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騄

陈文騄

中文名 陈文騄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840年
目录导航

人物信息

个人作品个人作品  姓名:陈文騄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40年

  国籍:中国

  朝代:清朝

  籍贯:湖南祁阳

  民族:汉族

  身份:政治人物

个人资料

旧居旧居  陈文騄(1840〜1904),为清朝宰相陈大受曾孙,封疆大臣陈辉祖孙子。其室名养福斋。

  字仲英,号寿民,又号南孙,晚号槁叟,衡永郴桂道祁阳县金兰桥(今衡阳市祁东县金桥镇)人。同治九年(1870)举于乡,十三年(1874)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安徽候补道。有《养福斋集》。光绪十年(1884)任金华知府,光绪十二年陈文騄重修金华赤松门古城墙,十四年调任杭州知府,丁母忧,服阕,光绪十八年(1892)任台北知府,十九年(1893)任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正三品)兼提督学政,二十一年(1895)5月中旬,因台湾割让给日本而奉旨内渡,后任安徽太平知府、安徽庐州知府、盐运使衔安徽候补道。二十八年督办皖北牙厘总局,三十年卒,年六十五。能诗,著有《养福斋集》。编有《陈氏清劳录》,内有〈陈文肃公年谱〉。

  任职台湾期间,禁教士干请,曾有教士与县官抗,大府欲撤县官以谢教士,文騄执不可,移书领事争之。 在台湾现存的旧志中,规模最大的是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由台湾知府陈文騄等人倡修的《台湾通志》共40卷。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割台时,台湾兵备道陈文騄赋示诸将四首,以励士气,时人和者颇多。诗见连横《台湾诗乘》。新竹失陷后,奉旨内渡。

诗词选摘

文字作品文字作品  渐西观察提点山右中江父老咸怀怨思献诗三十韵以志惓怀

  兰蕙与蓬蒿,同生不同类。庭芷共江蓠,隔山扇馨懿。植物有本性,斯人洽气谊。譬如浑与淄,源分味一致。方寸契合微,名言无可志。下走滞京洛,时俊红尘萃。尤推彦伯贤,一见惊小异。既入季野室,气概四时备。盎然饮太和,不醪亦自醉。何期后十年,移官戏下吏。文宴纵清谈,往往抒宏议。怀抱郁青霞,渊雅而纯粹。恍遇祖约谈,次日如失睡。有时涉文囿,洸洸罗满笥。河东记委箧,崇山识简坠。怜我呰窳才,赖公琢成器。明月照人影,高云讬广庇。不图好风吹,新纶忽迁地。休景知边情,盛绩御屏记。郑白千顷沃,欢呼迎新使。美意汉京洽,觖望鄣南怼。持鞾念旧恩,攀辕洒新泪。我心益戚戚,欲言无一字。公方鬯远猷,岂为私情累。惟祝蚩蚩心,上感羲轩意。牙纛锡专征,江海重膺寄。白发旧部僚,老马伤憔悴。草亭筑四休,轩盖行抛弃。傥报我公来,重理出山辔。短歌寄离愁,烟波荡淮泗。

  乙亥元日庐州作

  暖入东风冻乍开,人随梅柳渡江来。郡符恰共韶光换,凯唱频烦腊鼓催。吴楚河山空故垒,赵张勋业数奇才。日边漫指长安近,昨夜觚棱有梦回。

羲驭飚轮去似梭,五龙六甲眼前过。容添白发梅偷笑,官比黄州筍欠多。绕郭沟塍知土辟,沿街烟火验时和。驽骀虽老雄心在,拔剑犹能斫地歌。

陈姓起源

陈姓始祖陈姓始祖  1、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为虞舜之后裔。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妫满于陈,妫满为陈侯,称胡公满,胡公满传至10世孙妫完,陈国内乱,厉公的儿子出奔到齐国,以国为氏,称陈氏。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除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一是陈哀公之子留,避居陈留。二是陈泯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三是陈泯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居于固始,其后因无子,便以颖川陈寔为嗣子,遂融入颖川陈氏。

  3、出自白永贵之后。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多改陈姓,是为万年之陈氏。

  4、刘矫的后裔也有改陈姓的。

  5、南北朝时,鲜卑族一支三字姓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复姓为汉字单姓,称陈氏。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