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儒1932年诞生于汉阴城内一皮影世家,父亲李志在皮影戏班里“坐统”,是有名的旦角演员和鼓师,他从小就爱看爱听皮影戏,受到了皮影艺术的熏陶。大师七岁开始进学堂读书,九岁辍学便随父亲进了皮影戏班。在皮影戏班,他耳濡目染,对皮影“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飞舞百万兵”的神奇更加肃然起敬,将情感完全沉浸在了皮影的斑斓世界里。父亲见他人小、心灵、手巧,让其拜汉阴东关著名的皮影拦门人、高级皮影耍手韩锦文为师,学习拦门耍皮影的技艺。韩锦文老师对他要求很严,要他从一招一式最基本的动作学起,手把手教他练手腕、练指头、练耍功,还给他讲戏,使他熟悉一个个剧情、场景、程式、人物、唱腔、动作、造型。李兴儒学习十分努力,不仅认真听老师讲、认真看老师每一场表演,还在台上台下苦学苦练,强记每本剧的剧情、人物动作和唱词。老师和父亲见他学习进步很快,在他十一岁时,就让他试着拦门,独当一面耍皮影。那时,他虽然个子矮,需要站在土坯糊基上演出,但大胆、泼辣、全身心投入,竟获得了老师的肯定和观众掌声。
首次成功使他深受鼓舞,增强了作皮影戏拦门人的信心。随着演出实践的升华,少年李兴儒暗暗给自已定了奋斗目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老师,成为响当当的皮影艺人。有了奋斗目标,他更加勤奋,执着地去追求。每次演出前,他都认真准备,设计每一个场景和动作,力争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演出中,他一丝不苟,准确到位地表演每一个人物动作,体现出剧情和人物情感的变化;演出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想着怎样改进和提高。为设计多个皮影兵将对打,且个个能翻、能越,他废寝忘食,实验了成百上千遍;为在皮影表演中使用焰火、燃放鞭炮,他一次次观看古典戏剧演出,一遍遍钻研、实验这方面的技巧,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经过数十年的磨砺,李兴儒的皮影拦门耍技终于攀上了炉火纯青、技高一筹的巅峰。
皮影戏班拦门人,不仅要有手上的耍功,还要有嘴上的唱念功,必须承担一两个演唱角色。陕南演出的皮影戏,均无成型的文字剧本,每本戏靠师父口传身授,这无疑增加了皮影戏说唱人的难度。李兴儒敢于面对困难,挑战困难,一方面死记硬背每本戏的各个角色道白、唱词,一方面虚心向师父求教,学习唱念基本功。父亲的旦角唱的好,他在父亲的言传身授下,先攻旦角,一有空就调嗓子,学唱词。攻下旦角后,他仍不满足,台上学、台下练,攻生角、净角、丑角。经过20多年的努力,他记下了200多本皮影戏,并能熟练担任生、旦、净、丑各类角色的演出。观众见他特擅长旦角,生、净、丑角也唱的惟妙惟肖,并能一人独演一本戏中的全部角色,都说他是皮影界的奇才和怪才。
李兴儒从影66年来,表演了200多个汉调二簧皮影戏剧目,至今还能演唱120多个汉调二簧皮影戏剧目,这在全国皮影界是罕见的,就是在整个戏剧界也是少有的。更为诱人的是他的皮影表演有三大绝技:
双手执八兵将对打,而且个个能翻、能越。演皮影戏对拦门人即操持皮影的耍手要求很高,他是戏班子的台柱子,靠他指挥和调度全剧,手上要耍功,嘴上要唱功,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来。中国许多地方的皮影戏班,都是两人或多人拦门,而陕南皮影戏班通常却是一人拦门,这己属不容易。一般皮影拦门人,演武打戏时顶多只能手执四个皮影对打,李兴儒却能手操八个兵将对打,打抱成团,又能分开,并且能使个个皮影翻跟头和飞越,这在皮影界闻所未闻。
皮影表演中使用焰火,燃放鞭炮。人们只知舞台戏剧表演中有口吐焰火、玩焰火的绝技,不知皮影戏表演中有使用焰火、鞭炮的,而李兴儒却把舞台戏剧表演中的绝技运用到了皮影戏的演出中。汉阴及邻县皮影戏观众在观看《龙凤灯》等古典戏剧时,就看到李兴儒手中的皮影人烧舞狮放出了真焰火、燃放了真鞭炮,而且不伤影幕(亮子),这更是皮影界的一绝。
一人能独揽生、旦、净、丑各种角色。中国古典戏剧表演团体里,演员有明确分工,生、旦、净、丑角色相对固定,很少客串。皮影戏班中,虽然没有庞大的演员群,但演员的生、旦、净、丑角色分工也是明确的,尽管时有客串,也是临时性的。这样,就形成了皮影人一生只能演唱一两类角色的戏。而李兴儒却是皮影戏班里的全才,生、旦、净、丑各类角色均能演,能随时递补戏班里人员的不足。在戏班里新人多、缺配唱手的情况下,他一人独唱全剧生、旦、净、丑全部角色,其他人只是拉琴、打响器配合,这在皮影界勘称又一绝。他尤善旦角,且唱腔脆、柔、甜、媚,疑为天籁之音,为今陕南皮影界颇有声誉的男旦。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最有特色的艺术之一。它作为完整的戏剧,比莎士比亚早了1800多年,而它使用影像演出,比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早了2100年。中国皮影被欧美称作“东方艺术”,受到艺术爱好者、收藏家和政界要人的追逐与青睐。但相比皮影在国外的风光,国内的形势却不容乐观。时下,皮影表演艺术大师李兴儒就遇到三大难题:
一是皮影演出市场萎缩,收入微薄。在洋文化的侵入和多种现代文娱活动的挤压下,李兴儒皮影戏班和汉阴县其他两个皮影戏班,现在只能固守在山区农村演出,一年下来只能演二三十场戏,有时一月都不开张。演一本戏300元,除了开销,人均只有50元,无法维持正常的基本生活。想提高戏价,可观众又承受不起。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皮影艺术延续下来,不少有识之士建议,政府应按演出场次给皮影戏班一定补助。对于皮影表演艺术大师李兴儒,则应像其他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一样,按月发给政府津贴。
二是皮影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危机。李兴儒己是75岁高龄的皮影老艺人,汉阴三个皮影戏班无一人能接他的班,他所在的皮影戏班更无人能接替他拦门耍皮影和演唱多种角色。不是他不想带徒弟,而是找不到想学的人或合适的对象。李兴儒说,拦门耍皮影要从八九岁至迟十一二岁学起,皮影戏的唱功也要从少年学起,可这个年龄段的娃娃都在上学,谁愿意把自已孩子送来学皮影。对此,有人建议政府帮助李兴儒办皮影培训班带徒弟,给予培训班经费支持,并为培训班选派文化课教师,培养出新一代皮影人,使中华民族这朵艺术奇葩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三是未录、未拍皮影戏剧资料,无资料留给后人。李兴儒一生中演出了200多本皮影戏,均未留下任何影视资料,其中80多本戏后来不经常演出,大师本人连唱词都忘了,这部分己失传,成了他的终生憾事。现时他虽然还能唱120多本皮影戏,却仍无人去录、去拍完整的影视资料。随着他年事愈来愈高,记忆力减弱,精力不济,能演的本戏越来越少,抢拍、抢录他每本戏的完整影视资料己迫在眉睫。为此,有人建议有关部门筹措资金和组织人力,抓紧拍录李兴儒所演每本皮影戏的全部影视资料,并创造条件建立市或县皮影艺术博物馆,加以妥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