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菲尔·纳达尔(11)3岁在叔叔托尼的带领下进入了网球的世界,直到现在托尼依然是纳达尔唯一的教练。
4岁开始在马纳科尔网球俱乐部(Manacor Tennis Club)接受网球系统训练。[12]纳达尔是天生的右撇子,但他很小就在托尼教导下改为左手持拍。托尼认为这样他的双手反拍可以从强壮的右臂获益。
8岁赢得了Balearic岛锦标赛12岁以下组别的冠军。[13]
2001年5月,14岁的纳达尔在一场红土表演赛中,打败了前大满贯冠军帕特·卡什。同年他正式转入职业网坛[14]。
纳达尔夺冠图集(4)2005年,纳达尔先在蒙特卡洛捧起职业生涯第一座ATP大师系列赛冠军奖杯,之后又赢得罗马大师赛冠军;5月,他的单打排名已跃升到世界前5名;6月,纳达尔带着17连胜首次挑战法网,在半决赛力挫罗杰·费德勒,决赛打败阿根廷选手普尔塔夺冠,首次取得大满贯比赛胜利;7月,19岁的纳达尔男单世界排名上升到第二;8月,纳达尔在加拿大大师赛击败安德烈·阿加西夺冠;10月,在马德里大师赛,他经过五盘击败伊万·柳比西奇,拿下该年度第四个大师赛冠军;全年纳达尔夺得11个ATP巡回赛单打冠军[15]。
2006年,纳达尔先是在迪拜、蒙特卡洛与罗马三项决赛中,连续在费德勒面前抢下冠军;5月的法网,纳达尔在首轮胜出后打破了吉列尔莫·维拉斯保持的53场红土赛连胜纪录;[16]他一路挺进决赛,与费德勒再度交手,在先输一盘的状况下连赢三盘,二度加冕法网冠军;7月的温网,身为第2种子的纳达尔打败阿加西等好手,一路闯进决赛,最终虽以0-6、6-7、7-6和3-6落败,获得亚军;纳达尔全年的表现及红土60连胜的成绩,让他获得2006年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年度最佳新人奖”[17]。
2007年3月,纳达尔在印第安威尔斯大师赛中两盘击败诺瓦克·德约科维奇,获得职业生涯第三个硬地大师赛冠军;4月的蒙特卡洛大师赛,纳达尔再次遭遇费德勒,以两个6-4实现三连冠[18]隔周纳达尔拿下巴塞罗那网球赛冠军,[19]又在紧接的罗马大师赛决赛以两盘击败智利选手费尔南多·冈萨雷斯;[20]5月的汉堡大师赛,纳达尔在决赛时以6-2、2-6、0-6败给费德勒,屈居亚军,终止了他保持两年的红土81连胜纪录;[21]6月,纳达尔在法网决战中二度遭遇费德勒,再次取得胜利,夺得法网三连冠;[22]7月,纳达尔在温网不敌费德勒,连续第二年获得亚军[23]。
拉菲尔·纳达尔2008年4月,纳达尔在蒙特卡洛大师赛在单打比赛中卫冕成功,[24]随即又与汤米·罗布雷多联手拿下双打冠军;[25]6月的法网,纳达尔在决赛中战胜费德勒获得冠军,创造了个人法网28连胜[26];随后的女王杯草地网球赛,他同样取得胜利,拿下执业生涯第一座草地赛事冠军;[27]7月的温网,纳达尔战胜费德勒,首次夺得温网男单冠军;[28]8月17日,纳达尔在北京奥运会网球男单决赛中,战胜冈萨雷斯,夺得金牌;[29]8月18日,他首次加冕世界第一[30]。
2009年1月,纳达尔在澳网击败费德勒,取得个人首个硬地大满贯冠军;[31]随后他相继拿下了印第安维尔斯、蒙特卡洛、罗马3个大师赛冠军;6月,因伤放弃参加温网,排名被费德勒反超;10月的上海大师赛,纳达尔决赛不敌尼古拉·达维登科,收获亚军;[32]12月,他参加戴维斯杯决赛,帮助西班牙击败捷克,卫冕成功。[33]纳达尔的年终排名为世界第2,这是他在5年内第4度以世界第2收官[34]。
2010年4月,纳达尔在蒙特卡洛大师赛顺利夺得冠军;[35]5月,他在罗马大师赛中第五次夺冠,并取得马德里公开赛胜利;[36][37]6月的法网,纳达尔未失一盘进入决赛会师罗宾·索德林,直落三盘战胜对手后夺得个人第五座法网冠军奖杯,重返世界第一;7月的温网,纳达尔在决赛中直落三盘横扫对手托马斯·伯蒂奇,拿到了个人的第二个温网冠军,将自己的大满贯冠军数增至8个;9月的美网,纳达尔在男单决赛中苦战四盘战胜德约科维奇,拿下首个美网冠军奖杯,实现金满贯;[38]12月,当选国际网球记者协会(ITWA)年度最佳男运动员。[39]
2011年4月,纳达尔第六次获得巴塞罗那站冠军;5月的法网,他在决赛中以总比分3-1击败费德勒,获得职业生涯的第六个法网冠军;7月温网,纳达尔延续良好状态击败穆雷进入决赛,但在决赛中不敌德约科维奇,屈居亚军,同时世界排名下滑到第二位。ATP年终总决赛小组赛中,先后输给费德勒和特松加以1胜2负的成绩无缘半决赛,以年终排名第二结束了2011赛季;12月的戴维斯杯决赛中,纳达尔帮助西班牙在主场击败了胡安·马丁·德尔波特罗领衔的阿根廷队捧得冠军[40]。
2012年1月,纳达尔在澳网决赛中打满五盘,最终不敌德约科维奇,获得亚军;4月22日,在蒙特卡洛大师赛纳达尔击败头号种子德约科维奇,获得自己2011年法网之后的首个ATP赛事单打冠军奖杯;4月29日,纳达尔第七次夺得巴塞罗那公开赛冠军;6月,纳达尔在法网以总比分6-4/6-3/2-6/7-5击败德约科维奇,第7次获得法网冠军;[41]7月14日,正式当选西班牙奥运代表团旗手;[42]7月19日,纳达尔因为膝伤不得不退出伦敦奥运会[43]。纳达尔比赛图集(8)
2013年2月,在圣保罗巴西公开赛中,纳达尔在决赛中以6-2和6-3的比分战胜了大卫·纳尔班迪安,获得冠军[44];并在背靠背的墨西哥电信赛再次夺冠;[45]3月,纳达尔在巴黎银行公开赛决赛中,逆转德尔波特罗,夺得个人第22个大师赛冠军;[46]4月28日,纳达尔在巴塞罗那站实现了该项赛事的十连胜;6月,纳达尔战胜大卫·费雷尔,第八次夺法网男单冠军[47];9月的美网,纳达尔在男单决赛苦战四盘,以6-2、3-6、6-4、6-1战胜世界第一德约科维奇,获得个人第二个美网冠军,同时也是其生涯第13座大满贯男单冠军;[48]10月7日,纳达尔重返ATP世界第一,并在赛季结束第三次夺得年终第一;[49]11月,纳达尔当选西班牙历史最佳运动员;[50]12月,当选法国《队报》评选的2013年度最佳男运动员。[51]
2014年1月6日,纳达尔在ATP多哈站战胜孟菲尔斯夺冠[52];1月26日,纳达尔在澳网决赛受下背伤困扰,获得亚军[53];2月,他夺得ATP里约公开赛冠军[54];3月26日,获2014年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年度最佳复出奖;[55]5月1日,纳达尔夺得马德里大师赛冠军;6月9日,法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中,纳达尔以3-6、7-5、6-2、6-4逆转德约科维奇成功卫冕,在法网实现五连冠;这是他的第14个大满贯冠军,追平了皮特·桑普拉斯的纪录,成为史上大满贯夺冠次数第二多的球员[56]。
拉菲尔·纳达尔(3)2015年2月,纳达尔进入里约网球公开赛男单四强;3月,在阿根廷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中纳达尔收获本赛季首个冠军[57];8月,夺得汉堡公开赛冠军[58]。
2016年4月,纳达尔在蒙特卡洛大师赛中战胜孟菲尔斯,夺得赛季首冠。这是纳达尔生涯第100个决赛,同时也以28冠追平了德约科维奇的大师赛夺冠纪录[59];巴塞罗那公开赛,纳达尔在决赛中击败锦织圭,第9次捧起巴塞罗那赛的冠军,2016欧洲红土赛季保持10连胜[60];5月26日,法国网球公开赛,在第二轮击败巴戈尼斯后,纳达尔成为历史上第八位斩获大满贯200胜的球员,不过随后纳达尔宣布因手腕伤势退出本届比赛[61];6月10日,纳达尔宣布退出温网[62];8月13日,里约奥运会男双决赛,纳达尔和马克·洛佩兹搭档力克罗马尼亚组合特卡乌和梅吉亚,获得金牌,纳达尔成为第二位在奥运会单双打都夺金的男运动员[63];10月9日,2016年ATP500系列中国网球公开赛继续进行,在男双决赛中,西班牙组合纳达尔/布斯塔发挥更加出色,成功夺得本届中网男双冠军,纳达尔也成为中网首位同时拥有单打和双打两个冠军头衔的选手[64];10月21日,纳达尔宣布退出2016赛季剩余的所有比赛。
2017年1月29日,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中,纳达尔苦战五盘,最终以2-3惜败于费德勒;[65]4月,纳达尔获得蒙特卡洛大师赛冠军,排名回到世界第五;[66]6月,在2017网球大满贯法国公开赛男单决赛中,纳达尔以6-2、6-3、6-1总分3-0击败斯坦尼斯拉斯·瓦林卡,时隔三年再夺大满贯男单冠军,同时也是个人法网第十冠,创造了大满贯单项赛事夺冠纪录;[67]9月11日,2017年美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中,世界第一、西班牙球王纳达尔稳扎稳打,全场未送出破发点,最终以6-3/6-3/6-4完胜南非大炮安德森,时隔四年再次问鼎,成就美网三冠王,这是他赛季第二个、生涯第16个大满贯冠军[68];9月14日,当选2017年度西班牙最佳运动员,这也是他职业生涯第三次获得这一殊荣;[69]10月8日,2017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纳达尔打出连赢九局的冲击波,以6-2/6-1击败了澳大利亚新秀克耶高斯,时隔12年再夺中网冠军,这也是纳达尔赛季第六冠,职业生涯第75冠;[70]10月15日,2017赛季上海网球大师赛,纳达尔获得男单亚军;[71]11月,被《阿斯报》评选为过去50年中“西班牙最佳男运动员”。[72]
拉菲尔·纳达尔2018年4月22日,纳达尔获得ATP蒙特卡洛大师赛男单冠军;[73]4月27日,纳达尔在红土赛场已连续赢下40盘比赛的胜利,高居历史第一;5月11日,纳达尔在ATP马德里大师赛男单1/8决赛直落两盘击败施瓦茨曼,打破名宿麦肯罗单一场地49盘连胜的纪录,以红土50盘连胜的姿态强势晋级八强[74];5月19日,在2018赛季ATP罗马大师赛男单半决赛中,纳达尔获得职业生涯第356场大师赛胜利,独居历史第一;[75]5月29日,在2018赛季法网公开赛男单首轮的比赛中,纳达尔3-0击败伯莱里,取得在法网的第80场胜利;[76]6月9日,在法网男单半决赛中,纳达尔击败德尔波特罗,第11次杀进法网男单决赛,追平费德勒在温网11次杀进决赛的纪录,成为公开赛年代在单项大满贯赛事中杀进决赛次数最多的选手;[77]6月11日,纳达尔获得2018赛季法网公开赛男单冠军,以11个法网冠军追平考特夫人保持的在单项大满贯赛中夺冠次数最多的历史纪录,职业生涯总奖金突破一亿美元大关;[78]8月11日,晋级2018罗杰斯杯四强后,纳达尔成为本赛季第一个入围ATP伦敦年终总决赛的球员,并连续第14年锁定年终总决赛门票,追平费德勒2002-2015年的纪录;[79]8月13日,纳达尔获得ATP大师赛罗杰斯杯男单冠军;[80]9月,纳达尔获得菲利普六世国王最佳男运动员奖;11月5日,纳达尔宣布因伤退出年终总决赛,提前结束本赛季;[81]11月9日,纳达尔荣获ATP2018赛季埃德博格体育道德风尚奖。
