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

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 医药
公司名称 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
目录导航

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

  是由国家重点医药企业 扬子江药业集团于2001年1月16日投资兴建的,是南京市重点科技项目之一,2003年12月获南京市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05年12月获 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是一家专门从事医药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的 高科技企业。公司位于 紫金山下,背靠 中山陵,紧邻 沪宁高速公路与地铁二号线,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一~三期 占地面积超过330亩,其中包括国家级研发中心-南京 海陵 中药制药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车间厂房、检测中心楼、 高架仓库、办公楼、职工食堂、公寓、会议中心等,四期工程拟与 宋庆龄基金会合作成立以宋庆龄女士命名的儿童药业, 海陵药业将建成为集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药企业。

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南京海陵中药制药工艺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系扬子江药业集团负责组建的国家中药制药工艺技术中心。

中药制药业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加快中药产业现代化,在生产工艺中引进高新技术,提升中药制药业的工艺及装备水平已成为我国中药制药工业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

为提高中药制造业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由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牵头,出资建设“南京海陵中药制药工艺技术研究有限公司”。2001年8月在南京海陵中药制药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提出组建“南京海陵中药制药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建议书。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高技[2002]1650号文件批复同意南京海陵中药制药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议书,2003年提出了工程中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4年11月工程中心的初步设计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项目共投资1.346亿元,2006年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竣工验收。

工程中心贯彻以“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机制企业化、发展方向市场化”的指导思想,采取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的方针,推动中药制药业的技术进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工程中心主要任务

提高中药生产工艺研究水平,并直接将其成果运用于大生产,形成中药新的研究制造系统模式;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应用于中药的制造过程中;积极与国外相关研究所、学术团体、制药企业等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培养吸收生命科学、化学、医药工程等相关学科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进行中药制造成果技术的转让及推广,并提供相关领域的信息咨询和人员培训。

2、工程中心的组建和技术平台

南京海陵中药制药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工程中心下设,办公室、信息专利部、临床医学部、中药研究部、化药研究部。工程中心已引进硕士12名、博士2名、副教授1名,初步形成包括化药合成、化药分析、中药提取、中药制剂、中药药理等领域的技术队伍,研发人员达到40人。同时,先后选派了多名技术骨干到第二军医大学、江苏省药物研究所开展技术培训。另外拟引进默克、礼来等知名制药公司美籍华人科学家5名,聘请哈佛大学、香港大学等中外客座教授10位。

工程中心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国内一些在中药研发领域知名的高校进行相关技术合作。

针对工程中心的主要任务,筹建了树脂吸附分离技术平台、超滤膜技术平台、超微粉碎技术平台、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平台、色谱制备技术平台等。配备了Agilent、Waters、岛津的高效液相和气相设备;BUCHI旋转蒸发仪;Sephadex、ODS、硅胶等制备色谱柱。各类设备均达到国内药物研发机构的领先水平。

3、工程中心的研究项目及成果

目前工程中心的在研项目包括中药和化药一共达到40多个。工程中心已获新药生产批件6个,临床批件2个,国家受理批件12个。工程中心有7个专利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5篇。

南京海陵工程中心的中药高新技术平台代表了国内外最高水平。仪器先进、设备全面,并匹配有较强实力的科研技术队伍,将带动产业技术进步,并为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成为行业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和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

在拥有树脂吸附分离技术平台、膜过滤技术平台、超微粉碎技术平台、超临界萃取技术平台、GMP中试车间及规范化药理实验室的基础上,计划建设色谱制备技术平台、生物合成技术平台、高通量筛选平台3大中药技术平台。

工程中心是一种新型科研开发实体,其主要宗旨是致力于中国中药现代化事业,在提高中药制药工艺技术水平的同时,将有潜在市场价值的重要科技成果进行后续的产业化研究和系统集成,架起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纽带,使科研成果迅速向产业化转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