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中文名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现任校长 吴世先
校歌 机电之歌
学校类型 理工类
所属区域 中国广西南宁
院校代码 10867
成立时间 1958年8月
高职专业 59个
学校占地 776亩
主管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
简称 广西机电(GXCME)、机电、机电学院、GXCME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1958年,创办广西机械工业学校。

1978年,成立广西机械工业学院。

1982年,恢复广西机械工业学校。

1994年,举办广西机电职工大学。

1999年,改制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11]

2010年,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3年,当选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建设联盟广西理事单位。

2018年,牵头筹建广西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建设联盟并当选理事长单位。[12]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12月,被教育部列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13][5]

2020年12月28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表彰为“第二届自治区文明校园”。[14]

2021年1月14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产业学院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0个教学部门,开设59个专业(含方向)。[15]

教学单位

专业设置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智能焊接技术

数控技术

模具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机电设备技术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程机械维修方向)

智能制造装备技术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智能控制产业学院)

电气自动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芯片技术方向)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智慧物流产业学院)

工商企业管理

现代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

大数据与会计

市场营销

国际商务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大数据技术

软件技术

物联网应用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汽车产业学院)

新能源汽车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汽车电子技术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智慧建筑产业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

工程造价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

物业管理

装配式建筑构件智能制造技术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水电方向)

工程造价(市政方向)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建筑室内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动漫制作技术

工业设计

家具艺术设计

室内艺术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文化与旅游产业学院)

现代文秘

旅游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摄影摄像技术

参考资料:[16][17]

师资力量

教学单位

专业设置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智能焊接技术

数控技术

模具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机电设备技术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程机械维修方向)

智能制造装备技术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智能控制产业学院)

电气自动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芯片技术方向)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智慧物流产业学院)

工商企业管理

现代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

大数据与会计

市场营销

国际商务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大数据技术

软件技术

物联网应用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汽车产业学院)

新能源汽车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汽车电子技术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智慧建筑产业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

工程造价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

物业管理

装配式建筑构件智能制造技术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水电方向)

工程造价(市政方向)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建筑室内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动漫制作技术

工业设计

家具艺术设计

室内艺术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文化与旅游产业学院)

现代文秘

旅游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摄影摄像技术

参考资料:[16][17]

教学建设

师资概况

实训楼实训楼据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有教职工1231人,其中专任教师950人,其中:双师素质教师874人,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的教师436人,其中二级教授14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665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0人,全国技术能手1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6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3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5人,全国劳动模范2人,国务院督学、大国工匠、全国模范教师各1人;广西技术能手25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12人,自治区优秀专家6人,八桂名师1人,广西工匠5人,广西劳动模范4人,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学2人,八桂学者1人;入选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5人,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3个,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建有10个大师校内工作室。[15]

国家级教学名师:彭朝晖、覃群、刘永福、陈良[18]

全国技术能手:全勇、李宣葙、郑志明、熊治文、杨李振中[19]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勇[20]、郑志明[21]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郑志明[21]、黄元毅[20]

全国优秀教师:林世明[20]

全国劳动模范黄元毅[20]

大国工匠:高凤林[22]

广西技术能手:全勇、李宣葙、茹奕洪、李春[20]、郑志明、何建辉[21]、廖剑斌、熊治文、杨李振中[19]

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勇、茹奕洪[20]、郑志明[21]、黄元毅[20]、廖剑斌[19]

自治区优秀专家:彭朝晖[20]

八桂名师:彭朝晖[20]

广西工匠:郑志明[21]

广西劳动模范:全勇[20]、郑志明[21]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专业领域

专业名称

高端装备

智能焊接技术

参考资料:[23]

合作交流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专业领域

专业名称

高端装备

智能焊接技术

参考资料:[23]

学术研究

  • 质量工程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8)据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1个,国家示范性高职骨干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6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3个,广西教改试点专业4个,广西优质专业14个,广西特色专业9个,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专业21个,服务做大做强做优广西工业专业23个,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专业8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5个。学院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1门、自治区精品课程14门。拥有22个校内实训中心、158个实训实验室和21个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已在广西玉柴机器、上汽通用五菱、广西华银铝业等区内外近500家企业建成校外实训基地,并在柳州、玉林、桂林、北海等广西产业集群优势区域设立了校企合作工作站。[15][12]

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数控技术[24][25]

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印刷图文信息处理,焊接技术与自动化[26]

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27]

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汽车车身维修技术[28]

国家示范性高职骨干重点建设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24][27][29]

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

自治区示范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30]

广西高等学校优质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物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物流管理[30]

广西教改试点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化楼宇及设施管理、焊接技术与工程、数控技术与应用[17]

国家精品课程:焊接生产管理

国家级技能紧缺型实训基地:数控技术、汽车维修技术

省级实训基地:焊接技术、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12]

广西优质专业:机电设备技术、智能焊接技术等

广西特色专业: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智能焊接技术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精品课程:《数控编程》《机械制造技术》《Web前端开发基础》《5S现场管理》等

  • 教学成果

据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2项。[31]

教学成果奖(部分)

成果名称

成果主持人

获奖级别

获奖时间

《智能制造专业群“双向自适应”产教协同育人创新实践》

黄政艳

一等奖

2022年

《基于诊断与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实践》

彭朝晖

《“区域协同、要素优化、供给精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供给侧改革研究与实践》

黄振宣

《商务专业群“强三教获三证提三力”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严金才

二等奖

科研平台

教学成果奖(部分)