拉菲尔·纳达尔2019年1月22日,2019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男单四分之一决赛,纳达尔6-3/6-4/6-2蒂亚弗,继2017年之后重返澳网男单四强;[82]1月24日,2019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男单半决赛,纳达尔以6-2/6-4/6-0击败西西帕斯,第五度杀入澳网男单决赛;[83]1月27日,纳达尔获得2019澳网男单亚军;[84]2月27日(当地时间26日),2019年ATP500系列赛墨西哥阿卡普尔科赛男单首轮,纳达尔6-3/6-3完胜米沙·兹维列夫,晋级次轮;[85]2月28日(当地时间27日),ATP500赛事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男单次轮,纳达尔以6-3/6-7(2)/6-7(6)不敌克耶高斯,无缘八强;[86]3月11日(当地时间10日),2019年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男单第二轮,纳达尔以6-1/6-1横扫唐纳德森,晋级第三轮;[87]3月12日(当地时间),ATP1000大师赛印第安维尔斯站男单第三轮,纳达尔6-3/6-1轻取施瓦茨曼,成功晋级;[88]3月14日(北京时间),ATP1000大师赛印第安维尔斯站男单第四轮,纳达尔6-3/6-4轻取克拉吉诺维奇,跻身八强;[89]3月15日(北京时间),ATP1000大师赛印第安维尔斯站男单四分之一决赛,纳达尔以7-6(2)/7-6(2)战胜卡恰诺夫,晋级4强;3月17日(北京时间),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半决赛开打前,纳达尔宣布因伤退赛;[90]4月19日,晋级2019年蒙特卡洛大师赛男单四强;[91]4月20日,止步于2019年蒙特卡洛大师赛男单半决赛;[92]5月11日(当地时间),止步于2019年马德里大师赛男单半决赛;[93]5月18日,打入2019年罗马大师赛男单决赛;[94][95]5月20日,纳达尔获得2019年罗马大师赛男单冠军;[96]6月4日(北京时间),晋级法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半决赛;[97]6月7日,杀入2019年法网男单决赛;[98]6月,获2019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冠军;[99]7月11日,闯入2019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男单四强;[100]7月13日,不敌费德勒,止步2019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男单半决赛;[101]8月,晋级2019年ATP1000系列赛罗杰斯杯男单决赛;[102]8月12日,获2019年ATP大师系列赛罗杰斯杯冠军;[103]9月5日(北京时间),晋级2019年美国网球公开赛男单4强;[104]9月7月(北京时间),晋级2019年美网男单决赛;[105]9月8日(北京时间),获2019年美网男单冠军;[106]9月,跟随欧洲队获2019年拉沃尔杯第一;[107]
拉菲尔·纳达尔(3)11月15日(北京时间),纳达尔锁定2019年ATP年终世界第一,这也是他第五次成为ATP年终世界第一,追平了费德勒和小德,并列排在历史第二位,同时,纳达尔也成为了自公开赛年代来最年长的ATP年终第一球员;[108]11月25日,跟随西班牙获2019年戴维斯杯冠军;[109]11月27日,入围2019年度ATP年度埃德博格体育精神奖;[110]11月,入围国际体育记者协会(AIPS)2019年全球最佳男运动员;[111]12月,获ESPN2019年年度最出名运动员,并获ESPN2019年年度最佳男子网球运动员;[112]12月20日,获ATP2019年度埃德博格体育精神奖;[113]同日,获ITF2019年度男子冠军[114];12月21日(北京时间),获阿布扎比表演赛男单冠军;[115]12月,获新华社体育部2019年国际十佳运动员。[116]
2020年1月,跟随西班牙获2020年首届ATP杯团体赛冠军[117];1月29日,止步202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男单1/4决赛;[118]2月29日,晋级2020年ATP阿卡普尔科赛男单决赛;[119]3月1日,获ATP墨西哥阿卡普尔科500赛冠军;[120]10月11日,纳达尔以3:0击败德约科维奇,第13次加冕法网男单冠军,这也让他追平了瑞士人费德勒保持的20次大满贯夺冠的男子纪录;[121]10月13日,获西班牙大十字荣誉勋章;[122]11月4日,2020巴黎网球大师赛,纳达尔收获职业生涯第1000胜;[123]11月11日,纳达尔在TOP10的连续周数已达790周,超越康纳斯,高居历史第一位;[124]11月22日,ATP年终总决赛男单半决赛,俄罗斯人梅德韦杰夫在第二盘破掉了纳达尔的发球胜赛局,纳达尔最终以6-3、6-7(4)、3-6的比分被逆转,无缘决赛;[125]12月3日,荣获马德里大区大十字奖章;[126]12月22日,获ATP2020年度大奖埃德博格体育精神奖;[127]12月,入选新华社体育部2020年国际体育十大人物榜单。[128]
纳达尔(3)2021年2月17日,在澳网男单1/4决赛中,纳达尔在2-0领先的情况下,连丢三盘,最终以6-3、6-2、64-77、4-6、5-7不敌西西帕斯,无缘4强;[129]5月7日,当选2021年劳伦斯体育最佳男运动员;[130]5月17日,获得2021年ATP1000罗马大师赛男单冠军。这是拉菲尔·纳达尔第十次夺得大师赛男单冠军;[10]6月12日,纳达尔鏖战4小时11分钟,在先领先一盘的情况下,连丢3盘逆被德约科维奇逆转淘汰,“红土之王”纳达尔出局,无缘法网14冠;[131]6月17日,纳达尔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宣布,退出2021年的温网和东京奥运会;[132]8月16日,ATP官网公布了新一期的男单世界排名,纳达尔排名第4位;[133]8月20日,纳达尔在个人社交媒体宣布由于脚部伤势提前结束2021赛季,不会参加2021年包括美网在内的剩余赛事;[134]8月30日,ATP公布了新的男子单打网球世界排名,纳达尔排名第5位;[135]12月2日,ATP正式公布了2021年度埃德博格体育道德风尚奖的提名,纳达尔在列;[136]12月,获ATP2021赛季埃德伯格体育精神奖。
拉菲尔·纳达尔2022年1月9日,在ATP250墨尔本夏季系列赛第一站男单决赛上,纳达尔以7-66、6-3击败美国克莱西,夺得个人职业生涯巡回赛单打第89冠,这是其生涯拿下的第23个硬地赛事冠军,也是第10个ATP250级别的冠军;[137]1月25日,在2022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男单正赛展开1/4决赛中,纳达尔耗时4小时08分钟,在先胜2盘又连丢2盘的情况下,顺利拿下决胜盘,以6-3/6-4/4-6/3-6/6-3,大比分3-2险胜赛会14号种子、22岁的加拿大小将沙波瓦洛夫,职业生涯第7次晋级澳网男单正赛4强[138];1月30日,以3-2击败梅德维德夫获澳网冠军,第二次捧起澳网冠军奖杯,也将大满贯冠军数量提升到21个,创造男子网坛历史纪录,完成双圈全满贯。[4]3月18日,拉菲尔·纳达尔以7-6(0)、5-7、6-4击败克耶高斯晋级2022年ATP1000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男子单打四强,并把2022赛季个人连胜纪录扩大到19场。[139]3月21日,拉菲尔·纳达尔获2022年ATP1000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男子单打亚军;[5]5月4日,与费德勒、德约科维奇共同荣获国际网球名人堂发起的“网坛历史标志性时刻”中的“最具史诗级的竞争”大奖;[140]5月30日,2022年法网公开赛男单第四轮,以3-6/6-3/6-2/3-6/6-3淘汰阿利亚西姆,第16次晋级法网男单八强;[141]6月1日,以6-2/4-6/6-2/7-6(4)击败德约科维奇,晋级法网四强;[142]6月3日,2022年法网公开赛男单半决赛,以7-6(8)/6-6击败兹维列夫(因伤退赛),晋级法网决赛;[143]6月5日,以6-3/6-3/6-0击败卡斯珀-鲁德获2022年法网男单冠军;[6]7月5日,2022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男单第四轮,以6-4/6-2/7-6(6)击败范德赞德舒尔普,第八次挺进温网男单8强;[144]7月7日,2022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男单1/4决赛,以3-6/7-5/3-6/7-5/7-6(10-4)战胜弗里茨,晋级温网四强;[145]同日,因伤宣布退出2022年温网男单半决赛;[146]12月,获2022赛季ATP年度最受球迷欢迎奖。[7]
总战绩: | 918胜189负(单打)、131胜72负(双打) | ||||
职业总奖金: | $86,111,497(截至日期为2017.7.17) | ||||
2001年: | 0胜0负 | 2002年: | 1胜1负 | 2003年: | 14胜11负 |
2004年: | 30胜17负 | 2005年: | 79胜10负 | 2006年: | 59胜12负 |
2007年: | 70胜15负 | 2008年: | 82胜11负 | 2009年: | 66胜14负 |
2010年: | 71胜10负 | 2011年: | 69胜15负 | 2012年: | 42胜6负 |
2013年: | 75胜7负 | 2014年: | 48胜11负 | 2015年: | 61胜20负 |
2016年: | 39胜14负 | 2017年: | 46胜7负 | 2018年: | 45胜4负 |
大满贯冠军: | 22个[4][6] | 大师赛冠军: | 35个 | ATP其他赛事冠军: | 28个 |
奥运会冠军: | 1个 | 戴维斯杯冠军: | 5个 | 单打冠军头衔: | 84个 |
双打最高排名: | 26 | 双打冠军头衔: | 11个 | ||
场地类冠军: | 硬地20个、红土60个、草地4个(室内2个、室外81个) | ||||
年终世界第一: | 3次(08年,10年,13年) |
总战绩: | 918胜189负(单打)、131胜72负(双打) | ||||
职业总奖金: | $86,111,497(截至日期为2017.7.17) | ||||
2001年: | 0胜0负 | 2002年: | 1胜1负 | 2003年: | 14胜11负 |
2004年: | 30胜17负 | 2005年: | 79胜10负 | 2006年: | 59胜12负 |
2007年: | 70胜15负 | 2008年: | 82胜11负 | 2009年: | 66胜14负 |
2010年: | 71胜10负 | 2011年: | 69胜15负 | 2012年: | 42胜6负 |
2013年: | 75胜7负 | 2014年: | 48胜11负 | 2015年: | 61胜20负 |
2016年: | 39胜14负 | 2017年: | 46胜7负 | 2018年: | 45胜4负 |
大满贯冠军: | 22个[4][6] | 大师赛冠军: | 35个 | ATP其他赛事冠军: | 28个 |
奥运会冠军: | 1个 | 戴维斯杯冠军: | 5个 | 单打冠军头衔: | 84个 |
双打最高排名: | 26 | 双打冠军头衔: | 11个 | ||
场地类冠军: | 硬地20个、红土60个、草地4个(室内2个、室外81个) | ||||
年终世界第一: | 3次(08年,10年,13年) |
序号 |
年份 |
决赛日 |
ATP赛事 |
场地 |
决赛对手 |
决赛比分 |
---|---|---|---|---|---|---|
1 |
2004 |
8月15日 | 索波特公开赛 |
红土 |
何塞·阿卡苏索 |
6–3, 6–4 |
2 |
2005 |
2月20日 |
巴西公开赛 |
红土 |
阿尔伯托·马丁 |
6–0, 6–7(2–7), 6–1 |
3 |
2005 |
2月27日 |
墨西哥公开赛 |
红土 |
蒙塔内斯 |
6–1, 6–0 |
4 |
2005 |
4月17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奎勒莫·科里亚 |
6–3, 6–1, 0–6, 7–5 |
5 |
2005 |
4月24日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费雷罗 |
6–1, 7–6(7–4), 6–3 |
6 |
2005 |
5月8日 |
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奎勒莫·科里亚 |
