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位于东经117。2’至117。52,,北纬26。55’至27。35’。总面积2836.73平方公里。地势走向大致是西南和东北往中部河谷倾斜。山峦重叠,蜿蜒起伏,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97座,最高点为大埠岗镇的撒网山,海拔1523.9米。市区海拔192米,最低处为洪墩镇水口寨村,海拔130米。闽江的一级支流富屯溪,发源于境内桂林乡盖竹村巫山之北茶花隘下,流经光泽折回邵武,由西北流向东南,经水口寨村流入顺昌县,流经境内全长99公里。
邵武气候温暖潮湿,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市设4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3个乡。人口30万,其中绝大多数为,另有畲、回、苗等14个少数民族共6102人。
三角戏是流传于邵武、光泽、泰宁的地方剧种。起源问题史书上找不到确凿的记载。民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三角戏出现于明朝嘉靖年间,源于江西“采茶灯”;第二种说法是,大约在清乾隆年间,江西的采茶分两支向外发展,一支向浙江演化成睦剧,另一支向福建演化为邵武三角戏。三角戏的140多个传统剧目中,竟有70%左右与江西采茶戏同名。二种说法,在三角戏出现的时间上存在差异,但三角戏是由江西采茶戏演变而来上一致的,从而肯定邵武三角戏,是由江西采茶戏演变而来的。
邵武三角戏
邵武三角戏流行于闽北邵武、光泽、建宁、泰宁等县市。因其初始仅由生、旦、丑三个角色并用邵武方言演唱而得名,在邵武民间又称“三脚班”。据考,闽北三角戏与江西、浙江农村流行的采茶戏、睦剧等民间小戏有渊源关系。邵武三角戏因独具地方特色而深受群众欢迎,业余剧团遍布农村。60年代后期曾一度衰败, 80年代以来,重新活跃,并改进提高,扩展为生、旦、净、末、丑而行当齐全。近几年,邵武民俗馆组织农村业余团队进城演出。闽北三角戏传统剧目不多,内容多反映农村生活和家庭故事,剧中人物多为乡间夫妻、兄妹,本戏有《白扇记》、《大采桑》、《凤凰山》等,小戏有一百多折,主要剧目有《看花》、《雇长工》、《双劝夫》、《卖花线》、《菜刀记》、《怀胜记》、《补缸》、《放牛》、《磨豆腐》、《送郎衣》、《纺棉纱》、《下南京》、《鸣凤进店》、《补背搭》等。[1]
流传在邵武民间的邵武三角戏,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从三角戏的道白、音乐、剧目上考察,它与赣剧、江西采茶戏、邵武民歌有着殊途同归的宗源,都是以传统小戏为主,曲调优美流畅,民歌色彩浓郁。
三角戏的主要特征是剧中只有“生、旦、丑”三人,内容多为家庭纠葛、男女爱情、悲欢离合的故事,既没有大场景和战争题材,也没有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它接近贫苦民众的民间生活,故又称家庭戏。剧本都是取材于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语言风趣,有时还穿插一些邵武方言,而且大多是喜剧,有的是闹剧,使人看之后宽松舒畅,民间流传有“没有皇帝没有官,越看越心宽”的赞誉。据考证,全部传统三角戏剧本的人物中没有一个县级官员 。 三角戏剧种直到解放时还保持着原始的形式。早期三四个人便可演出,叫“三角班”,多属二三个人物的小戏,没有乐队伴奏,演员从头到尾清唱,戏装道具也简单,各人背上一个包裹就可以到最偏僻的山区演出,以后发展为“七子班”。演员三人(或四人),乐队三人,乐器仅有大锣、冬鼓等六种,没有管弦乐器,实际上是清唱加打击乐。 直到1953年,邵武、光泽两个县的老艺人组成邵光剧团,经过各位艺人、老师的不断完善,才加入了笛子、胡琴、二胡等。1956年,邵武专门成立了“三角剧团”,配备了专门的编剧、导演、作曲等,作曲、唱腔等都逐渐走向正规化,特别是1964年,省文艺调研后,还增加了现代剧的演出。“文革”时,剧团解散,老艺人们就把这“三角戏”在民间传承。活跃在闽西北各县市及江西黎川等地的是一支由20多人自愿组成的民间职业剧团,唱的多是原汁原味的三角戏。
邵武三角戏,由于“十年”动乱和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一些传统民俗日益淡化,活动阵地逐渐缩小,在广大农村的展示平台日益减少。
邵武三角戏有过辉煌的历史,而如今三角戏老艺人不足20人,且后继乏人;传统剧目和曲调散失;农村业余剧团简陋,演出剧目陈旧;过去农村人人都会唱上一段三角戏,而今只有庙会、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才能见到十多人组合的三角戏班,加之道具、服装简单,演员未受正规训练。剧目和唱腔原始,喜欢的群众愈来愈少。而城区喜爱三角戏的青年人更为少数,如不抢救,将之失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