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好的鱼骨300克,北京果脯(蜜枣、金糕、青梅、瓜条、杏仁)150克,白糖75克,麻仁10克,葱、姜、水淀粉各适量。
果料鱼骨(5)
(1)将鱼骨用凉水浸泡6小时,用锅煮,开锅后改微火再煮一小时,捞出,换汤,加入葱、姜上锅蒸,蒸致用手能捏碎时捞出。
(2)鱼骨切成2厘米的丁,而后用开水焯一下。果料除金糕外均用开水洗净切成丁。
(3)锅上火加清水,放适量的糖熬开,放入鱼骨熬两分钟,用水淀粉勾薄芡,撒上果料、麻仁即成。
经过适当软化处理的鱼骨,营养成分都成为水溶性物质,很容易被人体吸收。最简单的吃法是用微波炉波酥后直接食用或打成粉。
日本人喜欢吃鱼,不光是吃鱼肉,几乎鱼的所有部位都吃,就连鱼刺和鱼骨也都会吃得干干净净,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自古以来就有吃鱼骨头的习惯。日本很多营养学家对此做过充分的研究,认为经常吃鱼骨头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
东京晋及健康营养协会理事长、东京农业大学应用生物科学部教授荒井综一先生介绍说,鱼骨里含有丰富的钙质和微量元素,经常吃可以防止骨质疏松,对于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和骨骼开始衰老的中老年人来讲,都非常有益处。而且,经过适当软化处理的鱼骨,营养成分都成为水溶性物质,很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多吃鱼骨对身体有益无害。
京菜又称京帮菜,它是以北方菜为基础,兼收各地风味后形成的。
北京以都城的特殊地位,集全国烹饪技术之大成,不断地吸收各地饮食精华,吸收了汉满等民族饮食精华的宫廷风味以及在广东菜基础上兼采各地风味之长形成的谭家菜,也为京帮菜带来了光彩。
京菜中,最具有特色的要算是烤鸭和涮羊肉。烤鸭是北京的名菜,涮羊肉、烤牛肉、烤羊肉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吃法,辽代墓壁画中就有众人围火锅吃涮羊肉的画面。
现在,涮羊肉所用的配料丰富多样,味道鲜美,其制法几乎家喻户晓。
▪ 开口笑 | ▪ 干炸丸子 | ▪ 干炸小黄鱼 | ▪ 家常炖羊蝎子 | ▪ 家常红烧平鱼 |
▪ 宫廷黄糕老北京 | ▪ 双椒炒牛肉 | ▪ 千层肉饼 | ▪ 切糕 | ▪ 小米绿豆粥 |
▪ 改良版的京酱鸡丝 | ▪ 油炸糕 | ▪ 拔丝红薯 | ▪ 新派木须肉 | ▪ 果仁萨琪玛 |
▪ 清炒腰腰 | ▪ 木须肉 | ▪ 五彩炒米粉 | ▪ 京味家常肉饼 | ▪ 京酱肉丝 |
▪ 白萝卜羊肉馅饺子 | ▪ 羊蝎子火锅 | ▪ 粉蒸肉 | ▪ 糊塌子 | ▪ 米粉肉 |
▪ 番茄大虾 | ▪ 番茄汤汁烩疙瘩 | ▪ 秘烧小排 | ▪ 疙瘩汤 | ▪ 炒肝 |
▪ 炸酱 | ▪ 烤肉 | ▪ 熘肉段 | ▪ 炸香椿鱼儿 | ▪ 牛肉炸酱面 |
▪ 炸酱面 | ▪ 炒草莓 | ▪ 甜酱肉丝 | ▪ 紫薯驴打滚 | ▪ 炒麻豆腐 |
▪ 红烧鸡腿 | ▪ 素烧柚子瓤 | ▪ 素版京酱肉丝 | ▪ 鱼头泡饼 | ▪ 鱼肉馅水饺 |
▪ 耳朵眼炸糕 | ▪ 韩式炸酱面 | ▪ 老北京派疙瘩汤 | ▪ 老北京手擀炸酱面 | ▪ 老北京糊塌子 |
▪ 老北京焦溜丸子 | ▪ 老北京炒疙瘩 | ▪ 老北京烤肉 | ▪ 老北京炒肝 | ▪ 老北京爆肚的全套做法 |
▪ 老北京炒面疙瘩 | ▪ 老北京炸酱面 | ▪ 老北京鸡肉卷 | ▪ 老北京豌豆黄 | ▪ 老北京芝麻酱凉面 |
▪ 驴打滚 | ▪ 香椿炒鸡蛋 | ▪ 脆皮北京烤鸭 | ▪ 酱烧大骨头 | ▪ 葱爆羊肉 |
▪ 芫爆牛百叶 | ▪ 酱牛肉 | ▪ 银耳西兰花炒鹌鹑蛋 | ▪ 芸豆卷 | ▪ 蚕豆杂蔬汤 |
▪ 酱黄瓜 | ▪ 韭菜炒虾仁 | ▪ 豆角焖面 | ▪ 鸡蛋炸酱面 | ▪ 香菇红枣蒸鸡 |
