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11月26日,一热带低气压于雅蒲岛以东、关岛西南方形成,并向西移动。同日上午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榴梿。
台风榴莲路径
榴梿于2006年11月27日增强成强烈热带风暴,并于11月28日达到台风强度。榴梿于11月29日迅速增强至四级台风强度,是继台风象神、台风西马仑、台风飞燕后,于2006年秋天第4个在登陆菲律宾之前于菲律宾以东海域突然迅速增强至四级台风或以上的热带气旋,这可能和该区的海水温度较高有关。 榴梿在11月30日上午登陆吕宋东南部,并于12月1日进入南海中部,并减弱为一级台风。
榴梿于2006年12月3日在南海重新增强至三级台风强度,并转西南偏西移动,但到了12月4日日间已减弱为强烈热带风暴,及转向西南移动,靠近越南南部海岸。
2006年12月4日晚上,榴梿的对流于越南东南部沿岸重新发展,并重新发展出风眼,日本气象厅和美国海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重新升格为一级台风。12月5日4时左右,榴梿在胡志明市以南90公里内略过并登陆。榴梿在日间减弱为热带风暴,并在10时进入泰国湾。由于榴梿的对流差不多全部消散,各大气象台随即把榴梿降格为热带低气压或低压区。
榴梿的残余于2006年12月6日在泰国湾重新组织,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定为Fair热带扰动,它继续向西移动,横过马来半岛,进入安达曼海。
“榴莲”的卫星云图
2006年,在台风“象神”之后。西北太平洋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生成较强的台风。而在这之后,超强台风“西马仑”以深秋时节的台风罕见的140Knot,910Hpa的强度坐上了2006年台风强度的前列。但如此强大的“西马仑”也只给菲律宾伊莎贝拉省不值一提的损失。
11月的菲律宾虽然还很温暖,但是西伯利亚南下的冷空气气势磅礴的攻势显然造成了2006年台风季结束的假象。飞燕俏丽的身影在吕宋东边近海令人惊叹地爆发出了115knot(后改为125Knot)的绝唱之后,细小的环流如同烈火中的纸片般瓦解并灰飞烟灭地离去。冷空气连环炮般的攻势,似乎是在逼迫西北太平洋屈服。企图彻底扼杀2006年的冬季台风。
然而,西北太平洋,这个曾经诞生过多少奇迹的海域,怎能轻易折服在冷空气的脚下?2000年的Soulik,2001年的Faxai,2002年的Pongsona,2003年的Lupit,2004年的Nanmadol。这些令西北太平洋骄傲的名字的所有者,都曾经让我们惊叹过西北太平洋的力量,头号“暖池”称号果然名副其实。然而,在与西伯利亚冷空气在2005年的较量中,西北太平洋却第一次失败了。0524号台风布拉万尽管在低纬顽强地组织起一片浓厚的云区,并勇敢地冲向吕宋岛,却也奈何不得冷空气的凌烈攻势,以生命中的巅峰,仅仅75Knot的强度留下了西太在21世纪以来唯一的缺憾。时间流逝,很快一年就过去了。西北太平洋还会在这个时候败在与冷空气的较量中吗?不!绝对不能。西北太平洋在冷空气的挑衅面前,毅然甩出这样的话语。布拉万的英年早逝,显然已经成为西北太平洋心中的伤痛。她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在2006年重演。她要用自己暖池的称号向冷空气发起挑战。
“榴莲”移动路径图一片低压区92W脱离了低纬云团,在雅蒲岛西南生成。在低纬的副热带高压引导下缓慢向西移动,并在2006年11月26日下午加强为热带风暴22W,JMA随即将它命名为Durian,音译为榴莲。
此时此刻,榴莲位于东经144度,而纬度竟然在10度以内!此时已近12月,可是北纬10度一带的海水温度竟然高达28摄氏度左右,风切变十分微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移到了仅仅10度左右,以免榴莲因为海温低而夭折。而当年11月26日以后的,就是榴莲自己的造化了。
