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诗社由台湾现代诗诗人洛夫、张默和痖弦于1954年发起,诗社成立之后开始出版《创世纪诗刊》。洛夫、张默、痖弦三人号称“创世纪铁三角”。《创世纪》诗刊的出现,团结了一批台湾诗坛的现代诗人,形成了创世纪诗群诗歌流派。 [1]
创世纪诗社成立于1954年10月,由当时的洛夫、张默和稍后介入的痖弦发起,出版《创世纪》诗刊。作为"创世纪诗群"的代表诗人,洛夫自1958年写作《我的兽》便开始进入"现代诗"的创作时期,用了将近5年的时间完成了总共有64节、600多行的长诗《石室之死亡》,成为台湾诗坛最具争议的作品。痖弦1968年出版了诗集《深渊》,使他在台湾诗坛赢得了持久不衰的盛誉。张默诗歌创作的最佳时期是在对"超现实主义"进行省思和扬弃。创世纪诗社曾经是台湾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诗歌文学社团,在20世纪60年代成为超现实主义的聚集地。
以“创世纪”为诗社命名,令人联想到基督教创世纪的神话,而且“开始”本就是 “创世纪”的原意,诗人们为了超越生命中的悲剧而去追求纯诗,乃是现代诗一个新的开端;因而具有超越性的诗人,即是创造者。在这里,诗性精神成为更新万物的推动力,引导人们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探索通往未来的道路,所以纯诗的意义非同寻常。意象语言立足于真实可靠的主观性,正所谓“我思故我在”。
诗人们省略对现实生活进程的直观介入环节,从而由内及外、由己及人,在夸张、变形、怪诞的艺术境界中,走向感觉,走向个人化的生命体验。于是,追求纯诗的意向,渗透进创世纪诗社的意象语言之中;运用意象语言写诗,诗人们可以意在言外,建构无为而无不为的幻象世界。如碧果的《昨日午后》,可令仁者忧若山来,智者思若水流。
洛夫张默痖弦杨牧辛郁 管管 商禽 叶维廉 [1]