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园环境整洁优美。绿化面积19800平 方米,生均11.26平方米,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绿。校内高品位的育人景点错落有致,在白大 理石上刻字贴金的“三风”墙和“校歌”墙格调高雅;大红铝塑板作底镶贴金铜字的“校训”墙庄重典 雅;从二楼到四楼的“师生风采长廊”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动力;画廊品位不凡,雕塑令人遐想;鲜花 点缀,触目怡情,绿草如茵,足以悦性;长廊披覆紫藤,新荷倒映碧波,清风摇曳竹影,淡月弥散梅香 ……美丽的校园,是学生读书、生活的理想处所。
多年来,该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力推进素质教育。2004年,学校在传承历 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念,推出了新的校训和“三风”并赋予丰富而深厚的内涵,校训是“厚德 载物,务本求是”,校风是“爱国敬业 笃行精学 崇尚和谐 追求卓越”,教风是“德高业精 激趣 善导 精讲崇实 求真创新”,学风是“勤奋严谨 博学善思 知新致远守正持恒”。
近年来,学校艺术、体育教育的特色愈加鲜明。学校注 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该校先后赢得了江苏省文明 单位、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省体育卫生两个条 例先进单位、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省科技竞赛先进单位、省招飞工作先进单位、省军训先进单位、市 先进集体、市安全文明校园、市教科研先进单位、市艺术窗口学校、市合格卫生室、市教育收费规范学 校、市教育基建档案管理先进单位、市模范教工之家、市绿色学校、市“扶贫助学”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东方分校 明确的办学目标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我们提出“让每一个在东方校园里工作过的教职工都不愿意离开东方分校;让每一个在东方校园里读过 书的学生都对母校有着深深的眷恋;让每一个有教育理想的港城的优秀教师都愿意到东方分校工作;让 每一个渴望到高校深造的东方学子都愿意留在东方分校学习”的教育理想。我们的目标是用3-5年的时 间,把该校办成东部城区乃至全市的名牌学校,由现在“新海的东方”,变成今后“东方的新海”。具 体内涵概括为以下几点:
(1)学校管理达到全省重点中学的中上游水平。
(2)德育工作确保达到“省 德育先进学校”的标准。
(3)教学质量要达到全市省级重点中学的上游水平,2005-2007年,高考本二 以上达线数近三年要突破的数字分别为:80人、100人、160人。
(4)确保创建一支全市一流的教师队伍 。
(5)办学条件达到国家级示范高中的标准。这一办学目标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产生 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全校教职工正在为这一目标不懈地努力着。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东方分校 有效的德育工作促进了该校优良校风的形成该校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贯彻 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以课堂渗透教育为主渠 道,充分挖掘德育资源,开辟各种德育渠道,构架德育工作网络,形成德育工作合力,提高该校德育工 作的实效性、渗透性、开放性、自主性。德育操作努力实现“四化”:常规教育系列化,道德教育体验化,理想教育梯次化,心理教育多样化。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成立了由分管校长、政教主任、团委书记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挑选师德修 养好、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班主任。通过出刊《班主任文摘》、进行班主任培训、举办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不断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奖惩条例,有力地调动 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除了这些骨干力量外,我们还把德育工作延伸到任课教师。我们重视德育后备 队伍的培养,让刚毕业的教师担任见习班主任。
2.完善德育制度。德育工作不是抽象的,它贯穿于学生行为的方方面面,制订各种纪律制度督促学生遵 守就成为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近几年,该校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从纪律到卫生,从自习课管理到 课外活动管理,几乎涵盖了学生在校的所有行为,形成了一个体系。我们利用新生入学前培训、班会课 、国旗下讲话等加强对纪律制度的学习。制度的订立,避免了德育工作随意性、盲目性和无序性。
3.努力探寻生动有效的德育载体。我们建立了多个不同类型的德育基地,让学生体会贫困地区学生求学 的渴望和在逆境中拼搏的精神,带学生到部队去感受军人顽强的意志和严明的纪律,在现代化的工厂让 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性。每学年,我们都举办一次校园艺术节和校园体育节,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 的集体荣誉感。结合重大节日如建党八十周年、五四青年节、国庆节、元旦节等,开展系列活动。开设 阅览课,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生活观。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讨论 德育中的热点问题,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4.德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良好的校风已经形成,学生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情操健康,行为规范 ,勤奋好学,善于合作。该校被评为省文明单位、省德育先进学校、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省体育卫生 两个条例先进单位、市安全文明校园等。
