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领域的发展,最终体现在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的竞争。上海海事大学为适应学校内涵建设和学科群建设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对接国家和上海海洋发展战略,提升我校海洋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将学校原有海洋工程学科有机整合,成立了我国涉海高校中第一个以海洋工程为主的综合性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将船舶工程、港口工程、海洋安全、海洋环境、海洋材料、海洋文化等众多学科交叉融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对于培养既熟悉海洋又熟悉工程的人才、完善与强化学科体系、弥补我国海洋领域科技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渴求、实现学校海洋学科的跨越式发展、支撑上海海洋工程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环境工程系、海洋材料系、安全工程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系、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共五个系;设有教学实验实践中心、科研测试中心、海洋文化研究所、海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工程研究中心、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研究中心;上海市海洋局《深海装备材料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学院建设。
学院拥有3个二级博士点(海洋运输工程材料与防护、海岸与海洋工程管理、交通运输安全与环境工程),1个一级硕士点“水利工程”(下设二级硕士点4个:海洋运输工程材料与防护、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工结构工程;水文学与水资源)。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6人,实验教师13人、思政教师4人、行政管理人员5人,其中教授13人(含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1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86%。学院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上海市教学名师1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1人、曙光学者3人、晨光学者4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500多名,各类研究生52名。学院获市级教育高地1项、市级教学团队1项、市级精品课程1门,市级重点课程建设5门,校级精品课程8门,校级重点课程8门。
学院目前共有7000多平米的教学、科研实验场地,来共计投入资金近5000万。拥有40余套国际先进水平的制备、加工和分析测试设备,包括高分辨透射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核磁共振波谱仪、X射线衍射仪、红外拉曼光谱仪、热分析仪、多功能烧结炉等仪器设备。
学院主要涉及的研究领域有:海洋材料微生物附着机制、深海材料失效机制、船舶及港口防污染技术、海洋运输安全工程管理、近海海域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海岸带环境信息技术、现代船舶制造工艺、海岸与深海水动力、港口与海岸工程技术等,其中深海材料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本科专业
环境工程(环境与安全类 理工 四年) 本专业立足保护海洋环境的宗旨,培养综合素质好、创新能力强,掌握海洋及船舶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的基本方法,具备工程设计能力,熟悉有关国际和国内海洋、港口、船舶防污染公约和法律知识的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海洋法规、船舶与港口防污染技术。
安全工程(环境与安全类 理工 四年) 培养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懂技术、会管理,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应用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安全法规、安全学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学、安全经济学、安全人机工程学、船舶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工程、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安全监测技术、安全信息管理、事故调查与分析、现代消防技术、海运安全科学技术、海洋防污染技术等。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利类 理工 四年) 本专业是从事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专业,其服务方向是为交通、水利、海岸开发等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培养从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特别是为了满足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对航道的整治和深水港的规划建设所提出的人才要求。
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类理工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与建造的基本理论,以及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接受现代船舶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船舶与海洋工程产品设计、制造及生产组织管理基本能力的人才。尤其侧重为各大造船企业和地方船厂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广泛、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船舶流体力学、船舶原理、船舶结构与制图、船舶制造基础、船舶建造工艺、先进建造技术、计算机辅助船舶制造、船舶设计原理、船舶生产设计、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类 理工 四年)
本专业依托海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优良的师资力量,旨在培养能系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先进技术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能在材料结构与性能分析研究、材料制备与工艺、材料的腐蚀与防护、表面工程与技术、涂料的生产及应用、材料质量控制、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备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材料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海洋工程材料学、材料化学、电化学基础、材料现代分析技术、材料性能及测试、表面工程基础、腐蚀理论与防护技术、涂料与涂装工艺学、仪器分析与波谱解析、高聚物研究方法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