▪ 钵蒸菜 | ▪ 香葱鸡蛋饼 | ▪ 西葫芦鸡蛋饼 | ▪ 莜面饺子 | ▪ 芝麻杏仁酥 |
▪ 开口笑 | ▪ 干炸丸子 | ▪ 干炸小黄鱼 | ▪ 家常炖羊蝎子 | ▪ 家常红烧平鱼 |
▪ 宫廷黄糕老北京 | ▪ 双椒炒牛肉 | ▪ 千层肉饼 | ▪ 切糕 | ▪ 小米绿豆粥 |
▪ 改良版的京酱鸡丝 | ▪ 油炸糕 | ▪ 拔丝红薯 | ▪ 新派木须肉 | ▪ 果仁萨琪玛 |
▪ 清炒腰腰 | ▪ 木须肉 | ▪ 五彩炒米粉 | ▪ 京味家常肉饼 | ▪ 京酱肉丝 |
▪ 白萝卜羊肉馅饺子 | ▪ 羊蝎子火锅 | ▪ 粉蒸肉 | ▪ 糊塌子 | ▪ 米粉肉 |
▪ 番茄大虾 | ▪ 番茄汤汁烩疙瘩 | ▪ 秘烧小排 | ▪ 疙瘩汤 | ▪ 炒肝 |
▪ 炸酱 | ▪ 烤肉 | ▪ 熘肉段 | ▪ 炸香椿鱼儿 | ▪ 牛肉炸酱面 |
▪ 炸酱面 | ▪ 炒草莓 | ▪ 甜酱肉丝 | ▪ 紫薯驴打滚 | ▪ 炒麻豆腐 |
▪ 红烧鸡腿 | ▪ 素烧柚子瓤 | ▪ 素版京酱肉丝 | ▪ 鱼头泡饼 | ▪ 鱼肉馅水饺 |
▪ 耳朵眼炸糕 | ▪ 韩式炸酱面 | ▪ 老北京派疙瘩汤 | ▪ 老北京手擀炸酱面 | ▪ 老北京糊塌子 |
▪ 老北京焦溜丸子 | ▪ 老北京炒疙瘩 | ▪ 老北京烤肉 | ▪ 老北京炒肝 | ▪ 老北京爆肚的全套做法 |
▪ 老北京炒面疙瘩 | ▪ 老北京炸酱面 | ▪ 老北京鸡肉卷 | ▪ 老北京豌豆黄 | ▪ 老北京芝麻酱凉面 |
▪ 驴打滚 | ▪ 香椿炒鸡蛋 | ▪ 脆皮北京烤鸭 | ▪ 酱烧大骨头 | ▪ 葱爆羊肉 |
▪ 芫爆牛百叶 | ▪ 酱牛肉 | ▪ 银耳西兰花炒鹌鹑蛋 | ▪ 芸豆卷 | ▪ 蚕豆杂蔬汤 |
▪ 酱黄瓜 | ▪ 韭菜炒虾仁 | ▪ 豆角焖面 | ▪ 鸡蛋炸酱面 | ▪ 香菇红枣蒸鸡 |
▪ 钵蒸菜 | ▪ 香葱鸡蛋饼 | ▪ 西葫芦鸡蛋饼 | ▪ 莜面饺子 | ▪ 芝麻杏仁酥 |
宫廷饮食是中国饮食文化中最特殊的一部分。虽然它与平民饮食有着天壤之别,但也并非空中楼阁。一般认为,清代皇室饮食是以山东菜、苏杭饮馔和满族的固有饮食为主,并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御膳房是为皇帝设的饮食机构
在清宫内有两处:一是景运门外的膳房,又叫外膳房、御茶膳房。它平日并不为皇帝备膳,只在大宴群臣时制作“满汉全席”,也为值班大臣备膳。另一处才是专为皇帝服务的“大内御膳房”,位于养心殿侧。此外圆明园、颐和园等御园内也有“园庭房”。皇帝出行要带一个御膳班子。慈禧一次巡行奉天,置备一列16 节的专车,其中有4节就充当临时御膳房,车厢内单是灶就备有50 座,厨师杂役一二百御膳房下设五个局:荤局、素局、挂炉局、点心局、饭局。
御膳房的菜点都有严格要求
第一,配料有严格规定,不得任意增减更换。第二,主次关系有严格区分,不能影响主料的原味。例如做鸡,无论使用哪种调料,都不能影响鸡的原味。第三,不准任意使用调料。例如做鸡汤,不许添加别的肉料。后妃们另设膳房,并有严格的等级之分。地位高的,常例饭费达50 两白银,低的“贵人”、“常在”也有十两白银。妃子一级的可享受如下的待遇:“每月小牲口(指鸡鸭等)10 只,羊肉15 盘,六安茶叶14 两(旧制16 两为1 斤,约合公制500 克。以下皆同),天池茶叶8 两,每月猪肉9 斤,陈粳米1升3合5勺,白面3斤8两,白糖3两,核桃仁1两,晒干枣1两6钱,香油6 钱,豆腐1 斤8 两,粉锅渣8 两,甜酱6 两5钱,醋2 两5 钱,鲜菜10 斤,茄子8 个,王瓜(黄瓜)8 条。”
清代宫廷