优良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1.正视现状,知难而进。长期以来,该校的生源质量一直处于全市三流水平,每年的高中招生分数线均 比市区的国家级示范高中少100分左右,优秀学生更是凤毛麟角。面对这样的生源质量,全校上下没有悲 观失望,怨天尤人,而是统一认识,立足现状,勤奋工作,积极挖掘潜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严格教学常规管理。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抓好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试的各个环 节,教研组活动、集体备课、教案要求、公开课开设、作业批改、考试等每个环节都制订了详细的制度 并落实到位,做到了检查常规化、制度化。该校还制定了切合校情的教学基本策略。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每学期都开设多种形式的学法讲座,开展学情调研,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 。课堂上由重视教师的“教”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学”,强调学生“学”了多少,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 质量。
4.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风日渐浓厚,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养成。2000年高考,该校本科录取99人,其 中谷林同学总分609分,列全市理科第8名;文科的江婷婷同学语文和综合科成绩均为全市最高分。2001 年本科录取147人,2002年本科录取142人。2003年高考本科录取203人,2004年本科录取110余人。该校 在市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中均处于全市中上游。该校的艺术、体育工作特色越来越鲜明,在全市乃至全省 都有一定的影响。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东方分校 严格的常规管理是提高办学效益的根本保证
1.全校形成共识。管理是提高质量的关键,管理出效益,严格、科学的管理可以极大地调动全体师生的 积极性,激发内在潜能,弥补诸多先天不足。在这方面已有许多成功的例子。现在学校实行目标管理责 任制、部门负责制和年级负责制。
2.完善制度,做到制度育人。所谓管理的规范,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按章办事。从学生管理到教师管理 ,从德育到教学到后勤,我们制订了一整套的纪律制度,各项工作都做到了有章可循。该校每年都要对 照《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自查自纠,不断促进学校的管理水平迈向新的层次。
3.管理求实、求细、求严。在管理中,我们不贪多,不务虚,从小事入手,每学期抓一两个方面,严格 要求,常抓不懈,“管”出成效。学生的仪表、自行车排放、打扫卫生、作业书写、自习课要求等等, 每一项都管理到位。
4.严格规范的管理产生了良好的效益。该校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已经形成,各部门高效运转,各项 工作按部就班,教育教学秩序井然。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市先进集体、市常规管理达标学 校等,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制度化。1999年6月,该校出台了《教师队伍建设十条意见》,提出了教师队伍 建设的五年目标和具体措施。2001年6月,又对此《意见》作了修订。每学期都由支部和工会负责安排一 次师德讲座,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学基本功考核竞赛,每学年开展一次“123评优”活动,每学年有计划地 组织各科教师到苏中、苏南教育发达地区听课学习,免费为教师征订本专业的教学杂志,鼓励教师开展 教学科研等。这个《意见》,对我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建立合理的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每位教职工都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学校的每项工作都有 具体的目标和详细的评估条例;学校对各项工作都有严格的检查和考核,依据检查考核的结果,根据学 校的奖惩制度予以奖惩,充分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2004年,新海高中又选派了16位优秀教师充实到 我校的教师队伍中,形成了人员富余的态势,使教师的岗位竞聘能够落到实处,真正形成激励机制。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东方分校优秀教师 3.教科研工作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把教科研工作作为提高办学质量的助推器。在课题研究的宣 传发动、选题、计划和撰写申报材料等方面,对教师作具体的指导。我们请有关专家到我校作课题研究 方面的专题讲座。把教科研工作和实际教学结合起来,使教科研工作成果内化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该校目前实施的研究课题有省级6个、市级6个。
4.重视新教师培养。由于学校扩招,近几年我校每年都分配来十几名新教师,他们的业务能力需要快速 提高,我们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给每位新教师指定一位指导教师,把指导青年教师的成绩作 为对老教师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实施集体备课制度,保证了新教师备好每一节课。充分信任每一 位新教师,敢于给他们压担子。
5.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现在,我校教师的责任心、工作热情、奉献精神明显增强,教学水平有了长 足的提高。许燕云老师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工作者,有5人参加了研究生班学习,有9人参加了省级 骨干教师培训,有2人为市学科带头人,有8人为市“教学能手”,有4人获省级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有6人获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01年以来,我校教师在各级报刊上发表的论文有70多篇,市级以上获奖 论文12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