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名单》叙述了一个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如何利用自己放纵随意的表象,来掩盖虔诚的使命,将1500名犹太人救出了法西斯集中营的故事。
时代背景
《辛德勒名单》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是20世纪人类最大的悲剧。希特勒的纳粹政府不但对欧洲大陆实施了军事扩张和占领,而且对欧洲大陆的犹太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在基尼利眼里,这场战争是极其荒诞的。由法西斯集团发起的战争不仅伤害了发起者本身,更伤害了千千万万的无辜百姓。纳粹政府鼓吹领袖至上论,蛊惑人民盲目崇拜,绝对服从希特勒的独裁领导。同时,他们信奉种族优秀论,对“劣等”民族进行灭绝,种族主义成了纳粹政府思想及政策的核心。这些荒诞至极的理论和做法在当时那个是非颠倒的社会中却获得了广泛的群众支持。在纳粹宣传机器的极力鼓噪下,狂热的大众开始认同这种荒唐的主流思想,纵容着纳粹政府穷凶极恶的侵略和屠杀行为。整个二战中,大约580万欧籍犹太人被纳粹德国杀死,约占欧洲犹太人人口的2/3,除此之外,欧洲的共产党人、吉普赛人、同性恋者、欧洲东线的战俘和国内的异议人士也遭到屠杀,包括犹太人在内的总遇难人数在1200万到1400万之间。
创作过程
在基尼利的描述中,写作这部小说纯属偶然。那是1980年,他到美国宣传小说《南方联邦军》,在洛杉矶游览时,他到一家皮革制品店买公文包,当店主得知他是《南方联邦军》的作者,建议他“写写二战时曾拯救过数千犹太人性命的辛德勒”。
据基尼利说。此后,他用差不多两年的时间,走访遍布世界各地的获辛德勒搭救的50多名犹太人,并在奥斯威辛集中营作了实地考察。在耶路撒冷的档案室,他用了几周时间翻阅宗卷,最终在1982年写出了这部作品。[2]
辛德勒
小说中的辛德勒具有充分的复杂性和相当的高度。但作者尽量避免一切的虚构,因为虚构只会贬低记载的真实性。作者作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和调查取证,尽量区别真实与神话传奇。奥斯卡·辛德勒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真实的历史人物。他是一位苏台德地区的德国人,早年是纳粹信徒,纳粹德国的扩张给他带来了经济的成功和地位。他随着德国军队来到了波兰克拉科夫地区,作为经济督导员接管了一家工厂。但他相当正直,并没有简单地将原厂主扫地出门,而是给以赔偿和工作。犹太居住区的人们向他求援,他也尽其所能给他们工作和粮食。聚居区先被限制,后被甄别,犹太人的苦难教育了辛德勒,他不仅自己积极保护身边和工厂中的犹太人,还与国际救护组织取得联系,为犹太人运送钱和粮食,向外界提供波兰犹太人的真实情况。聚居区被取消,老弱病残犹太人被送入附近死亡集中营,尚能工作的住在克拉科大,由党卫军军官戈特负责看守。辛德勒忍受党卫军军官们的讹诈,与上上下下官员们竭力处好关系。那些纳粹军官一方面利用他生日时吻了一个犹太姑娘将他投入监狱,另一方面又当面奉承讨好他,将他对犹太人的同情讥为“弱点”。辛德勒曾几次入狱但却神奇地被释放了。集中营里环境越来越糟,奥斯威辛的危险威胁着每一个人,戈特也不断地虐待枪杀犹太人。辛德勒打着生产战略物资的旗号,在工厂里建起一座分营,让自己的工人住在里面,党卫军看守们住在营地外面,不能随意进入。辛德勒刘克拉科夫的犹太人来说是一个救世主般的人物。奥斯威辛每天焚烧成千上万犹太人,六百万犹太人死于纳粹的手中,但一些犹太人在辛德勒的保护下,却相对地安全并得到充分的食物。更令人惊奇的是,随着纳粹的溃退,辛德勒的犹太人也避免了艾克曼组织的“死亡游行”,他们被安全地转移到苏台德地区。辛德勒以建立一座炮弹厂为名掩护犹太人,但该工厂自始至终未生产一发合格完整的炮弹。他有时迫不得已只好从附近工厂买些炮弹来充数。辛德勒最伟大的创举是,几百名女工被误运入奥斯威辛,他居然从奥斯威辛把这些女工领了回来。他没有惊慌,没有害怕,却有非凡的胆气。战后,他失掉了工厂,作为一名纳粹分子被迫只身出逃,躲避占领德国的苏军。他生命中最辉煌的时期已经过去,但有着许多犹太人的帮助。以色列曾授予他“正直的人”称号,并让他死时葬于耶路撒冷拉丁公墓。
