4 | 经济学类 | |
财务与会计学系 | 会计学 | 4 | 工商管理类 |
会计学(国际会计) | 4 | 工商管理类 | |
会计学(ACCA课程班) | 4 | 工商管理类 | |
财务管理 | 4 | 工商管理类 | |
工商与公共管理系 | 工商管理 | 4 | 工商管理类 |
旅游管理 | 4 | 工商管理类 | |
管理科学系 | 电子商务 | 4 | 工商管理类 |
管理科学 | 4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
资料来源: |
截至2016年9月,学院有专任教师126名,其中教授24名,特聘讲座教授3名,副教授37名,讲师65名。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48%;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1名,占80%;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5名,占20%;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教师总数100%;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教学名师、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曙光学者、交通青年科技英才等多名优秀教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骆温平
交通青年科技英才:汪传旭
国家特支计划/“万人计划”:王金凤
上海市曙光学者:曲林迟、汪传旭
上海市教学名师:曲林迟
根据2018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3个,上海市精品课程2门,“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项目1个,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3门。
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工商管理、海关物流、外贸经济
上海市精品课程:国际航运经济学、中级财务会计[1]
“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项目:国际航运经济学
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会计师与企业、财务会计、英国税制[2]
截至2016年9月,学院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领域;有交通部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特色学科)1个,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2个,上海市高峰学科1个。
一级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经济与管理、交通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产业管理理论与技术、运输管理科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3]
二级学科硕士点: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会计学、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应用统计学、旅游管理、财务管理等
专业硕士领域:会计硕士[3]、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EMBA)、工程硕士(项目管理)、应用统计
交通部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
上海市重点学科(特色学科):物流管理与工程
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运输系统管理与工程经济、管理科学与工程
上海市高峰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
根据2018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11个研究所与研究中心。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 产业发展与企业战略研究所(IDES) |
航运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 中国-荷兰教育与研究中心 |
综合运输系统优化研究中心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心 |
港航管理与物流决策研究所 | 航运经济与政策研究所 |
航运经济计量与应用统计研究所 | 管理会计与风险控制研究所 |
海洋旅游研究所 | --- |
资料来源: |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 产业发展与企业战略研究所(IDES) |
航运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 中国-荷兰教育与研究中心 |
综合运输系统优化研究中心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心 |
港航管理与物流决策研究所 | 航运经济与政策研究所 |
航运经济计量与应用统计研究所 | 管理会计与风险控制研究所 |
海洋旅游研究所 | --- |
资料来源: |
2016年6月,学院院长刘斌教授参与的“灰色系统新模型与新方法”获得2015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7月,学院9个项目获国家社科等基金立项。
成果名称 | 奖励等级 |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研究 | 第十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
基于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航运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 2015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 2015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上海高端航运服务业人才生态区建设探索 | 上海市第十一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先行先试深化研究 | 上海市发展改革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信息质量国际比较 | 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
上海海洋科技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 第九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
经济转型时期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功能与制度创新的对策研究--基于境内外比较的视角 | 第九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
典型航运发达国家(地区)航运政策比较及对上海的建议 | 第八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
资料来源:[4] |
成果名称 | 奖励等级 |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研究 | 第十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
基于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航运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 2015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 2015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上海高端航运服务业人才生态区建设探索 | 上海市第十一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先行先试深化研究 | 上海市发展改革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信息质量国际比较 | 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
上海海洋科技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 第九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
经济转型时期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功能与制度创新的对策研究--基于境内外比较的视角 | 第九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
典型航运发达国家(地区)航运政策比较及对上海的建议 | 第八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
资料来源:[4] |
截至2016年9月,学院与海外15所院校建立2+2、3+1等联合培养项目。学院下设亚洲邮轮学院,是亚洲第一家具有学位授予资格的培养邮轮管理专业人才的专门学院,由上海海事大学和英国海贸(国际)传媒集团、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共同筹建。
交换生项目 | |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3+1或3+1+1项目 |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访问生项目 |
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交换生项目 | 韩国仁荷大学交换生项目 |
美国圣马丁大学交换生项目 | --- |
访问生项目 | |
澳大利亚纽卡索大学3+1或3+1+1项目 | 马耳他大学海洋管理文学硕士项目 |
SAF海外留学基金项目 | 德国维斯玛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生国际交流项目 |
美国欧道明大学访问生项目 | 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2+2访问生项目 |
法国雷恩高等商学院访问生项目 |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3+1或3+1+1项目 |
暑期项目 |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暑期专业课程进修项目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暑期学习项目 |
韩国仁荷大学暑期学习项目 | 瑞典林奈大学暑期学习项目 |
西澳大利亚大学暑期学习项目 |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暑期学习项目 |
资料来源: |
交换生项目 | |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3+1或3+1+1项目 |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访问生项目 |
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交换生项目 | 韩国仁荷大学交换生项目 |
美国圣马丁大学交换生项目 | --- |
访问生项目 | |
澳大利亚纽卡索大学3+1或3+1+1项目 | 马耳他大学海洋管理文学硕士项目 |
SAF海外留学基金项目 | 德国维斯玛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生国际交流项目 |
美国欧道明大学访问生项目 | 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2+2访问生项目 |
法国雷恩高等商学院访问生项目 |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3+1或3+1+1项目 |
暑期项目 |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暑期专业课程进修项目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暑期学习项目 |
韩国仁荷大学暑期学习项目 | 瑞典林奈大学暑期学习项目 |
西澳大利亚大学暑期学习项目 |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暑期学习项目 |
资料来源: |
诚信为本、正己安人、以义统利、持之以恒
学院院徽由舵盘、布币、书稿、浪花、贝壳等元素组成,体现了海大经管学院的涵义,核心图案有四层含义:
(一)中央造型取自春秋战国时期的钱币——布币,货币象征经济,体现学院以经管类专业为主,经世济民。
(二)环绕布币为舵盘,体现学院是以海运经济与管理、供应链管理为专长与特色。
(三)院徽下方为一本翻开的书,也形似展翅的海鸥,书籍象征学问,也与上海海事大学校徽相互对应,1956代表学院前身-水运经济系创建时间。
(四)院徽两侧为两枚贝壳的变形体,与舵盘呼应,代表中国古代对海洋“行舟楫之便”与“兴渔盐之利”经济属性的基本认识,贝壳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货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