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

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

中文名 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
职业 军事家、政治家
信仰 罗马天主教
外文名 GustavoRojasPinilla
逝世日期 1975年1月17日
学位 土木工程学学士
毕业院校 特莱恩大学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1900年3月12日,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以下简称:罗哈斯·皮尼利亚)出生于哥伦比亚博亚卡省的通哈市,他在家里的六个孩子中排行第五;罗哈斯·皮尼利亚幼年时曾在莱瓦镇、阿卡武科等地生活,在通哈完成了小学学业和中学学业。

1916年——1917年,罗哈斯·皮尼利亚在博亚卡学院学习并获得了学士学位。

1917年,前往波哥大的卡德特斯军事学院(1979年更名为何塞·马里亚·科尔多瓦军事学院)学习军事。

1927年,从特莱恩大学毕业时的罗哈斯·皮尼利亚1927年,从特莱恩大学毕业时的罗哈斯·皮尼利亚1920年,罗哈斯·皮尼利亚从军事学院毕业,获少尉军衔;之后他开始在驻守麦德林的哥伦比亚陆军第二炮兵团(“特内费里”团)服役。

1923年,前往驻守卡尔达斯省马尼萨莱斯的陆军第九步兵团(“阿亚库乔”团)服役,同时担任第五旅指挥官马尔科·阿尔扎特的助手,同年获得中尉军衔。

1924年,由于对自己在军队中受到的待遇感到不满,罗哈斯·皮尼利亚宣布退伍。退伍后,他前往美国印第安纳州的特莱恩大学进修土木工程学。

1927年,罗哈斯·皮尼利亚从特莱恩大学毕业,获得土木工程学学士学位和土木工程师资格,毕业后他回到哥伦比亚国内并再次参军,恢复中尉军衔;同时,他开始负责指导军用公路和一些军事工程的修建工作。

1928年,罗哈斯·皮尼利亚成功的指导了贝伦—索查—圣萨尔瓦多公路的修建工作,使博亚卡省、卡萨纳雷省和阿劳卡省三省的公路得以相互连接;不久后他还参与了贝莱斯—奇帕塔公路的修建工作,并因为出色表现获得上尉军衔。[1]

高级军官

1932年——1933年,罗哈斯·皮尼利亚参加了哥伦比亚-秘鲁战争,跟随哥伦比亚军队同秘鲁军队交战,他先是在哥伦比亚陆军第一炮兵团(“波哥大”团)当通讯兵,1933年,罗哈斯·皮尼利亚被派往考卡山谷省的布埃纳文图拉港,担任该地区军事部队的海岸炮台指挥官和工程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来自秘鲁海军的海上袭击。[2]

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24)1936年,罗哈斯·皮尼利亚成为哥伦比亚军队弹药厂技术部门的工程师,当年他跟随政府的军事特派使团前往德国,为军队寻求德国生产武器的先进技术,以改善哥伦比亚本国军队的装备。罗哈斯·皮尼利亚在结束德国之行后返回哥伦比亚,之后成为哥伦比亚军火厂技术部总监。

1942年,罗哈斯·皮尼利亚出任炮兵学院校长。

1943年,跟随政府特派的军事代表团前往美国,为哥伦比亚军队订购所需要的军用物资和武器装备。

1944年,罗哈斯·皮尼利亚出任哥伦比亚高等战争学院的副校长。

1945年,罗哈斯·皮尼利亚出任哥伦比亚民航局局长,负责哥伦比亚国内飞机场跑道的建设工作,同年他获得了上校军衔。

1946年,罗哈斯·皮尼利亚出任驻守通哈的哥伦比亚陆军第一旅旅长。

1948年,罗哈斯·皮尼利亚出任驻守卡利的哥伦比亚陆军第三旅旅长,同年卡利地区发生民众暴动后,罗哈斯·皮尼利亚使用军事手段镇压了暴动,使卡利的局势整体稳定。

罗哈斯·皮尼利亚将军发表讲话罗哈斯·皮尼利亚将军发表讲话1949年10月11日,因平定暴乱有功,罗哈斯·皮尼利亚获得中将军衔,随后他被调往波哥大的中央陆军司令部任职。

