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为了取代硫磺岛级两栖攻击舰,美国海军以塔拉瓦级(Tarawa class )两栖攻击舰的
设计发展出黄蜂级。黄蜂级的外型与塔拉瓦级十分类似,并使
用相同的动力系统,但是黄蜂级在设计与概念上有重大的改良,并且功能更多。本级舰的命名多半沿用以往的名舰名,例如黄蜂号(USS Wasp LHD-1)、埃塞克斯号(USS Essex LHD-2)的前身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航空母舰,而博克瑟号(USS Boxer LHD-4)与博诺姆·理查德号 (USS Bonhomme Richard LHD-6)的前身也是二战时期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舰名。此外,也有以著名战役名为命名的,例如第七艘硫磺岛号(USS Iwo Jima LHD-7)。
直通式航空母舰式飞行甲板;右舷大型岛形上层建筑;2座烟囱顶部装有黑色顶罩,分别位于岛形上层建筑前后;2部“海麻雀”防空导弹箱式发射装置,1部位于岛形上层建筑前方,另1部位于舰尾。RAM防空导弹发射装置位于上层建筑和舰尾“海麻雀”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前方;2部相似的柱式桅杆位于岛形上层建筑顶部,后者稍高;“火神·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分别位于舰桥顶部和舰尾;2部升降机分别位于右舷岛形上层建筑后方和左舷舰肿位置。
备注1:船台甲板和舰尾舱门规格为181.38×15.24米(267×50英尺),可装卸3艘气垫登陆艇;车辆运载能力:5辆M1A1主战坦克、25辆LAV-25装甲车、8门M198 155毫米榴弹炮、68辆卡车、10辆运输艇和其他登陆艇。[1]
不同于塔拉瓦级,黄蜂级的原始设计中就被赋予操作LCAC气垫登陆艇以及AV-8战斗机B型的能力。黄蜂级的舰内空间结构与塔拉瓦级相似,不过舰内车库甲板面积(1980平方米)仅有塔拉瓦级的73%,货舱甲板容积(3030立方米)也只有塔拉瓦级的92%,腾出的空间用来容纳航空机相关设施,可装载比塔拉瓦级更多的航空器。黄蜂级的泛水式舰内坞舱长82.1米,宽15.3米 ,虽然账面尺寸比塔拉瓦级小,不过由于内部结构变更的关系,黄蜂级的坞舱一次能容纳三艘LCAC气垫登陆艇或12艘LCM-6机械登陆艇(塔拉瓦级一次只能搭载一艘LCAC或4艘LCU登陆艇),并且能在坞舱内直接为其所属小艇进行整补。
在原始设计中就纳入了AV-8B的运用能力,黄蜂级无须接近滩头便能进行攻击任务,因此并未如同塔拉瓦级般装置MK-45舰炮,飞行甲板可用面积遂得以增加,这是两级舰在外观上的主要区别之一。与塔拉瓦级相同,黄蜂级拥有两具供运送航空器用的大型升降机,但两具皆为甲板边缘升降机,而非塔拉瓦级将一具设在舰尾中线。这两具升降机都能运送CH-53重型直升机。黄蜂级的舰内车库甲板的标准搭载量包括5辆M-1主战坦克、25辆AAV-7两栖登陆车、8辆M-109自行炮、将近68辆HMMVVV战术轮型卡车、10辆补给车辆、20辆5吨军用卡车、2辆水柜拖板车、2
辆发电机拖板车、1辆油罐车、4辆全地形堆高机等。
车库甲板并未设置驶进/驶出舱门,这些车辆需驶入舰内坞舱,由登陆载具运上岸,或由货运升降机送至甲板上,由重型直升机吊挂至陆上。舰上有六个长7.6m宽3.6m的货运升降机,比塔拉瓦级多一个。黄蜂级的飞行甲板由HY-100高张力钢板建造,长249.6m, 宽42.67m 。
在标准的搭载模式下,黄蜂级的舰载机阵容可为4架CH-53运输直升机、12架CH-46运输直升机、4架AH-1W攻击直升机、6架AV-8B垂直起降攻击机、2架UH-1N通用直升机,或者是9架CH-53、12架CH-46、4架AH-1W、6架AV-8B、4架UH-1N,机队总数大致在30架上下。在突击模式(Assault Mode)下,舰上可搭载42架CH-46运输直升机;而在操作最新一代的MV-22倾斜旋翼运输机时,黄蜂级最多能容纳12架。
除了以直升机进行垂直包围作战外,黄蜂级还能搭载20~25架AV-8B垂直起降战机与4~6架SH-60B反潜直升机 ,当作STOVL航空母舰来使用,此功能与70年代美国海军进行的Project-60舰队整建计划中遭取消的制海舰(Sea Control Ship)相同。原本美国海军打算在飞行甲板前端装置滑跃甲板(Ski-jamp)以增加AV-8B的出击能力,但是为了避免减少直升机起降空间而作罢 ;由于黄蜂级的飞行甲板够长,AV-8B即使不靠滑跃甲板都能顺利起飞 。在一般编制6架AV-8B的情况下,黄蜂级平均每日出击架次(只计算AV-8B)约为10至20架次;如果在制海舰模式、搭载二十几架AV-8B的情况下,每日出击架次可提高到约30架。
