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喆

李秉喆

中文名 李秉喆
职业 企业家、三星集团创始人
外文名 이병철
主要成就 创立三星集团
主要荣誉 韩国创业之神
人物关系 李洪锡(祖父)、朴杜乙(妻子)、李孟熙(长子)
国籍 韩国
目录导航

个人经历

学习经历

1910年2月12日,李秉喆出生于今韩国庆尚南道宜宁郡正谷面中桥里村的一个士绅家庭,是家中最小的孩子。

6岁时,李秉喆开始在他祖父创办的“文山亭”私塾学习《四书五经》。除学习外,李秉喆在其它方面都很要强,不愿输给别人。为了改变儿子贪玩调皮的坏习惯,父亲送小秉喆到很远的学校读书,在这个新式学校里,李秉喆学会了不少东西,也不再那么调皮了。

1926年12月5日,李秉喆按照父母的安排与妻子朴杜乙在家乡结婚。举行完婚礼后,他又重新返京读书。

1929年10月,中学还未毕业的时候,李秉喆去日本留学。

1930年4月,李秉喆考取了日本私立第一学府早稻田大学政经科。

1931年9月,医生诊断他是由于偏食患上了脚气病并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无奈弃学回国。

工作经历

回到家后,李秉喆的身体得到了恢复。父亲支持他,分给他300石的家产作他创业的资本。

1936年3月,李秉喆与朴正元和郑贤勇两位好友合资,通过银行贷款创办了“协同精米所”。

1937年9月,正当他筹划新的事业,需要巨额资金周转的关键时期,日本由于侵华计划受阻,为军备扩张,下达了银行资金冻结令,中断一切银行业务。银行告知李秉喆一切贷款都终止,并让他迅速连本带息还清所贷钱款。无奈之下,他只有低价赔本卖掉刚刚买入的土地,并被迫卖掉了碾米厂和运输公司来偿还银行贷款。

贸易起家

三星商会三星商会为了寻找创业机会,他先后对釜山、京城、平壤、新义州、元山、伪满洲国的新京(今长春)、奉天(今沈阳)、以及中国北平(今北京)、青岛等地作了考察,最终打算从事出口贸易,将朝鲜特产销往中国。

1938年3月1日,李秉喆在大邱西门市场附近成立“三星商会”。此外,他还开了一家冷面加工厂。

随着三星商社的发展,李秉喆又出资12万买下了酒厂“朝鲜酿造”,仅一年时间,三星商会的“朝鲜酿造”就超过大邱其它七家酿酒会社跃居第一位。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太平洋战争爆发[8]。三星商会和朝鲜酿造无利可图,甚至到了不得不停产的地步。

1942年,李秉喆将三星商会和朝鲜酿造的业务转交给了李舜根,自己回到了家乡中桥里。

李秉喆回到大邱后,与其它九位实业界名士组成了“乙酉会”,并收购了原日本人经营的《朝鲜民报》,改为《大邱民报》。

1948年11月,在汉城成立“三星物产公司”。成立仅一年,三星物产就盈利1.2亿韩圆,在当时韩国543家注册贸易公司中排名第七位。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李秉喆苦心经营的三星物产化为乌有。他携带家人和三星物产的员工回到了大邱。当时,大邱也被战火波及,但李秉喆的友人不仅保住了酿酒厂的事业,还为他积累了三亿元的资金。

1951年1月,李秉喆用这三亿元的资金在釜山重建了“三星物产株式会社”。一年后,三星物产的总资产达到60亿元,增加了20倍。

转业发展

李秉喆李秉喆1953年8月1日,在釜山成立“第一制糖工业株式会社”。没过三个月,第一制糖就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1954年7月28日,第一制糖获得了国产制品最优秀奖。同年,韩国白糖的进口依存度由原来的100%,降为67%,1955年又降为34%。

1956年,韩国仅需要进口7%的白糖,第一制糖几乎占领了韩国整个市场,为韩国节省的外汇开支由1953年的2万美元上升到1956年的200万美元。第一制糖的建成使李秉喆从单纯的商人转变成了一位企业家。

1954年9月15日,李秉喆在第一制糖成立一年之后,又成立了“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1956年5月2日,第一毛织正式开厂投产。

1957年10月26日,时任韩国总统李承晚来厂视察,还为工厂题写了“衣被苍生”四个大字。

为改革金融业,李秉喆先后购入韩一银行(1957年2月6日)、商业银行(1958年10月10日)和朝兴银行(1959年4月9日)30%-80%的股份。与此同时,他还先后接管了湖南化肥、韩国轮胎和三陟水泥等陷入困境的企业。

多事之秋

李秉喆李秉喆1961年5月16日,韩国陆军将领朴正熙发动政变推翻了第二共和国掌权。5月29日,李秉喆从东京的报纸得知朴正熙政权以非法敛财的名义监禁了11名企业家,三星副社长也遭到拘捕。不久,军政当局发出了通缉令,敦促他尽早回国。