1949年12月3日——1950年8月7日,出任马里亚诺·奥斯皮纳·佩雷斯政府的邮电部长职务。

1950年10月19日——1951年6月,罗哈斯·皮尼利亚出任哥伦比亚陆军总参谋长。

1951年——1952年9月,罗哈斯·皮尼利亚出任泛美防务委员会委员,期间他曾前往朝鲜半岛视察参加朝鲜战争的哥伦比亚营。

1952年12月——1953年1月,罗哈斯·皮尼利亚出任哥伦比亚陆军总司令,获上将军衔。

1953年1月,出任哥伦比亚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负责统帅国家的陆海空三军。

国家元首

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1953年6月13日,罗哈斯·皮尼利亚将军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保守党人总统劳雷亚诺·戈麦斯·卡斯特罗及其代理人罗伯托·乌达内塔·阿维莱斯的独裁统治,政变成功后,罗哈斯·皮尼利亚出任临时总统兼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1954年6月,罗哈斯·皮尼利亚在全国召集代表举行制宪会议;8月3日,正式当选为哥伦比亚总统;8月7日,正式就职,开始为期四年的总统任期。[2]

1955年1月,罗哈斯·皮尼利亚创立支持军政府的新党“人民行动运动”,宣布要建立国家“新秩序”。[3]

1956年5月,罗哈斯·皮尼利亚政府宣布成立以军队和劳工为基本骨干的“第三种力量”,同年他宣布暂时中止议会活动。[3]

1957年初,罗哈斯·皮尼利亚宣布将自己的总统任期延长至1962年;为了给独裁披上合法的外衣,同年3月—4月,罗哈斯·皮尼利亚亲自任命了30名议员,召开制宪会议,宣布废除宪法中有关总统不得连任的规定和总统必须由普选产生的条款,并策划议会选举他为1958年——1962年总统,5月6日,制宪会议宣布罗哈斯·皮尼利亚连任总统职务。[3]

1957年4月—5月,哥伦比亚国内爆发了大规模反独裁示威活动,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全国工商业完全陷入停顿状态,罗哈斯·皮尼利亚政权变得岌岌可危。

1957年5月10日,陆军总司令拉斐尔·纳瓦斯·帕尔多将军和战争部长加夫列尔·帕里斯·戈迪略少将发动不流血政变,强迫罗哈斯·皮尼利亚把政权交给以加夫列尔·帕里斯少将为主席的军事执政委员会,同日,罗哈斯·皮尼利亚被迫通过广播电台宣布辞去军政职务,向军事执政委员会交权。[2]

晚年生活

1957年5月——1958年10月,罗哈斯·皮尼利亚流亡海外,他先是前往多米尼加,受到该国独裁者拉斐尔·特鲁希略的庇护,不久后前往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统治下的西班牙。

1958年9月,罗哈斯·皮尼利亚被哥伦比亚政府指控在总统任期内“滥用职权”和“阻挠法律正当执行程序”,哥伦比亚最高法院也对罗哈斯·皮尼利亚提起了公诉,同年10月,罗哈斯·皮尼利亚被正式引渡回国并遭到审讯。

1959年4月,最高法院判决政府对罗哈斯·皮尼利亚的指控成立,罗哈斯·皮尼利亚因此被剥夺了政治权利。之后罗哈斯·皮尼利亚及其私人辩护律师就这一判决结果同法院展开激烈争辩,并多次提起上诉。

1961年,罗哈斯·皮尼利亚和他的女儿玛丽亚·欧亨尼娅·罗哈斯共同创建了哥伦比亚全国人民联盟,罗哈斯·皮尼利亚本人出任全国人民联盟主席,声称要击败自由党和保守党组成的“全国阵线”。

1962年5月,罗哈斯·皮尼利亚作为全国人民联盟的候选人首次参加总统选举,以失败而告终。[4]

1966年12月20日,昆迪纳马卡省高等法院宣布恢复罗哈斯·皮尼利亚的政治权利,1967年10月18日,最高法院正式认可了这一司法行为,同时宣布之前对罗哈斯·皮尼利亚的判决结果无效,罗哈斯·皮尼利亚得以继续保留并享有政治权利。[4]

