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英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缩写OCD)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患有此病的患者总是被一种强迫思维所困扰。患者在生活中反覆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有时,这还与某种焦虑有关)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这样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
手机强迫症的表现从病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强迫症是一种神经性官能症,主要表现有;1、强迫动作,即重复出现某一些动作,自知不必要而又不能摆脱。常见为反复洗手、反复检查等。2、强迫思维,常见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想象、强迫回忆等。通常病人深感焦虑,主观上力图和强迫思维、动作对抗,结果反而越演越烈。部分病人性格有易焦虑、自信不足而又要求完美的特点,从而容易对日常生活事件发生强迫性质的心理反应。
听到和自己手机相似的铃声就会情不自禁地检查手机,属于轻度手机强迫症,可以基本视为正常;中度手机强迫症的典型反应是不停的重复着掏手机、放手机,听到一点声音比如闹钟、微波炉、洗衣机的铃声都会怀疑是自己的手机在响,为每一次未接电话而痛心疾首;重症的手机强迫症就比较可怕了,往往伴随电话来临的幻听、幻想,穷于寻找下载各种与种与众不同的手机铃声,手机表面磨损度很高。
手机强迫症的表现症状一:下出租车时摸摸口袋,手机丢没?出家门后检查检查,手机带没?离开饭桌低头看看,手机落没。
症状二:工作、聊天、玩耍间隙,不管手机响不响,就会时不时地看一眼,害怕有电话漏掉;
症状三:一段时间没电话进来,不由犯嘀咕:手机是不是又犯病啦?是不是没信号?是不是刚才会议放静音没转过来?最后一定会拿出手机证实一下;
症状四:草木皆兵,直把风声雨声车声马声当铃声;
症状五:偶有手机没带在身边,便有些心烦意乱,无法认真工作;
症状六:半天没个电话,没个信息,就会怅然若失;
据医学上定义: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简称强迫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
周军(化名)是一名从事档案保管工作的普通职员,由于工作性质,周军每天与手机寸步不离,工作时也需要格外小心谨慎,严防因工作疏忽而泄露了资料。工作时间一长,周军逐渐养成这样的习惯:每每有电话打来,他就担心有事情发生,导致一时半会都不能离开手机,生怕自己错过了任何信息。一次,他匆忙出差时将手机忘记在家中,在惴惴不安地走了大半路程之后,他还是执意返回家中拿到手机。前往医院就诊时,周军称,他的这一症状已经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手机带给他无形的强迫压力。
纠正“手机强迫症”最简单的方法是经常更换手机铃声,并采用相对舒缓和轻松的乐曲作为手机铃声。如果出现持续、严重的幻觉,或者长期的慢性躯体不适,可能就是从“强迫症状”发展为“强迫症”了。此时需要进行药物和心理治疗。
1、制想法:制想法是用震惊术打断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和强迫意向的自控方式。
2、行为中止法:行为中止法是用毅力强行中止强迫行为的自控方式,当强迫行为出现时,心里就默念:“毫无必要,我有毅力控制!”然后用顽强的意志强行中止强迫行为,由此来抵抗强迫症。
3、专家暗示疗法:通过专家暗示患者,使患者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强刺激反映,同时使患者大脑在瞬间得到一定的命令指控,(指控患者不再强迫性的让自己像一件事或作出动作,如:强迫性反复洗手、反复数数、反复说同样的话,反复回忆一件事等)。
4、专家直接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方面以及敏感部位进行调控,使感觉和注意就出现一种交互作用。利用“精神交互作用”,使患者产生一种最为原始的心理机制(即:发病前的正常状态),这样便直接引导了患者的正常状态,大脑神经得到了最直接的调控,患者开始以正常心态面对自己,面对生活。
5、替代法:替代法是用不相容的观念、意向和行为,去取代强迫观念、意向和行为的自控方式,在出现强迫症状时,立即去回忆或设想有趣的情景或者立即去从事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各项活动,从而使强迫症状自行消除。
Android综合症
1、无论使用手机与否,总在解锁、滑屏。
2、出门常背电池、数据线,电量低于70%就心里发慌到处想办法充电。
3、安装各种有的没的APP,绝大部分纯粹在屏幕上当摆设。
4、怕费电怕占用内存,杀进程强迫症。
5、公共场所到处搜免费WIFI。
6、总是在犹豫是否要安装或者使用哪一款杀毒软件。
近期,国外有多家研究机构表示“智能手机强迫症”正在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健康。
所谓的“手机强迫症”是指拥有手机的人会常常不自觉地刷机、玩游戏以及收发信息刷微博等等。一般而言,查看一次手机不会超过30秒,这其中还包括只是单纯的将屏幕锁打开或者是打开手机上的任一程序。英国一家调查机构就显示,有60%年轻人和37%成年人形容自己对手机“高度上瘾”。其中,六成多的手机用户睡觉也拿着自己的手机,三成的用户在移动中会不断查看手机,能手机的需求和依赖使得他们与周围的世界断开联系,包括自己的亲朋好友。美国最新一项研究指出,每位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必须查看手机34次,有时频率更高达每10分钟1次。
专业机构的研究显示,过度依赖智能手机容易让人们失去思考动力和能力,同时,不再懂得运用休息时间去随意消遣。其实这一点非常有害身心健康。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上网、看电子书、看电影、玩游戏、社交、购物等等,这些具有诱惑力的功能使人们忽略了身体的疲劳感,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造成眼疲劳;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会造成颈部、手臂肌肉疲劳。另外也使人进入深睡期比较缓慢,持续时间也比较短。如果睡眠不好就会使人的精神状态异常敏感、焦虑,情绪容易波动,严重的甚至会有轻度神经衰弱。有医生建议,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应该试着将手机放远一点,同时,要重新养成交流的习惯。 对于学生而言,手机强迫症可以等同于网瘾。另外,一个年轻人频繁使用手机的原因是“显摆”,在手机尚未完全普及的时候,拿出自己的手机同样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特别是iPhone等一些较贵的智能手机使用者尤其明显。所以及早的预防尤为重要。
一、学会顺其自然,强迫症的另一特点是喜欢琢磨,一个芝麻大的事情往往会想出天大的事来。因此在思考问题时,要学会接纳他人、不要钻牛角尖、学会适应环境而不要刻意改变环境。
二、学会享受过程,不过分看重结果。为所当为,做事情要抱着一种欣赏、感受、体验快乐的心情和热情重视过程、不要过分重视结果,这对预防强迫症很重要。
三、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所患疾病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对现实状况有正确客观的判断。丢掉精神包袱从减轻不安全感,学习合理的应激处理方法,增强自信,以减轻其不确定感。不好高骛远,不过分追求精益求精,以减轻其不完美感。
四、家人、朋友对患者既不姑息迁就,也不桥枉过正,鼓励患者积极从事有益的文体活动,使其逐渐从强迫的境地中解脱出来。
重视预防是疾病成功治愈的前提,如果您还是不幸被强迫症所困扰,平虑解迫安神剂可以帮助您解决这一难题,此药是纯中药制剂,治疗效果显著,当强迫症向您发出进攻时,这是您治疗疾病最为有效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