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仕佼

杨仕佼

中文名 杨仕佼
主要成就 散文与诗歌集《守望最后的宁静》
民族
出生日期 1984年6月11日
毕业院校 湖南科技大学
目录导航

个人经历

杨仕佼,当代纯文学作家、文化学者、网络作家。1984年出生,湖北省十堰市房县榔口乡(今尹吉甫镇)人,1984年出生,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杂文、诗歌、小说、评论等百余篇。杨仕佼是当代文坛中少有的文学奇才,他是当代中国最宁静、最纯粹的80后纯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当代中国文化思潮》被“ 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网”收录、作品《叶落深秋》、《评平凡的世界》、《再评<平凡的世界>》、《冬日漫笔》、《初春,天涯》已选入 中国作家网。代表作品有《当代中国文化思潮》、《探戈-当代中国文化的思考》、《沉思.作家与写手之间》等。

2014年12月,其散文与诗歌集《守望最后的宁静》,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图书在编CIP号为(2014)第309883号,首次发行为3000册。

作品特点

他的文字宁静而孤独,间或交织漂泊的感伤,是个典型的理想主义作家,作品而唯美而纯粹,对文字追求执著而高远。读他的文字的,感受那些关于漂泊和思考的人生,会给人以宁静和朴实。让人觉得是在与一个思想者对话。

当代作家中,杨仕佼是少有的几个坚持纯文学思维的人,杨仕佼的文字,充满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贫富分化现状的批判,对文化市场的动态也保持着一颗冷静的头脑,作为80后的作家,他的坚持是不简单的,举着纯文学的旗帜,虽然走的维艰,但依然可以听到,他苦苦的呐喊。

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纯粹和思考,只有这样的纯洁的文学意识,不掺杂任何商业气息的文学,才会让文字回归本来真实,才可以对文学作品所塑造的真善美更加的接近,也才能够透析出文学及文化本来应有的功效来。

文学观点

漂泊感知了基础的人生,在生活中汲取文字与文化的多元,用心的走过,坚持用双眼看世界,用心感受着人生,刹那间回首,走过的真实,不以玄幻和穿越为意,固守对纯粹文字的追求和执著,就以为是快乐的,世界的浮华和时代的浮躁,当沉淀下来以后,再回头看,才是真正的文化。其极具代表性的纯文学的观点和写作意识:

1.纯文学接受:杨仕佼认为,文学作品要如电影分级一样,而纯文学更应该从文学 市场中剥离出来,她是文学的一个分枝,但高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她承载着净化人类灵魂和教育后人的意义,所以需要细读、精读,泛泛的阅读,不可能形成文学接受,充其量只是文学消费。

2.纯文学写作:纯文学作为专业的文学领域,写作的背景和动机要与商业的运作模式区分开来,以保证其独有的纯的特质。市场经济时代的文化市场也是需要选择的,而这个选择的开端就是文学创作者本身的素质和方向。

为此,2007年1月杨仕佼创作了《沉思.作家与写手之间》来诠释和阐述他所坚持的(纯)文学的理解和观点。这一文中,使其所坚持的纯文学观点和写作意识及方向更加清晰可辩。

作品出版

2014年12月,其散文与诗歌集《守望最后的宁静》,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国版本图书在编CIP号:(2014)第309883号,书号:ISBN:978-7-5095-9501-7 字数::18千字,单本单号,首次发行为3000册。

文集由卷一诗歌、卷二散文、卷三杂文三部分构成,其中关于漂泊,关于乡愁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意义,2015年5月,文集被深圳市图书馆收藏。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