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纳河上的星夜》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生·梵高于1888年创作的著名油画。显示了法国南部城市阿尔勒的罗纳河上的夜景。
1888年2月,在提奥的帮助下,梵高来到阳光灿烂、色彩艳丽的南方城市阿尔勒。阿尔勒给这个崇尚自然的画家带来了无休无止的创作灵感。他几乎进入了一种疯狂的工作状态中,在阿尔勒生活的四百天内,大约画了200幅油画、100多幅素描和水彩画,还写了200多封谈论艺术与生活的书信。这幅《罗纳河上的星夜》就是梵高1889年9月住在阿尔勒期间创作的油画。[5]
英文
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
特点
蓝色主调抹上黄调的星光河沿岸灯火,一对男女在河畔牵手夜行,那是罗纳河最典型的浪漫之夜。
画风
梵高的作品。短促的堆积用笔,非写实的画面典型的印象派,唯美的构图是画家结合现实的小镇,加入自己的理想主义创作的,寥寥几笔勾勒出河岸线,着重点是天空和河面,右下角的点睛之笔动态的河面拍打停泊的小舟,一对夫妇的散步把画面直接衍生到弧形的河岸。
”[6]
1889年5月2日,梵高将该画送给了他弟弟J·梵高·邦格,并由其收藏至1905年,一直存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
1905年到1922年,该画由巴斯苏姆(Bas Veth)收藏,存放在荷兰布森。
1922年,该画由弗雷德·穆勒(Fred Muller)收藏。
1930年前后,弗尔南多·莫奇收藏该画。
1975年,弗尔南多·莫奇将该画捐赠给巴黎卢浮宫。
1975年,巴黎卢浮宫将该画分配到巴黎奥赛博物馆。[7]
展览时间 | 展览名称 | 展览地点 |
---|---|---|
1889年 | 客厅的独立艺术家展会 | 法国巴黎 |
1905年 | 凡高特展 | 荷兰阿姆斯特丹 |
1931年 | “十九世纪的伟大大师”特展 | 法国巴黎 |
1937年 | “国际会展艺术与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特展 | 法国巴黎 |
1938年 | 英格里斯对塞贡萨克的影响 | 法国巴黎 |
1960年 | 文森特·梵高特展 | 法国巴黎 |
1978年 | “新的藏品”特展 | 法国巴黎 |
1980年 | “五年的丰富遗产:1975年至1980年的捐赠”特展 | 法国巴黎 |
1996年 | “奥赛博物馆印象派艺术新收购”特展 | 法国巴黎 |
1998年 | “梵高”特展 | 法国巴黎 |
1999年 | “梦与现实——奥赛博物馆收藏”特展 | 日本神户 |
2000年 | “艺术与生活的海洋”特展 | 荷兰阿姆斯特丹 |
2000年 | “灯光!工业时代1750—1900年” | 美国匹兹堡市 |
2001年 | 凡高和高更 | 美国芝加哥 |
2002年 | 文森特和西奥·范·戈夫 | 日本札幌 |
2002年 | “文森特和西奥·范·戈夫”特展 | 日本兵库县 |
2002年 | “抽象的起源” | 法国巴黎 |
2004年 | “来自奥赛博物馆的印象派”展览 | 澳大利亚墨尔本 |
2005年 | “奥赛博物馆印象派”展览 | 奥地利 |
2006年 | 特雷耶科夫画廊150周年纪念日特展 | 俄罗斯联邦莫斯科 |
2006年 | Cézanne to Picasso, Ambroise Vollard, Patron of the Avant-Garde | 美国纽约 |
2007年 | Cézanne to Picasso, Ambroise Vollard, Patron of the Avant-Garde | 美国芝加哥 |
2007年 | “塞尚、毕加索的杰作” | 法国巴黎威尔士画廊 |
2008年 | “梵高与黑暗之夜” | 美国新泽西 |
2009年 | Van Gohn en de Klemen van de Nahr | 荷兰阿姆斯特丹 |
2009年 | Van Gohn,Gauguin,C . ZaAnne & Beyond,Post-Inprefenm from the Cooperation of Orase | 澳大利亚堪培拉 |
2010年 | 奥赛博物馆的收藏品——后印象派的杰作 | 日本东京 |
2010年 | Van Gogh, Gauguin, Cézanne, and beyond : Post-impressionist masterpieces from the Musée d'Orsay | 美国旧金山 |
参考链接[7] |
展览时间 | 展览名称 | 展览地点 |
---|---|---|
1889年 | 客厅的独立艺术家展会 | 法国巴黎 |
