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拉美论坛

中文名 东亚-拉美论坛
缩写 EALAF
目录导航

名称

东亚-拉美论坛

EAST ASIA-LATIN AMERICA FORUM(EALAF)

召开经过

1998年10月,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在访问智利时,与智利总统弗雷探讨了建立东亚-拉美论坛的设想。认为,东亚与拉美国家发展阶段相近,亚洲金融危机和拉美危机更凸显两地区国家加强合作、分享经验的必要性,但两地区国家的联系却比较薄弱。设想中的

时间和地点

1999年9月1日至3日,东亚-拉美论坛成立暨首次官员会议在新加坡召开。

参加者

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文莱、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巴拿马、 巴拉圭、秘鲁、乌拉圭、厄瓜多尔、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共27国。

主要议题和结果

会议就论坛框架文件所涉及的论坛成立的意义、宗旨、原则、合作设想及称谓等进行了讨论,通过了会议报告。认为,论坛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大背景下启动,将通过增进了解、促进合作而密切东亚和拉美国家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强两区域整体和区域国家的竞争能力,更好地应对全球化挑战,寻求共同发展。有的国家认为,论坛的成立可稳定国家间关系,促进全球战略平衡。

会议认为,论坛应建立在相互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平等相待、共同发展等国际法准则基础之上,遵循“平等参与、协商一致、循序渐进、求同存异”等原则,具有非约束性和非机制化特征。

会议认为,论坛以推进两大区域间全方位的了解与对话为目标,合作领域应涵盖就重大国际政治经济问题对话,在贸易、投资、人力资源开发、科技、扶贫、环保等领域开展合作,以及文化交流等。鼓励各国在自愿基础上资助实施具体合作项目,并决定启动一些国家提出的项目。

有的国家提出澳、新地理上不属于东亚国家,建议改变论坛称谓。会议进行了讨论,但由于未达成一致,故决定暂维持目前称谓。

会议建议于2001年首季在智利圣地亚哥召开外长会议,之前召开两次高官会议。两区域各选定一国作为会议协调国,任期一年。新加坡和智利分任1999/2000年度协调国。

中国政府一向重视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有鉴于此,中国政府支持建立“东亚-拉美论坛”的设想。中国外交部派团出席了论坛成立暨首次官员会议,阐述了中方对论坛意义、目标、宗旨和原则等的看法和主张,受到各方关注和重视。

中方认为,东亚与拉美国家加强对话与合作,有利于增强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有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促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也有积极意义。论坛主要目标应是促进两大区域国家的对话与合作,发展新型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论坛应由也必须由主权国家参加,并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家间关系。论坛应增进各国的相互了解与信任,扩大在重大国际政治、经济问题上的共识,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应本着“平等互利、循序渐进、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两大区域的优势和互补性,促进各种形式的经贸和科技合作及文化交流。

作为对论坛的支持和参与,中国代表团提出论坛框架下的两个具体合作项目,即主办“西半球区域经济合作及其影响”国际研讨会并向论坛提交研讨会报告;继续举办“拉美外交官讲习班”,邀请拉美国家外交官访华,增进相互了解与合作。其中第一个项目已于1999年11月实施。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