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如超

陈如超

中文名 陈如超
出生地 四川中江
毕业院校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
目录导航

主讲课程

《司法鉴定概论》、《刑事技术概论》、《笔迹学》、《物证技术学》。

研究方向

司法鉴定学、物证技术学、证据学、刑事诉讼法学。

主要贡献

代表性论文

1、《论中国刑事法官的证据评价模式》,陈如超;孙秀伟,《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1月发表。

2、《论中国刑事法官对被告的客观照料义务》,陈如超,《现代法学》2012年1月发表。

3、《中国司法鉴定救助制度的实证研究》,陈如超,《中国司法鉴定》2012年2月发表。

4、《英美两国刑事法官的证据调查权评析》,陈如超,《现代法学》2010年5月发表。

5、《我国司法鉴定援助制度的理性评析》,陈如超;颜飞,《中国司法鉴定》2011年1月发表。

6、《司法鉴定机构改革的理念与路径》,朱兰;贾治辉;陈如超;王勇,《中国司法鉴定》2011年2月发表。

7、《论法官的查证责任与控辩双方证明责任的边界》,陈如超,《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3月发表。

8、《中国法官刑事审判时的中立类型学》,陈如超,《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3月发表。

9、《中国法庭审判中的专家陪审员制度研究》,陈如超;马兵,《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2月发表。

10、《刑事法官与鉴定人事实认定的比较与整合》,赵新立;陈如超,《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6月发表。

11、《中国司法鉴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评析》,王跃;易旻;陈如超,《中国司法鉴定》2011年3月发表。

12、《侦查学本科专业实习教学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陈如超,《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2月发表。

13、《重庆市回流农民工犯罪实证研究》,常宇刚;陈如超,《前沿》2010年8月发表。

14、《刑事被告人的庭审调查程序研究》,陈如超,《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6月发表。

15、《积极能否中立:刑事法官认证的能动性研究》,陈如超,《刑事法评论》2009年1月发表。

16、《论我国司法鉴定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与方法》,贾治辉;朱兰;易旻;陈如超,《中国司法鉴定》2010年1月发表。

17、《物证技术的困惑及反思》,陈如超;曹伟,《中国司法鉴定》2006年1月发表。

18、《刑事程序中法官与鉴定人事实认知的冲突》,陈如超,《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6月发表。

19、《刑事鉴定制度改革的彷徨——对当今刑事鉴定制度改革的批判》,陈如超,《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年3月发表。

20、《论清代刑事技术对州县犯罪侦查的影响》,陈如超,《政法学刊》2008年3月发表。

21、《清代刑事技术对州县刑事程序的影响》,陈如超,《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2月发表。

22、《我国诉前鉴定中的问题与对策》,贾治辉;唐佳;陈如超,《中国司法鉴定》2008年4月发表。

23、《侦查行为若干问题思考》,杨海;陈如超;邓刚,《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5月发表。

24、《侦查行为研究》,陈如超;邓刚,《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4月发表。

参编著作

《刑事法官的证据调查权研究》,陈如超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治学思想

洞见或透识隐藏于深处的棘手问题是艰难的,因为如果只是把握这一棘手问题的表层,它就会维持原状,仍然得不到解决。因此,必须把它‘连根拔起’,使它彻底地暴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这一变化具有决定意义,难以确立的正是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一旦新的思维方式得以确立,旧的问题就会消失;实际上人们很难再意识到这些旧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与我们的表达方式相伴随的,一旦我们用一种新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旧的问题就会连同旧的语言外套一起被抛弃。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