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冈书院

龙冈书院

中文名 龙冈书院
开放时间 早9:00-晚5:00
地理位置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龙场镇
创办时间 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修文龙冈书院修文龙冈书院(6)王阳明一生中共办过三个书院,最早的便是龙冈书院。1508年(明正德三年)王阳明在修文龙场任驿丞时建龙冈书院。最初,王阳明在龙场讲学授课,是在龙冈山的阳明小洞天中,后当地苗彝乡民见洞内阴暗潮湿且环境狭小,便帮助他在龙冈山顶修建了龙冈书院。王阳明在龙冈书院里修身讲学,传播文化,讲授他的“心即理”“知行合一”等学说,听讲者多时达百余人。在龙冈书院听课的弟子, 据史料记载有姓名者28人,其中汤伯元考中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员外郎、任潮州知府,巩昌府知府。詹良臣考中进士,曾任大理评事,大理寺副卿等职,龙冈书院盛极一时,对推动和发展贵州乃至西南的文化教育事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后来的龙冈书院主要作为纪念、瞻仰以及祭祀阳明先生的重要场所。

1551年(明嘉靖三十年)巡抚贵州监察御史赵锦在阳明洞龙冈书院北面修建阳明祠三间,在中堂供奉王阳明先生师位,祠门上仍题“龙冈书院”,权当纪念之用。

1745年(清乾隆十年)贵州布政使陈德荣,学政邹一桂,知县王肯谷维修改建,改名为王文成公祠。

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修文知县秦睿另建龙冈书院于县城察院坡永安屯山巅(今修文中学)。

1788年(清乾隆五十三年)知县宋铎捐出廉政银,扩建阳明祠五间,之后县人喻彦圣又募捐修围墙。

1828年(道光八年)知县罗崇兴补修龙冈书院。

1871年(同治十年)知县刘侣鹤卖绝户产业对龙冈书院进行培修,借作县公署办公。

1875年(光绪元年)恢复书院的功能。

1876年(光绪二年)修文知县李崇畯题匾“阳明学舍”于讲堂。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知县曾沛霖又就地筹款培修,改龙冈书院为修文小学堂。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知县杨咏裳将书院改设为官立高等小学堂。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又改为修文县龙冈小学。

1941年(民国三十年)修文中学与龙冈小学互换校址,就此成为修文中学。

新中国成立初期,修文中学校门上还有蓝色碎瓷片嵌成的“旧龙冈书院”五个大字,解放后,修文中学将原有的龙冈书院砖木建筑陆续拆除,建成新的校舍。迄今仍为修文中学。

历代有许多文人学士和官员到阳明洞拜谒游览,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摩崖石刻和诗文。

阳明洞的龙冈书院后来经过多次维修、改建、增补等,最后形成了有何陋轩、君子亭、王文成公祠、仓圣宫、大佛殿、元气亭、宾阳堂等诸多建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曾遭到一些破坏。

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国家多次拨款维修,县文物管理所引进日本财团无偿捐资重塑王阳明先生铜像于正殿。

2018年,在距离书院原址将近一公里的地方新建一所“龙冈书院”。原有阳明洞的龙冈书院遗址区只作纪念、祭祀之用,察院坡龙冈书院原址现已是修文中学。新建的龙冈书院已逐渐发展成为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交流中心。

旧址建筑

龙冈书院现存的旧址建筑群主要有何陋轩、王文成公祠、仓圣宫、元气亭、正殿、君子亭、宾阳堂等建筑。

何陋轩

中国阳明文化园何陋轩中国阳明文化园何陋轩(2)何陋轩是当地彝民为王阳明修建的居室和书斋,轩名取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一语。而原建筑已坍塌,现存建筑是清代道光年间所建,现轩内嵌有乔用迁、罗绕典、李星沅、等书录王阳明著《何陋轩记》、《铭一首》、《玩易窝记》、《阳明小洞天》等碑刻十四通。但原有的碑文在文革期间被毁,现有的碑文是1981年所复制的拓片。

王文成公祠

王文成公祠是在龙冈书院旧址上改建,祠门楣嵌“王文成公祠”五个大石匾,门柱内外刻有两副对联,其一称:

三载栖迟,洞古山深含至乐;一宵觉悟,文经武纬是全才。祠内嵌的是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贵州按察使吴振越书录王阳明所著《龙冈漫兴》的碑文,碑文为隶书,工艺为阴阳刻,远观为凸,近观为凹。

仓圣宫

仓圣宫是建于1858年(清代咸丰八年),当时看管阳明洞的僧人寂禅认为“文教之开由于阳明,文字之始由于仓圣”,贵州没有文字创造者仓颉的纪念馆,于是地方乡绅集资修建仓圣宫。

元气亭

元气亭是修建仓圣宫时所建,最早用作祭祀的舞乐场所,亭中木匾上有1876年(光绪二年)修文知县李崇畯所题“培养元气”四个大字。

正殿

正殿是1551年(明嘉靖三十年)巡抚贵州监察御史赵锦原建的阳明祠,后经过多次维修改建,殿内原奉王阳明朝服大像,文革期间殿内的门窗、雕刻、塑像、匾联皆被毁。现殿内奉的铜像是上个世纪90年代由日本学者捐赠,且殿檐下悬挂的各种匾联均为1924年(民国十三年)地方官绅所赠。

君子亭

中国阳明文化园君子亭中国阳明文化园君子亭(2)君子亭是弹琴讴歌 ,闲逸赏景之所,亭高9.6米,在亭的左侧立有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云贵总督贺长龄书录王阳明所著的《君子亭记》石碑拓片一通。

宾阳堂

宾阳堂是迎宾接待之所,堂名取自《尧典》“寅宾出日”之意,明代建筑已坍塌。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贵州粮食储道孙起端书录王阳明所著的《宾阳堂记》碑一通,1996年根据原有的拓片重刻碑文竖立于庭院中。

新址建筑

新建龙冈书院建筑群分为祭祀、教学、藏书、住宿、餐饮、休闲等功能区。

整个龙冈书院坐落于南北子午线上,南面山、北临水,总占地288亩。与阳明洞旧址龙冈书院隔河相望,互为依托。其建筑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式,主体建筑如阳明堂、传习轩、尊经阁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以“文”、“忠”、“信”、“行”四个主题院落衔接各个功能区块。对传统书院的功能与格局作了一些补充与提升。

一体之仁广场

一体之仁广场坐落于书院最南端。广场中央是一个无边界水池,池中黄铜所铸篆体“仁”字。体现了儒家的核心理念。王阳明先生曾在《大学问》中提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该广场以“仁”为主体,与儒学思想相互承接,用于书院广场的景观环境营造中。整个无边界水池的边缘是以圆形为大家呈现,正是暗合了中国的传统的哲学理念“天圆地方”。外侧则是以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运转轨道为依据,围绕中心的无边界水池中的“仁”分布,实现以“仁”为统领,包容万物。

阳明堂

龙冈书院阳明堂龙冈书院阳明堂(3)阳明堂总建筑面积712.60㎡,作为龙冈书院建筑群中重要的祭祀场所,坐北朝南,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屋顶采用重檐庑殿十三脊顶,院落宽大,为祭祀活动提供活动空间。其建筑秉承传统风格的同时也改进了“斗拱”的材质,保留了斗拱的神韵,而简化了它的结构。并且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来代替传统的砖瓦石墙,改善了室内的采光效果,凸显了空间的通透性,不仅美观,还解决了空间和采光的问题。而古代的建筑设计,则会有进深、暗堂的缺陷。阳明堂四周的护栏上雕刻了琴棋书画等君子四艺,堂内供奉着王阳明先生的铜像,堂内檐上匾额“名世真才”是乾隆下江南时御笔亲书。

传习轩

龙冈书院传习轩龙冈书院传习轩(3)传习轩是龙冈书院主讲堂,可容纳二百人进行交流、学习等活动。其建筑风格沿用传统的中式建筑屋檐线条,同时也融合了现代建筑的实用性与兼容性。从整体屋檐线条来看,是“合一”二字的形态延伸。从右往左看,整个建筑形态正是“合”与“一”的组合,整体风格淡雅朴素,舒缓有致。书院四间次讲堂坐落于传习轩四角,分别命名为“春和、夏爽、秋乐、冬暄”。每间次讲堂可以容纳九十人进行学习培训活动。