1970年4月,罗哈斯·皮尼利亚再次作为哥伦比亚全国人民联盟的候选人参加总统选举,再次以失败告终。

担任参议员时的罗哈斯·皮尼利亚担任参议员时的罗哈斯·皮尼利亚1971年,罗哈斯·皮尼利亚以全国人民联盟领袖的身份发表政纲,他称自己的政党为民族主义政党,表示要为保卫国家主权而斗争,主张实行哥伦比亚式的社会主义。同年,罗哈斯·皮尼利亚辞去全国人民联盟主席职务,其女儿欧亨尼娅随后接任主席职务。

1974年4月21日,罗哈斯·皮尼利亚当选为参议员,同年7月20日正式就职。

1975年1月17日,罗哈斯·皮尼利亚在托利马省的梅尔加因心脏病发作逝世,享年75岁。他的遗体经过防腐处理后,埋葬在首都波哥大的中央公墓。[3]

为政举措

政治方面

罗哈斯·皮尼利亚承诺要建立一个“和平、公正、平等、自由和繁荣”的新哥伦比亚;执政初期,他开始努力制止暴乱,为国内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政府宣布取消新闻审查,释放政治犯,力求得到民众的帮助和实现真正的民主与和平,政府利用民粹主义和军事力量双管齐下,设法安抚遭到党派暴力、盗匪活动和族间仇杀破坏的地区,对游击队进行大赦,劝说一些游击队员放下武器,实现国内和解。

1954年后,罗哈斯·皮尼利亚开始不断扩大个人权力,实行军事独裁统治,他让国内各驻地的卫戍部队指挥官掌管地方政权。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禁止公民以任何形式诋毁军政府,违者判处二年至五年的监禁;实行新闻检查,下令查禁报纸,《世纪报》、《时代报》和《星期》等报纸或杂志遭到封禁和罚款,反对学生运动,宣布一些激进的左翼组织为非法组织。[3]

1956年,罗哈斯·皮尼利亚政府宣布停止议会活动,1957年4月底,自由党—保守党联盟宣布吉列尔莫·莱昂·巴伦西亚作为反对党候选人参加竞选后,罗哈斯·皮尼利亚下令逮捕巴伦西亚,罗哈斯·皮尼利亚的独裁行径,激起哥伦比亚国内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对。[3]

经济方面

罗哈斯·皮尼利亚政府致力于促进经济发展,注重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执政初期他便着手兴建几项大型公共工程,资助修建了一批灌溉工程和公路设施,推动大庄园主在平原地区种植经济作物,推行向小庄园主贷款的计划。

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1953年,政府在圣安德烈斯和普罗维登西亚群岛省的首府圣安德烈斯设立自由贸易港,规定进口任何商品者豁免关税,促进了本地区的商业繁荣和旅游业的发展。同年,政府在考卡山谷省成立考卡山谷地区自治公司,控制了卡利河的洪水,兴建了水电站,开垦了周围荒地,促进当地城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4]

1954年,政府对铁路运输实行国有化,建立了哥伦比亚铁路公司。1955年,政府成立了阿劳卡地区,以促进当地的开发;同年,政府对帕斯德里奥钢铁联合企业进行私有化,将政府在公司内所持的股份全部卖给私人,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1955年,政府建设了埃尔多拉多国际机场、圣安德烈斯岛国际机场等18个国际机场和大西洋铁路。[3]

社会方面

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罗哈斯·皮尼利亚政府主持制定了多个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计划,注重改善医院卫生环境和加强大众文化教育,政府在全国各地创办了一系列的师范大学,培养教育人才,在农村铺设电话线,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改善污水排放系统,修建中央军事医院,建设城市居民住房,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对劳工的权益加以保护,为生活困难的劳工提供帮助,提高劳工的社会地位。[5]

罗哈斯·皮尼利亚总统效法阿根廷的胡安·庇隆政府,成立全国社会协调处,由其女儿玛丽亚·欧亨尼娅·罗哈斯担任主任,向穷人施舍食品和衣服;罗哈斯·皮尼利亚致力于加强民众对政府和军队的信任,主张利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团结人民,增进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在民众被社会上层人士欺凌后,罗哈斯·皮尼利亚总统支持他们的伸冤要求。

罗哈斯·皮尼利亚政府努力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1954年政府正式赋予妇女政治权利,规定妇女拥有选举权,之后政府还任命了哥伦比亚历史上首位女省长和女内阁部长。[6]