榴莲像桑美一样,并不着急快速地爆发,而是耐心地吸收海水的温度,调整自己的结构,缓慢地增大自己的环流。它清楚一个台风要是想像西马仑那样走入王者的行列,没有耐心地只顾爆发是不行的,更何况此时已是11月末,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冷空气的魔爪沦为温带气旋。1天的时间,对于榴莲来说已经足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对于榴莲除了连续地爆发没有别的任务了。在时机成熟的2006年11月28日早晨,一级台风榴莲诞生,当天下午,二级台风榴莲粉墨登场。当2006年11月29日的晨曦洒满西太洋面时,超强台风榴莲以130Knot的强度威严地挺立在菲律宾东部近海。不久,榴莲的强度再度发展,上升到135Knot,四级台风的封顶值。眼墙闭合,结构完美,对流旺盛………姑且不再重复这些陈词滥调,榴莲也是一个很完美的超强台风。浓厚的CDO中心,微微眯着的风眼展现的是西北太平洋骄傲的微笑。榴莲的外围云系在北边化为一条舒展的长袖,轻轻一挥,就将冷空气的进攻轻松地挡在了外面。此刻,徘徊在菲律宾东边的榴莲对流不断爆发,环流巩固。
榴莲台风图对西马仑和飞燕嗤之以鼻的菲律宾人此刻在榴莲咄咄逼人的脚步声中颤抖了。榴莲的坚实的臂膀下,坚实的铁拳已经举了起来,65M/S(后改为60M/S)的风速震撼着人们的眼球,刺痛着大家的心。此刻,菲律宾人除了祈祷和哭泣,2006年11月30日,榴莲登陆。
登陆之地,狂风暴雨肆虐已不用提及。我们可以想象,假如榴莲像西马仑和飞燕那样横穿吕宋岛北部的原始森林,也许就是另一种情况。然而榴莲不答应,它的身上,肩负着西北太平洋的期望,西马仑的遗憾需要它来填补,布拉万的耻辱也需要它来洗雪。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在榴莲暴怒时,菲律宾中部的四个省全部被笼罩在它巨大的环流之中。无数的树木和房屋在榴莲愤怒的狂风暴雨中像火柴棍一样软绵绵地倒下,无数农田被倾盆的暴雨淹没。以往大城市的虚荣的繁华景象,此刻被榴莲惊人地倾泄的暴雨洗刷得干干净净,露出了憔悴苍白的真面目。榴莲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更加糟糕的是,由于马荣火山的喷发,火山灰混杂着暴雨,一条条黑龙便沿着山谷咆哮而下,无情地冲击着往日朴素宁静的小村庄,在带走往日温馨的气氛的同时,也埋葬了那些无辜善良的乡亲们……
看来,这一次榴莲真是要让菲律宾人输得一败涂地.........
是夜,榴莲中心抵达马尼拉附近。
呼啸的狂风,却也无奈。
榴莲终究没有躲开地形的破坏,尽管它只是经过了菲律宾群岛,但是一番折腾之后,榴莲只剩下90Knot的二级台风风力,并于2006年12月1日早晨进入南海。当菲律宾终于从榴莲疯狂的密集云系的笼罩中挣扎出来,进入2006年12月时,我们才看到榴莲对这个国家的巨大打击:台风榴莲在当地已造成526人死亡、740人失踪,100万人直接受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
虽说此刻的南海早已不是珍珠和象神时代的南海,无法再让榴莲恢复从前的强度。榴莲却奇迹般地将路线再度南压,重新进入了海水温度较高的南海水域。
经过2天的休整,重新加强为CAT.3的强度并发展出一个风眼!我们不能不为榴莲而惊叹。12月的南海不是台风们得以发展的舞台,而恰恰是他们走向灭亡的坟墓!榴莲在这个时候却再度在南海大放光芒,成为一个不算弱的台风。的确是一个奇迹。
虽然榴莲直捣菲律宾期间做了无数的坏事,但是人老珠黄的它并不满足于此。一不做,二不休,一破坏,就要杀他个体无完肤。12月4号,越南南部迎来了这位杀气腾腾的热带气旋。尽管只剩下1级台风的强度,榴莲却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次日中午,浓厚的云系再次组织发展出风眼,覆盖了越南南部的陆地,在胡志明市西南一带的槟枷省登陆……
虽说是第二站,越南也没有能逃脱榴莲的巨大破坏。在越南,有9万人被疏散。仅仅富国岛一地,就有800多艘船艇永远埋葬在黑暗的海底沉睡,1100幢建筑物被榴莲的狂风斩首,无数的电线杆就像菲律宾的树木一样倒下…….这第二场灾难中,榴莲带走了55条鲜活的生命,26条生命不知去向…….