清代宫廷里,皇帝每日有两顿正餐,即早膳与晚膳,早膳在清晨6 点到8 点,晚膳在中午12 点到2 点。正餐之间,还有小吃,随时伺候。一般正餐要用100 碗菜,小吃每次也要20 碗到50 碗。皇帝的日常饮食,爱新觉罗·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有这样一段回忆:“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的排场,莫过于吃饭。关于皇帝的吃饭,另有一套术语,是绝对不准别人说错的。饭不叫饭,而叫‘膳’,吃饭叫‘进膳’,开饭叫‘传膳’,厨房叫‘御膳房’。到了吃饭的时间,..由几十名穿戴齐整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浩浩荡荡,直奔养心殿而来..平日菜肴两桌,冬天另设一桌火锅,此外有各种点心、米膳、粥品三桌,咸菜一小桌..这些菜肴经过种种手续摆上来之后,除了表示排场之外,并无任何用处..我每餐实际吃的是太后送的菜肴,太后死后由四位太妃接着送。因为太后太妃们都有各自的膳房,而且用的都是高级厨师,做的菜肴味美可口,每餐总有二十来样,这是放在我面前的菜。御膳房做的都远远摆在一边,不过做个样子而已。”溥仪回忆的,基本上是清帝逊位后留居紫禁城时的情况,较“乾嘉盛世”时皇帝的饮食逊色多了。请看从清宫里保存的《膳底档》中抄录的乾隆皇帝的一顿正餐:“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日,卯初二刻,请驾伺侯,冰糖炖燕窝一品,用春寿宝盖钟盖。“卯正一刻,养心殿东暖阁进早膳,用填漆花膳桌摆:燕窝红白鸭子南鲜热锅一品,酒炖肉炖豆腐一品(五福珐琅碗),清蒸鸭子糊猪肉鹿尾攒盘一品,竹节卷小馒首一品(黄盘)。舒妃、颖妃、愉妃、豫妃进菜四品,饽饽二品,珐琅葵花盒小菜一品,珐琅银碟小菜四品。随送面一品(系里边伺候),老米水膳一品(汤膳碗五谷丰登珐琅碗金钟盖)。额食四桌:二号黄碗菜四品,羊肉丝一品(五福碗),奶子八品,共十三品一桌;饽饽十五品一桌;盘肉八品一桌;羊肉二方一桌。上进毕,赏舒妃等位祭神糕一品、盒子一品、包子一品、小饽饽一品、热锅一品、攒盒肉一品、菜三品。”另外,每日还有点心小吃。清朝末期,膳食上最奢侈的当属慈禧太后。她一日的饭费,不仅远远超过光绪皇帝,甚至连最会吃喝玩乐的乾隆皇帝也难与她相匹。慈禧晚年,令御医们配制各种滋补药膳,对后世人制做药膳影响颇大。帝后们食用的大米,既有各地的“贡米”,也有京西玉泉山附近及北京南苑等地产的“御米”。据说清康熙皇帝曾在中南海的丰泽园选育出一种质量极佳的水稻,米粒带红色,常供宫内食用。帝后们食用的山珍海味,多由各地迸贡而来。地方官们竭力搜寻各种珍异食物,以供皇室使用。东北的熊掌、“飞龙”,镇江的鲥鱼,南方的荔枝等,常常要通过驿站,飞马传送至京城。一般的蔬菜,多由京郊的菜农供给。菜农们园艺水平很高。《五杂俎》里记载:“京师大内进御,每以非时之物为珍,元旦有牡丹花,有新瓜..盖置坑中,温火逼之使然。”就是说,菜农们很早就会使用温室,超越季节培植果蔬,以供皇室不时之需。宫廷里需用的牛乳、牛羊肉由专门的机构“庆丰司”提供。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元明清历代的帝王们,专门饮用玉泉山的玉泉水。京西的玉泉山离紫禁城数十里远,皇家每日都要用新鲜的水,因此,每日都要用数十辆水车排成长长的队伍,在天亮以前把水运到紫禁城里,以供一天之需。
四时八节
宫廷里也过四时八节,其中最隆重的节日要属新春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冬至节。皇家过年最热闹的是除夕这天。皇帝一家平日里是难得在一起用膳的。只有年节,才特许后妃们陪宴。除夕之晨,皇帝与皇后、妃嫔们在重华宫共进早膳。早膳一般有拉拉(黄米饭)、饽饽、年糕等,花样多至十品到二十品,但这不是正式的除夕大宴。除夕团圆年饭要于申正(下午4 时)在保和殿或乾清宫举行。家宴上备办的烹饪原料主要是满族传统食物。如在清宫的膳食档案中记有乾隆四十九年举办除夕筵宴中所用的物料的数额,其中乾隆皇帝御桌酒宴所用的物料数额为:猪肉65 斤,肥鸭1 只,菜鸭3 只,肥鸡3只,菜鸡7 只,猪肘子3 个,猪肚2 个,小肚子8 个,野猪肉25 斤,关东鹅5 只,羊肉20 斤,鹿肉15 斤,野鸡6 只,鱼20 斤,鹿尾4个,大小猪肠各3 根。