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

目录导航

动态新闻

就是报道新近发生的现实情况的一种新闻。如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各条战线上的新人、新事、新成就、新问题等。动态新闻是发布数量最多、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一般说来,篇幅不长,内容集中,时效性最强,表述直接而简明。

  动态新闻又被称为消息类电视新闻,一般是指各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包括早间新闻、新闻联播和晚间新闻节目以及每逢整点播报的各档新闻节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香港凤凰卫视《时事直通车》都是典型的消息类电视新闻。它们每天和观众见面,传播面广泛,信息容量大,是各地各级电视台电视节目中收视率很高,影响面巨大的节目

  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用客观存在的事实,通过记者用摄像机镜头加以真实的选择记录,然后迅速、及时、广泛而又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它的传播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

新闻的可以从两种角度来定义:

  (一)新闻的性质定义。分两层: 本体论含义:新闻是先在于主体的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 认识论含义:新闻是主体感知到的、或用符号传播并为受众所接收到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 。 认识论新闻包括: 感知新闻:进入主体感知系统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 。 媒介新闻:用符号进入媒介系统传播并为受众所接收到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 。

  (二)从文体意义上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

  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的各种文章,包括消息、通讯,和兼有新闻、文学双重特征的报告文学。

怎样写新闻稿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它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使用频率最高的消息和通讯。

  消息,也叫新闻。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一、消息特点:

  内容真实,事实准确。真实是消息的生命,是力量的所在。事实是它的本源,也是它令人信服的基础。真实,就是事实真实,所写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不能虚构。准确,就是每个事实,包括细节在内都准确无误。如果一条消息失真或有差误,不仅会减低其新闻价值,失信于民,而且还会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内容新鲜,有价值。新闻贵在新,而且有认识意义、启迪和指导意义。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先睹为快。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物。那种一味追求猎奇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观点,是我们所不取的。

  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迅速是消息的价值,消息报道速度迟缓便会降低消息的价值,“新闻”变成了“旧闻”。时效,就是速度要快,内容要新。对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要敏锐地发现,尽快地了解,迅速及时地反映。

  简明扼要,篇幅短小。简短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所谓简短,就是“三言两语,记清事实,寥寥数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集中精炼。

  二、消息的种类(一般把消息概括为四类):

  

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和各项建设中最新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问题的一种文体。它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类。

  重大新闻的简讯都属于动态消息。重大新闻,指事件重大,一意义深远,报道时在报纸上占显著位置的消息。如《我国多种应用卫星齐头发》(光明日报) 1993年5月13日)。简讯内容第一,篇幅简短。如“国际要闻简报”、“学术动态”、“市场漫步”等。

  

典型消息

  典型消息也叫经验消息,它是对一些具体部门、单位、行业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集中报道的一种文体。这种消息是在介绍经验、做法之后,总结经验,揭示规律,以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目的。如《一切依靠群众自己的创造——首钢十年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人民日报》)1988年12月26日)。

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是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各具特色、性质相同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并体现一个主题的报道。它的特点是在综合、概括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见解,揭示规律。如《滥砍树木南亚三国水灾仍频,亡羊补牢印北方帮助员植树》(《光明日报》1993年7月25日)。

  4.述评消息

  又称“记者述评”、“新闻述评”。是一种兼有消息与评论作用的新闻。它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穿插评论或抒发感慨,从而分析说明所报道事实的本质和意义。它的特点是边叙边评,要求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针对事实进行评说,要观点正确,评论得当。如《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辽宁日报》 1979年5月)。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