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教育部2006年批准,上海海事大学与荷兰泽兰德大学(Hogeschool Zeeland)合作举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两个本科教育项目。中荷机电工程学院是上海海事大学承办这两个中荷合作本科专业的二级学院。2010年5月设立中荷机电工程系。
荷兰泽兰德大学是荷兰公立的应用科学大学,以工科和商科专业见长,设24个学士学位专业和4个硕士学位专业,在荷兰乃至整个欧洲拥有良好的声誉。
上海海事大学与荷兰泽兰德大学联合举办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十周年中荷合作的这两个本科专业由上海海事大学和泽兰德大学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两校的教师共同授课,基本采用国外教材。在完成前5个学期的培养计划后可到泽兰德大学进行后3个学期的学习。[2]
该项目旨在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型机电工程人才。中、荷双方精心制定了培养计划,充分发挥双方的教学专长,确定了优势互补的办学机制。这种培养方式在现有师资力量和办学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高更广阔的发展平台。经过10年的不断发展,这两个中荷国际合作办学专业已经培养了7届近千名毕业生,共有301名同学经面试后出国留学。绝大部分留学同学表现优秀,毕业后大多在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就业或在境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留在国内的同学也表现出了较高的综合素质,就业情况良好,很多同学进入国内知名高校攻读研究生。[1]
中荷机电工程学院(6)学院采用了“3+1”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三年学业成绩若符合荷方要求,并通过英语考试,可申请在第四年前往荷兰泽兰德大学(或者其合作者荷兰Fantys大学)完成课程及毕业设计,成绩合格者可获得上海海事大学本科学历、学位,同时获得荷兰泽兰德大学(或者其合作者荷兰Fantys大学)的结业证书。在荷兰留学的毕业生由荷兰泽兰德大学(或者其合作者荷兰Fantys大学)择优推荐到荷兰的企业(如飞利浦、鹿特丹港等)直接就业,或者推荐到荷兰或其它欧美国家的高校继续深造。 课程设置方面,结合企业需求、行业特色、学校特点,以及中荷合作的特色与优势,按照中方与荷方合作开展的教学进程,合理调整知识结构,吸收荷兰泽兰德大学的先进办学理念,在保留本校特色课程的同时,2个中荷合作专业分别引入了荷方的6门特色课程和优势课程,分设在3个年级进行。根据荷方课程的教学内容、目标和教学性质,相应地对本校的相关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内容做了一定的调整。另外,在对上海市多所高校的机电和电气类专业进行调研,以及对有关港航企业进行人才需求咨询的基础上,严格遵循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要求,制定了机械电子工程(中荷)专业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中荷)专业的培养方案。
合作办学的两个专业的课程不仅包括机械电子专业、电气专业的基础课,而且分别涵盖了由荷兰泽兰德大学进行授课的特色与优势课程。另外,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学院还引入了具有港航行业特色的课程,如远程监控原理及应用、港口机械测试技术、集散控制系统等。这些课程在原理讲解的基础上,结合港口和航运设备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使学生在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或电气与控制技术通用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为将来进入港航企业的相关岗位进行知识贮备。
教学模式方面,中荷双方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荷兰泽兰德大学承担12门专业特色课程和优势课程的教学任务,分一至三年级6个学期授课,即每学期有为期近一个月的荷兰外教集中授课。4年来,荷兰泽兰德大学每年委派该校12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来我校分别担任机械电子工程(中荷)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中荷)专业优势课程的主讲教师,同时委派该校24位助教来校协助上述12位主讲教师的教学工作,进一步保证了该专业的教学质量。同时,我校建立了中方 “助教制度”:在外教授课的同时,由我方教师以助教形式全程参与课程教学工作,从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一举措有利于引进国外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国际化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