另外,制点心用白面5 斤4 两,白糖6 两。这些物料大多是“关东”所产,反映出满族的固有食俗。在年除夕这样的环境下,品尝故乡风味,反映了皇家在进食上的心理。除夕宴席上,皇帝的宴桌摆在正中,上边共摆八路膳品。据记载,乾隆四十一年,除果盒外,全桌八路共摆膳六十三品。在膳桌东边,还要摆奶子等点心及南小菜、清酱、酱三样、老腌菜等四品菜。靠近皇帝跟前,左面摆金匙、叉子,右面摆羹匙、筷子,正面摆筷套、手布和纸花。后妃们的陪宴宴桌分左右两排,设在皇帝宴桌的左前方和右前方。后妃尊卑有别,使用的餐具亦有差别,陪桌上仅设点心和小菜。未初二刻,皇帝在乐声中升座,接着皇后等依次入宴。先给皇帝上汤膳。待皇帝汤膳盒盖拿出宫后,方给后妃上汤膳。上奶茶的次序也是如此。茶桌撤下后,“转宴大席”开始。所谓转宴大席,就是将宴席上的各类膳品、陈设(花瓶、筷子、叉子、果盒除外),从皇帝桌前开始,在陪桌上转一遍,意为全家共同享用。转宴之后,摆酒宴。皇帝酒膳一桌分五路共四十品,后妃酒膳每桌十五品。皇帝在丹升大东乐声中进第一杯酒,后妃接次一一进酒。酒后进果茶,接着后妃起座,皇帝离宴,祝颂之乐奏起,家宴始告结束。
中秋佳节
月饼码成塔状,上小下大。垫底之饼直径逾70 厘米,上面装饰着广寒宫、月桂图案,造型精美。顶端的小月饼皇帝要赏给宠爱的妃嫔,馅心绵软的敖尔希哈(奶饼子)月饼,皇帝要敬奉给皇太后。大月饼多切碎后分赏给众臣子。
慈禧以母后身份掌国,月亮又名太阴星,正应在慈禧身上。而此时的北京,又处在最美好的季节,故慈禧便借中秋佳节,尽情享受。光绪年间,颐和园修造完毕,慈禧长期居留于此,祭月便在这里举行。每年从八月十四日起,便在排云殿外设“夜明幄”一座,内设“夜明之神位”,饰以月白的云缎。所设之供品与从前在宫中一样。15 日晚,由慈禧主祭,光绪皇帝与隆裕皇后率领众妃嫔、王公、大臣、福晋、命妇随祭。祭毕,慈禧亲手将切好的月饼分赐光绪诸人。最后慈禧及帝后分乘船只在昆明湖上泛舟饮宴,乐舟上奏着十番乐。湖面上万盏湖灯与月光交辉,水天一色,使人如临仙境。
冬至
又称长至节。旧时很重视这个节日,认为这是新年伊始。《礼记》:“郊之祭也,迎长日至也。”清代宫中庆祝长至节是在冬至的次日。有时要在太和门外搭起凉棚,棚内生炭火,皇帝在这里大宴群臣,故名“凉棚宴”。皇帝坐大殿之中,群臣席地坐于凉棚下的棕毡之上。天气严寒,赴宴者亦十分辛苦,经过一道道繁琐的礼节,宴会始结束。腊八腊月初八过腊八。相传这天是佛祖释加牟尼成佛之日,古代的寺院这天都用米和蔬果煮粥。清宫中这天也吃腊八粥。《光绪顺天府志》记载:“腊八粥,一名八宝粥,每岁腊八日,雍和宫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其粥用粳米杂果品和糖而熬。”宫廷用粥为什么要委托雍和宫的喇嘛们煮?这是因为佛门向来有煮腊八粥的传统,煮得好是不用说了。再者,由喇嘛供奉粥食,自然是给予黄教的极大荣誉。据说熬制此粥,使用一口大铜锅,一次可熬制数石米。
腊月二十三是日皇帝要在坤宁宫、御膳房、御茶膳房的灶神牌位前设供祭灶。供品要用黄羊。《燕京岁时记》:“二十三日祭灶,古用黄羊,近闻内廷尚用之。”祭灶后,热闹非凡的新年活动又开始了。
除夕
清末时,皇帝在除夕这天,早膳和晚膳各加添安膳一桌,每桌之菜多达数十品。正月初一的早晨,皇帝在接受百官朝贺之后,多在保和殿赐众王公大臣饭,午后则在太和门外大宴群臣。宴会十分隆重,伴有礼乐歌舞。群臣在跪拜山呼之后,入席分享皇帝的恩泽。中秋节慈禧太后以前,宫中过中秋节并无特殊之处,一般是在天香亭(一说是在乾清宫),有时在承德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院中,设祭桌。祭品为月华糕(即月饼,因“饼”与“病”音近,故改称月华糕)及各种时鲜瓜果。
