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扫盲日

国际扫盲日

节日意义 扫盲
中文名 国际扫盲日
外文名 InternationalLiteracyDay
设立机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设定地点 法国巴黎
目录导航

节日起源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四次大会决定,每年9月8日为国际扫盲日。其目的在于各成员国和有关国际机构同文盲现象作斗争。从此以后,各成员国每年这一天都组织各种活动。

许多国家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都向本国人民发出呼吁的函件和文告,建立国家范围的、区域的、地方性的扫盲组织,通过各种媒介宣传扫盲的重要意义,评价扫盲工作取得的成绩,研究进一步开展扫盲的办法和措施。

节日影响

国际扫盲日国际扫盲日人类在扫盲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值得庆祝,全世界已有近四十亿的识字人口。但是,在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中实现全民扫盲依然是一个未完成的目标,而且这个目标时时在变化。之所以会这样,其原因很可能是:过高的目标,不充足的和重复的工作,政策和资源的缺乏,以及持续对任务重要性和复杂性的低估。不管怎样,我们从这几十年获得的经验说明:达到普及识字的目标,不仅需要更多、更好的努力,还需要更新政治理念,并且针对地方、国家和国际等不同等级做不同的工作。

为促进全球范围内扫除文盲的工作,198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1990年为国际扫盲年。

在A/RES/56/116号决议中,联合国大会决定将始于2003年1月1日的十年定为联合国扫盲十年。在A/RES/57/166号决议中,联合国大会欢迎了《联合国扫盲十年国际行动计划》并决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上担任对在扫盲十年框架下进行的各项活动的协调工作。

设立背景

国际扫盲日国际扫盲日文盲现象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严重阻碍着社会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6年10月26日召开的第14届代表大会上,决定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国际扫盲日,旨在动员世界各国以及相关国际机构同文盲现象作斗争,促进世界各国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初等教育水平,使适龄儿童都能上学、达到能够识字的基本水平,并最终达到增进人际沟通、消除歧视、促进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全球扫盲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据统计,2009年全球约7.93亿成人文盲中有大约三分之二是女性;约有6700万小学适龄儿童和7200万青少年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11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显示,全世界有2800万儿童被武装冲突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从1999年至2008年,全世界共有35个国家受到武装冲突的影响,这些国家的失学儿童占全球失学儿童总人数的42%。报告特别指出,教育的缺失也会成为冲突的诱因。在受冲突影响的国家中,有超过60%的人口年龄在25岁以下,但他们缺乏脱离贫困的必要技能。

但是,全世界的扫盲任务依然严峻。据统计,2007年失学儿童为7200万,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15年仍将有5600万儿童失学;失学儿童中大约54%为女童。

国际扫盲日宣传图国际扫盲日宣传图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09年国际扫盲日的致辞中指出,全世界约有7500万适龄儿童未能入学,数百万青年过早离开学校,五分之一的成年人缺乏基本的识字和写作能力,其中大多数是妇女。潘基文指出,识字关系着一个人的自尊、机遇和发展前景。潘基文呼吁各国政府、政府间组织和民间社会加强承诺并提供必要的资源,使全球扫盲工作取得切实进展。

2011年9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全球约有7.93亿成年人是文盲,大部分是女性,他们既不会阅读,也不会书写,而且分布非常集中,其中超过七成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亚和西亚等贫困地区。此外,全球约有6700万适龄儿童无法接受小学教育,超过7200万青少年无法接受中学教育。

设立宗旨

文盲现象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为了消灭文盲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66年就决定,把每年的9月8日定为国际扫盲日,目的是动员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机构同文盲现象作斗争,并希望通过国际扫盲日活动推动扫盲工作的开展,使各国适龄儿童都能上学、在校学生不过早辍学、成年文盲有受教育机会。

历届主题

时间 主题
2020年 2019冠状病毒病危机期间及以后的扫盲教育与学习
2019年 扫盲和多语言(Literacy and multilingualism)
2018年 扫盲与能力开发
2017年 数字世界中的扫盲(Literacy in a digital   world)
2016年 阅读过去,书写未来(Reading the Past, Writing   the Future)
2015年 扫盲与健康
2014年 识字与可持续发展
2013年 服务于21世纪的扫盲
2011年 扫盲与和平
2010年 扫盲与妇女赋权
2009年 识字增强能力
2008年 扫盲与健康(Literacy is the best remedy)
2007年 扫盲与健康(Literacy,key to 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
2006年 识字保持社会发展(Literacy sustains   development)
2005年 文化与持续发展

设立奖项

时间 主题
2020年 2019冠状病毒病危机期间及以后的扫盲教育与学习
2019年 扫盲和多语言(Literacy and multilingualism)
2018年 扫盲与能力开发
2017年 数字世界中的扫盲(Literacy in a digital   world)
2016年 阅读过去,书写未来(Reading the Past, Writing   the Future)
2015年 扫盲与健康
2014年 识字与可持续发展
2013年 服务于21世纪的扫盲
2011年 扫盲与和平
2010年 扫盲与妇女赋权
2009年 识字增强能力
2008年 扫盲与健康(Literacy is the best remedy)
2007年 扫盲与健康(Literacy,key to 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
2006年 识字保持社会发展(Literacy sustains   development)
2005年 文化与持续发展

词条图册

国际扫盲日国际扫盲日(3)自1967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扫盲奖已经颁发给了495个扫盲领域的杰出贡献者和创新者。这些项目和计划由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发起,并已因其出色成绩得到广泛认可和支持。

这一奖项由2部分组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宗王扫盲奖(3个名额)

由韩国政府资助于1989年设立,着重奖励母语扫盲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和使用中的优秀项目。阅读奖项章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扫盲奖(3个名额)

由中国政府出资于2005年设立,着重奖励推动偏远地区成人和失学青少年(尤其是女童和妇女)扫盲的项目。阅读奖项章程。

每个奖项得主将获得奖章、证书及2万美元奖金。

该奖项在每年的国际扫盲日(9月8日)举行的仪式上颁发。[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