1961年6月26日,李秉喆从日本归国,被迫将三家银行上交给了国家。8月16日,在朴正熙的邀请下,李秉喆就任首届韩国经济人协会会长。

1964年8月,李秉喆成立了韩国化肥工业株式会社。

1965年,化肥厂正式开始筹建。

1966年9月,在化肥厂还有半年就竣工的关键时刻,工厂保税仓库内一部分进口的20吨OTSA原料(价值5万美元)未经当局许可被员工不慎卖给某化学公司,在转运途中被釜山海关截获。三星为此上交了2300万韩圆的罚金。韩国化肥原常务理事李秉喆的二子李昌熙也为此引咎辞职。

1967年4月20日,韩国化肥竣工。10月,李秉喆将公司50%的股份上交给了国家,并辞去会长的职务。他的长子李孟熙接任。为恢复三星的信用,李孟熙进行了改革。但其改革方向和内容在集团内部引发异议,不到半年公司业绩就开始下滑。李孟熙主动请辞后,李秉喆重新就任三星会长一职。

电子工业

20世纪60年代,李秉喆共创办了11家公司。在韩国化肥厂成立之前,李秉喆于1963年2月26日成立东洋放送电视台。同年,三星还接管了东方生命(三星生命保险公司)、东花百货(新世界百货)、东和房地产、源享产业。

1964年1月29日,设立三星奖学会,并于同年7月15日接管大邱大学。

1965年,李秉喆创建了三星文化财团;9月9日,接管成均馆大学;9月23日,创办《中央日报》。

1966年,接管了汉城FM广播电台,成立高丽医院。

1967年,接管世韩造纸(全州造纸)。

1969年1月13日,成立了三星电子工业,今三星电子的前身。3月5日,三星与日本三洋签订《三星*三洋电机合并合同》,并于12月4日成立三星*三洋电机。

1970年1月20日,成立三星NEC(1974年3月更名为三星电管)。

20世纪70年代,李秉喆创办了三星石油化学(1974年7月19日)、三星重工(1974年8月5日)、三星工程(1975年1月21日)、三星造船(1977年4月22日)、三星电子零件(1977年5月1日)、三星精密(1977年8月1日)等9家公司,接管了新罗饭店(1973年6月1日)等4家,共有13企业并入到三星集团旗下。

1974年,李秉喆成立三星半导体公司;12月,收购韩国半导体韩方股份。

1977年12月,他又收购韩国半导体美方股份,并将其改名为“三星半导体”独立经营;1980年1月将三星电子与三星半导体合并为三星电子。

1983年2月初,李秉喆决定把半导体业务定为三星的核心业务,并于3月15日宣布三星正式开放半导体等尖端科技产品。同年秋,三星开始半导体工厂第一生产线的建设。

1983年12月1日,三星电子社长姜振求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三星已经继美、日两国之后成功自行研发出64K DRAM。

1984年5月,三星半导体工厂竣工,发达国家需要18个月才能完成的工期,三星仅用6个月就完成了。之后,三星有研发出256K DRAM。第二条生产线也经过8个月的施工于1985年5月21日竣工。通过科技研发,三星逐渐成为该领域的领跑者。1987年,三星电子成功研发出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4M DRAM。

20世纪80年代,李秉喆依然全身心地投入于他的三星事业,韩国电子通讯(1980年4月14日接管)、三星狮棒球队(1982年2月3日组建)、湖岩美术馆(1982年4月22日开馆)、三星综合研究院(1982年6月24日)、三星HP(1984年9月1日)、三星医疗器械(1984年4月18日)、三星数据系统(1985年5月1日),1985年,三星集团首次进入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大企业之列,位居42位。

人物逝世

李秉喆雕像李秉喆雕像1986年5月,李秉喆持续高烧,左肺发生病变,经医生检查后被确诊为肺癌。尽管之后,他多方求医,进行化疗和放疗,但由于他年迈体弱,病情始终不见好转,最终于1987年11月19日在汉城大学附属医院病逝。

李秉喆的葬礼于1987年11月23日举行,遗骸运到三星大厦他生前工作的办公室,与三星家族人员一一告别之后,到达电子基地和半导体基地。李秉喆逝世以后,韩国政府为他颁发了国民勋章无穷花奖。

李秉喆去世后,世界各国纷纷表示哀悼。美国总统里根评价说:“他给韩国经济的发展留下隽永的足迹,应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的波士顿大学降半旗表示哀悼。波大校长约翰·西尔伯在致遗属的慰问信中写道:“本校决定降半旗向我们伟大的同窗致以哀悼,悼念为韩国及世界的繁荣作出努力的故去的李秉喆会长。我本人也为能与他相识感到荣幸。”日本政府鉴于李秉喆对日韩关系和两国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也罕见地为他追授了一等瑞宝章,并通过驻韩日本大使馆交于其遗属。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李秉喆李秉喆父亲:李纉雨(이찬우,1884年-1957年)