1954年6月13日,哥伦比亚成立了全国首家电视台——哥伦比亚全国广播电视台,8月15日,著名旅游景点盐矿大教堂举行落成典礼,正式向国内外游人开放;8月16日,设立圣卡洛斯勋章。[5]

外交方面

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将军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将军罗哈斯·皮尼利亚政府实行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加强同美国和西欧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哥伦比亚政府派出代表参加1954年3月1日-3月30日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举行的第10届泛美会议,罗哈斯·皮尼利亚政权与阿根廷的胡安·庇隆政权、委内瑞拉的马科斯·埃万格利斯塔·佩雷斯·希门尼斯政权、秘鲁的曼努埃尔·阿图罗·奥德里亚·阿莫雷蒂政权及多米尼加的拉斐尔·特鲁希略政权相互支持,对西班牙的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和葡萄牙的安东尼奥·德·奥利维拉·萨拉查政权持同情态度。[5]

1953年,哥伦比亚与加拿大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4年,从朝鲜半岛撤出参加朝鲜战争的哥伦比亚军队。

1956年,派部队前往苏伊士运河地区执行维和任务。[5]

军事方面

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1953年,罗哈斯·皮尼利亚军政府颁布第1814号法案,正式将哥伦比亚军队总司令部更名为哥伦比亚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部,同时把国家警察部队编入武装部队,提升了其专业化程度。该法案明确了武装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国家警察构成,同时也明确规定国家警察作为独立于其他几个兵种的第四军力量归战争部(后来更名为国防部)管辖、但拥有自己的组织和预算。[3]

军政府掌权期间,派遣大批军队对拒不投降的游击队进行军事围剿。[2]

人物荣誉

1953年,罗哈斯·皮尼利亚获得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十字勋章。

1954年,罗哈斯·皮尼利亚获得大骑士团首领博亚卡勋章和圣卡洛斯勋章。

个人生活

生活方式

罗哈斯·皮尼利亚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信奉天主教,思想较为保守,终其一生,他都在为哥伦比亚实现社会正义与和平而奋斗。

家庭成员

  • 胡利奥·罗哈斯·希门尼斯(1835—1918):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的父亲,他是哥伦比亚政府军的上校,参加过千日战争,战争前他曾花费大量财产在博亚卡省多地购置土地和房产。
  • 赫尔曼西亚·皮尼利亚·苏亚雷斯: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的母亲。
  • 卡罗拉·科雷亚·隆多尼奥(1905—1986):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的妻子,1930年同罗哈斯·皮尼利亚结婚,两人有两子一女。
  • 古斯塔沃·埃米利奥·罗哈斯·科雷亚(1931—):罗哈斯·皮尼利亚的长子,1954年与莉拉·拉米雷斯·阿维拉结婚,两人共育有四子一女。
  • 玛丽亚·欧亨尼娅·罗哈斯·科雷亚(1932年—):罗哈斯·皮尼利亚将军的女儿,哥伦比亚知名政治家,1966—1974年任国会参议员,1971年—1994年担任哥伦比亚全国人民联盟领袖,1974年参加总统选举,但以失败告终。
  • 卡洛斯·罗哈斯·科雷亚:罗哈斯·皮尼利亚的次子,他与努比娅·波拉尼亚·罗德里格斯结婚,两人共育有三子。
  • 塞缪尔·莫雷诺·罗哈斯(1960—):罗哈斯·皮尼利亚的长外孙,玛丽亚·欧亨尼娅的长子,哥伦比亚政治家,1991年—2006年担任参议员、2008年—2011年担任波哥大市市长。
  • 伊万·莫雷诺·罗哈斯(1962—):罗哈斯·皮尼利亚的次外孙,玛丽亚·欧亨尼娅的次子,哥伦比亚政治家,2001年—2003年担任布卡拉曼加市市长、2006年—2011年担任参议员。

罗哈斯·皮尼利亚总统和他的家人罗哈斯·皮尼利亚总统和他的家人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的五个兄弟姐妹分别是:胡利奥·塞萨尔·罗哈斯·皮尼利亚、卡洛斯·阿图罗·罗哈斯·皮尼利亚、安娜·埃尔维拉·罗哈斯·皮尼利亚、玛丽亚·罗哈斯·皮尼利亚、玛格莉塔·玛丽亚·罗哈斯·皮尼利亚。