6–4, 3–6, 6–3, 4–6, 7–6(8–6) |
7 |
2005 |
6月5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普尔塔 |
6–7(6–8), 6–3, 6–1, 7–5 |
8 |
2005 |
7月10日 |
瑞典公开赛 |
红土 |
伯蒂奇 |
2–6, 6–2, 6–4 |
9 |
2005 |
6月23日 |
斯图加特公开赛 | 红土 |
高迪奥 |
6–3, 6–3, 6–4 |
10 |
2005 |
8月14日 |
加拿大大师赛 |
硬地 |
阿加西 |
6–3, 4–6, 6–2 |
11 |
2005 |
9月18日 |
中国公开赛 |
硬地 |
奎勒莫·科里亚 |
5–7, 6–1, 6–2 |
12 |
2005 |
10月23日 |
马德里大师赛 |
室内硬地 |
柳比西奇 |
3–6, 2–6, 6–3, 6–4, 7–6(7–3) |
13 |
2006 |
3月4日 |
迪拜锦标赛 |
硬地 |
费德勒 |
2–6, 6–4, 6–4 |
14 |
2006 |
4月23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费德勒 |
6–2, 6–7(2–7), 6–3, 7–6(7–5) |
15 |
2006 |
4月30日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罗布雷多 |
6–4, 6–4, 6–0 |
16 |
2006 |
5月14日 |
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费德勒 |
6–7(0–7), 7–6(7–5), 6–4, 2–6, 7–6(7–5) |
17 |
2006 |
6月11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费德勒 |
1–6, 6–1, 6–4, 7–6(7–4) |
18 |
2007 |
3月18日 |
印第安威尔斯大师赛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6–2, 7–5 |
19 |
2007 |
4月22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费德勒 |
6–4, 6–4 |
20 |
2007 |
4月29日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吉列尔莫·卡尼亚斯 |
6–3, 6–4 |
21 |
2007 |
5月13日 |
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冈萨雷斯 |
6–2, 6–2 |
22 |
2007 |
6月10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费德勒 |
6–3, 4–6, 6–3, 6–4 |
23 |
2007 |
7月22日 |
斯图加特公开赛 |
红土 |
瓦林卡 |
6–4, 7–5 |
24 |
2008 |
4月27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费德勒 |
7–5, 7–5 |
25 | 2008 |
5月4日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费雷尔 |
6–1, 4–6, 6–1 |
26 | 2008 | 5月18日 | 汉堡大师赛 | 红土 | 费德勒 | 7–5, 6–7(3–7), 6–3 |
27 | 2008 | 6月8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费德勒 | 6–1, 6–3, 6–0 |
28 | 2008 | 6月15日 | 女王杯 | 草地 | 德约科维奇 | 7–6(8–6), 7–5 |
29 | 2008 | 7月6日 | 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 | 草地 | 费德勒 | 6–4, 6–4, 6–7(5–7), 6–7(8–10), 9–7 |
30 | 2008 | 7月27日 | 加拿大大师赛 | 硬地 | 尼古拉斯·基弗 | 6–3, 6–2 |
31 | 2008 | 8月17日 | 北京奥运会网球赛 | 硬地 | 冈萨雷斯 | 6–3, 7–6(7–2), 6–3 |
32 | 2009 | 2月1日 |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费德勒 | 7–5, 3–6, 7–6(7–3), 3–6, 6–2 |
33 | 2009 | 3月23日 | 印第安威尔斯大师赛 | 硬地 | 穆雷 | 6–1, 6–2 |
34 | 2009 | 4月19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6–3, 2–6, 6–1 |
35 | 2009 | 4月27日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费雷尔 | 6–2, 7–5 |
36 | 2009 | 5月4日 | 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7–6(7–2), 6–2 |
37 | 2010 | 4月18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沃达斯科 | 6–0, 6–1 |
38 | 2010 | 5月2日 | 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费雷尔 | 7–5, 6–2 |
39 | 2010 | 5月16日 | 马德里大师赛 | 红土 | 费德勒 | 6–4, 7–6(7–5) |
40 | 2010 | 6月6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索德林 | 6–4, 6–2, 6–4 |
41 | 2010 | 7月4日 | 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 草地 | 伯蒂奇 | 6–3, 7–5, 6–4 |
42 | 2010 | 9月14日 | 美国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6–4, 5–7, 6–4, 6–2 |
43 | 2010 | 10月10日 | 日本公开赛 | 硬地 | 孟菲尔斯 | 6–1, 7–5 |
44 | 2011 | 4月17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费雷尔 | 6–4, 7–5 |
45 | 2011 | 4月24日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费雷尔 | 6–2, 6–4 |
46 | 2011 | 6月11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费德勒 | 7–5, 7–6(7–3), 5–7, 6–1 |
47 | 2012 | 4月22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6–3, 6–1 |
48 | 2012 | 4月29日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费雷尔 | 7–6(7–1), 7–5 |
49 | 2012 | 5月21日 | 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7–5, 6–3 |
50 | 2012 | 6月11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6–4, 6–3, 2–6, 7–5 |
51 | 2013 | 2月18日 | 巴西公开赛 | 红土 | 纳尔班迪安 | 6–2, 6–3 |
52 | 2013 | 3月3日 | 墨西哥公开赛 | 红土 | 费雷尔 | 6–0, 6–2 |
53 | 2013 | 3月18日 | 印第安威尔斯 | 硬地 | 德尔波特罗 | 4–6, 6–3, 6–4 |
54 | 2013 | 4月28日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阿尔玛格罗 | 6–4, 6–3 |
55 | 2013 | 5月13日 | 马德里大师赛 | 红土 | 瓦林卡 | 6–2, 6–4 |
56 | 2013 | 5月19日 | 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费德勒 | 6–1, 6–3 |
57 | 2013 | 6月10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费雷尔 | 6–3, 6–2, 6–3 |
58 | 2013 | 8月12日 | 加拿大大师赛 | 硬地 | 拉奥尼奇 | 6–2, 6–2 |
59 | 2013 | 8月19日 | 辛辛那提大师赛 | 硬地 | 伊斯内尔 | 7–6(10–8), 7–6(7–3) |
60 | 2013 | 9月10日 | 美国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6–2, 3–6, 6–4, 6–1 |
61 | 2014 | 1月5日 | 多哈公开赛 | 硬地 | 孟菲尔斯 | 6–1, 6–7(5–7), 6–2 |
62 | 2014 | 2月24日 | 里约公开赛 | 红土 | 多尔戈波洛夫 | 6–3, 7–6(7–3) |
63 | 2014 | 5月12日 | 马德里大师赛 | 红土 | 锦织圭 | 2–6, 6–4, 3–0 退赛 |
64 | 2014 | 6月8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3–6, 7–5, 6–2, 6–4 |
65 | 2015 | 3月2日 | 阿根廷公开赛 | 红土 | 胡安·摩纳哥 | 6–4, 6–1 |
66 | 2015 | 6月14日 | 斯图加特公开赛 | 草地 | 特洛伊基 | 7–6(7–3), 6–3 |
67 | 2015 | 8月2日 | 汉堡公开赛 | 红土 | 弗格尼尼 | 7–5, 7–5 |
68 | 2016 | 4月17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孟菲尔斯 | 7–5, 5–7, 6–0 |
69 | 2016 | 4月25日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锦织圭 | 6–4, 7–5 |
70 | 2017 | 4月23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阿尔伯特·拉莫斯 | 6–1, 6–3 |
71 | 2017 | 4月30日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蒂姆 | 6–4, 6–1 |
72 | 2017 | 5月14日 | 马德里大师赛 | 红土 | 蒂姆 | 7–6(10–8), 6–4 |
73 | 2017 | 6月11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瓦林卡 | 6–2, 6–3, 6–1 |
