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四明杜醇

作者 王安石
作品名称 《悼四明杜醇》
目录导航

作品原文

杜生四五十,孝友称乡里。  隐约不外求,耕桑有妻子,藜杖牧鸡豚,筠筒钓鲂鲤。  岁时沽酒归,亦不乏甘旨。  天涯一杯饭,风昔相逢喜。  谈辞足诗书,篇咏又清泚。  都城问越客,安否常在耳。  日月未渠央,如何弃予死。  古风久凋零,好学少为己。  悲哉四明山,此士今已矣。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大诗人、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文”。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宋神宗时宰相。创新法,改革旧政,世称王荆公。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方面,词作不多,但其词能够“一洗五代旧习”,境界醒豁。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