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院徽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徽

人员构成

学院现有教职工156人,其中,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特聘教授1人,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万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5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省管优秀专家6人,河南省特聘教授8人,具有高级职称85人。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760人,研究生439人。[1]

开设专业

开设有农学(绍骙实验班)、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中药学等4个本科专业,2019年新增农学(作物产业工程)专业方向,其中,农学专业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河南省名牌专业。[1]

前沿学科及研究中心

建有“作物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作物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设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生理学”4个博士点,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 、“作物生理学”4个硕士点和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授权点。

拥有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国家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河南省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机构。

获奖情况

近三年来,我院学生受到国家级表彰的先进集体1个,受到国家级奖励的23人次,其中“全国优秀学生干部”1人;受到省、市级表彰的先进集体6个,先进个人53人次,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2项、铜奖1项(共13人次),“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共9人次)。

近三年来,教学还获得省级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2004年又有5门主干课程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占全校13门优秀课程的40%;

科研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星火奖20多项,出版专著5部,主持编写全国面向21世纪烟草系列课程教材10本,发表学术论文326篇,其中SCI 4 篇,《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等核心期刊283篇,人均2.3篇。参加学术交流132人次。

国家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申报取得重大进展。其中获得国家“粮丰工程”重大攻关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教育部博士学位点基金项目1项,科研经费累计已达3600多万元,占全校到帐经费的50%左右。同时学院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等学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农学系

农学系介绍

农学系是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下属系级单位,现覆盖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两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是河南省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之一,也是“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国家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河南省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

农学系承担着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多层次的培养教学任务以及国家和地方科研任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和服务“三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成果,为河南农业教育和作物生产、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学人才培养

农学系现有教师3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9人,讲师13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9人,博士生导师7人。承担有农学(首批国家级、河南省特色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农业标准化与贸易、作物生物技术等专业的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种子学、农业生态学等20余门主干课程,建有作物栽培学、试验统计方法、作物育种学3门校级精品课程。

近五年来,农学系任课教师主编、副主编或独著教材和科技专著26部,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8项,校级教学成果奖9项,承担省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9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8项。

农学系共培养了40多名博士研究生,300多名硕士研究生,上万名本科毕业生。这些毕业生目前有的已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作物生物技术

概况

作物生物技术系成立于2005年,学校院系调整后,目前本系是在遗传教研室的基础上经过高层次人员充实组建而成。现有教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其中,正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硕士生导师5人。尽管人员较少、队伍年轻,但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已经凸显出勃勃生机的发展势头。

教学

承担作物生物技术、农学、烟草、种子科学与工程、农业标准化与贸易、中药学、植物保护等七个专业方向本科生以及硕士、博士等三个学历层次的教学任务,开设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发育遗传学、植物基因组学、基因工程原理、分子标记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分子育种等19门主干课程,其中遗传学为校精品课程。先后有12人次获校院教学优秀奖。

本系拥有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显微观察、作物生产等实验室以及北京奥瑞金、河南省农科院、河南济源农科所等3个校外本科生教学实习基地。

科研

近年来主持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一级学报32篇,SCI收录论文13篇;出版教材、专著3部;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品种2个;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河南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1项。

中药材系

学科基本概况

河南农业大学中药学学科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5年被确定为河南农业大学重点学科。2002年以来,取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6项,出版专著和教材学书籍10部,承担国家、省部和企业项目20余项。目前进行的“怀牛膝规范化生产管理(GAP)研究”、“裕丹参规范化生产管理(GAP)研究”、“丹参品种选育”等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国内同行专家的肯定。

专业介绍

本科生主要课程有: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材加工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遗传育种学、土壤肥料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等。

现有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3人,构成了一个职称结构合理,年龄机构适中,学历层次较高,学缘结构宽泛,专业结构互补的团队。

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目前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中药材育种、中药材栽培、中药材质量控制。

教学

本系承担的课程主要有: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资源学、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等。建有5个教学实习基地。

科研

目前在中药材系建有河南农业大学中药材工程研究中心,在研项目共14项,合计经费260万元,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共114万元;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共37.5万元;行业科研项目1项,共5万元 ;与企业联合项目2项,19.6万元。发表论文共24篇,其中SCI 2篇,核心期刊10篇,其它12篇,编著了《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学》等教材与著作3本,参编教材与著作7本

专业设置

农学

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

农学(作物生物技术)

农学(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

中药学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