74 | 2017 | 9月11日 | 美网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安德森 | 6-3/6-3/6-4 |
75 | 2017 | 10月7日 | 中国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克耶高斯 | 6–2, 6–1 |
76 | 2018 | 4月22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锦织圭 | 6–3, 6–2 |
77 | 2018 | 4月29日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西西帕斯 | 6–2, 6–1 |
78 | 2018 | 5月20日 | 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亚历山大·兹维列夫 | 6–1, 1-6, 6–3 |
79 | 2018 | 6月10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蒂姆 | 6–4, 6-3, 6–2 |
80 | 2018 | 8月13日 | ATP大师赛罗杰斯杯 | 硬地 | 西西帕斯 | 6:2,7:6(4) |
81 | 2019 | 5月20日 | 2019年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6-0/4-6/6-1 |
82 | 2019 | 6月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蒂姆 | 6-3/5-7/6-1/6-1 |
83 | 2019 | 8月12日 | ATP大师系列赛罗杰斯杯 | 硬地 | 梅德韦杰夫 | 6-3/6-0 |
84 | 2019 | 9月8日 | 美国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梅德韦杰夫 | 7-5/6-3/5-7/4-6/6-4 |
85 | 2020 | 3月1日 | ATP墨西哥阿卡普尔科500赛 | 硬地 | 弗里茨 | 6-3/6-2 |
86 | 2020 | 10月11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6-0/6-2/7-5[121] |
87 | 2021 | 5月17日 |
2021ATP1000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7-5/1-6/6-3 |
88 | 2021 | 4月25日 | 巴塞罗那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西西帕斯 | 6-4、6-76、7-5 |
89 |
2022 | 1月9日 | 墨尔本夏季系列赛(第一站) | 硬地 | 克莱西 | 7-66、6-3 |
90 | 2022 | 1月30日 |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梅德韦杰夫 | 2-6/6-7(5)/6-4/6-4/7-5 |
91 | 2022 | 6月5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卡斯珀-鲁德 | 6-3/6-3/6-0[6] |
序号 | 年份 | 决赛日 | ATP赛事 | 场地 | 决赛对手 | 决赛比分 |
---|---|---|---|---|---|---|
1 | 2004 | 1月18日 | 奥克兰公开赛 | 硬地 | 多米尼克·赫巴蒂 | 6–4, 2–6, 5–7 |
2 | 2005 | 4月3日 | 迈阿密大师赛 | 硬地 | 费德勒 | 6–2, 7–6(7–4), 6–7(5–7), 3–6, 1–6 |
3 | 2006 | 7月9日 | 温布尔登锦标赛 | 草地 | 费德勒 | 0–6, 6–7(5–7), 7–6(7–2), 3–6 |
4 | 2007 | 5月20日 | 汉堡大师赛 | 红土 | 费德勒 | 6–2, 2–6, 0–6 |
5 | 2007 | 7月8日 | 温布尔登锦标赛 | 草地 | 费德勒 | 6–7(7–9), 6–4, 6–7(3–7), 6–2, 2–6 |
6 | 2007 | 11月4日 | 巴黎大师赛 | 室内硬地 | 纳尔班迪安 | 4–6, 0–6 |
7 | 2008 | 1月6日 | 清奈公开赛 | 硬地 | 尤兹尼 | 0–6, 1–6 |
8 | 2008 | 4月6日 | 迈阿密大师赛 | 硬地 | 达维登科 | 4–6, 2–6 |
9 | 2009 | 2月15日 | 鹿特丹公开赛 | 硬地 | 穆雷 | 3–6, 6–4, 0–6 |
10 | 2009 | 5月17日 | 马德里大师赛 | 红土 | 费德勒 | 4–6, 4–6 |
11 | 2009 | 10月18日 | 上海大师赛 | 硬地 | 达维登科 | 6–7(3–7), 3–6 |
12 | 2010 | 1月10日 | 多哈公开赛 | 硬地 | 达维登科 | 6–0, 6–7(8–10), 4–6 |
13 | 2010 | 11月28日 | 年终总决赛 | 室内硬地 | 费德勒 | 3–6, 6–3, 1–6 |
14 | 2011 | 3月20日 | 印第安维尔斯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6–4, 3–6, 2–6 |
15 | 2011 | 4月3日 | 迈阿密大师赛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6–4, 3–6, 6–7(4–7) |
16 | 2011 | 5月7日 | 马德里大师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5–7, 4–6 |
17 | 2011 | 5月16日 | 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4–6, 4–6 |
18 | 2011 | 7月4日 | 温布尔登锦标赛 | 草地 | 德约科维奇 | 4–6, 1–6, 6–1, 3–6 |
19 | 2011 | 9月12日 | 美国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2–6, 4–6, 7–6(7–3), 1–6 |
20 | 2011 | 10月8日 | 日本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穆雷 | 6–3, 2–6, 0–6 |
21 | 2012 | 1月29日 |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7–5, 4–6, 2–6, 7–6(7–5), 5–7 |
22 | 2013 | 2月11日 | 智利公开赛 | 红土 | 泽巴洛斯 | 7–6(7–2), 6–7(6–8), 4–6 |
23 | 2013 | 4月21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2–6, 6–7(1–7) |
24 | 2013 | 10月6日 | 中国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3–6, 4–6 |
25 | 2013 | 11月12日 | 年终总决赛 | 室内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3–6, 4–6 |
26 | 2014 | 1月26日 |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瓦林卡 | 3–6, 2–6, 6–3, 3–6 |
27 | 2014 | 3月31日 | 迈阿密大师赛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3–6, 3–6 |
28 | 2014 | 5月19日 | 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6–4, 3–6, 3–6 |
29 | 2015 | 5月11日 | 马德里大师赛 | 红土 | 穆雷 | 3–6, 2–6 |
30 | 2015 | 10月11日 | 中国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2–6, 2–6 |
31 | 2015 | 11月1日 | 瑞士室内赛 | 硬地 | 费德勒 | 3–6, 7–5, 3–6 |
32 | 2016 | 1月10日 | 多哈公开赛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1–6, 2–6 |
33 | 2017 | 1月29日 |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费德勒 | 4–6, 6–3, 1–6, 6–3, 3–6 |
34 | 2017 | 3月4日 | 墨西哥公开赛 | 硬地 | 奎雷伊 | 3–6, 6–7(3–7) |
35 | 2017 | 4月2日 | 迈阿密大师赛 | 硬地 | 费德勒 | 3–6, 4–6 |
36 | 2017 | 10月14日 | 上海大师赛 | 硬地 | 费德勒 | 4–6, 3–6 |
37 | 2019 | 1月27日 |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3-6/2-6/3-6 |
38 | 2022 | 3月21日 | 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 | ---- | 弗里茨 | 6-3/7-6(5)[5] |
序号 | 日期 | ATP赛事 | 场地 | 搭档 | 决赛对手 | 决赛比分 |
1 | 2003.07.27 | Umag公开赛 | 红土 | Álex López Morón | Todd PerryThomas Shimada | 6–1, 6–3 |
2 | 2004.01.11 | 清奈公开赛 | 硬地 | 罗布雷多 | 乔纳森·埃利希安迪·拉姆 | 7–6(7–3), 4–6, 6–3 |
3 | 2005.01.09 | 多哈公开赛 | 硬地 | 阿尔伯特·科斯塔 | 安德雷·帕维尔米哈伊尔·尤日尼 | 6–3, 4–6, 6–3 |
4 | 2008.04.27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罗布雷多 | 马赫什·布帕蒂马克·诺尔斯 | 6–3, 6–3 |
5 | 2009.01.09 | 多哈公开赛 | 硬地 | 马克·洛佩斯 | 丹尼尔·内斯特内纳德·泽蒙季奇 | 4–6, 6–4, [10–8] |
6 | 2010.03.21 | 印第安维尔斯 | 硬地 | 马克·洛佩斯 | 丹尼尔·内斯特内纳德·泽蒙季奇 | 7–6(10–8), 6–3 |
7 | 2011.01.08 | 多哈公开赛 | 硬地 | 马克·洛佩斯 | 达尼埃莱·布拉奇亚利安德烈亚斯·塞皮 | 6–3, 7–6(7–4) |
8 | 2012.03.19 | 印第安维尔斯 | 硬地 | 马克·洛佩斯 | 伊斯内尔奎雷伊 | 6–2, 7–6(7–3) |
9 | 2015.01.10 | 多哈公开赛 | 硬地 | 胡安·摩纳哥 | 胡里安·诺尔菲利普·奥斯瓦德 | 6–3, 6–4 |
10 | 2016.08.13 | 里约奥运会 | 硬地 | 马克·洛佩斯 | 霍里亚·特卡乌弗罗林·梅吉亚 | 6–2, 3–6, 6–4 |
