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反差、粗粒子、模糊、晃动、失焦的强烈黑白摄影代表人物
街拍大师 森山大道 自传摄影书籍终曲──《犬的记忆 终章》
「一个记忆唤醒另一个记忆,之後再探寻新的记忆,时间循环不止。今後我拥有的记忆,究竟是什麼样的记忆呢?」
从《犬的记忆》走向《终章》;从时间走向空间的记忆行旅--
自喻为野犬的森山大道,一九八二年在日本出版《犬的记忆》,相隔十六年,一九九八年再出版《犬的记忆 终章》,被誉为是进入大师世界的代表性自传书籍。
第一部《犬的记忆》中,随著大师森山回溯自儿时、青少年、成年的过往,与自己相关的事物为故事展开架构,深崛记忆的旅行,就像是追索时间地图中的人生种种;而《犬的记忆 终章》,则是以森山大道所走过的城市为铺陈背景,娓娓道来对其有所影响的人物以及事物交往的故事。
从巴黎这个让大师无可救药迷恋著的城市作为全书开端,漫走在空间地图上;与森山大道摄影生涯有著紧密关系的日本大阪、神户、新宿、逗子;对於年少时期的森山,就等同於异国城市、另一个国度的札幌,同时更是在此地,明治初年北海道一批重要的开垦史纪录照,让森山寻溯了摄影最纯粹的原初状态;战地氛围的美军基地横须贺,是森山以自由摄影家出发、崭露头角的拍摄第一站;甚至跨海来到欧洲……「在路上」的公路书写、空间的旅行故事,更契合了这位被喻为城市街拍大师的漫游。
城市的风景,总因「人」而更加深刻:在巴黎,森山大道访问了曾给予他重大启蒙的摄影大师威廉‧克莱因,这次不是透过作品,而是克莱因本人的渲染力渗透到森山身上;在新宿,森山第一次与诗人作家寺山修司的邂逅,并开始长达多年的合作情谊;在横须贺,摄影家东松照明以该地美军基地为背景的摄影重要代表作《占领》,给予才刚成为自由摄影师的森山决定性的深刻影响;在逗子,森山与摄影家中平卓马建立起了既挑衅又相惜的革命情感;岩宫武二、井上青龙、深濑昌久、荒木经惟……,每一位人物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交遇中,绘就出森山的「心的风景」。
延续前一本书,《犬的记忆 终章》书中,森山同样以细腻深刻的文字,作为进入摄影世界的方式,他这些意味深长的文章,完美地契合了他所拍下的那些充满诗意的粗颗粒黑白照片。不管是阅读文章还是凝视照片,都让人完全沈浸其中,而这些优异的照片作品,也因为文字而更添了一层个人意味。
森山大道
1938年生於日本大阪,原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平面设计师,後进入大阪岩宫武二摄影工作室担任助理,为其摄影启蒙阶段。在照相馆中偶然见到威廉‧克莱因的成名大作《纽约》,受到极大启发;1961年决定转赴东京,投靠细江英公门下从助理做起,并协助细江完成三岛由纪夫摄影集《蔷薇刑》。1964年独立发展,以《相机每日》杂志刊登的横须贺美军基地摄影作品初露头角。
1968年首次出版摄影集《日本剧场写真帖》,展现艺术家风格的强烈印记;1969年参与由摄影家中平卓马及高梨丰,以及冈田隆彦(诗人)、多木浩二(评论家)共同创办的《挑衅》杂志,模糊、晃动、高反差、粗粒子,成为森山风格的明显标记,并在日本广告界形成一股狂热模仿风潮。此一时期同时开始与作家寺山修司的合作关系。1970年出版《摄影再见》摄影集,作为自己该阶段的总结。
70年代森山历经自己生命中的整理期。作品风格转而呈现失意、绝望,抑郁黑色。为摆脱阴霾,森山受日本设计大师横尾忠则之邀,远赴纽约,游移在异国城市之中。
80年代,森山逐渐摆脱低迷,《光与影》表现森山昂首直视景物的鲜明意志,使日本评论家惊艳不已。媒体并以斗大标题报导:「森山大道终於回来了!」
90年代起,频繁於日本海内外举办主题个展及大型回顾展,1999年旧金山当代艺术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美国各城市巡回展;2002年伦敦及纽约个展、2003法国卡地亚基金会大型回顾展;2004至2009年陆续在科隆、阿姆斯特丹、奥斯陆等城市受邀个展,及日本北海道各城市巡回展览。
摄影集及文集陆续出版数十本,包括《犬的记忆》三部曲、《远野物语》、《新宿+森山大道》、《大阪+森山大道》、《写真对话集》、《昼的学校、夜的学校》、《森山。新宿。荒木》、《另一个国度》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