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的孙辈成员包括:何塞·罗哈斯·拉米雷斯、胡利奥·罗哈斯·拉米雷斯、路易斯·费尔南多·罗哈斯·拉米雷斯、米莉安·罗哈斯·拉米雷斯、古斯塔沃·罗哈斯·拉米雷斯、卡洛斯·阿道弗·罗哈斯·波拉尼亚、毛里西奥·安东尼奥·罗哈斯·波拉尼亚、豪尔赫·阿尔韦托··罗哈斯·波拉尼亚。

人物评价

邮票上的罗哈斯·皮尼利亚邮票上的罗哈斯·皮尼利亚罗哈斯·皮尼利亚执政期间,注重发展经济和进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促进了哥伦比亚的发展与进步。(哥伦比亚教育与科技大学教授安娜·露西亚·加西亚·比利亚马琳评)[1]

罗哈斯·皮尼利亚是一位平民主义者领袖,他上台初期,受到哥伦比亚人民以及保守党温和派和自由党人的欢迎,他主张实行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这使哥伦比亚国内的动荡局面暂时有所缓和。(《拉丁美洲的政治与发展》评)[4]

罗哈斯·皮尼利亚信奉“以基督教为基础的哥伦比亚式社会主义”教条,他的独裁统治温和而短暂,他本人在全国大众中具有吸引力,作为政治领袖,他的演讲往往具有号召力。(《现代拉丁美洲》评)[6]

后世纪念

罗哈斯·皮尼利亚总统的雕像罗哈斯·皮尼利亚总统的雕像为纪念罗哈斯·皮尼利亚总统,1955年建成的圣安德烈斯岛国际机场被更名为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国际机场(Aeropuerto Internacional Gustavo Rojas Pinilla)。博亚卡省首府通哈有以罗哈斯·皮尼利亚的名字命名的文化馆,波哥大市有以罗哈斯·皮尼利亚的名字命名的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学院(ColegioGustavoRojasPinilla),还立有罗哈斯·皮尼利亚的雕像。

人物争议

和平政变

1953年6月13日,罗哈斯·皮尼利亚政变夺权1953年6月13日,罗哈斯·皮尼利亚政变夺权20世纪50年代初,哥伦比亚总统劳雷亚诺·戈麦斯·卡斯特罗及其代理人罗伯托·乌达内塔·阿维莱斯对哥伦比亚实行暴力独裁统治,引发人民的日益不满。

1953年6月13日,武装部队总司令罗哈斯·皮尼利亚上将在哥伦比亚自由党和哥伦比亚保守党温和派的支持、人民的拥护下发动了军事政变,推翻了戈麦斯及其继承者乌达内塔的暴力独裁统治,此次政变期间,没有流血事件发生,罗哈斯·皮尼利亚甚至下令保护戈麦斯和乌达内塔两人及其他们各自的家庭成员不受伤害,并派专机将他们送往国外,因为罗哈斯·皮尼利亚他本人不想被看作是一个杀人凶手或是独裁者。[2]

总统选举

1962年5月,罗哈斯·皮尼利亚在尚未正式恢复政治权利的情况下,作为全国人民联盟的候选人参加总统选举,他在选举中仅获得2.1%的选票(54557张选票),在四个总统候选人中位居倒数第一。但由于人民对“全国阵线”领导的失望和对自由党左翼分裂的不满,使罗哈斯·皮尼利亚所属的全国人民联盟成为哥伦比亚国内代表下层阶级利益的最大反对派组织。[6]

1970年4月,罗哈斯·皮尼利亚再次作为哥伦比亚全国人民联盟候选人参加总统选举,但选举结果揭晓当天政府撤销了已公布的选举结果,并在次日宣布全国阵线的候选人米萨埃尔·帕斯特拉纳·博雷罗获胜,官方公布的结果显示罗哈斯·皮尼利亚获得了1561468张选票,得票率为39.6%,全国阵线候选人米萨埃尔·帕斯特拉纳·博雷罗获得1625025张选票,得票率为41.2%。

罗哈斯·皮尼利亚的支持者认为是政府操纵了此次选举,一些媒体和学者也对选举的公正性提出了质疑,哥伦比亚国内的一些城市还因为此次选举结果而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活动,导致政府在多个城市实施宵禁。[6]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