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开本 16
书名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语种 简体中文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 7302104522、9787302104520
定价 27.00
目录导航

内容简介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根据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2008年编制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简称“CFC 2008”)的要求编写而成。全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概述;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微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网络基础与Internet基本应用;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03;多媒体基础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基础等。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丰富,层次清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突出教材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许勇

  ISBN:10位[7312020143] 13位[9787312020148]

  出版社:中国科技大学

  出版日期:2006年

  定价:¥29.80 元

内容提要

  本书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为在校大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用操作技能而编写。内容安排上参照了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简称白皮书)中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大纲。本书的内容涵盖了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Windows XP、Office组件、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基础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内容精炼、系统、循序渐进,书中采用了大量图片,操作步骤详细,方便教学和自学,使读者可以轻松掌握本书的内容。每章后均配有大量习题,以便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及各种考试需要。 本书内容上共分三篇,第一篇为计算机基本知识,第二篇为办公软件使用,第三篇为计算机应用知识。

媒体推荐

书评

本丛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最新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中的最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基本要求组织编写。

“1+X”即“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必修/选修课程。

目录

第1篇 计算机基础知识篇

第1章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1 什么是计算机

1.1.1 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1.1.2 计算机的特点

1.2 计算机的发展

1.3 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习题

第2章 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

2.1 数制

2.1.1 数制的概念

2.1.2 数制中的位权

2.2 二进制数据表示

2.2.1 二进制的特点

2.2.2 数的二进制表示

2.3 计算机中的数据及编码

2.3.1 什么是数据

2.3.2 数据的单位

2.3.3 常用的数据编码

习题

第3章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3.1 微型计算机概述

3.2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3.2.1 主板

3.2.2 中央处理器

3.2.3 输入输出设备

3.2.4 存储器

3.3 微型计算机的总线与接口

3.3.1 微型计算机的总结及标准

3.3.2 微型计算机的接口及标准

3.4 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与基本配置

习题

第4章 计算机软件概述

4.1 软件的概念与分类

4.2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4.2.1 操作系统的功能

4.2.2 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

4.3 程序设计语言和语言处理程序

4.3.1 程序设计语言

4.3.2 语言处理程序

4.4 字处理、表处理和数据库管理软件的概念

4.4.1 字处理软件

4.4.2 表处理软件

4.4.3 数据库管理软件

习题

第5章 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社会

5.1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5.2 信息化带动社会现代化

5.3 计算机文件

5.4 计算机使用中的道德问题

习题

第2篇 现代办公技术篇

第6章 微机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6.1 Windows 2000的基本概念

6.1.1 Windows 2000的启动

6.1.2 Windows 2000的退出

6.1.3 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

6.1.4 窗口的基本操作

6.1.5 菜单的操作

……

第7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第8章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第9章 演示文稿创作软件PowerPoint

第3篇 应用技术篇

第10章 多媒体应用技术

第11章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

第12章 网页制作基础

第13章 电子商务

第14章 信息管理基础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本书根据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2006年编制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简称“CFC2006”)的新课程体系要求而编写。全书分为基础教程篇和实验篇两部分,将基础教程和实验教程合二为一。基础教程分为10章,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计算机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硬件基础、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办公信息处理与Office 2003、数据库及

Access 2003、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程序设计基础和常用工具软件介绍,教材各章都配有一定量的习题。实验篇安排了8个实验,每个实验都有一定的操作指导步骤。本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叙述深入浅出,多以图、例形式讲解。不仅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材,也适合从事办公自动化工作的计算机用户和作为各类计算机培训班的教材。

文摘

第2章计算机系统

2.4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是指为了运算、维护、管理及应用计算机所编制的所有程序,以及说明这些程序的有关资料和文档的总称。其主要作用是扩充计算机功能,提高计算机工作效率和方便用户使用。一般来说,软件和硬件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如果没有硬件,软件将失去运行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软件,计算机就是一堆“废铁”。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技术也日趋完善和丰富,而软件的发展又大大促进了硬件技术的合理利用。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统一体。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4.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为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以控制计算机系统协调高效工作而设置的程序,包括操作系统、各种语言处理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1.操作系统

计算机系统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外围设备、程序、数据及各类用户信息,统称为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为了管理好这些资源,人们设计了专门的程序,称为操作系统。它是一种系统软件,统一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并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易于操作的工作环境,使得用户能够灵活、方便、有效地使用计算机。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对于计算机使用者来说,操作系统是一个用户环境、一个工作平台、一个人与机器进行交互操作的界面;对系统设计者而言,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资源管理程序,是用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中软、硬件资源和执行程序的集成软件系统。

序言

本书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中,有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求以及教育部“采用项目教学”的精神要求,并结合当今最新计算机技术编写而成。本书的显著特点是定位准确、内容先进、体系得当、注重实践、语言流畅。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尝试探索了案例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以适应当前计算机基础课内容:更新快、知识面广、内容多、课时少的状况。教材的编写工作主要是围绕案例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展开,以先讲基础,再讲案例,最后实训三步方式,以完善内容结构,扩大教材内涵,提高教材的系统性和实用性。案例选择突出实际、贴近生活,符合学生思维的构建方式,极具实用性和趣味性,以案例带动知识掌握,便于快速入门,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材的内容设置既体现该课程的基础性又体现科学性和前瞻性。

本书适合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及对计算机应用感兴趣的学生使用。针对这部分学生,教材增强了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网络应用、数据库管理等内容。全书共分8章,第1章系统介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操作系统及其应用;第3章介绍常用办公软件:第4章介绍数据库管理技术;第5章介绍局域网组建与因特网应用:第6章介绍多媒体技术;第7章介绍Web站点与网页制作;第8章介绍计算机安全知识。教材结构体系新颖,符合改革主旨和时代的发展,内容实用且富有启发性,便于学生自学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训练与提高。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