阿蒙·格特
阿蒙·格特是纳粹军官,在小说中描写篇幅仅次于辛德勒的人物,基尼利在描写辛德勒家庭背景的同时,也简单提及了他的早年生活。两人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他们同龄,辛德勒比格特年长八个月。他们都出生于天主教家庭,同样毕业于实科中学,都学习工程,物理和数学。最重要的是,他们均对酒色有着特殊的迷恋。用基尼利的话来说,格特不免被视作辛德勒的“黑暗兄弟”。如果辛德勒的性情不幸颠倒一下,那么他极有可能成为和格特一样的杀人狂魔。
格特被强大的纳粹宣传机器所洗脑,接受了当时社会荒诞的主流思想,认为犹太人是肮脏、低劣的人种。因此,他毫不迟疑地执行着纳粹政府灭绝犹太人的命令。格特虽然是普拉绍夫集中营的统治者,但在这里却毫无原则可言。他可以毫无征兆地处死一个犹太囚犯,仿佛死在他手里的只是一个猎物,而不是和他一样活生生的有情感的同类。正如辛德勒所说,格特压根就是个无可救药的疯子。仅仅是因为一位犹太囚犯曾经比较富有,格特就绞死了他。又如在建造营房的时候,一位犹太女工程师提出地基不合格需要重建,格特觉得她的论调威肋、了自己人格的完整,便立即要求下属当众枪决了她。而这些下属也从这件事知道:从此以后,他们在普拉绍夫集中营可以肆无忌惮地将囚犯就地正法。
《辛德勒名单》成功地塑造了辛德勒这个“是人而非圣人”的普通人形象,揭示了人性的某些普遍特征。小说中的辛德勒有血有肉,十分逼真,凡人的弱点和美德都统一于他一身。他生活放浪,喜欢女人,并非不爱妻子,但又有情妇。他爱喝酒。善交际。花钱如流水。具有商人的狡黯和冒险的品性,知道可以用钱、用价格高昂的礼物打通关节,改善关系。他是一个战时的德国商人,却并不崇尚狭隘的爱国主义而与纳粹同流合污,为虎作伥;恰恰相反,他倾全力去挽救犹太人的生命,而他救人并不是要刻意完成一桩伟大的事业,却是出于自己的同情心。做了这样一件大好事,他只觉得十分正常,丝毫未感到是惊人之举,也根本不求回报。如果不是作者基尼利一次上街购物时,偶然从被救出来的犹太人口中得知辛德勒其人,并进而详细调查写成这部小说的话,也许辛德勒至今根本不为人知而被历史所湮没。正因为是一个普通人冒着生命危险作出了非凡的壮举,两者构成强烈反差,读来感人,让人体会到人性的伟大。
小说的叙述笔调控制得很好,不温不火,不事夸张,很有分寸。作者的态度十分客观,只陈述事实,不作介入式评论。而且作者自知很难准确再现早已消失在历史时空中的人物原有的口头交流,所以尽量少用对话,而加强叙述,把历史事实按其本来面目呈献给读者,从而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不过该策略也因此招来了小说成分过少、记述文学特征过强的批评。
这部作品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它虽然用大量篇幅写了法西斯暴行及犹太人的苦难,但其气氛不像其他历史小说那么压抑,色彩也并不那么灰暗,相反倒比较明朗;二是在作者所有的历史小说中,这是最忠于事实、最贴近现实的小说。前者是在艺术审美上求得平衡的需要,因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悲剧,如用极为悲哀的调子来叙写的话,作品会显得过于沉闷而令人难以卒读,或者会把读者推向感伤主义的边缘。此外,这样的表现方法,可形成强烈反差,使作品更加感人。至于后者,根据基尼利自己的说法,是为了对他所采访的犹太人负责,他们在二战中由于辛德勒的保护而成为少数的幸存者。
《辛德勒名单》出版于1982年,同时荣获当年的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和美国洛杉矶时报小说奖。更为难得的是,在布克奖历史上,《辛德勒名单》是有史以来销量最高的获奖作品,单单英文版销量就超过200万册。
托马斯·基尼利(Thomas Keneally,1935~),澳大利亚作家。自1964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惠顿某处》以来,基尼利共出版三十多部长篇,十余部纪实作品和四部剧本。除了在澳大利亚本土获得无数文学奖项外,他三度入围英国布克奖短名单,1982年凭《辛德勒名单》折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