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中型草本,高可达60厘米。茎直立,直径5毫米,有沟棱,节处膨大,被或密被褐色卷曲短柔毛。
叶互生,有叶柄;叶片两侧不相等,轮廓卵形或扁圆形,长8-16厘米,宽9-1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向下延伸,边缘有圆钝大小不等的浅齿,并5-7浅裂,窄侧2裂,宽侧3-4裂,裂片倒四边形,大小极不相等,长(1) 2-5厘米,宽2.3-5.5厘米,上面褐绿色,密被短小之毛,偶散生较长硬毛,下面淡褐绿色,通常沿脉密被褐色短而卷的毛,偶有下面全部被短小之毛,掌状7-9条脉,两面均明显突起;叶柄长3-7毫米,密被褐色卷曲短柔毛;托叶长圆形,长18-22毫米,宽4-6毫米,先端急尖或渐尖,顶端具长约2毫米的刺芒,无毛。
花通常4朵,呈二回二歧聚伞花序,腋生;雄花:花梗长16-19毫米,无毛,花被片4,外面2枚卵形,长约15毫米,宽约11毫米,无毛,内面2枚倒卵形,长约11毫米,宽约5.5毫米,基部楔形;雄蕊多数,花丝长2-3毫米,花药长圆形,长2-2.5毫米,药隔稍伸出;雌花未见。蒴果下垂,果2-4个,呈二歧聚伞状,果序梗长8-10厘米,一次分枝长10-18毫米,梗长3-4厘米,均近无毛;轮廓长圆状椭圆形,长18-21厘米,直径7-10毫米,无毛,2室,每室胎座具2裂片,具不等3翅,大的宽舌状,长1.3-1.5厘米,宽1.1-1.3厘米,先端圆钝,有明显纵纹,无毛,窄的长3-5毫米,先端圆,无毛;种子极多数,长圆形,淡褐色,有纹,无毛。花期5月,果期6月开始。[1]
截叶秋海棠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1,600米的地区,见于山坡杂林沟边、溪边、山谷以及混交林潮湿处。
截叶秋海棠产于云南(蒙自东南、屏边、西畴、河口、麻栗坡)和广西(百色、凭祥)。模式标本采自蒙自东南。
细菌性病害由斑点病菌引起的叶斑病症状:秋海棠非常容易被该种菌所侵染,但是许多生产者对之没有足够的重视,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病症,因为叶片边缘坏死和叶片斑点是最常见的,几乎所有类型的秋海棠都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
控制方法:控制该病的最佳方法是在植物开始扦插繁殖之初就尽力避免感染病菌,发现病株后就及时集中销毁;此外要尽量减少采用植株顶部灌溉的方式,这样也会抑制病情的发生和扩散;稍微降料的浓度也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
由漆斑菌引起的秋海棠叶斑病症状:病症一般出现在秋海棠叶片边缘、叶尖和破损叶片的叶脉上。坏死区域呈现黑褐色,然后是水渍状。诊断方法是下部的叶片经常会不规则形状的孢子群,中央呈黑色,但边缘为白色。
控制方法:喷洒杀真菌药剂、减少植株受伤和将肥料尽量降低到一个合理的水平都可以减少该病生。
真菌病害(1)由葡萄孢菌引起的灰霉病症状:秋海棠叶片灰霉病经常发植株的下部,尤其是根茎处与基质接触的地方更容易感染病菌,被水浸润的病斑很快会扩散到整个叶整个植株,受害区域呈现坏死斑点,逐渐由褐色转变为黑色。当夜间温度较低、白天温度较高而且湿高时,病原孢子生长加快,受害的叶片上会长出灰绿色的霉状物。
控制方法: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月份控制葡萄孢真菌的扩散成为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而降低灰发生和扩散的重要方式是促进叶片加快干燥、降低温室内的空气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