11 | 2016.10.09 | 中国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帕布洛·卡雷尼奥·布斯塔 | 杰克·索克伯纳德·托米奇 | 6−7(6−8), 6−2, [10−8] |
序号 | 日期 | ATP赛事 | 场地 | 搭档 | 决赛对手 | 决赛比分 |
1 | 2005.04.24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菲利西亚诺·洛佩斯 | 利安德·帕斯内纳德·泽蒙季奇 | 3–6, 3–6 |
2 | 2007.01.08 | 清奈公开赛 | 硬地 | 托梅·席尔瓦 | 克萨维埃·马利斯迪克·诺曼 | 6–7(4–7), 6–7(4–7) |
3 | 2007.04.30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托梅·席尔瓦 | 安德烈·帕维尔亚历山大·瓦斯克 | 3–6, 6–7(1–7) |
4 | 2013.02.11 | 智利公开赛 | 红土 | 胡安·摩纳哥 | 保罗·洛伦齐波蒂托·斯塔拉切 | 2–6, 4–6 |
世界排名周数
世界排名 | 时间段 | 周数 | 总计 |
1 | 2008年8月18日到2009年7月5日 | 46 | 141 |
2010年6月7日到2011年7月3日 | 56 | ||
2013年10月7日到2014年7月6日 | 39 | ||
2 | 2005年7月25日到2008年8月17日 | 160 | 261 |
2009年7月6日到2009年8月16日 | 6 | ||
2009年9月14日到2010年1月31日 | 20 | ||
2010年5月17日到2010年6月6日 | 3 | ||
2011年7月4日到2012年5月13日 | 45 | ||
2012年5月21日到2012年7月8日 | 7 | ||
2013年8月19日到2013年10月6日 | 7 | ||
2014年7月7日到2014年10月12日 | 13 | ||
3 | 有9个时间段排名在第3位 | 54 | |
4 | 有9个时间段排名在第4位 | 48 | |
5 | 有8个时间段排名在第5位 | 57 | |
7 | 有4个时间段排名在第7位 | 11 |
注:截至日期为2017.1.30
大满贯冠亚军成绩
年份 | 比赛 | 场地 | 决赛对手 | 对手国籍 | 决赛比分 |
2005 | 法网 | 红土 | 马里亚诺·普埃尔塔 | 阿根廷 | 6–7(6–8), 6–3, 6–1, 7–5 |
2006 | 法网 | 红土 | 罗杰·费德勒 | 瑞士 | 1–6, 6–1, 6–4, 7–6(7–4) |
2007 | 法网 | 红土 | 罗杰·费德勒 | 瑞士 | 6–3, 4–6, 6–3, 6–4 |
2008 | 法网 | 红土 | 罗杰·费德勒 | 瑞士 | 6–1, 6–3, 6–0 |
2008 | 温布尔登 | 草地 | 罗杰·费德勒 | 瑞士 | 6–4, 6–4, 6–7(5–7), 6–7(8–10), 9–7 |
2009 | 澳网 | 硬地 | 罗杰·费德勒 | 瑞士 | 7–5, 3–6, 7–6(7–3), 3–6, 6–2 |
2010 | 法网 | 红土 | 罗宾·索德林 | 瑞典 | 6–4, 6–2, 6–4 |
2010 | 温布尔登 | 草地 | 托马斯·伯蒂奇 | 捷克 | 6–3, 7–5, 6–4 |
2010 | 美网 | 硬地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 塞尔维亚 | 6–4, 5–7, 6–4, 6–2 |
2011 | 法网 | 红土 | 罗杰·费德勒 | 瑞士 | 7–5, 7–6(7–3), 5–7, 6–1 |
2012 | 法网 | 红土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 塞尔维亚 | 6–4, 6–3, 2–6, 7–5 |
2013 | 法网 | 红土 | 大卫·费雷尔 | 西班牙 | 6–3, 6–2, 6–3 |
2013 | 美网 | 硬地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 塞尔维亚 | 6–2, 3–6, 6–4, 6–1 |
2014 | 法网 | 红土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 塞尔维亚 | 3–6, 7–5, 6–2, 6–4 |
2017 | 法网 | 红土 | 斯坦尼斯拉斯·瓦林卡 | 瑞士 | 6–2, 6–3, 6–1 |
2018 | 法网 | 红土 | 蒂姆 | 奥地利 | |
2019 | 美网 | 硬地 | 梅德韦杰夫 | 俄罗斯 | 7-5/6-3/5-7/4-6/6-4 |
2020 | 法网 | 红土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 塞尔维亚 | 6-0/6-2/7-5 |
2022 | 澳网 | 硬地 | 梅德维德夫 | 俄罗斯 | 2-6/6-7(5)/6-4/6-4/7-5[4] |
2022 | 法网 | 红土 | 卡斯珀-鲁德 | 挪威 | 6-3/6-3/6-0[6] |
年份 | 比赛 | 场地 | 决赛对手 | 对手国籍 | 决赛比分 |
2006 | 温布尔登 | 草地 | 罗杰·费德勒 | 瑞士 | 0–6, 6–7(5–7), 7–6(7–2), 3–6 |
2007 | 温布尔登 | 草地 | 罗杰·费德勒 | 瑞士 | 6–7(7–9), 6–4, 6–7(3–7), 6–2, 2–6 |
2011 | 温布尔登 | 草地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 塞尔维亚 | 4–6, 1–6, 6–1, 3–6 |
2011 | 美网 | 硬地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 塞尔维亚 | 2–6, 4–6, 7–6(7–3), 1–6 |
2012 | 澳网 | 硬地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 塞尔维亚 | 7–5, 4–6, 2–6, 7–6(7–5), 5–7 |
2014 | 澳网 | 硬地 | 斯坦尼斯拉斯·瓦林卡 | 瑞士 | 3–6, 2–6, 6–3, 3–6 |
2017 | 澳网 | 硬地 | 罗杰·费德勒 | 瑞士 | 4–6, 6–3, 1–6, 6–3, 3–6 |
2019 | 澳网 | 硬地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 塞尔维亚 | 3-6/2-6/3-6 |
大师系列赛冠亚军成绩
年份 |
赛事 |
场地 |
决赛对手 |
决赛比分 |
2005 |
蒙特卡洛 |
红土 |
奎勒莫·科里亚 |
6–3, 6–1, 0–6, 7–5 |
2005 |
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奎勒莫·科里亚 |
6–4, 3–6, 6–3, 4–6, 7–6(8–6) |
2005 |
蒙特利尔 |
硬地 |
阿加西 |
6–3, 4–6, 6–2 |
2005 |
马德里 |
室内硬地 |
柳比契奇 |
3–6, 2–6, 6–3, 6–4, 7–6(7–3) |
2006 |
蒙特卡洛 |
红土 |
费德勒 |
6–2, 6–7(2–7), 6–3, 7–6(7–5) |
2006 |
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费德勒 |
6–7(0–7), 7–6(7–5), 6–4, 2–6, 7–6(7–5) |
2007 |
印第安维尔斯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6–2, 7–5 |
2007 |
蒙特卡洛 |
红土 |
费德勒 |
6–4, 6–4 |
2007 |
罗马 |
红土 |
冈萨雷斯 |
6–2, 6–2 |
2008 |
蒙特卡洛 |
红土 |
费德勒 |
7–5, 7–5 |
2008 |
汉堡 |
红土 |
费德勒 |
7–5, 6–7(3–7), 6–3 |
2008 |
多伦多 |
硬地 |
尼古拉斯·基弗 |
6–3, 6–2 |
2009 |
印第安维尔斯 |
硬地 |
穆雷 |
6–1, 6–2 |
2009 |
蒙特卡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6–3, 2–6, 6–1 |
2009 |
罗马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7–6(7–2), 6–2 |
2010 |
蒙特卡洛 |
红土 |
沃达斯科 |
6–0, 6–1 |
2010 |
罗马 |
红土 |
费雷尔 |
7–5, 6–2 |
2010 |
马德里 |
红土 |
费德勒 |
6–4, 7–6(7–5) |
2011 |
蒙特卡洛 |
红土 |
费雷尔 |
6–4, 7–5 |
2012 |
蒙特卡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6–3, 6–1 |
2012 |
罗马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7–5, 6–3 |
2013 |
印第安维尔斯 |
硬地 |
德尔波特罗 |
4–6, 6–3, 6–4 |
2013 |
马德里 |
红土 |
瓦林卡 |
6–2, 6–4 |
2013 |
罗马 |
红土 |
费德勒 |
6–1, 6–3 |
2013 |
蒙特利尔 |
硬地 |
拉奥尼奇 |
6–2, 6–2 |
2013 |
辛辛那提 |
硬地 |
伊斯内尔 |
7–6(10–8), 7–6(7–3) |
2014 | 马德里 | 红土 | 锦织圭 | 2–6, 6–4, 3–0 退赛 |
2016 | 蒙特卡洛 | 红土 | 孟菲尔斯 | 7–5, 5–7, 6–0 |
2017 | 蒙特卡洛 | 红土 | 拉莫斯 | 6-1,6-3 |
2017 | 马德里 | 红土 | 蒂姆 | 7–6(10–8), 6–4 |
2018 | 蒙特卡洛 | 红土 | 斯特凡诺斯·西西帕斯 | 6–2, 6–1 |
2018 | 罗马 | 红土 | 亚历山大·兹维列夫 | 6–1, 1-6, 6–3 |
2018 | 多伦多 | 硬地 | 斯特凡诺斯·西西帕斯 | 6–2, 7–6(7–4) |
2019 | 罗马 | 红土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 6–0, 4–6, 6–1 |
2019 | 多伦多 | 硬地 | 丹尼尔·梅德韦杰夫 | 6–3, 6–0 |
2021 | 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诺瓦克·德约科维 |
7–5, 1–6, 6–3 |
年份 | 赛事 | 场地 | 决赛对手 | 决赛比分 |
2005 | 迈阿密 | 硬地 | 费德勒 | 6–2, 7–6(7–4), 6–7(5–7), 3–6, 1–6 |
2007 | 汉堡 | 红土 | 费德勒 | 6–2, 2–6, 0–6 |
2007 | 巴黎 | 室内硬地 | 纳尔班迪安 | 4–6, 0–6 |
2008 | 迈阿密 | 硬地 | 达维登科 | 4–6, 2–6 |
2009 | 马德里 | 红土 | 费德勒 | 4–6, 4–6 |
2009 | 上海 | 室内硬地 | 达维登科 | 6–7(3–7), 3–6 |
2011 | 印第安维尔斯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6–4, 3–6, 2–6 |
