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疗系。
1981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高级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班,后在著名针灸学家邱茂良教授门下深造。
1994年2月-1996年3月,国家公派高级访问学者赴美,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健康科学研究中心医学系、细胞分子生物系进修,合作研究中风患者神经免疫及松果体素医疗作用及细胞分子生物学的作用。
长期以来,从事中西医结合、针灸临床和基础研究,并带教研究生等工作,现任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健康科学研究中心细胞分子生物系兼职教授。
多次应邀参加出席世界性、国际性及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发言交流,包括第一届世界针联大会、国际传统医学大会、世界气功大会等,多次赴香港、泰国、澳洲等地讲学和医疗工作,先后出访过美国、德国、香港、泰国、澳洲等国和地区。
老年针灸疑难杂病、老年脑病、痴呆、心脑血管病、疑难眼病白内障及针刺抗氧化应激、康复等,长期从事老年疑难杂病、心脑疾病、中风、老年痴呆等康复、针灸及中西医结合的临床防治和研究工作,并有显著成果。
擅长于中西医结合及针灸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尤在中风后遗症康复、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白内障等方面造诣颇深。
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医师
中国针灸学会实验与会理事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
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华名医协会理事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及比利时《中医杂志》常委、编委等职
世界华人医学联合会常务理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实验针灸学》等三本教材主编
目前正在专攻中西医结合、针灸对康复中风后遗症、老年性痴呆、老年早期白内障防治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等项目的老年病临床机理中标课题研究,从事厅、局级科研课题三项,部省级课题一项研究工作,主要项目有:
1984年主持江苏省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针剌中风临床及机制研究”
针刺抗氧化效应的MAPK信号转导和机制
1984年曾主持江苏省卫生厅重点科研项目“针刺中风临床及原理研究”的课题研究,该题1990年获南京中医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于1991年参加国际传统医学大会交流,1991年又获江苏省省政府颁发的科技成果进步四等奖,经专家鉴定,确认该成果已达国内领先水平。
其他项目成果有:
1999年“针刺对中风血浆过氧化脂质及6KP、TXB2、6KP/TXB2相关研究”获南京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2002年“针刺阻抑白内障形成和GSH研究”获南京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2003年“针刺阻止及延缓白内障形成机理”课题获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3年“针刺白内障机制研究课题”获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4年“针刺加当归芍药散治疗阿尔海默型痴呆”课题获南京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已培养硕士生25名、博士生26名、博士后1名(国内外学员计16名)。
工作近30余年来,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著、论文136余篇、国外发表论文16篇,获省市科委及学会等优秀奖26篇,110篇学术论文被国内外作者引用。
论文代表作有《针刺中风原理及临床经验》《针刺中风抗氧化作用原理》《针刺中风免疫原理》《针刺中风雄、雌激素的作用》《针刺对中风PG的调节作用》《针刺对白内障的研究》等。
其业绩及简要曾多次分别刊登于《世界优秀专家及人才名典》《世界优秀医学专家论文大全》《现代名医大典》《中国特色名医大辞典》《东方之子》《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等书籍中。
1990年,获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1年,获江苏省政府科技成果进步四等奖。
1993年9月,获美国中国科学院荣誉教授证书。
1995年12月,获江苏省卫生厅、省中医管理局颁发的“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荣誉称号。
1997年8月,获国际优秀论文奖。
2005年10月,《实验针灸学》国家级规划教材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优秀教材三等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