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孔子庙堂碑通临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通临

书名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通临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目录导航

图书信息

书名:虞世南孔子庙堂碑通临

开本: 16开

isbn: 7806728708

条形码: 9787806728703

商品尺寸: 28 x 20.4 x 0.6 cm

商品重量: 200 g

品牌: 上海书画出版社

内容简介

《孔子庙堂碑》建于唐武德九年(626),虞世南撰文并书,碑文记载了唐高祖封孔子后裔和修葺孔庙之事。其原碑早已毁没,后世主要有宋元两种翻刻本:一是宋代王彦超摹刻于陕西西安,俗称“陕本”;二是元至正年间重刻于山东城武,俗称“城武本”。至清临川李宗瀚得唐石原拓本,世称“唐拓”。现在我们能见到的《孔子庙堂碑》就是以李氏所藏唐拓为底本,缺字用“陕西”补全后合并而成。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现浙江)余姚人。唐太宗时为弘文馆学士,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授银青光禄大夫,人称“虞秘监”或“虞永兴”。其书承智永传授,得二王法,传世有《孔子庙堂碑》、《汝南公主墓志铭》、《临兰亭序》等,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大家”。 《孔子庙堂碑》是虞世南的代表作。其用笔外柔内刚,气力沉厚。点画看似平整,却无一笔平铺而过,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笔笔都精到饱满,含千钧之力于其中,却又举重若轻,潇洒自如。临习此碑当注意以下两点:一、选择印刷精良的字贴,尽可能参考唐拓原字。二、参照《智永真草千字文》,帮助理解虞字用笔。 除了上述两点外,学书者还要注意在临写时要把握好由刚及柔的过程,即先着重把点画写得挺拔后,再使之丰润,去其火气,追求珠圆玉润、端庄雅逸的风采,这样才能真正得虞世南书法的精要与神韵。

作者简介

陈身道,1947年生,浙江上虞人。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mljj}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