清室崇信萨满教。清宫中的祭祀活动是满族的固有习俗,其祭祀礼仪和祭品供献均遵循祖先旧制。“坤宁宫每日祭神,及春秋立竿大祭,皆依昔年盛京清宁宫旧制。”(《养吉斋丛录》)在清宫中,每年的祭祀活动是很频繁的,除坤宁宫每日祭神及春秋大祭外,还有新年大祭、四季祭、太阳祭、佛堂祭、天坛大祭、太阴祭、祭祖、祭田苗神、祭马等等。这些祭祀中的祭品供献不仅体现了满族的传统食俗,也与清宫御膳有密切关系。坤宁宫祭神坤宁宫是皇帝平日祭神的主要场所。每日祭两次,分为朝祭和夕祭。朝祭在寅时或卯时(视昼日长短而定),夕祭在未时或申时。猪为主要祭品,每日用猪两只。朝祭除用猪外,还用糕(用黄豆面、粟米面制成)和净水。夕祭时要撤去灯火,故有“背灯祭”之说。祭祀用猪,宰杀后,先用大锅煮熟,再供奉在神坛前。皇帝、皇后行礼毕,撤下祭肉,由皇帝、皇后和在场的臣子们分食,叫食“背灯肉”。祭祀用的猪,要求毛色纯黑,无杂毛,膘肥肉厚的猪肉被称为“神肉”(福肉)。杀猪时,给猪耳内灌黄酒而引起的叫声,被当做吉祥之声。用白水煮制后,先祭神,然后人吃。事实上,这福肉皇帝、皇后很少吃,一般都是由大臣、侍卫分食。照例,早间的敬神肉不准带出殿门,谓之“不留神意”。祭万历太后这个掌故出于明朝万历年间,清太祖在攻打抚宁时,为明兵俘虏,囚于狱中。后来,经贿赂求得万历太后的格外恩典,方出狱。故清廷以此为报,于清宫紫禁城东北场设小屋三椽,供万历太后神牌,俗称为“万历妈妈”。祭万历太后所煮白肉的老汁,史籍中称有200 年之久,虽有夸大之嫌,但汤汁浓香味醇确是事实。煮成的白肉由大门侍卫们各解佩刀割而食之。祭陵清代皇陵集中于四个地方。按清制,皇帝亲来谒陵时,要行“大
飨礼”。平岁清明、中元、冬至、岁暮有四大祭,每月朔(初一)、望(十五)两次举行小祭。大祭用牛一、羊二、豕一。康熙三年易豕为羊。除牛羊外,还要用糕点、果品、茶酒、菜蔬等二三十种。
皇家平日的饮食活动,时时处处都遵照一定的礼仪进行。若逢皇帝大婚、新皇登基或“国丧”等,其形式更为隆重。皇家的喜庆婚丧、招待外邦使臣和各藩王大臣,皆由光禄寺主持。其饮宴皆有一定的规定:光禄寺举办的“满席”,共分六等。一等席用面120 斤,席上有玉露霜方酥夹馅各4 盘,白蜜印子、鸡蛋印子各1 盘,黄、白点子松饼各2 盘,合图例大饽饽6 盘,小饽饽2 盘,红、白馓子3 盘,干果12 盘,鲜果6 盘,砖盐1 碟。其陈设计高1 尺5 寸(折合公制0.5 米),每桌银价8 两,一般用于皇帝、皇后死后随筵。二等席用面100 斤。席上有玉露霜2 盘,绿印子、鸡蛋印子各1 盘,方酥翻馅饼各4 盘,白蜜印子、黄白点子松饼各2 盘,饽饽以下与一等席同。其陈设计高1 尺4 寸(折合公制0.42 米),每桌银价7两2 钱3 分4 厘,一般用于皇贵妃死后随筵。三等席用面亦为100 斤,席上无黄、白点子松饼,另有四色印子4 盘,福禄马4 盘,鸳鸯瓜子4 盘,其它与一等席同。其陈设计高1 尺3 寸(折合公制为0.39 米),每桌银价5 两4钱4 分。一般用于贵妃、妃、嫔死后随筵。四等席用面60 斤,方酥以下,大体与三等席同。其陈设计高1 尺3 寸(折合公制为0.39 米)。每桌银价4两4钱4分。主要用于元旦、万春节、皇帝大婚、大军凯旋,公主或郡主成婚等筵宴以及贵人死后的随筵等。五等席用面40斤,方酥以下大体与四等席同。其陈设计高1尺1寸(折合公制为0.37米)。每桌银价3两3钱3分,用于赐宴朝鲜进贡的正、副使臣,西藏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贡使、除夕赐下嫁外藩的公主及蒙古王公、台吉等的馔宴。六等席用面20斤,无方酥夹馅、四色印子、鸡蛋印子,其余与五等席同。其陈设计高1尺(折合公制0. 33 米)。每桌银价2 两2 钱6 分。用于赐宴经筵讲书,衍圣公来朝,越南、琉球、暹罗(今泰国)、缅甸、苏禄(今菲律宾的苏禄群岛)、南掌(今老挝)等国来朝进贡的使臣。汉席自一等至三等,又有上席、中席之分。其品种主要是各类荤素菜肴。以至后来人们视清宫的“满席”和“汉席”所具备的特色一向有“满点汉菜”之称。
档案记载
清宫中,妃子产下皇子,更有额外的优待。档案记载,慈禧在产下载淳(即后来的同治皇帝)后,“总管史进忠等为懿妃遇喜而每日增添粳米、碎粳米、红粳米、碎红粳米、老黄米、碎老黄米、小米、凉谷米。此8样米,每样7合5勺,芝麻4合,鸡蛋20个,自今日得给至小满月(产后12天为小满月〕之日。”皇子的奶妈也受优待:“嬷嬷一人,每日用鸭子半只,或肘子、肺头轮流食用。”
