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11月15日滨湖新区打下第一根桩基开始的六年多时间里,新区的路网围合面积已达3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拓展到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40万。如何管理好这样一个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的现代化滨湖新区,包河人作为滨湖新区的管理者与服务者在孜孜以求地思考与探索。
2012年初,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扩大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市第十次党代会也提出,“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探索推进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顺应这一要求和社会管理服务的现实需要,包河区在滨湖新区范围启动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滨湖世纪社区服务中心由此“应运而生”。2012年12月,市委市政府正式批准设立滨湖世纪社区。
社区位于滨湖新区启动区范围内,由原烟墩街道的滨湖世纪金源社区、滨湖和园社区、和滨湖蓝鼎社区合并组成。区域范围东至庐州大道,西至徽州大道,南至方兴大道,北至锦绣大道,辖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
这是一个人口密集区。区域内有滨湖世纪城、蓝鼎滨湖假日两个超大型居住区以及人民银行宿舍(金泉小区)、蓝鼎观湖苑小区和一个滨湖和园拆迁回迁安置区;2013年我辖区居住人口近10万人,饱和入住人口约18万人。
340111008001 111 琼临居委会
340111008002 111 融荫居委会
340111008003 111 昌贵居委会
340111008004 111 振杰居委会
340111008005 111 和园居委会
340111008006 111 观湖居委会
340111008007 111 清枫居委会
340111008008 111 金翰居委会
印象滨湖新设立的滨湖世纪社区为包河区政府直属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作为全市第一个新型街道级大社区服务机构,主要是通过改革来建立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实现由传统街居管理模式向现代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变。即建立“党委领导、多元共治、居政分离”社区治理结构,大社区实行大部制,社区内仅社综合协调部、社会事务部、群众工作部以及城市管理部。
建立“党委领导、多元共治、居政分离”社区治理结构,管理层级由原有的“区-街镇-社区”三级,转变为“区-社区”两级,实现区直管社区,减少管理层级,提高服务效能,引导居民自治,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社会组织、自治组织、业主组织、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格局。
设立滨湖世纪社区党委。社区党委为区域性党委,吸纳社区内有影响力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兼任社区党委委员,参与社区党的建设和各项重要决策。
轮值主席需为民办实事
大社区的一大亮点是居民自治,包括社区共治理事会和居民委员会两个层面。
社区共治理事会由驻区单位代表、党代表、人大代表、居民代表等组成,是社区内议事协商、共驻共建的社会组织。共治理事会像联合国一样实行轮值主席和常任理事制。根据初步方案,将设轮值主席、秘书长、常任理事等6-8人。这些人由驻区单位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居民中的意见领袖来担任。其中,主席两个月轮值一次,要求在任期间必须至少为居民办一件实事,接受居民的监督,可以随时被弹劾。政府在其中只负责拟定章程,不参与具体事务,以渐渐实现居民自治。
社区共治理事会成立后,每年将设立不少于300万元的公共基金,全部用于为民服务。这笔钱怎么花,将由居民做主。“辖区居民倘若有什么公益事项,可以提出议案交给理事会,经理事会表决同意后,就会拨款实施。”
滨湖世纪社区组织架构在平台打造上——提供“比家更温馨的服务”。集中建设一个2.6万平方米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五大服务平台——社会事务受理中心、社区群众工作中心、社区文化·生活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执法中心。本着“群众至上、服务温馨、便民利民”的原则,在社区综合服务阵地布局和功能设计上,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面积留给群众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坚持从细节入手,从标志、标识、标牌等各方面都精雕细琢,为居民群众营造一个比家更加温馨的氛围。
在服务半径上——构建“十五分钟生活圈”。为群众提供集公共服务、生活服务、医疗服务一体化的社区服务,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构筑名副其实的“十五分钟生活圈”。群众不仅能在这里享受到养老、户籍、民政等一系列行政服务,享受到调解、维权、援助等社会服务,还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健身、文化、娱乐等精神
服务,更能享受到市民食堂、水电燃气、快递、社区银行等生活服务。同时,服务中心设置了专门的社区人力资源市场,将定期举办大型招聘会,让住在滨湖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够选择到合适的就业岗位,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利民惠民。
在服务方式上——实现“全能受理、五方监督”。在社会事务受理中心实现“全能受理”,办事人员能够全面掌握各部门的政策法规,实现居民办事一个窗口解决;引入第三方机构,与社区党委、共治理事会、居委会、居民共同形成“五方”监督机制。
在城市管理上——推行“九队联动”。打破原有执法力量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不利局面,设立社区综合执法中心,通过区级职能部门派驻工作人员或行政委托授权的方式,推行“数字化、信息化、网格化”管理,充分整合各类行政执法资源,在社区党委和服务中心的统筹协调领导下,实现区域内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环保治污、劳动监察、文化市场、计划生育、公安、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督“九队联防”。
在运行模式上——推行“三社联动、购买服务”。设立社区发展公益金,纳入财政预算,吸纳社会资金,专项用作社区建设、社区服务和公益事业投入。推动“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支撑的运作机制。在社区服务中心内创立了800平方米的社会组织孵化园,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引导公益类、慈善类、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参与社区服务,为居民提供专业化、精细化、项目化服务,实现政府职能转型。
2015年2月,滨湖世纪社区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1]
2021年4月,被安徽省司法厅和民政厅命名为第八批“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
这是一个商业富集区。区域内超大型shopping Mall,世纪金源购物中心、永辉超市、五星级世纪金源大酒店客流密集,人气旺盛,商业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安徽金陵大饭店、蓝鼎大酒店座落其中。40万平方米的写字楼汇集各类企业上千家。
世纪社区活动
这是一个机关文教区。省农委、省地税局、省消防总队等各类党政机关汇聚于此;省人民银行、省建设银行、联通公司等金融服务业单位已经入住;合肥市滨湖医院、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滨湖校区、合肥师范附小、国际创新展示馆、滨湖轮滑场等各类科教文卫体资源荟萃。
环巢湖大道辖区内交通路网发达,拥有徽州大道、庐州大道、方兴大道、锦绣大道等多条市政道路,无缝链接老城区、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其他城区。正在建设的合肥地铁一号线也途径我社区,并在庐州大道上设置站点。我社区距G312京台高速仅5分钟车程,距离合肥高铁南站和合肥汽车客运南站也仅20分钟车程,交通极为便利。
附近公交:18、26、27、60、61、62、63、65、509、快速公交1号线。
这是一个生态宜居区。区域内80万平方米塘西河公园风光秀丽,天山公园镶嵌其中。金斗公园、体育主题公园毗邻分布,景色怡人,是市民休闲养生的天然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