成果名称

成果主持人

获奖级别

获奖时间

《智能制造专业群“双向自适应”产教协同育人创新实践》

黄政艳

一等奖

2022年

《基于诊断与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实践》

彭朝晖

《“区域协同、要素优化、供给精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供给侧改革研究与实践》

黄振宣

《商务专业群“强三教获三证提三力”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严金才

二等奖

科研成果

据2023年6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面向社会以及东盟国家有针对性地开设各种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及各种短期培训;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直接技术服务;与东盟国家30多所院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与国内10余所职业院校结成了对口支援关系。[15]

学术资源

学术交流

据2022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广西职业教育数控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广西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发展研究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机器人焊接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32][33]

文化传统

2020年,学院共有《高职扩招背景下大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创新研究——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等40个项目获得上级立项。其中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5项、2020年广西中青年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8项、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3项。

2020年,学院教师开发表论文共140篇,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11篇,SCI等国际检索1篇。共有《一种便于使用的带电电缆路径检测仪》等23个专利获得授权。其中《一种轻便式自动平衡电动车的电池装置》为发明专利。[12]

国家专利一览表(部分)

专利名称

专利类型

授权日期

一种阳台智能防盗报警器及方法

发明专利

2016年9月7日

一种激光视觉图像的阈值分割方法

发明专利

2018年2月27日

一种具有书写参考格式的黑板

实用新型专利

2019年3月22日

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切割设备

实用新型专利

2020年5月8日

老人代步车

外观设计专利

2020年6月9日

一种3D打印机用监控临测角度调节控制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2020年12月4日

学校标识

国家专利一览表(部分)

专利名称

专利类型

授权日期

一种阳台智能防盗报警器及方法

发明专利

2016年9月7日

一种激光视觉图像的阈值分割方法

发明专利

2018年2月27日

一种具有书写参考格式的黑板

实用新型专利

2019年3月22日

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切割设备

实用新型专利

2020年5月8日

老人代步车

外观设计专利

2020年6月9日

一种3D打印机用监控临测角度调节控制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2020年12月4日

精神文化

  • 馆藏资源

据2023年6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80余万册,电子图书51万种,9个数据库,涵盖哲、经、法、文、理、工、管、教等学科门类。[34]

社团文化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先后与华为、吉利汽车、柳工、玉柴等91家世界500强、世界工程机械50强行业龙头和领军企业“强强联姻”共建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汽车、人工智能、智慧物流、智慧建筑、乡村振兴、文化与旅游、创新创业等9个特色产业学院。[35]

学校领导

校区环境

  • 校徽[36]

校徽以蓝色为主色调,外圈是学院校名的中英文对照;中心是字母G,暗示学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字母G的右上方是一轮红日,寓意学院的学子们能够蒸蒸日上,努力拼搏。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徽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徽

校训

校训石校训石自强弘毅、知行合一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刻苦钻研、积极奉献的远大志向,以坚毅刚强的品格、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办学理念,敢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15]

校歌

《我是机电人》[37]

学校荣誉

  • 校风

自强,奋进,求实,创新

校风释义:

自强:自尊自重,奋发向上

奋进:不停步,不停顿,勇往直前

求实:博学求知,寻求真理,探寻规律

创新:与时俱进,追求新高,开拓进取,勇于探索

  • 教风

尚德,精业,爱生

教风释义:

尚德:“尚”即崇尚,“德”,即道德、德行,也就是人的品质或品格。《大学》中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易·坤卦》中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都意蕴教师要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尚德”即主张人要推崇高尚的品格,这是为人之本,把它列于首位,意在期望学院教师要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德载物,以德育人,体现了学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指导思想。

精业:即精湛的业务能力。源自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意蕴教师要尽心于所从事的职业,精通本专业的业务,刻苦钻研,教以致技。“精业”是良好教风的理性条件,业而不精,尚德将无所依从,爱生也会流于空泛。要求教师做到“精业”符合学校“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办学理念。

爱生:即关爱学生,就是要对学生尊重、理解、赏识、信任。爱是教育的根基,爱生才能育人。只有牢固树立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道德情感,全面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真正实现“相信人人有才,帮助人人成才”。因此,爱生是良好教风的内在灵魂,也是尚德、精业的落脚点和终极目标。

  • 学风

明理,尚学,笃行

学风释义:

滨水广场滨水广场明理:“明”即知晓、明白,“理”即道理、事理,“明理”即追求学问,明白事理、学会做人。明理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读书应以明理为先。学生只有明自然之理、社会之理、做人之理,才能思想健康、行为端正,才能成人成才、贡献社会。把“明理”放于学风的首位,就是要勉励学生时刻牢记“学做事先学做人,在学做事中学做人”,塑造坚强独立的性格、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为成人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尚学:“尚”有尊崇、注重之意,“学”为学问、学习。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尚学”意在要求学生立志高远、喜爱和注重学习,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只有热爱专业,学有所成,才能在科技时代如鱼得水,成功驾驭未来,实现“技术自尊、技术自强、技术创业、技术人生”的宏大目标。

笃行:“笃”有踏踏实实、坚持不懈之意,“笃行”源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要勇于实践,学以致用,意蕴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对事业要专心致志,锲而不舍。学校一向倡导学生苦练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就是要勉励学生时刻不忘职业定位,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成就精彩人生。

报考条件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思想政治类、学术科技类、创新创业类、文化体育类、志愿公益类、自律互助类等六类共48个学生社团。2021年开展了各类学生社团活动和培训195场次,活动参与总人次超过52094人次,举办”社团文化节”1场,举办“社团统一招新活动”1场。[12]

词条图册

职务 名单
党委书记

黄小敬

党委副书记、校长 吴世先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陈科鹤
党委委员、副校长 黄政艳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林华[7]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