也就是那天下午,榴莲离开了它第二次发展的海域——南海,进入了泰国湾。
冬日的阳光很温和。
榴莲在这一次,彻底的无力回天了。云团消散,对流缺失。步履蹒跚的榴莲进入泰国湾的脚步与6天前那个横扫菲律宾的榴莲比起来几乎天差地别,它不再发泄自己的愤怒。在怒火以后的平静中,榴莲在泰国湾稍稍组织了下,就横跨了克拉地峡,进入安达曼海。12月的北印度洋显然无法支持一个热带低压的发展。短暂的回光返照,榴莲向菲律宾东边正在生成的0623号台风尤特投去无奈的微笑,回归了海洋的怀抱。也为这样一个西太气旋骄子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事实上,真正像榴莲这样做尽坏事,罪孽深重的台风并不多。而我们却看见,有些台风仅仅因为造成一点损失就被除名;而有些台风办尽坏事,却仍然在人们的目光中逍遥着。榴莲的被除名非常干净利落,也很公平公正。由于它造成的不可估量的损失,台风委员会将这个名字永远从名单中划去。取而代之的,是山竹。
强台风榴莲袭击后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PAGASA)对卡坦端内斯省、阿尔拜省、北甘马磷省及南甘马磷省等地发出了最高级别的四号热带气旋信号,是一个月之内第三次发出此信号。
榴梿于2006年11月30日中午时分登陆吕宋东南部阿尔拜省,由于榴梿在菲律宾中部众岛屿间通过,其风眼没有经过大型山脉,故能一直保持三至四级台风强度横扫多个岛屿,因些破坏力惊人。榴梿横过菲律宾中部期间,在莱加斯皮市引发严重山泥倾泻,同时暴雨混合马荣火山喷出的火山灰,有三个城镇及村落并山泥和火山灰淹没。
菲律宾政府表示,台风榴梿在当地已造成526人死亡、740人失踪,100万人直接受灾。
榴梿在2006年12月4日开始影响越南南部,当局疏散近9万人。
榴梿以一级台风强度在12月5日中午前于胡志明市西南方的槟椥省登陆。在富国岛,有800艘艇沉没、约1100幢建筑物被吹去屋顶、90%电线杆被吹倒。
榴梿已在越南造成55人死亡,26人失踪。
我国是台风引发的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国家
我国是台风引发的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国家,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十分频繁。例如,2004年8月12日台风“云娜”重创浙江时,造成乐清市发生重大泥石流地质灾害,共有46人死亡,21人失踪;2005年10月2日台风“龙王”暴雨引发的山洪灾害,造成福州指挥学校85人死亡,39人受伤;2006年强热带风暴“碧利斯”深入内陆之后,其降雨强度之大,影响范围之广,在历史上极为少见,致使受影响地区山洪暴发,塘库暴满,部分城镇被淹。据福建、浙江、湖南、广西、广东、江西、上海等省(市、区)统计,共有3163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54人,失踪208人,直接经济损失348.8亿元。
对策与建议
此次菲律宾的台风引发的特大地质灾害事件也为我们的防灾减灾工作敲响了警钟。面对自然灾害,如何较为准确地做好预警和科学预防,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灾难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的损失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建议:
1)建立气象、水文、地质等要素的监测网络系统。台风引发的地质灾害预报不仅需要灾情资料,更重要的是灾害发生前的地质环境和诱发因素的监测。建立包括气象、水文、地质等要素的综合监测网络是提高预警能力最为重要的环节。
2)加快山洪防治规划实施进程,加强台风强降雨范围、地点、强度监测手段和预报方法的研制,做好山洪、山地灾害监测、预报预警。2001年至今对登陆台风中强降雨的分布和演变规律认识还有不足,台风造成的强降雨范围、地点和强度的预报,仍不能满足防御和减轻台风暴雨引发的山洪、山地灾害的需求;也说明防御台风暴雨引发的山洪、山地灾害,减少其人员伤亡工作还存在问题或薄弱环节。须加快山洪防治规划实施进程,加强台风强降雨范围、地点、强度监测手段和预报方法的研制,扎扎实实做好山洪、山地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减灾等防治工作。
3)建立多部门数据共享平台。菲律宾的灾难说明仅仅依靠一个部门进行研究和预警工作是不够的。建立与地质灾害有关部门的数据共享平台,是研究形成机理、建立预警平台的基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