旧北京的居民贫富悬殊,饮食上差别很大。官僚、巨商们居住的大宅门里,吃喝极为讲究;而一般市民,大多是饥一顿、饱一顿,终年以棒子面(即玉米面)窝窝头就咸菜度日。1949 年以后,北京人的饮食才发生了巨变。来京定居的人超过了原有居民,饮食习俗日趋复杂,除了少数节日有特定的食俗外,日常饮食、节假日饮食皆是各随其好,没有任何统一的“规格”。一般来说,居民之间的饮食水平差距不大。大米的消费量比例逐年增大,尤其喜食质量上好的圆粒大米;棒子面成了饮食中的点缀。一年四季,蔬菜、鱼、肉供应充足。本章记述的饮食风俗以传统的风俗为主。
北京的小吃也博采各地的精华,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据统计,旧时北京的小吃多达200 余种,且价格便宜,故与一般平民最接近。即使深居宫中的帝后,也不时以品尝各种小吃为快。清人的《都门竹枝词》写道:“日斜戏散归何处?宴乐居同六和居,三大钱儿卖好花,切糕鬼腿(即油条)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炸糕聒耳多,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买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稍麦(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爆肚抽肝香灌肠,木樨黄花片儿汤。”可见远在清代,小吃就已相当丰富了。
北京的面食小吃,不少是用杂粮制成的,如江米面(即糯米面)、绿豆面、黄米面、玉米面、小米面、荞麦面、大麦、红小豆等。经营小吃者,过去多为贫苦的汉民和回民,或肩挑推车沿街叫卖,或摆摊于市场庙会、街头巷尾。他们有一定的叫卖声,抑扬顿挫,声声入耳;或打击响器,也有一定的音乐节奏,让人一听,便知是卖什么的。那些逛大街赶庙会的人们,碰到各色小吃,顺便看看,买点尝尝,花钱不多,图个新鲜,并不饱餐。
过去北京的庙会实际多为集市,是各色小吃最集中的地方。有的定期举行,有的固定在某个节日。如东城的隆福寺庙会每月逢九、十开市;土地庙庙会逢三举行;逢五、六则是白塔寺庙会。也有每年固定在某个时间举行的,如厂甸、大钟寺、雍和宫、蟠桃宫庙会等。
除庙会外,平日小吃最集中的地方就是东安市场、鼓楼、天桥、前门外的门框胡同。解放前,天桥小吃经营品种之多可谓北京之冠。有人粗略统计,仅小饭店就有50 多家,各种食摊150 多个,这些食摊,兼营早点的少。因一般工人店员平时连棒子面粥还喝不饱肚皮,哪有钱买早点吃?住在鸡毛小店的穷汉,一清早起来就到“人市”(出卖劳动力的市场)上找活儿干去了,哪里还想到吃早点?上午过了10 点钟,游人渐多,小吃摊子也一个个摆出来;一套锅灶炊具,一块案板,一条长板凳就齐了。小吃摊大多以家庭为单位:父子摊、夫妻摊、母子摊、叔侄摊等。往往两个摊子相互依赖,如卖豆汁的与卖烧饼的相邻,卖五香牛肉的与卖酒的在一起。为了抢生意,摊主在品种上千方百计花样翻新,招徕顾客。经过长时间经营,天桥一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小吃。有些经营好的则出了名。象石润经营爆肚,人称“爆肚石”;舒永利经营豆汁,人称“豆汁舒”;李万元经营盆儿糕,人称“盆糕李”等。
旧北京的小吃还有个重要特点,就是随着时辰季节的不同而更换品种。就一天来说,清晨最早出来的是卖硬面饽饽的,接着是提小篮卖烧饼、火烧、大麻花的。太阳露头时,街头巷尾已摆上了卖杏仁茶、豆腐脑、面茶、炸丸子的摊子,卖油饼、油条的摊子也到处可见。稍讲究点的人,则要到早点铺中去吃:要一碗豆浆,来两套“烧饼馃子”就满好了。待清晨上班的人们走了,街巷里则是老人和孩子的天下,串街的小贩,或推车或挑担或挎篮,开始做这部分人的生意:卖五香烂蚕豆、云豆饼、豌豆饼等。午后常常卖江米藕、切糕、扒糕、绿豆丸子、老豆腐等。豆汁儿整天有供应,一般是日落之后卖生豆汁儿,供家庭主妇采购。