本级舰配备SWY-3武器指挥系统与ACDS作战系统,两者连结舰上所有的雷达与电子战系统(包括SPS-48、SPS-49、MK-23 TAS、SPS-67、MK-15密集阵CIWS上的雷达、SLQ-32电子战系统以及日后新增的SPQ-9B目标追踪雷达),指挥MK-15 Block 1A密集阵近迫武器系统以及北约海麻雀防空导弹进行防空接战。黄蜂级亦配备SYS-2整合目标自动追踪系统(IADT),首舰黄蜂号使用的版本为(V)3;不过黄蜂号虽在1989年7月就已成军,但舰上的SYS-2(V)3直到1991年才通过所有测试。后续的黄蜂级则使用1990年开发的SYS-2(V)5。2005年起,美国海军开始LHD 5-8上加装MK-38 Mod 2 25mm遥控机炮,包括黄蜂级。
黄蜂级具备完善的C3I(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s and Intelligence)设施以便指挥两栖作战,并且拥有齐全完善的医疗设施;当登陆部队出发后,舰上的床位空间能立刻转换并成立一所拥有600张病床的野战医院,此外还有4间手术房。首舰黄蜂号最初只装有SPS-49对空雷达,LHD-2之后则增加SPS-48E雷达以及SYS-2 IADT,后来黄蜂号也追加这些装备。未来黄蜂级会增加运用MV-22倾斜旋翼机以及F-35战斗机的能力。此外,黄蜂级正陆续加装MK-31 Block 1拉姆(RAM)短程反导弹系统并纳入SWY-3武器指挥系统中,可大幅强化自卫能力。
技术数据 |
|
---|---|
标准排水量 |
40,500吨 |
满载排水量 |
41150吨 |
舰长 |
253.2 米 |
舷宽 |
32米 |
吃水 |
8.1米 |
动力 |
LHD-1~7: 2×600psi锅炉/70000 2×蒸汽涡轮 1×舰首推进器 双轴 LHD-8: 2×GE LM-2500+燃气涡轮/70000 2×APS辅助电力推进系统/10000 1×舰首推进器 双轴CRP |
乘员 |
船员1108 搭载部队1894 |
航速 |
24节 |
船电系统 |
|
---|---|
雷达 |
1×AN/SPS-48E 3D对空搜索雷达 |
1×AN/SPS-64平面搜索雷达 |
|
1×AN/SPS-73平面搜索雷达 |
|
1×AN/SPQ-9B追踪雷达(改良后加装) |
|
其他 | 1×六联装MK-36 SRBOC干扰弹发射器 1×AN/SLQ-25鱼雷对抗系统 |
作战系统 |
ACDS作战系统 SSDS MK.2船舰自卫系统(LHD-8) 陆战队两栖战术暨管制系统(MTACCS) 整合性两栖战术武器资料系统(ITAWDS) 联合战术信息分配系统(JYIDS) |
舰载武装 |
|
---|---|
舰炮 |
无 |
导弹 | 2×MK-29 IPDMS海麻雀短程防空导弹发射器 |
2×MK-15 Block 1A密集阵近迫武器系统(CIWS)(LHD-5~8)/3(LHD-1~4) 1×MK-31 Block 0/1拉姆(RAM)短程防空导弹系统(21联装MK-49拉姆导弹发射器)(90年代陆续加装) |
|
近防 | 3×MK-38 Mod1/2 25mm机炮(LHD-5~8)/4(LHD-1~4) 4-8×MK-33 12.7mm机枪 |
登陆载具 |
LCAC气垫登陆艇×3或 LCU通用登陆艇×2或 LCM-8机械登陆艇×6或 LVTP-7两栖突击载具×40~61 |
舰载机 |
|
---|---|
标准模式① |
CH-53运输直升机×4 CH-46运输直升机×12 AH-1W攻击直升机×4 AV-8B垂直起降攻击机×6 UH-1N通用直升机×2 |
标准模式② |
CH-53运输直升机×9 CH-46运输直升机×12 AH-1W攻击直升机×4 AV-8B垂直起降攻击机×6 UH-1N通用直升机×4 |
突击模式 |
CH-46运输直升机×42或MV-22倾斜旋翼机×12 |
制海模式 |
AV-8B垂直起降攻击机×20 SH-60B反潜直升机×4~6 |
技术数据 |
|
---|---|
标准排水量 |
40,500吨 |
满载排水量 |
41150吨 |
舰长 |
253.2 米 |
舷宽 |
32米 |
吃水 |
8.1米 |
动力 |
LHD-1~7: 2×600psi锅炉/70000 2×蒸汽涡轮 1×舰首推进器 双轴 LHD-8: 2×GE LM-2500+燃气涡轮/70000 2×APS辅助电力推进系统/10000 1×舰首推进器 双轴CRP |
乘员 |
船员1108 搭载部队1894 |
航速 |