母亲:权氏(권재림,1885年-1959年)

兄长:李秉珏(이병각,1906年-1978年)

姐姐:李秉润(音译,이병윤,1908年-1991年)

李秉喆与妻子朴杜乙(박두을,1907年-2000年)生有三男五女。具氏(구로다)生一子一女。

长女李仁熙(1929年-2019年),韩松集团顾问,丈夫赵云海,前三星医疗院理事长。

长子李孟熙(1931年-2015年),CJ集团名誉总裁

次子李昌熙(1933年-1991年),前新韩集团总裁。

次女李淑熙(1935年-),丈夫为“OUR HOME”(아워홈)会长。

三女李顺熙(이순희,1939年-),第一企划顾问

四女李德熙(1940年-),丈夫为前三星火灾海上保险会长

三子李健熙(1942年-2020年),三星电子总裁。[9]妻子洪罗喜(1945-),现任三星leeum美术馆馆长,第9任法务部部长和第19任内务部部长(1958年-1960年),洪琎基的长女。

五女李明熙(1943年-),新世界集团总裁,丈夫为新世界朝鲜酒店名誉会长

四子李泰熙(1947年-),具氏生,日本名仓田泰辉,前第一制糖专务

六女李惠熙(이혜자,1952年-),具氏生。

语录名言

三星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与韩国的经济发展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李秉喆始终以敏锐的目光捕捉着国内外每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动向,选择最具挑战性的发展目标。他认为,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每个人都在竞争第一,只有这样才能鞭策自己不断努力,这样的企业才会有前途。因此,在创业实践中,李秉喆始终标榜“三星第一”主义,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三星”都要做到最好,而“三星第一”精神的基础,就是他的“人才第一”主义。

在三星训练中心里,悬挂着李秉喆亲笔题写的“人才第一”的匾额。在一次大会上,他说:“我把我一生80%的时间都用在育人选贤上了。当我看到我培养的人才成长起来,崭露头角,创造出优秀的业绩时,我的感谢、兴奋的心情便油然而生。世人常说三星是人才的宝库,对我来说,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可见,李秉喆对人才重视的程度了。

一个向李秉喆学习了30多年经营的三星高级经营者说:“人们都说李会长的用兵术是非常高明的,其实他并没有别的秘诀,就是对人的完全信赖。如果他信任你,就会全权委任你,并全力支持你的工作,这样就会使你产生责任感,产生一定要完成任务的意志。”这不能不说体现了李秉喆管理上的独特之处。

这就是他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多少次困难时期挽救了“三星”,李秉喆曾经回忆说:“三星克服严重危机的最大力量,是信赖我并忠于职守的社员的团结精神和爱社精神。”

成功秘诀

经营理念饱蕴东方儒学色彩。

80%的精力用于选用人才。

人物评价

李秉哲和李健熙李秉哲和李健熙李秉喆作为三星创始人,凭借其白手起家,领导三星成就世界一流企业的商业智慧,被誉为韩国企业家教父级人物。[2](科技世界网 评)

三星集团今天的成功要归因于李氏家族两代人的努力。李秉喆当年以白手起家打天下,被韩国同行誉为“创业之神”,是韩国经济复兴的实业派代表[3](新浪网 评)

人物纪念

2021年11月19日(韩联社首尔电),在已故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喆去世34周年之际,三星集团和CJ集团等李氏家族前往京畿道龙仁市的李秉喆墓地低调哀悼。[10]

相关事件

李秉哲题字李秉哲题字2020年3月25日,李秉哲的一副墨宝在首尔一家拍卖行被拍卖,最终以4000万韩元(约合23.4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11]。据拍卖行介绍,这幅墨宝长131厘米、宽32.5厘米,由李秉哲创作于1981年,上书三星集团的经营哲学:“人材第一”(即“人才第一”),落款李秉哲的号“湖岩”。该墨宝起拍价为2000万韩元,约合11.7万元人民币。[12]

关心下属

李秉喆还经常用各种方式表达他对部属的信任和关心,鼓励他们积极工作。他常在各种场合对他信任的经营者给予高度评价。在一次社长会议上,李秉喆关心地对一位社长说:“ 你的嘴唇裂了,看样子很辛苦。”第二天他就把配好的补药通过秘书室转给了那位社长。

有了这样关心下属的社长,“三星”的成功也就不足为怪了。

1987年11月19日下午,这个伟大的人因肺癌而与世长辞。他留下的事业由儿子继续发扬光大,当悲痛的人们来到他卧室时,看到的是墙上的 “空手来空手去”的条幅,这就是一个创造了数亿财富的人豁达坦荡的人生观,他的“第一精神”和“事业报国、为国奉献”结合在一起,或许我们就可以理解战后的韩国为什么会成为“亚洲四小龙”![1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