晚饭后卖熟驴肉、羊头肉、五香牛蹄筋的多。隆冬深夜,卖心里美大萝卜的点着电石灯,沿街叫喊:“萝卜,赛过梨啊!”盛夏之日,太阳未落山就出现了推车叫卖冰激淋、酸梅汁、果子干、雪花酪的,一只手里两个叠在一起的铜盅,叮呤呤地响。一年四季,季节不同,出售的小吃也不同。春季卖豌豆黄、驴打滚、艾窝窝、炸三角、炸回头、果子干;盛夏卖杏仁豆腐、奶酪、冰镇酸梅汤、漏鱼、扒糕、切糕等;金秋到来,市场上就出现了江米甜酒、栗子糕、八宝莲子粥、蜜麻花等;隆冬则是多卖面茶、热腾腾的盆儿糕、白水羊头夹烧饼、煎灌肠、羊肉杂面、烤白薯等,给人驱寒送暖。
50 年代后期,许多小吃几乎濒于绝迹,沿街叫卖的没有了,风味也多有丧失。但是近些年来,不少小吃品种又逐渐恢复起来。
风味小吃
艾窝窝多由回民小贩卖,吆喝声为“冰糖馅的艾窝窝!”此品用熟江米面和熟江米饭揉合制皮,用澄沙、金糕条、熟芝麻、白糖等制馅,形似小馒头,甜香味美。有竹枝词唱道:“白黏江米入锅蒸,什锦馅儿粉面搓,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艾窝窝。”可知艾窝窝是北京地区回民的传统小吃。豌豆黄将豌豆煮熟去皮,加糖炒制,入模具中冷凝成深黄色糕状物,食时切成小块。此品质地细腻,绵软爽口,具有浓郁的豌豆香味。原是民间小吃,后被引进宫中,成为著名的宫廷小吃之一。
小窝头用精细的玉米粉加黄豆粉、白糖等,用手捏成枣子般大的窝头,入笼蒸熟。此品上尖下圆,底有小洞,内外壁光滑滋润,精巧别致。据说当年慈禧在八国联军侵华时逃难途中,吃到民间的玉米面窝头,回宫后命御膳房仿制,故清宫中留下了这种小点心。
豆面糕用黄米面(黍子米面)和成面团,蒸熟后放在炒熟的细黄豆面上擀成片,卷入豆沙馅,再切成段,撒上芝麻、桂花糖食用。因面卷外粘有厚厚的一层豆面,形似粘满黄土的驴子,故一般人称之为“驴打滚”。
扒糕用荞面粉和成面团,用手拍成直径约5 厘米大的圆饼,入笼蒸熟,取出后用冷水浸泡。食时切成小条,蘸芝麻酱、蒜泥、酱油、醋、黄瓜丝、香菜末、辣椒油等调料吃,是北京消夏的美食。
甑儿糕制作者备有火炉和水锅。一般是铜制小蒸锅,蒸屉系一木模,其形似甑(小花盆状),底是活的,中间凹下。制做时凹底内放少许大米面,加糖少许,再用大米面将凹处填平,上撒青红丝、玫瑰、瓜子仁等果料,加盖蒸熟。熟后将木模放短棍上顶出。北京人有“甄儿糕上笼——一屉顶一屉”的歇后语。此糕由上边看是六角形的,底部却是圆的,很小,一口可吃一个。旧时多为儿童零食,近二三十年很少见。
栗子糕将煮熟的栗子捣碎过罗,再揉匀成泥,做成糕状,中间夹有澄沙馅及金糕片,上覆青梅、瓜子仁、金糕条饰成的图案。吃时切成小方块,浇上糖汁。此糕共分五层,上中下为黄色栗子泥,中间夹有红褐两色(红色的金糕和褐色的澄沙),色浓重艳丽,宜秋冬食用。
焦圈据说是从清宫中传出的油炸食品。亦称馃子、麻花、油炸鬼(过去北京的东、西、南、北城叫法不一),刚出锅的最好吃,又香又脆。原料为面粉、盐、碱、矾,先做成面坯,逐个炸制成手镯形焦黄的圆圈。此品耐存放,七八天后仍能保持其脆性。过去北京人吃焦圈都放在芝麻烧饼里夹着吃,合称“一套”。
炸三角做时先用猪肉皮、肉丁等煮成肉皮冻,放入青韭段拌成馅。把圆面片(直径约16 厘米)对切成两半,呈半圆形,先把底边两角相对粘在一起,呈圆锥形,装入25 克馅,封住口,使成三角形,入油炸制即成。其皮焦脆,馅成稀糊状。热吃时,先将皮上扎几个眼儿,使热气放出,以免烫嘴。
炸回头将牛肉剁碎,加黄酱、姜汁、韭苹末等调制成馅,用白面皮包制成饺子状,再把两角相对弯回到中间,捏在一起即“回头”。入油中炸制,皮呈金黄色。是北京传统风味小吃之一。薄脆形似油饼,然而比油饼薄得多,似纸一样,个儿也比油饼大,用料与做焦圈的面同,成品呈棕黄色,既薄又脆,又酥又香。
灌肠明代就有这种小吃。原系在猪肠内灌制淀粉、红曲水及各种香料,煮熟后切片,放铁铛中用猪油煎制,吃时浇以盐水蒜汁。后改用淀粉加红曲粉水调制,蒸成细圆柱形,然后取出切片,以猪油煎之,仍称“煎灌肠”。过去多在市场或庙会上出售,小贩手拿铁铲,边煎边吆喝:“焦哦——灌肠!”
