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作者 (美)贝尔
译者 严蓓雯
出版时间 2010-1-1
语种 简体中文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定价 58.00元
目录导航

图书信息

   书 名: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作 者:(美)贝尔 ,严蓓雯 译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ISBN: 9787010086194

  开本: 16开

  定价: 58.00元

内容简介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自1976年问世以来,备受赞誉,堪称知识界的 扛鼎之作。它令我们理解经济学、文化和社会变革三者关系的方式为之一变。 新教伦理的道德基础由资本主义内部产生,如今已被现代资本主义无限扩张的欲望埋葬。当代 资本主义社会——始自 冷战结束,到 后现代主义的兴衰——具有怎样的图景?我们在21世纪面临的基本文化矛盾是什么?本书为你揭开 谜底。

内容提要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自1976年问世以来,备受赞誉,堪称知识界的 扛鼎之作。它令我们理解经济学、文化和社会变革三者关系的方式为之一变。 新教伦理的道德基础由资本主义内部产生,如今已被现代资本主义无限扩张的欲望埋葬。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始自冷战结束,到后现代主义的兴衰——具有怎样的图景?我们在21世纪面临的基本文化矛盾是什么?本书为你揭开谜底。

作者简介

   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当代美国重要的学者和思想家,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学、 未来学与发达资本主义研究领域声望颇高。著有(意识形态的终结)、《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等。

目录

  1978年再版前言

  初版序

  初版说明

  导论领域的断裂:主题阐述

  第一部分 现代性的双重 羁绊

  第一章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

  第二章文化话语的断裂

  第三章20世纪60年代文化情绪

  第四章走向伟大复兴:后工业时代的宗教和文化

  第二部分政治的困境

   导语:从文化到政治

  第五章动荡的美国:国家危机中的暂时和永久因素

  第六章公共家庭:论“财政社会学”和自由社会

  1996年版后记

  索引

编辑推荐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人民·联盟文库

文摘

社会接受革新远不是那么被动;它为那些急切想攫取新东西的思想提供了一个市场,因为这思想认为新事物在价值上高于所有旧事物。因此,我们的文化有一个前所未有的使命:它是对新感觉的权威的、永无休止的寻求。

诚然,变革观念也主导了现代经济和现代技术。但是,经济和技术中的革新被可用资源和财政预算所限制。政治领域也是如此,变革受现有制度机构所限,受互相竞争的群体的投票权所掣肘,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受传统影响。但是,在表现符号和形式上,变化在文化领域内部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尽管大众马上接受、消化它们尚有些困难。

在“求新传统”(哈罗德·罗森伯格①Harold Rosenberg这么称呼它)中,其独特之处在于,它允许艺术可以解放、打破所有类别,去探索体验和感觉的所有模式。如今,除了个人的疯狂冒险外,幻想(是不是如今任何事物都被认为是奇异的或无法言说的?)所需的代价相当小。而且,即便是疯狂,如今也被看做真实的更高一级形式!像米歇尔·福柯和R.D.莱恩②(R.D.Laine)的社会学理论著作中就这么认为。由一小圈子热衷于探索新事物的人,创造了新的感觉和跟新感觉相连的行为的新风格;因为新事物本身就有其价值,它们通行无阻,新感觉和其行为方式因此快速传播,改变了文化大众(如果不是更大范围的人群的话)的思维和行动,文化大众是社会中知识和信息工业领域内的新兴知识阶层。

序言

那位博学多才的塞缪尔·约翰生(Samuel Johnson)认为,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不会将一本书从头读到尾。他自己的方法就是将书快速扫一遍,只阅读那些令他感兴趣的部分,而跳过其他所有章节。

这是了解一本书的一种办法,对聪明的读者来说,也许就已经足够了。但是,这些年来,许多人并不真正阅读书籍,而是草草过一遍,且通常是从评论家那里了解一下。考虑到传媒的局限和文化的本性,这种知识隔了一层,有一定危险。首先,即便一本书有复杂论点,评论家——他们可是大忙人——也会急速扫一下全书,找出几句话压缩成论点,然后找个标签,把作者放进时髦评论语汇的合适专项中。如今在美国,自由主义思想偏见占据主流,一个论点若和自由主义相悖就会让一些评论家不甚舒服。而那些抨击当代文化某些方面——这些方面太随意地声称自己宣扬“解放”——的著作,其作者就会发现自己被贴上了“新保守主义”的标签。

这类标签就其本身用语来说毫无意义。因为它假设社会观点可以沿单一维度结队成列。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