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山炮台一直是许多青岛人认为很神秘的一个地方。自1997年市政府投资500万元,对其全面修复以来,这里已是我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着来自国内外的数以万计的游客。然而,真正了解和进入炮台内部的人并不多,主要原因是原来该炮台为军事****,其次青岛山炮台做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也仅仅是二十世纪末的事情。其实,青岛山炮台的地上地下工事,都是全国独有的,它会让你感到巨大的震撼。
青岛山炮台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这从当年清政府和德军都在这里建立了炮台而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从山势环境来看,青岛山仅是次于太平山的前海一带的最高山,也是向东、南、西三方没有遮挡的山,而且也是南控青岛湾,北扼台东、四方和后海一带的最佳制高点。 在青岛早期的战略形势图中,青岛山的中心地位是没有人能动摇的。因此,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曾率领一班文臣武将登临此山,德军的胶澳总督也曾在此“视察”。军事配置从1891年6月起,胶澳总督章高元在山上修筑了一座土炮台。
德军占领此山后,即在山南坡安装了两门210毫米的克虏伯大炮,在北坡安装了四门280毫米的克虏伯
大炮。山上的炮台叫“俾斯麦炮台”,这是以德国的“铁血首相”之名而命名的。
不仅如此,德军还将山体掏空,建立了一座永久性的地下要塞,俗称“德国地下军事指挥所”。这座“地下军事指挥所”可分为三层,最上一层为军事观测区、二层作战指挥区、三层后勤区。这些分区虽功能不同,但上下相连,左右均有通道和出口。遇到战事紧急情况,还有“紧急通道”。在要塞内,不仅有作战指挥室、报务室、会议厅、营房、锅炉房和****库等等,还有医务室、仓储室和水井、厕所等。所有作战所需的房间和物品,均应有尽有,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作战单位。在山头的外部, 为了保卫地下要塞,德军还设立了不少防御性碉堡和暗堡。为了使这些军事设施更有隐蔽性,德军还在山上种植了黑松、刺槐、黄连木等。 更精彩的是位于指挥所顶部是可360度旋转的铸铁“瞭望塔”。这座转塔自重6吨,连同框架总重160吨,转塔下有44枚直径50毫米的钢球支撑,使顶部半球形旋转盔可以轻便地转动。人在塔内,通过观察口可以瞭望到胶州湾进出的船只及周围的情况。
一位德国工程专家在看过这座塔后告诉记者:这座铁塔是在德国本土铸造成的。用船运到青岛之后,便在山顶进行拼装。 塔上的近10厘米直径的螺丝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还有塔内的工字钢和铆钉,也采用了当时德国最先进的技术,至今仍不生锈”。炮台内其他的精彩之处还有:在各个指挥室内,还设有互相传递作战命令的“信窗”,有进行巷战的狙击掩体,有存放****的壁橱和摆设灯台的地方,还有审讯俘虏的密室。为了更有效地杀伤敌人,德国建筑师还将正门入口设计为三层大铁门。门框的高度为1.7米,这种高度使进入要塞内部的人,必须是慢步进入通道。这就是说,如果要塞洞口被敌人发现,敌人只能一个个依次“慢步”而入,而不能奔跑。如果一旦奔跑,敌人的头就会撞到铸铁的门框上。所以这座地下要塞的设计是别出心裁的。 目前,碉堡内按真人大小,雕塑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德国兵,再现了当年的景象。
旅游活动:
6月2日青岛解放日(优惠);
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免票);
国防教育日优惠;
推荐路线:炮台遗址展览馆--清代古炮--伦克忠纪念碑--炮台遗址--北炮台
开放时间:8:30-16:30
交通信息:
自驾车:
济青高速-流亭立交桥-楼子瞳镇-城阳区高速公路-环胶州湾高速公路-瑞昌路-金华路-宣化路?杭州路-杭州路立交桥?沈阳路-威海路?登州路?延安路-京山路,下高速后约需50分钟车程
公交:
15 219 302 604路(动物园车站)
门票信息: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