2011 | 迈阿密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6–4, 3–6, 6–7(4–7) |
2011 | 马德里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5–7, 4–6 |
2011 | 罗马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4–6, 4–6 |
2013 | 蒙特卡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2–6, 6–7(1–7) |
2014 | 迈阿密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3–6, 3–6 |
2014 | 罗马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6–4, 3–6, 3–6 |
2015 | 马德里 | 红土 | 穆雷 | 3–6, 2–6 |
2017 | 迈阿密 | 硬地 | 费德勒 | 3–6, 4–6 |
2017 | 上海 | 硬地 | 费德勒 | 4–6, 3–6 |
2022 | 印第安维尔斯 | ---- | 弗里茨 | 6-3/7-6(5)[5] |
年份 | 澳网 | 法网 | 温网 | 美网 | 年终总决赛 |
2003 | —— | —— | 第三轮 | 第二轮 | —— |
2004 | 第三轮 | —— | —— | 第二轮 | —— |
2005 | 第四轮 | 冠军 | 第二轮 | 第三轮 | —— |
2006 | —— | 冠军 | 亚军 | 八强 | 半决赛 |
2007 | 八强 | 冠军 | 亚军 | 第四轮 | 半决赛 |
2008 | 四强 | 冠军 | 冠军 | 四强 | —— |
2009 | 冠军 | 第四轮 | —— | 四强 | 小组赛 |
2010 | 八强 | 冠军 | 冠军 | 冠军 | 亚军 |
2011 | 八强 | 冠军 | 亚军 | 亚军 | 小组赛 |
2012 | 亚军 | 冠军 | 第二轮 | —— | —— |
2013 | —— | 冠军 | 第一轮 | 冠军 | 亚军 |
2014 | 亚军 | 冠军 | 第四轮 | —— | —— |
2015 | 八强 | 八强 | 第二轮 | 第三轮 | 半决赛 |
2016 | 第一轮 | 第三轮 | —— | 第四轮 | —— |
2017 | 亚军 | 冠军 | 第四轮 | 冠军 | —— |
2018 | 八强 | 冠军 | 四强 | 四强 | —— |
2019 | 亚军 | 冠军 | 四强 | 冠军 | 冠军 |
2020 | 八强 | 冠军 | 未举行 | —— | 半决赛 |
2021 | 八强 | 四强 | —— |
—— | —— |
2022 | 冠军 | 冠军[6] | 四强[146] |
大师赛成绩汇总
地点 | 印第安维尔斯 | 迈阿密 | 蒙特卡洛 | 罗马 | 汉堡 | 蒙特利尔/多伦多 | 辛辛那提 | 马德里 | 巴黎 |
场地 | 硬地 | 硬地 | 红土 | 红土 | 红土 | 硬地 | 硬地 | 硬地 | 地毯 |
2003 | —— | —— | 第三轮 | —— | 第三轮 | —— | —— | 第一轮 | —— |
2004 | 第三轮 | 第四轮 | —— | —— | —— | 第一轮 | 第一轮 | 第二轮 | —— |
2005 | —— | 亚军 | 冠军 | 冠军 | —— | 冠军 | 第一轮 | 冠军 | —— |
2006 | 四强 | 第二轮 | 冠军 | 冠军 | —— | 第三轮 | 八强 | 八强 | —— |
2007 | 冠军 | 八强 | 冠军 | 冠军 | 亚军 | 四强 | 第二轮 | 八强 | 亚军 |
2008 | 四强 | 亚军 | 冠军 | 第二轮 | 冠军 | 冠军 | 四强 | 四强 | 八强 |
地点 | 印第安维尔斯 | 迈阿密 | 蒙特卡洛 | 罗马 | 马德里 | 蒙特利尔/多伦多 | 辛辛那提 | 上海 | 巴黎 |
场地 | 硬地 | 硬地 | 红土 | 红土 | 红土 | 硬地 | 硬地 | 硬地 | 硬地 |
2009 | 冠军 | 八强 | 冠军 | 冠军 | 亚军 | 八强 | 四强 | 亚军 | 四强 |
2010 | 四强 | 四强 | 冠军 | 冠军 | 冠军 | 四强 | 八强 | 第三轮 | —— |
2011 | 亚军 | 亚军 | 冠军 | 亚军 | 亚军 | 第二轮 | 八强 | 第三轮 | —— |
2012 | 四强 | 四强 | 冠军 | 冠军 | 第三轮 | —— | —— | —— | —— |
2013 | 冠军 | —— | 亚军 | 冠军 | 冠军 | 冠军 | 冠军 | 四强 | 四强 |
2014 | 第三轮 | 亚军 | 八强 | 亚军 | 冠军 | —— | —— | 第二轮 | —— |
2015 | 八强 | 第三轮 | 四强 | 八强 | 亚军 | 八强 | 第三轮 | 四强 | 八强 |
2016 | 四强 | 第二轮 | 冠军 | 八强 | 四强 | —— | 第三轮 | 第二轮 | —— |
2017 | 第四轮 | 亚军 | 冠军 | 八强 | 冠军 | 第三轮 | 八强 | 亚军 | 八强 |
2018 | —— | —— | 冠军 | 冠军 | 八强 | 冠军 | —— | —— | —— |
2019 | 四强 | —— | 四强 | 冠军 | 四强 | 冠军 | —— | —— | 四强 |
2020 | 未举行 | 未举行 | 未举行 | 八强 | 未举行 | 未举行 | —— | 未举行 | 四强 |
2021 | —— | —— | 八强 | 冠军 | 八强 | —— | —— |
未举行 | —— |
序号 |
年份 |
决赛日 |
ATP赛事 |
场地 |
决赛对手 |
决赛比分 |
---|---|---|---|---|---|---|
1 |
2004 |
8月15日 | 索波特公开赛 |
红土 |
何塞·阿卡苏索 |
6–3, 6–4 |
2 |
2005 |
2月20日 |
巴西公开赛 |
红土 |
阿尔伯托·马丁 |
6–0, 6–7(2–7), 6–1 |
3 |
2005 |
2月27日 |
墨西哥公开赛 |
红土 |
蒙塔内斯 |
6–1, 6–0 |
4 |
2005 |
4月17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奎勒莫·科里亚 |
6–3, 6–1, 0–6, 7–5 |
5 |
2005 |
4月24日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费雷罗 |
6–1, 7–6(7–4), 6–3 |
6 |
2005 |
5月8日 |
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奎勒莫·科里亚 |
6–4, 3–6, 6–3, 4–6, 7–6(8–6) |
7 |
2005 |
6月5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普尔塔 |
6–7(6–8), 6–3, 6–1, 7–5 |
8 |
2005 |
7月10日 |
瑞典公开赛 |
红土 |
伯蒂奇 |
2–6, 6–2, 6–4 |
9 |
2005 |
6月23日 |
斯图加特公开赛 | 红土 |
高迪奥 |
6–3, 6–3, 6–4 |
10 |
2005 |
8月14日 |
加拿大大师赛 |
硬地 |
阿加西 |
6–3, 4–6, 6–2 |
11 |
2005 |
9月18日 |
中国公开赛 |
硬地 |
奎勒莫·科里亚 |
5–7, 6–1, 6–2 |
12 |
2005 |
10月23日 |
马德里大师赛 |
室内硬地 |
柳比西奇 |
3–6, 2–6, 6–3, 6–4, 7–6(7–3) |
13 |
2006 |
3月4日 |
迪拜锦标赛 |
硬地 |
费德勒 |
2–6, 6–4, 6–4 |
14 |
2006 |
4月23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费德勒 |
6–2, 6–7(2–7), 6–3, 7–6(7–5) |
15 |
2006 |
4月30日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罗布雷多 |
6–4, 6–4, 6–0 |
16 |
2006 |
5月14日 |
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费德勒 |
6–7(0–7), 7–6(7–5), 6–4, 2–6, 7–6(7–5) |
17 |
2006 |
6月11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费德勒 |
1–6, 6–1, 6–4, 7–6(7–4) |
18 |
2007 |
3月18日 |
印第安威尔斯大师赛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6–2, 7–5 |
19 |
2007 |
4月22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费德勒 |
6–4, 6–4 |
20 |
2007 |
4月29日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吉列尔莫·卡尼亚斯 |
6–3, 6–4 |
21 |
2007 |
5月13日 |
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冈萨雷斯 |
6–2, 6–2 |
22 |
2007 |
6月10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费德勒 |
6–3, 4–6, 6–3, 6–4 |
23 |
2007 |
7月22日 |
斯图加特公开赛 |
红土 |
瓦林卡 |
6–4, 7–5 |
24 |
2008 |
4月27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费德勒 |
7–5, 7–5 |
25 | 2008 |
5月4日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费雷尔 |
6–1, 4–6, 6–1 |
26 | 2008 | 5月18日 | 汉堡大师赛 | 红土 | 费德勒 | 7–5, 6–7(3–7), 6–3 |
27 | 2008 | 6月8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费德勒 | 6–1, 6–3, 6–0 |
28 | 2008 | 6月15日 | 女王杯 | 草地 | 德约科维奇 | 7–6(8–6), 7–5 |
29 | 2008 | 7月6日 | 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 | 草地 | 费德勒 | 6–4, 6–4, 6–7(5–7), 6–7(8–10), 9–7 |
30 | 2008 | 7月27日 | 加拿大大师赛 | 硬地 | 尼古拉斯·基弗 | 6–3, 6–2 |
31 | 2008 | 8月17日 | 北京奥运会网球赛 | 硬地 | 冈萨雷斯 | 6–3, 7–6(7–2), 6–3 |
32 | 2009 | 2月1日 |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费德勒 | 7–5, 3–6, 7–6(7–3), 3–6, 6–2 |
33 | 2009 | 3月23日 | 印第安威尔斯大师赛 | 硬地 | 穆雷 | 6–1, 6–2 |
34 | 2009 | 4月19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6–3, 2–6, 6–1 |