茶汤旧时多由小贩沿街叫卖,一副担子,一头是一个木箱子,内装调料;另一头是一个热腾腾的紫铜大茶壶,有半米多高。壶是双层的,外层装水,里层烧木炭。吃时,把加工好的熟糜子面放入小碗中,加少许水调匀,加白糖,用滚烫的壶水冲成糊状。此品多在春秋与初夏时卖。
豆汁儿这是北京的特有食品,《燕都小食品杂咏》记载:“豆汁即绿豆粉浆也,其色灰绿,其味苦酸。”系用绿豆粉浆发酵而成,是粉坊的副产品,食时煮沸熬熟即成。喝豆汁儿要配以辣咸菜丝儿,酸溜溜、辣丝丝,喝到口中,后味转甜。初喝的人很不习惯,待习惯后则成瘾。豆汁儿营养丰富,有增食欲、助消化、软化血管的作用,故离京多年的老北京,仍念念不忘喝豆汁儿。
炒肝儿实为烩肥肠,并不需要“炒”。前人打油诗云:“稠浓汁里煮肥肠,交易公平论块尝,谚语流传猪八戒,一声过市炒肝香。”沿街叫卖的小贩则喊:“炒肝儿,香烂哪!”最早的炒肝儿是用猪心、肝、肺、肠煮制,不勾芡,当时流传这样一句俚语:“炒肝不勾芡——熬心熬肺。”现已改为勾芡,而免去了心、肺,只选用肝尖、肥肠。做法是将煮熟切好的肝片、猪肠倒入沸水锅中,下入酱油、蒜泥、高汤等,勾芡后烩制而成。汁水晶透,味道醇厚,与烧饼、包子同吃最佳。
羊头肉又称白水羊头,旧时多由回民卖。其做法是将羊头入白水煮,加花椒、大料等佐料(不加酱油等有色调料),煮熟后捞出,剔下丰头肉,晾凉后切成大薄片,撒上五香细盐食用,脆嫩不膻。旧时的小贩,卖羊头肉的同时还带卖熟羊眼及羊蹄儿。
羊双肠又称“霜肠”。做法是将洗净的羊肠内灌入羊血、羊脑,入锅中煮熟,再经卤汤煨煮。食时切段,加香菜、辣椒汁。小贩的吆喝声为:“肺叶儿呀——羊肚儿!”奶酪又称“醍醐”、“乳酪”、“羊酪”、“牛酥酪”。是用鲜牛、羊奶加白糖为主料制成的半凝固食品,呈冻子状,乳白滑腻,入口即化。据说这种食品是从北方游牧民族那里传来的,在北京“落户”已有几百年历史了。开始只作为夏日冷食出现于街头,后来则常年有出售。《都门纪略》中写道:“闲向街头啖一瓯,琼浆满饮润枯喉,觉来下咽如脂滑,寒沁心脾爽似秋。”赞美此品香甜、清凉、爽奶酪有很多种类。在酪里加上山楂,称山
楂酪,呈红色;加进甜杏仁,称杏仁酪,色白如雪;也有放进各种瓜子仁的,称八宝酪。奶酪用碗盛着,放木桶中,用冰块镇着,甜酸凉爽。旧时卖奶酪的小贩还要带卖奶卷和酪干。久食奶酪的人说它:“饥者甘食,渴者甘饮,内以养寿,外以养神。”
酸梅汤用酸梅(乌梅)或去核青杏加糖煮熟,晾凉后滤去渣子,调进玫瑰、木樨或桂花,放冰镇着。颜色呈淡黄(水晶蜜色)。旧时,每年立夏后,“冰镇梅汤”四个字的横幅象酒家的帘子一样在干鲜果店的门口迎风招展。卖酸梅汤的往往兼卖果子干,有的小贩口中还要唱道:“又解渴,又带凉,又加玫瑰又加糖,不信您就弄碗来尝。苏造肉是北京著名传统小吃。传说始于苏州民间,在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被带回京,遂成为宫廷小吃。至于如何流传到京都民间,还有一段故事。过去皇帝上朝,百官要在天亮时去到宫里,腹中未免饥饿,时间一长,太监们就勾结几个小苏拉(宫中打杂役的)在隆宗门外摆几个摊子卖早点(有的说是在东华门外设摊),供上朝的老爷们吃。除了卖炒肝、杏仁茶、吊炉烧饼等小吃外,还有苏造肉。溥仪出宫后,苏造肉的制法则传到了什刹海——荷花市场的小摊上。其制法是把用调料煮好的猪肉、肝、肺、心、肠、肚、炸豆腐片、火烧切成一碗,用漏勺盛着,浸入苏造汤(热卤汤)中,反复烫几次,放入碗里,浇上热卤汤,趁热食用。
饮料
过去北京市民主要是喝茶(特别嗜好花茶),极贫困者喝白水。过去的旗人(指原属满汉八旗的人家),最讲喝茶,闲着没事儿就要到茶馆中坐着喝茶,边喝边聊,高兴了再唱上几句。《京都竹枝词》云:“小帽长衫着体新,纷纷街上步芳尘。闲来三五茶坊坐,半是曾登士版人。”注曰:“内城旗员于差使完后,便易便服,约朋友,茶馆闲谈,此风由来久矣。”“汉族人很少涉足,多是八旗人士,虽官至三四品,亦厕身其间(茶馆),并提鸟笼,杂坐闲谈。”一般市民也酷爱喝茶。不分冬夏,早饭前定要喝几杯。老北京人认为,早晨不喝茶,不但一天没精神,而且连嘴也张不开。一般是用“水氽子”(直径大约10 厘米的带把长铁筒)插放在火炉里烧水沏茶,也有上茶馆喝茶或自带茶叶到茶馆买开水冲茶喝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的普遍应用,近些年来,市民的饮料也丰富起来,除了喝茶外,咖啡、啤酒、香槟、汽水、可乐、各种果汁应有尽有。有客临门,任你选饮。冬季饮茶或咖啡更为惬意,在不少人家中,咖啡已代替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