24节 |
船电系统 |
|
---|---|
雷达 |
1×AN/SPS-48E 3D对空搜索雷达 |
1×AN/SPS-64平面搜索雷达 |
|
1×AN/SPS-73平面搜索雷达 |
|
1×AN/SPQ-9B追踪雷达(改良后加装) |
|
其他 | 1×六联装MK-36 SRBOC干扰弹发射器 1×AN/SLQ-25鱼雷对抗系统 |
作战系统 |
ACDS作战系统 SSDS MK.2船舰自卫系统(LHD-8) 陆战队两栖战术暨管制系统(MTACCS) 整合性两栖战术武器资料系统(ITAWDS) 联合战术信息分配系统(JYIDS) |
舰载武装 |
|
---|---|
舰炮 |
无 |
导弹 | 2×MK-29 IPDMS海麻雀短程防空导弹发射器 |
2×MK-15 Block 1A密集阵近迫武器系统(CIWS)(LHD-5~8)/3(LHD-1~4) 1×MK-31 Block 0/1拉姆(RAM)短程防空导弹系统(21联装MK-49拉姆导弹发射器)(90年代陆续加装) |
|
近防 | 3×MK-38 Mod1/2 25mm机炮(LHD-5~8)/4(LHD-1~4) 4-8×MK-33 12.7mm机枪 |
登陆载具 |
LCAC气垫登陆艇×3或 LCU通用登陆艇×2或 LCM-8机械登陆艇×6或 LVTP-7两栖突击载具×40~61 |
舰载机 |
|
---|---|
标准模式① |
CH-53运输直升机×4 CH-46运输直升机×12 AH-1W攻击直升机×4 AV-8B垂直起降攻击机×6 UH-1N通用直升机×2 |
标准模式② |
CH-53运输直升机×9 CH-46运输直升机×12 AH-1W攻击直升机×4 AV-8B垂直起降攻击机×6 UH-1N通用直升机×4 |
突击模式 |
CH-46运输直升机×42或MV-22倾斜旋翼机×12 |
制海模式 |
AV-8B垂直起降攻击机×20 SH-60B反潜直升机×4~6 |
为了应对进入21世纪以后“强度较低、对陆地投送武力为主”的新海上作战型态,美国海军从2003年起以两栖登陆舰艇为核心来组建“远征打击群”(Expedeitionary Strike Group,ESG),每个打击群由一艘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为核心,搭配两艘船坞运输舰或船坞登陆舰,外加护航的一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一艘伯克级驱逐舰、一艘佩里级护卫舰以及一艘攻击核潜艇;其中,打击群里三艘两栖舰艇能搭载的陆战队总兵力就大约有两千名。
ESG的投送能力不及传统的航空母舰战斗群,不过实际上黄蜂级所搭载的航空武力已经超过大部分国家所拥有的短距起降航空母舰,足以应对一场低强度区域性冲突所需的火力支援与垂直输送需求。ESG凭借着黄蜂级以及两艘所属两栖舰艇所搭载的各式直升机队与登陆载具,将所携带的部队以最快速度送上陆地,并借由黄蜂级优越的指管通情能力以及舰载STOVL战机、AH-1W/Z攻击直升机提供的火力支援这场军事行动。在未来,美国海军不一定要动用庞大的航空母舰战斗群,也能靠ESG有效完成大部分的海外武力投送行动。
2006年7月中旬,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之际,硫磺岛号便率领一支ESG打击群前往中东,将原本在中东沙漠进行演习的美国陆战队第24远征队装载上船,随即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驶抵以色列北部海岸后一面待命戒备,同时也以本身的实力支援美国在当地的撤侨行动,包括以LCAC及LCU登陆艇运送侨民至撤侨船只上,而舰上AV-8B机队在撤侨过程中也在上空随时待命掩护。随后当美国国务卿莱斯前往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主持调停时,更以这支远征群作为往返黎巴嫩美国大使馆的直升机起降基地,因为当时在黎巴嫩国际机场公然起降必须冒很大的风险。
2005年9月美国新奥尔良地区遭卡特里娜飓风重创,黄蜂级的硫磺岛号便驶入密西西比河河道充当救援平台,利用舰上的运输直升机队与登陆艇、登陆车队向交通基础设施遭严重破坏的灾区运送物资,而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更以硫磺岛号作为临时救灾指挥所,“陆战队一号”总统专用直升机在此期间也进驻该舰。正因为多功能两栖攻击舰在物资输送与人道救灾方面的巨大价值,近年来欧、亚不少国家争相购买或建造此类舰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