35 | 2009 | 4月27日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费雷尔 | 6–2, 7–5 |
36 | 2009 | 5月4日 | 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7–6(7–2), 6–2 |
37 | 2010 | 4月18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沃达斯科 | 6–0, 6–1 |
38 | 2010 | 5月2日 | 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费雷尔 | 7–5, 6–2 |
39 | 2010 | 5月16日 | 马德里大师赛 | 红土 | 费德勒 | 6–4, 7–6(7–5) |
40 | 2010 | 6月6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索德林 | 6–4, 6–2, 6–4 |
41 | 2010 | 7月4日 | 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 草地 | 伯蒂奇 | 6–3, 7–5, 6–4 |
42 | 2010 | 9月14日 | 美国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6–4, 5–7, 6–4, 6–2 |
43 | 2010 | 10月10日 | 日本公开赛 | 硬地 | 孟菲尔斯 | 6–1, 7–5 |
44 | 2011 | 4月17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费雷尔 | 6–4, 7–5 |
45 | 2011 | 4月24日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费雷尔 | 6–2, 6–4 |
46 | 2011 | 6月11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费德勒 | 7–5, 7–6(7–3), 5–7, 6–1 |
47 | 2012 | 4月22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6–3, 6–1 |
48 | 2012 | 4月29日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费雷尔 | 7–6(7–1), 7–5 |
49 | 2012 | 5月21日 | 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7–5, 6–3 |
50 | 2012 | 6月11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6–4, 6–3, 2–6, 7–5 |
51 | 2013 | 2月18日 | 巴西公开赛 | 红土 | 纳尔班迪安 | 6–2, 6–3 |
52 | 2013 | 3月3日 | 墨西哥公开赛 | 红土 | 费雷尔 | 6–0, 6–2 |
53 | 2013 | 3月18日 | 印第安威尔斯 | 硬地 | 德尔波特罗 | 4–6, 6–3, 6–4 |
54 | 2013 | 4月28日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阿尔玛格罗 | 6–4, 6–3 |
55 | 2013 | 5月13日 | 马德里大师赛 | 红土 | 瓦林卡 | 6–2, 6–4 |
56 | 2013 | 5月19日 | 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费德勒 | 6–1, 6–3 |
57 | 2013 | 6月10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费雷尔 | 6–3, 6–2, 6–3 |
58 | 2013 | 8月12日 | 加拿大大师赛 | 硬地 | 拉奥尼奇 | 6–2, 6–2 |
59 | 2013 | 8月19日 | 辛辛那提大师赛 | 硬地 | 伊斯内尔 | 7–6(10–8), 7–6(7–3) |
60 | 2013 | 9月10日 | 美国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6–2, 3–6, 6–4, 6–1 |
61 | 2014 | 1月5日 | 多哈公开赛 | 硬地 | 孟菲尔斯 | 6–1, 6–7(5–7), 6–2 |
62 | 2014 | 2月24日 | 里约公开赛 | 红土 | 多尔戈波洛夫 | 6–3, 7–6(7–3) |
63 | 2014 | 5月12日 | 马德里大师赛 | 红土 | 锦织圭 | 2–6, 6–4, 3–0 退赛 |
64 | 2014 | 6月8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3–6, 7–5, 6–2, 6–4 |
65 | 2015 | 3月2日 | 阿根廷公开赛 | 红土 | 胡安·摩纳哥 | 6–4, 6–1 |
66 | 2015 | 6月14日 | 斯图加特公开赛 | 草地 | 特洛伊基 | 7–6(7–3), 6–3 |
67 | 2015 | 8月2日 | 汉堡公开赛 | 红土 | 弗格尼尼 | 7–5, 7–5 |
68 | 2016 | 4月17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孟菲尔斯 | 7–5, 5–7, 6–0 |
69 | 2016 | 4月25日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锦织圭 | 6–4, 7–5 |
70 | 2017 | 4月23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阿尔伯特·拉莫斯 | 6–1, 6–3 |
71 | 2017 | 4月30日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蒂姆 | 6–4, 6–1 |
72 | 2017 | 5月14日 | 马德里大师赛 | 红土 | 蒂姆 | 7–6(10–8), 6–4 |
73 | 2017 | 6月11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瓦林卡 | 6–2, 6–3, 6–1 |
74 | 2017 | 9月11日 | 美网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安德森 | 6-3/6-3/6-4 |
75 | 2017 | 10月7日 | 中国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克耶高斯 | 6–2, 6–1 |
76 | 2018 | 4月22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锦织圭 | 6–3, 6–2 |
77 | 2018 | 4月29日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西西帕斯 | 6–2, 6–1 |
78 | 2018 | 5月20日 | 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亚历山大·兹维列夫 | 6–1, 1-6, 6–3 |
79 | 2018 | 6月10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蒂姆 | 6–4, 6-3, 6–2 |
80 | 2018 | 8月13日 | ATP大师赛罗杰斯杯 | 硬地 | 西西帕斯 | 6:2,7:6(4) |
81 | 2019 | 5月20日 | 2019年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6-0/4-6/6-1 |
82 | 2019 | 6月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蒂姆 | 6-3/5-7/6-1/6-1 |
83 | 2019 | 8月12日 | ATP大师系列赛罗杰斯杯 | 硬地 | 梅德韦杰夫 | 6-3/6-0 |
84 | 2019 | 9月8日 | 美国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梅德韦杰夫 | 7-5/6-3/5-7/4-6/6-4 |
85 | 2020 | 3月1日 | ATP墨西哥阿卡普尔科500赛 | 硬地 | 弗里茨 | 6-3/6-2 |
86 | 2020 | 10月11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6-0/6-2/7-5[121] |
87 | 2021 | 5月17日 |
2021ATP1000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7-5/1-6/6-3 |
88 | 2021 | 4月25日 | 巴塞罗那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西西帕斯 | 6-4、6-76、7-5 |
89 |
2022 | 1月9日 | 墨尔本夏季系列赛(第一站) | 硬地 | 克莱西 | 7-66、6-3 |
90 | 2022 | 1月30日 |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梅德韦杰夫 | 2-6/6-7(5)/6-4/6-4/7-5 |
91 | 2022 | 6月5日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卡斯珀-鲁德 | 6-3/6-3/6-0[6] |
序号 | 年份 | 决赛日 | ATP赛事 | 场地 | 决赛对手 | 决赛比分 |
---|---|---|---|---|---|---|
1 | 2004 | 1月18日 | 奥克兰公开赛 | 硬地 | 多米尼克·赫巴蒂 | 6–4, 2–6, 5–7 |
2 | 2005 | 4月3日 | 迈阿密大师赛 | 硬地 | 费德勒 | 6–2, 7–6(7–4), 6–7(5–7), 3–6, 1–6 |
3 | 2006 | 7月9日 | 温布尔登锦标赛 | 草地 | 费德勒 | 0–6, 6–7(5–7), 7–6(7–2), 3–6 |
4 | 2007 | 5月20日 | 汉堡大师赛 | 红土 | 费德勒 | 6–2, 2–6, 0–6 |
5 | 2007 | 7月8日 | 温布尔登锦标赛 | 草地 | 费德勒 | 6–7(7–9), 6–4, 6–7(3–7), 6–2, 2–6 |
6 | 2007 | 11月4日 | 巴黎大师赛 | 室内硬地 | 纳尔班迪安 | 4–6, 0–6 |
7 | 2008 | 1月6日 | 清奈公开赛 | 硬地 | 尤兹尼 | 0–6, 1–6 |
8 | 2008 | 4月6日 | 迈阿密大师赛 | 硬地 | 达维登科 | 4–6, 2–6 |
9 | 2009 | 2月15日 | 鹿特丹公开赛 | 硬地 | 穆雷 | 3–6, 6–4, 0–6 |
10 | 2009 | 5月17日 | 马德里大师赛 | 红土 | 费德勒 | 4–6, 4–6 |
11 | 2009 | 10月18日 | 上海大师赛 | 硬地 | 达维登科 | 6–7(3–7), 3–6 |
