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锡元圭告禹功,公归遵渚咏飞鸿。休休岂屑争他技,蹇蹇俄惊失匪躬。下马有坟悲董相,只鸡无路奠桥公。伤心知己千行泪,洒向平沙大幕风。
廿载枢机赞画深,独悲时事涕难禁。艰屯谁是舟同济,献替其如突不黔。卫史遗言成永憾,晋卿祈死岂初心。黄扉闻道犹虚席,一鉴云亡未易任。[1]
此文出自《林则徐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1]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鸦片战争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民族英雄。嘉庆九年(1804)举人,十六年进士。二十五年,外放浙江杭嘉湖道。道光二年(1822),简放江苏淮海道,升江苏按察使。四年,兼署江苏布政使。七年,任陕西按察使,署布政使。十至十一年,任湖北布政使、河南布政使、江宁布政使,升东河河道总督。十二至十六年,任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两淮盐政。所至整顿秕政,关注民生,兴利除㢢,政绩卓著。十七至十八年,擢湖广总督,厉行禁烟。十九年,受命钦差大臣赴粤查办海口事件,缴毁英国走私鸦片。旋被命为两江总督。二十年,改任两广总督,反击英军挑衅,被诬革职。二十二至二十五年,流放伊犁。二十六年,署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二十七至二十九年,任云贵总督。三十年,退休家居,受命钦差大臣驰赴广西,行至广东潮州普宁逝世。谥号文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