尊经阁

尊经阁面阔五间,歇山九脊,巍峨壮丽。是阳明心学和其他优秀传统文化图书的重要藏馆。

弘道馆

中国阳明文化园龙冈书院弘道馆中国阳明文化园龙冈书院弘道馆(6)弘道馆是多功能大厅,也是整个龙冈书院最大的单体建筑。其屋檐两侧缓缓翘起,线条优美,犹如一只腾飞的大鹏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是弘道馆名字由来的一个重要理念。弘道馆可以同时容纳一千人在这里举办大型学术交流活动或者其他大型活动。

学院学规

清朝光绪年间修文知县李崇畯曾评价:黔中之有书院,自龙冈始也;龙冈之有书院,自王阳明先生始也。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实际上是在龙场形成的,开山之作就是《教条示龙场诸生》。五百年前王阳明作《教条示龙场诸生》,以“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四规诫勉弟子。并以龙冈书院为基础,开始了对夷民的教化和“心即理”、“知行合一”学说的传播与践行。开启了贵州办学之风,以叶子苍、陈文学、汤伯元等为代表的黔中王门弟子为阳明心学的传播与贵州文化的兴起也做出了贡献。龙冈书院正门两侧的外墙上,镶嵌有王阳明的书法“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是龙冈书院秉承的学规。

知名人物

席书:字文同,号元山,谥文襄,四川速宁人。聘请王阳明至书院讲学,席书身率贵州诸生200余人,以师礼事阳明。

刘秉鉴:字遵教,号印山,江西安福人。刘秉鉴初学于甘泉,而尤笃志于阳明,闻阳明龙场授学,远道至龙场师焉。

王杏:字少坛,浙江奉化人。其历来崇奉阳明心学,虽不亲及阳明之门,但为其私淑弟子。嘉靖十三年,王杏创建阳明书院,作《新建阳明书院记》。

蒋信:字卿实,号道林,湖南常德人。闻阳明龙场讲学,与同邑万元享往而师焉。

冀元亨:字惟乾,湖南常德人,阳明谪龙场,与同乡蒋信同往师焉。

胡尧时:字子中,号仰斋,江西泰和人。尝师事阳明,学以躬行为本。重修阳明书院,刊阳明所著书于贵州,令学徒知所景仰,黔中士风为之大变。

陈文学:字宗鲁,贵州宣慰司(今贵阳)人。阳明在龙场时,他就由省城负笈求学,后又随阳明到省城受教,以阳明先生为榜样,努力从事心学的研究。

汤冔:字伯元,贵州宣慰司人。阳明谪龙场,伯元前往师事之,得知行合一之学。莫友芝于《黔诗纪略》卷三评日:“先生承良知之派以开黔学。”

叶梧:字子苍,贵州宣慰司人。参与校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

钱风翔:施秉人,得阳明军事之学,并在其参与的许多战役中,累立战功。

地理环境

气候特征

龙冈书院属修文县,其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湿润区,春到迟,秋临早,夏季短,冬季长,阴雨多,日照少,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热同期,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3℃到16℃之间,无霜期269天,冬无严寒,极端低温为 -3 ℃ ,夏无酷暑,极端高温为 30 ℃。

地理位置

龙冈书院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的国家4A级中国阳明文化园景区

旅游信息

最佳季节

四季皆宜,不过夏季是贵阳的最佳旅行季,6-8月修文的夏季舒适宜人。

开放时间

全年:09:00-17.00。

交通信息

自驾路线:从贵阳出发,沿贵遵高速公路行驶,朝遵义/毕节/重庆G75方向右转进入兰海高速公路,从贵毕公路/毕节离开进入贵毕公路;沿阳明大道行驶,过阳明桥后即可。

乘车路线:可在贵阳头桥乘坐到修文的长途车,后打车前往,景区离县城中心距离非常近。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