12 | 2010 | 1月10日 | 多哈公开赛 | 硬地 | 达维登科 | 6–0, 6–7(8–10), 4–6 |
13 | 2010 | 11月28日 | 年终总决赛 | 室内硬地 | 费德勒 | 3–6, 6–3, 1–6 |
14 | 2011 | 3月20日 | 印第安维尔斯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6–4, 3–6, 2–6 |
15 | 2011 | 4月3日 | 迈阿密大师赛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6–4, 3–6, 6–7(4–7) |
16 | 2011 | 5月7日 | 马德里大师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5–7, 4–6 |
17 | 2011 | 5月16日 | 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4–6, 4–6 |
18 | 2011 | 7月4日 | 温布尔登锦标赛 | 草地 | 德约科维奇 | 4–6, 1–6, 6–1, 3–6 |
19 | 2011 | 9月12日 | 美国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2–6, 4–6, 7–6(7–3), 1–6 |
20 | 2011 | 10月8日 | 日本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穆雷 | 6–3, 2–6, 0–6 |
21 | 2012 | 1月29日 |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7–5, 4–6, 2–6, 7–6(7–5), 5–7 |
22 | 2013 | 2月11日 | 智利公开赛 | 红土 | 泽巴洛斯 | 7–6(7–2), 6–7(6–8), 4–6 |
23 | 2013 | 4月21日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2–6, 6–7(1–7) |
24 | 2013 | 10月6日 | 中国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3–6, 4–6 |
25 | 2013 | 11月12日 | 年终总决赛 | 室内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3–6, 4–6 |
26 | 2014 | 1月26日 |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瓦林卡 | 3–6, 2–6, 6–3, 3–6 |
27 | 2014 | 3月31日 | 迈阿密大师赛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3–6, 3–6 |
28 | 2014 | 5月19日 | 罗马大师赛 | 红土 | 德约科维奇 | 6–4, 3–6, 3–6 |
29 | 2015 | 5月11日 | 马德里大师赛 | 红土 | 穆雷 | 3–6, 2–6 |
30 | 2015 | 10月11日 | 中国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2–6, 2–6 |
31 | 2015 | 11月1日 | 瑞士室内赛 | 硬地 | 费德勒 | 3–6, 7–5, 3–6 |
32 | 2016 | 1月10日 | 多哈公开赛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1–6, 2–6 |
33 | 2017 | 1月29日 |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费德勒 | 4–6, 6–3, 1–6, 6–3, 3–6 |
34 | 2017 | 3月4日 | 墨西哥公开赛 | 硬地 | 奎雷伊 | 3–6, 6–7(3–7) |
35 | 2017 | 4月2日 | 迈阿密大师赛 | 硬地 | 费德勒 | 3–6, 4–6 |
36 | 2017 | 10月14日 | 上海大师赛 | 硬地 | 费德勒 | 4–6, 3–6 |
37 | 2019 | 1月27日 |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德约科维奇 | 3-6/2-6/3-6 |
38 | 2022 | 3月21日 | 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 | ---- | 弗里茨 | 6-3/7-6(5)[5] |
序号 | 日期 | ATP赛事 | 场地 | 搭档 | 决赛对手 | 决赛比分 |
1 | 2003.07.27 | Umag公开赛 | 红土 | Álex López Morón | Todd PerryThomas Shimada | 6–1, 6–3 |
2 | 2004.01.11 | 清奈公开赛 | 硬地 | 罗布雷多 | 乔纳森·埃利希安迪·拉姆 | 7–6(7–3), 4–6, 6–3 |
3 | 2005.01.09 | 多哈公开赛 | 硬地 | 阿尔伯特·科斯塔 | 安德雷·帕维尔米哈伊尔·尤日尼 | 6–3, 4–6, 6–3 |
4 | 2008.04.27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红土 | 罗布雷多 | 马赫什·布帕蒂马克·诺尔斯 | 6–3, 6–3 |
5 | 2009.01.09 | 多哈公开赛 | 硬地 | 马克·洛佩斯 | 丹尼尔·内斯特内纳德·泽蒙季奇 | 4–6, 6–4, [10–8] |
6 | 2010.03.21 | 印第安维尔斯 | 硬地 | 马克·洛佩斯 | 丹尼尔·内斯特内纳德·泽蒙季奇 | 7–6(10–8), 6–3 |
7 | 2011.01.08 | 多哈公开赛 | 硬地 | 马克·洛佩斯 | 达尼埃莱·布拉奇亚利安德烈亚斯·塞皮 | 6–3, 7–6(7–4) |
8 | 2012.03.19 | 印第安维尔斯 | 硬地 | 马克·洛佩斯 | 伊斯内尔奎雷伊 | 6–2, 7–6(7–3) |
9 | 2015.01.10 | 多哈公开赛 | 硬地 | 胡安·摩纳哥 | 胡里安·诺尔菲利普·奥斯瓦德 | 6–3, 6–4 |
10 | 2016.08.13 | 里约奥运会 | 硬地 | 马克·洛佩斯 | 霍里亚·特卡乌弗罗林·梅吉亚 | 6–2, 3–6, 6–4 |
11 | 2016.10.09 | 中国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帕布洛·卡雷尼奥·布斯塔 | 杰克·索克伯纳德·托米奇 | 6−7(6−8), 6−2, [10−8] |
序号 | 日期 | ATP赛事 | 场地 | 搭档 | 决赛对手 | 决赛比分 |
1 | 2005.04.24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菲利西亚诺·洛佩斯 | 利安德·帕斯内纳德·泽蒙季奇 | 3–6, 3–6 |
2 | 2007.01.08 | 清奈公开赛 | 硬地 | 托梅·席尔瓦 | 克萨维埃·马利斯迪克·诺曼 | 6–7(4–7), 6–7(4–7) |
3 | 2007.04.30 | 巴塞罗那公开赛 | 红土 | 托梅·席尔瓦 | 安德烈·帕维尔亚历山大·瓦斯克 | 3–6, 6–7(1–7) |
4 | 2013.02.11 | 智利公开赛 | 红土 | 胡安·摩纳哥 | 保罗·洛伦齐波蒂托·斯塔拉切 | 2–6, 4–6 |
世界排名 | 时间段 | 周数 | 总计 |
1 | 2008年8月18日到2009年7月5日 | 46 | 141 |
2010年6月7日到2011年7月3日 | 56 | ||
2013年10月7日到2014年7月6日 | 39 | ||
2 | 2005年7月25日到2008年8月17日 | 160 | 261 |
2009年7月6日到2009年8月16日 | 6 | ||
2009年9月14日到2010年1月31日 | 20 | ||
2010年5月17日到2010年6月6日 | 3 | ||
2011年7月4日到2012年5月13日 | 45 | ||
2012年5月21日到2012年7月8日 | 7 | ||
2013年8月19日到2013年10月6日 | 7 | ||
2014年7月7日到2014年10月12日 | 13 | ||
3 | 有9个时间段排名在第3位 | 54 | |
4 | 有9个时间段排名在第4位 | 48 | |
5 | 有8个时间段排名在第5位 | 57 | |
7 | 有4个时间段排名在第7位 | 11 |
年份 | 比赛 | 场地 | 决赛对手 | 对手国籍 | 决赛比分 |
2005 | 法网 | 红土 | 马里亚诺·普埃尔塔 | 阿根廷 | 6–7(6–8), 6–3, 6–1, 7–5 |
2006 | 法网 | 红土 | 罗杰·费德勒 | 瑞士 | 1–6, 6–1, 6–4, 7–6(7–4) |
2007 | 法网 | 红土 | 罗杰·费德勒 | 瑞士 | 6–3, 4–6, 6–3, 6–4 |
2008 | 法网 | 红土 | 罗杰·费德勒 | 瑞士 | 6–1, 6–3, 6–0 |
2008 | 温布尔登 | 草地 | 罗杰·费德勒 | 瑞士 | 6–4, 6–4, 6–7(5–7), 6–7(8–10), 9–7 |
2009 | 澳网 | 硬地 | 罗杰·费德勒 | 瑞士 | 7–5, 3–6, 7–6(7–3), 3–6, 6–2 |
2010 | 法网 | 红土 | 罗宾·索德林 | 瑞典 | 6–4, 6–2, 6–4 |
2010 | 温布尔登 | 草地 | 托马斯·伯蒂奇 | 捷克 | 6–3, 7–5, 6–4 |
2010 | 美网 | 硬地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 塞尔维亚 | 6–4, 5–7, 6–4, 6–2 |
2011 | 法网 | 红土 | 罗杰·费德勒 | 瑞士 | 7–5, 7–6(7–3), 5–7, 6–1 |
2012 | 法网 | 红土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 塞尔维亚 | 6–4, 6–3, 2–6, 7–5 |
2013 | 法网 | 红土 | 大卫·费雷尔 | 西班牙 | 6–3, 6–2, 6–3 |
2013 | 美网 | 硬地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 塞尔维亚 | 6–2, 3–6, 6–4, 6–1 |
2014 | 法网 | 红土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 塞尔维亚 | 3–6, 7–5, 6–2, 6–4 |
2017 | 法网 | 红土 | 斯坦尼斯拉斯·瓦林卡 | 瑞士 | 6–2, 6–3, 6–1 |
2018 | 法网 | 红土 | 蒂姆 | 奥地利 | |
2019 | 美网 | 硬地 | 梅德韦杰夫 | 俄罗斯 | 7-5/6-3/5-7/4-6/6-4 |
2020 | 法网 | 红土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 塞尔维亚 | 6-0/6-2/7-5 |
2022 | 澳网 | 硬地 | 梅德维德夫 | 俄罗斯 | 2-6/6-7(5)/6-4/6-4/7-5[4] |
2022 | 法网 | 红土 | 卡斯珀-鲁德 | 挪威 | 6-3/6-3/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