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大,横走,圆柱形,直径8-11毫米,略似念珠状,节处生出多数细长之根。茎极短缩,高约4厘米,有棱,无毛。基生叶3枚,近革质,具长柄;叶片轮廓近圆形,长14-16.2厘米,宽14-16厘米,先端渐尖至尾尖,基部浅心形至近圆形,边缘有极疏浅齿,并3(-4)中裂或略超过,中间裂片长圆披针形,长9-10.5厘米,宽4.5-5.5厘米,先端渐尖,两侧裂片卵状长圆形,长5-8.5厘米,宽4-6厘米,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近无毛,掌状3-4条脉,二回叶脉为羽状脉;叶柄长22-26厘米,有密棱,无毛;托叶膜质,披针形,长约12毫米,早落。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仅叶柄稍短,叶柄长约16厘米。花葶高约27厘米,干时有棱,近无毛;花白色,通常4朵,呈二回二歧状,分枝长约25毫米;花梗长约15毫米,均无毛;苞片早落;雄花:花被片4,外轮2枚大,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约25毫米,宽约13毫米,先端钝,内轮花被片2,较小,长圆形,长约15毫米,宽约5毫米,先端突尖;雌花未见。蒴果下垂,大,粗壮,果梗长约3厘米,无毛;轮廓椭圆形,长约17毫米,直径约8毫米,无毛,2室,每室胎座具2裂片,具3不等大之翅,一个特大,呈卵状长圆形,长约17毫米,宽约14毫米,先端宽而圆,无毛,有明显之脉,另2翅近等大,呈新月形,长5-7毫米,先端圆,无毛;种子极多数,小,长圆形,淡褐色,光滑。花期8月,果期3月。[1]
产云南(河口)。[1]
生于密林下岩石上和石灰岩山地以及山谷密林下阴处,海拔430米。[1]
门中文名 | 被子植物门 |
门英文名 | Angiospermae |
纲中文名 | 双子叶植物纲 |
纲英文名 | Dicotyledoneae |
目中文名 | 无患子目 |
目英文名 | Sapindales |
科中文名 | 秋海棠科 |
科拉丁名 | Begoniaceae |
属中文名 | 秋海棠属 |
属拉丁名 | Begonia |
种中文名 | 瓜叶秋海棠 |
种拉丁名 | Begonia cucurbitifolia C. Y. Wu |
生境 | 生境: 山谷密林下 |
海拔下限 | 430 |
海拔上限 | 430 |
是否中国特有 | 是 |
是否引种栽培 | 人工引种栽培 |
国内分布 | 云南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