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风光带

中文名 秦淮风光带
位于 南京城南
目录导航


  秦淮风光带主要景点基本上分布在 秦淮河两岸。自六朝起,这里就是大族聚居、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之地,是历史上南京这一繁华都市的缩影。

简介


  东晋书法家 王献之迎接爱妾 桃叶的渡口 桃叶渡;与之毗邻的 吴敬梓故居陈列馆;可以观看天下奇景秦淮 半边月的 文德桥;因东晋 名门望族 王导、 谢安而闻名的 乌衣巷及 王谢古居;体现 儒家文化的夫子庙、 学宫、贡院三大 古建筑群;展示明末清初街市风貌的东西市场;传为明末风尘奇女子 李香君故居的 媚香楼;列为 世界之最、雄伟壮观的 中华门城堡;明代开国功臣 徐达府第的东、 西花园—— 白鹭洲公园、 瞻园等,其中秦淮之胜首推夫子庙。明代最负盛名的是秦淮画舫,素有“秦淮灯船甲天下”之誉。著名作家 朱自清和 俞平伯先生就曾泛舟秦淮,写下了“文坛双璧”的著名散文——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把秦淮河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
华灯初上,泛舟秦淮,伴随着船工那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两岸的古建筑流光溢彩,彩灯勾饰的全国最长的大照壁,壮伟的“天下文枢”坊,庄重的文德桥,娟秀的 魁光阁无不倒映在诗情画意的河水之中。

夫子庙


  即孔庙,始建于宋,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夫子庙以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全长110米,是全国照壁之最。每年 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八,这里举行 夫子庙灯会,热闹非常。
1985年, 南京市政府修复了夫子庙古建筑群,还改建了夫子庙一带的市容,许多商店、餐馆、 小吃店门面都改建成明清风格,并将临河的贡院街一带建成古色古香的 旅游文化商业街;夫子庙既恢复了旧观,又展现了新容。
夫子庙建筑群由孔庙、学宫、 江南贡院荟萃而成,是秦淮风光的精华。 明远楼是贡院内楼宇之一,位于贡院中间,原是用来监视应试士子的行为和院落内执役员工有无传递关节的设施。“明远”是“ 慎终追远,明德归原”的意思。楼下南面曾悬楹联,系清康熙年间名士李渔所撰并题:“矩令若霜严,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器尽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览无余。”从联中也可看出明远楼设置的目的和作用。大门上悬有横额“明远楼”三个金字,外墙嵌《金陵贡院遗迹碑》,记述了贡院的兴衰历史。
如今这里是南京最著名的步行商业街区,也是最具老南京风味的地方。

中华门


  中华门位于 中华路南端, 长干桥以北,明代称聚宝门,因其面对聚宝山(今名 雨花台)而得名,是 南京城墙现存最大的一座城堡式城门。门高21.45米,
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9米,面积1.6万多平方米,有三道 瓮城四通城门,各道门都有可上下启动的 千斤闸和双扇木门,现仅存闸槽和门位。瓮城中筑有27个 藏兵洞,计可藏兵3千,也可贮藏备战物资,宜攻宜守。城门上原有庑殿式重檐筒瓦顶敌楼,抗战时遭毁,现仅存台基残迹。中华门城堡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设计巧妙,匠心独具,有极高的军事实用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是秦淮风光带上一个别具特色的景点。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