1905年 | 凡高特展 | 荷兰阿姆斯特丹 |
1931年 | “十九世纪的伟大大师”特展 | 法国巴黎 |
1937年 | “国际会展艺术与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特展 | 法国巴黎 |
1938年 | 英格里斯对塞贡萨克的影响 | 法国巴黎 |
1960年 | 文森特·梵高特展 | 法国巴黎 |
1978年 | “新的藏品”特展 | 法国巴黎 |
1980年 | “五年的丰富遗产:1975年至1980年的捐赠”特展 | 法国巴黎 |
1996年 | “奥赛博物馆印象派艺术新收购”特展 | 法国巴黎 |
1998年 | “梵高”特展 | 法国巴黎 |
1999年 | “梦与现实——奥赛博物馆收藏”特展 | 日本神户 |
2000年 | “艺术与生活的海洋”特展 | 荷兰阿姆斯特丹 |
2000年 | “灯光!工业时代1750—1900年” | 美国匹兹堡市 |
2001年 | 凡高和高更 | 美国芝加哥 |
2002年 | 文森特和西奥·范·戈夫 | 日本札幌 |
2002年 | “文森特和西奥·范·戈夫”特展 | 日本兵库县 |
2002年 | “抽象的起源” | 法国巴黎 |
2004年 | “来自奥赛博物馆的印象派”展览 | 澳大利亚墨尔本 |
2005年 | “奥赛博物馆印象派”展览 | 奥地利 |
2006年 | 特雷耶科夫画廊150周年纪念日特展 | 俄罗斯联邦莫斯科 |
2006年 | Cézanne to Picasso, Ambroise Vollard, Patron of the Avant-Garde | 美国纽约 |
2007年 | Cézanne to Picasso, Ambroise Vollard, Patron of the Avant-Garde | 美国芝加哥 |
2007年 | “塞尚、毕加索的杰作” | 法国巴黎威尔士画廊 |
2008年 | “梵高与黑暗之夜” | 美国新泽西 |
2009年 | Van Gohn en de Klemen van de Nahr | 荷兰阿姆斯特丹 |
2009年 | Van Gohn,Gauguin,C . ZaAnne & Beyond,Post-Inprefenm from the Cooperation of Orase | 澳大利亚堪培拉 |
2010年 | 奥赛博物馆的收藏品——后印象派的杰作 | 日本东京 |
2010年 | Van Gogh, Gauguin, Cézanne, and beyond : Post-impressionist masterpieces from the Musée d'Orsay | 美国旧金山 |
参考链接[7] |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印像派画家。他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8]
他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之家,24岁之前,曾在海牙、伦敦、巴黎等地的古匹尔画店当店员。后来成为传教士,在比利时西南部的博里纳日矿区传教,由于同情和支持穷苦矿工的要求而被解职,在度过了一段极度失望和贫困的生活后,他决定在艺术的探求中完成自我的解脱。1880年以后,他到处求学,向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求教,向荷兰风景画家安东·莫夫学画,但最后还是决定自学,他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按自己的认识表现世界。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梵·高一生留下了丰富的作品,其中代表作有《向日葵》、《星月夜》、《麦田上的乌鸦》等,但他的作品直到去世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他的艺术作品对20世纪表现主义影响甚深,特别是苏丁和德国表现派画家。
vincent/文森特(民谣音乐)
演唱者是著名民谣歌手唐·麦克莱恩(Don Mclean),他用这首感人的歌献给这位“疯子”梵高,在感动其本人的同时,也感动了全世界热爱生活, 心存希望的人们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纪念馆前,人们总能听到这首歌,她一遍一遍的放着,永远让人感动,让人怀念。之所以把这首歌曲放在这里作为补充,是因为此曲正是为《罗纳河上的星夜》为灵感来源而创作的。我们不妨一边聆听这首动人的歌曲,一边欣赏这幅《罗纳河上的星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